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411

  问题,他急,杨聪不急啊。
  杨聪闻言,假装仔细思索了一番,这才郑重的道:“初步平定的话,少说也要半年吧,要彻底平定,恐怕得两三年时间。”
  两三年?
  那怎么行,别说是两三年了,半年他都嫌长呢。
  他假装悲怜道:“苏扬两府的百姓在海盗和倭寇的蹂躏下可谓苦不堪言,朕这心里着急啊,清风,你能不能快点?”
  杨聪当然明白嘉靖的意思,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个倒是简单,只要调集大军,最多两三个月,微臣定能将海盗和倭寇赶出苏州府和扬州府,只是要彻底将海盗和倭寇剿灭,尚需些时日。”
  只要能将海盗和倭寇赶出苏州府和扬州府便成,谁管你多长时间将海盗和倭寇彻底剿灭啊。
  嘉靖闻言,不由点头道:“那行,只要苏扬两府的老百姓不再受苦便成,其他的,朕就不催你了。”
第三十五章
死了
  金陵,浙直总督衙门。
  赵文华看着严嵩命人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密信,双手都止不住颤抖起来。
  他知道,自己栽了,这次,他是死定了!
  杨聪这家伙,竟然无耻到命人伪造公文和供词,这点,不但严嵩没想到,他也没想到。
  不过,就算他们知道公文和供词都是伪造的又如何,公文和供词的确是伪造的,他做的事却是真的,根本就经不起查。
  他相当清楚,这事根本就没得扯,一旦扯起来,不但他栽了,甚至还会牵连到上面的严嵩。
  他清楚,严嵩自然更清楚。
  严嵩这老狐狸,就算是密信,信中也只字未提两人之间的龌龊,只是一个劲的以长辈的口气责备他,不该欺君罔上,不该私通倭寇,更不该命人假扮海盗和倭寇祸乱地方。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你欺君罔上,私通倭寇,甚至命人假扮海盗和倭寇祸乱地方的事皇上都已经知道了,赶紧的,给老子去死!
  卧槽尼玛啊!
  你让我去死,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老家伙,要不是你尽出这些馊主意,我能有今天吗?
  赵文华心中恨恨的骂着,不过,他却不敢真把严嵩怎么样,甚至,就连状告严嵩,将其做的好事抖出来他都不敢。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敢这么做,不但他完了,他赵家甚至是余姚谢氏都完了,严嵩肯定会疯狂报复,他的家人,一个都别想跑得掉。
  其实,欺君罔上、私通倭寇,甚至命人假扮海盗和倭寇祸乱地方,那也是要株连到家人的,严嵩写这封信的意思,就是让他赶紧自行了断,不要牵连到家人,更不要牵连到上面的人。
  话说,嘉靖都已经知道他欺君罔上、私通倭寇,甚至命人假扮海盗和倭寇祸乱地方了,他就算是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他死了,这些罪就可以免了吗?
  难道他死了,就不会牵连到家人了吗?
  这就要看他怎么个死法了!
  这年头,官员的死法也分很多种的。
  有鞠躬尽瘁,累死在任上的;
  有逃避罪责,畏罪自杀的;
  有突然病倒,不治身亡的;
  有年老体衰,无疾而终的等等。
  严嵩的意思,不是让他畏罪自杀,而是让他突然间病倒,不治身亡!
  这畏罪自杀和不治身亡可是有区别的,他如果是畏罪自杀,家人甚至是其他人还是要受牵连的,因为他“畏罪”,那就是有罪。
  他如果不治身亡,那就算是意外,既然是意外,那就不算是定罪了,既然没定罪,那就不会再去追究其他人了。
  这,也算是大明官场的一个潜规则。
  那么,怎么才能不治身亡呢?
  这年头,官员想要自己不治身亡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吃大黄,把自己给拉死!
  大黄也就是泻药,吃多了,那就是强力泻药,如果把大黄当饭吃,那就跟得了痢疾一样,狂泻不止,拉到死!
  天启朝和崇祯朝就有很多官员为了避免牵连家人选择了吃大黄,把自己给拉死,甚至就连明光宗朱常洛都是被太监喂了大黄,拉到虚脱,然后一粒红丸送上路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就略过不表了。
  这会儿赵文华就在考虑,要不要买一堆大黄当饭吃呢。
  他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吃!
  这种死法虽然难受,总比关进诏狱被大刑伺候要舒服,更重要的,还不会牵连到家人,死了死了,一死百了!
  于是乎,他命人买来了一堆大黄狂吃起来。
  于是乎,杨聪还没上任,便收到消息,原浙直总督赵文华突然得了重病,貌似不行了。
  这家伙,病的还真是时候啊。
  杨聪当然不知道赵文华是买了一堆大黄,准备把自己吃死,这种事情,人家肯定不会到处宣传。
  赵文华死了,他的家人真的就没事了吗?
  其实,严嵩是在骗他呢!
  严嵩的意思,貌似是在说,只要他死了,便会想尽办法,全力保住他的家人,其实,严嵩压根就没打算管他了,更没打算管他的家人了!
  他死了,跟严嵩之间的龌龊就没人能挖出来了,至于他的家人,严嵩哪里会去管,私通倭寇,甚至命人假扮海盗和倭寇祸乱地方,这种事情,严嵩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庇护啊!
  当然,杨聪也没这么无聊,硬要将别人赶尽杀绝,赵文华的家人,他是不会去追究的,不过,余姚谢氏他却没打算放过。
  他拿到任免公文之后,当天便坐上了火车,直奔南直隶金陵城。
  这家伙,火车的速度快的,八百里加急根本就无法与其相比,严嵩是拖延了一些时日,找各种借口,卡着任免公文不下发,好让赵文华有自行了断的时间,赵文华却没时间来安排余姚谢氏避祸了。
  或者说,他压根就没心思管这些了,他都要死了,哪还有心思想这么多。
  说来也巧,杨聪到任之日,正是赵文华病死金陵府邸之时,这人都死了,自然是没法追究了,再加上赵文华并未定罪,这家伙倒也不算是有罪之臣。
  他假假意思去赵府凭吊了一番,随即便密令正赶往扬州府和苏州府围剿海盗和倭寇的汤克宽和戚景通,速速调派人马,赶往余姚,将谢氏一族,全部控制起来!
  话说他是不是有病啊,嘉靖让他来围剿海盗和倭寇呢,他却不管扬州府和苏州府的海盗,反而命人去收拾余姚谢氏,他难道是想公报私仇,借机报复严嵩又或者借此立威?
  当然不是,因为他知道,海盗和倭寇的根源就是海商豪门,只有把海商豪门给收拾了,才能彻底收拾海盗和倭寇!
  上一次,他借围剿海盗和倭寇之机,利用南台船厂给海盗和倭寇造船一案,已然将漳浦林氏和龙溪陈氏收拾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会儿福建风平浪静,一点事都没了。
  这一次,他当然要借机收拾余姚谢氏和宁波屠氏,要知道,汪直手里可是捏着好几百俘虏,而这些人,都可以用来指证余姚谢氏甚至是宁波屠氏。
  他之所以拿余姚谢氏开刀,主要还不是因为赵文华,而是因为谢世贤,因为汪直抓获的那些俘虏里面有很多人招供,上次拦截汪直的船队,带队的就是谢世贤。
  这家伙如果逮到了,余姚谢氏基本就完了,余姚谢氏完了,他自然有办法牵扯到宁波屠氏身上。
  赵文华以为,他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哪里曾想过,海盗和倭寇未灭,这事就没法了!
第三十六章
雷厉风行
  余姚,置县于秦,其后于唐时一度升为姚州、余姚州,乃东南有数的名邑,至大明洪武二年,又废州为县,隶属浙江绍兴府。
  这余姚可谓人杰地灵,出过的名人可不少,远的不说,就说这大明朝,正德年间和嘉靖年间最有名的大名人,新建伯王守仁就出自余姚。
  不过,王守仁的格局比较大,志向并不在这小小一个余姚,而在于整个天下,所以,余姚当地最有名的或者说势力最大的反倒不是他们王氏,而是谢氏。
  这余姚谢氏其实并没出过什么大名人,他们原本也就是余姚一个比较有名的官宦世家而已,可能出过几个举人甚至进士什么的,不过都没在青史上留过名。
  这么一个普通的官宦世家,按理来说跟王氏这样的名门应该是没法比的,但是,他们却通过一个独特的方式,成为浙江甚至东南有数的名门。
  这方式,自然就是支持海商违禁从事海上贸易,而他们用这种方式赚来钱之后,又通过联姻等手段不断拉拢当地官宦世家和前程比较远大的读书人,从而使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
  赵文华这个余姚谢氏的女婿出任浙直总督之后,他们余姚谢氏的名气可谓达到了巅峰,原本因为杨聪的整治而跟他们划清界限的官宦世家又跑回来巴结他们了,甚至,就连那些不再搭理他们的沿海卫所指挥使千户什么的也再次恬不知耻的巴结了上来。
  谢世贤这段时间可是嘚瑟的不行了,因为他是浙直总督赵文华的小舅子啊,嫡亲的小舅子,他本就因余姚谢氏嫡系子弟的身份而嘚瑟的不得了,这会儿赵文华都掌管整个东南了,那还得了。
  原本,他以为,这辈子,他就能一直这么嘚瑟下去,甚至,他被汪直击退之后,大败而回,都没怎么放在心上,依旧成天嘚瑟得跟身上长了虱子一般,走路都要晃一晃。
  谁知道,乐极生悲,他还没嘚瑟够呢,家里人突然把他关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