明朝富家子(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411

  要说吴鹏这人,的确不是他乡党,人家可是浙江人,并不是山西人。
  不过,吴鹏却是他暗中扶持起来的亲信之一。
  要不然,吴鹏一个嘉靖二年的进士怎么可能屡立功勋,平步青云,一路从工部主事升到工部尚书呢?
  这点,嘉靖的确没想到。
  这吏部尚书接替人选,他之所以征询严嵩的意见,原本只是想走走过场,意思一下而已,毕竟严嵩是即将卸任的吏部尚书,这临走之前问问其接班人选乃是惯例。
  他可不想把把这个位置交给严嵩一党又或者阳明一脉的人,因为这个位置太过重要了,掌控了它就等于了掌控了大部分官员任免的权力,交给严嵩一党又或者阳明一脉的人来掌控都不合适。
  原本,他想着,严嵩会举荐自己的乡党来接任,他装作稍微考虑一下,再否了,这就算是给严嵩面子了,没想到,严嵩竟然提出由工部尚书吴鹏来接任,吴鹏这个看似不相干的人倒是挺合适的,所以,他稍微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严嵩举荐的人选。
  他哪里知道,这吴鹏也是严嵩的亲信,他甚至都以为严嵩有大局观,知道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点,可比夏言强多了!
  这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之位到手,严嵩也差不多知足了,至于什么内阁大学士,宣大总督,在他看来,都没什么要紧的,他都把最关键的两个职位抢到手了,总得给阳明一脉留些残羹剩饭不是,要不然,别说阳明一脉会闹情绪,估计嘉靖都会认为他贪得无厌。
  嘉靖玩的可是平衡之道,这内阁首辅之位交给自己最为宠信的严嵩了,吏部尚书之位也已经定下来了,剩下的,貌似就要留给其他人了,所以,接下来,他也未再提官员任免之事,而只是和严嵩说些修炼青词什么的不相干的话题。
  这对君臣很有默契的闲聊了一阵,便散了。
  接下来,严嵩是兴高采烈的去当他的内阁首辅去了,嘉靖却还得继续安排剩下来的职位。
  这严嵩擢升内阁首辅,留下一个内阁大学士的空缺,谁来接任呢?
  这个,自然得留给阳明一脉了,他可不会不计教训,再把内阁全部交由一股势力把持,严嵩虽然是他最宠信的亲信,但也不能让其飘起来,必须得找个人监督着才行。
  紧接着,他便命人传口谕,召吏部尚书张邦奇前来觐见。
  张邦奇得了杨聪的提点,倒也知道该如何表现了,他虽然没有带什么青词来拍嘉靖马屁,却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干脆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什么都没说,就恭敬的站那里,等着嘉靖垂询。
  嘉靖见他这态度,不由暗暗点了点头,看样子,斩了夏言和曾铣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啊,至少,这些个大臣都知道,不能如同夏言般张狂,不知收敛,连尊卑都不分了。
  他沉吟了一阵,这才温言道:“常甫,朕已然决定,让惟中接任内阁首辅,这内阁之事颇多,惟中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有没有兴趣进内阁,帮他处理日常事务啊?”
  张邦奇闻言,同样是激动的浑身一抖,虽说按例当上礼部尚书之后,就等于半只脚踏入内阁了,但是,嘉靖却偏偏是那种不按例来的人,当初内阁大学士出缺,他擢升的就是吏部尚书严嵩,而不是他这个礼部尚书,搞得他好不失望。
  这会儿,嘉靖终于按例来了一把,将他这个礼部尚书擢升为内阁大学士,他能不激动吗?
  内阁大学士,管的可是国家大事,比他这个成天管闲事的礼部尚书可强多了。
  至于辅佐严嵩什么的,听听也就罢了,嘉靖要真想找人辅佐严嵩就不会擢升他为内阁大学士了。
  他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微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严大人,将内阁事物处理好。”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郑重的道:“这内阁事物纷繁复杂,得用心处理才行,礼部,就交给其他人来打理吧,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合适的人选?
  有啊。
  张邦奇依旧毫不犹豫的道:“皇上,微臣觉得杨聪杨大人不论资历、能力都是出任礼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这话说的,就没严嵩有水平了,严嵩都知道避嫌,提个貌似不相干的人出来,他却是毫不避讳,直接就把杨聪给抬出来了。
  嘉靖闻言,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不过,还好,他倒没觉着礼部尚书之位由阳明一脉的人来担任不行,毕竟严嵩是内阁首辅,权力可比内阁大学士大的多,一个内阁大学士再加一个礼部尚书,勉强才能与之抗衡,而且杨聪也是他比较看重的人,他也一直想杨聪复出,为朝廷效力呢。
  想到这里,他脸色一缓,饶有兴致的问道:“噢,清风不是说忙着修筑铁路没时间吗,他能同意接任这礼部尚书之位吗?”
  这就是挑起严嵩和夏言内斗的借口而已,这会儿夏言都被严嵩给玩死了,杨聪自然是有时间了。
  张邦奇稍微思索了一下,随即便小心的道:“前些日子,微臣听闻,这北直隶通往南直隶的铁路已然修筑的差不多了,想必杨大人也应该忙的差不多了吧。”
  那感情好,这回,那小子总该出来为朝廷效力了吧。
  嘉靖闻言,不由微微点头道:“那行吧,礼部尚书就由清风来接任吧。”
第二十三章
复出
  杨聪会同意复出吗?
  这点,嘉靖心里还真没底。
  他虽然在朝廷重臣的任免上独断专行惯了,但是,面对杨聪这种对什么职位都不感兴趣的人,他也没什么辙。
  这年头,皇命在绝大多数时候的确是不可违的,但是,在官职的任免上却是例外,因为你要人家出来担任什么官职,总得人家心甘情愿不是,要人家压根就不愿意,那就算被逼上任了又如何,你总得人家会干活啊。
  杨聪的能力,嘉靖是毫不怀疑的,不过,杨聪到底会不会如同张邦奇说的那般,接受礼部尚书之职,嘉靖却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这小子,还得招过来问问才行。
  张邦奇离开之后,他便命人快马加鞭,赶去玉渊潭,传召杨聪,前来觐见。
  杨聪也没想到,张邦奇会直接把他给抬出来,这事他们可没有事先商量过,因为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是很正常的,内阁首辅才需要专注于内阁的事物,卸掉其他官职,他们也不曾想到,嘉靖竟然会让张邦奇把礼部尚书之位也给卸了。
  当然,就算他还不知道这事,嘉靖召见,怎么滴,那也得去,而且还要赶紧的去。
  他可不是夏言那种狂人,有事没事都要在嘉靖跟前拿捏一下,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他虽然内心里比夏言还要看不起嘉靖,但是,表面上他却从未表现出来过。
  不愿意复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可没有在嘉靖跟前摆过谱,相反,他还表现得相当的尊敬。
  嘉靖以快马想召,他便以快马相应,不到半个时辰时间,他便出现在嘉靖面前。
  他来到乾清宫之后,还装出气喘吁吁的样子,略带焦急的问道:“皇上急招微臣,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这小子,着实不错,起码这来的速度就出乎意料的快。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欣慰的道:“大事倒是没有,朕只是想问问北直隶通往南直隶的铁路修的怎么样了。”
  杨聪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嘉靖这是想让他复出担任什么官职呢。
  以前,他要假意归隐,自然是想尽办法推辞,这会儿,夏言都已经被严嵩弄死了,他自然是要想办法尽快复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这还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呢,嘉靖竟然主动来招他了。
  这是好事啊!
  他假装思索了一阵,这才认真的道:“回皇上,北直隶通往南直隶的铁路基本上已经修筑完了,剩下的就是检测和修筑车站等附属设施了,微臣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通车了。”
  嘉靖闻言,不由略带兴奋道:“噢,这么快?那真是太好了,到时候朕就可以乘火龙车去金陵祭祖了。对了,这铁路都修完了,你可有什么打算啊?”
  打算?
  那自然是有的。
  不过,这话不能明说,只能暗示。
  杨聪假假意思扭捏道:“这个,微臣还没什么具体的打算,要没事的话,带带孩子,教教弟子也挺不错的。”
  嘉靖闻言,摇头苦笑道:“你啊,好好一身本事都快荒废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杨聪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皇上教训的是,微臣以后一定改。”
  嘉靖不由没好气的道:“行了,别以后了,现在,朕就有个差事给你,张邦奇,朕已经调到内阁了,这礼部尚书之位就空出来了,你来接任礼部尚书之位,怎么样?”
  张邦奇竟然真的入阁了?
  这决定是嘉靖刚刚在不久前才亲口跟张邦奇说的,杨聪自然还没收到消息。
  这又是好事啊,内阁大学士虽说在权力上不能跟内阁首辅比,但却能对内阁首辅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起码,有张邦奇在内阁,严嵩就不能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了。
  至于礼部尚书之位,那也是好事啊,虽说礼部尚书管的事不是很重要,这个职位却相当的重要,因为在理论上来说内阁之下就是礼部了,礼部尚书可是六部尚书之首,离内阁大学士可就半步之遥了。
  杨聪正准备想尽办法复出呢,真是刚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这么好的事,上哪儿找去。
  他假装犹豫了一下,随即便很干脆的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这小子,竟然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嘉靖闻言,不由一愣。
  不过,很快,他便欣慰的道:“这就对了嘛,好好干,朕还指望着你治国兴邦呢。”
  这话就是在暗示,只要干得好了,进入内阁,甚至成为内阁首辅都不是不可能的。
  嘉靖可很少对人这么说,治国兴邦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办的到的,他竟然这话都说出来了,足见他对杨聪是多么的看重。
  这个时候,自然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杨聪假假意思想了想,随即便献宝似的道:“皇上,托您的福,这顺承铁路生意简直好得出乎想象,一个月下来,足足能赚好几万两,微臣这些日子就在想,要怎么把这些钱花出去,宣扬一下皇上的恩德呢。这下,微臣终于有了主意了,微臣想着,以礼部甚或是皇上的名义在各省创办物理学院分院,免费教习平民子弟,教他们格物致知之理,让他们学到一些谋生的手段,这样,既能推广格物致知之理,又能让感念皇上的恩德,皇上,您看这样行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