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11

  这话问的,杨顺连冷汗都吓出来了,但是,他却不敢当着杨聪的面威胁那士卒,他只能满脸惊慌的站在那里,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那士卒又偷偷瞄了他一眼,这才鼓起勇气道:“回大人,小的也是服役超过十年的老兵了,按律粮饷应该是每个月粮两石,饷一两。不过,这些年小的都只在过年的那个月领到过饷银,其他十一个月都没有。”
  杨聪闻言,回过头来,盯着杨顺,冷冷的问道:“杨大人,这又是怎么回事?”
  杨顺只能硬着头皮道:“这个,总督大人,下官也没有办法啊,这些年来,朝廷都只保证西北军的粮饷,给我们蓟州镇调配的粮饷本就不够啊。”
  这理由,貌似还说的过去。
  杨聪却是假假意思生气道:“本官怎么没听说过这回事,你的意思,这南京户部故意克扣你们粮饷是吧?好,本官会去查的,这个鄢懋卿,本官早就听闻他贪赃枉法,无法无天天了,你这正好是个铁证,本官定要参他一本,请皇上派人好好查一查他,到时候,你可得作证啊。”
  卧槽尼玛啊,你这不是让我去攀咬鄢懋卿嘛!
  杨顺心里这个气啊,谁不知道他和鄢懋卿都是首辅大人的亲信,杨聪竟然在这里挑拨离间,让他去攀咬鄢懋卿,首辅大人到时候还不得把他给骂得狗血淋头啊!
  鄢懋卿那可是每年都能给首辅大人捞上百万两,他这一年才能给首辅大人捞多少,能有个十万两就算不错了,他去攀咬鄢懋卿,这不寻死嘛?
  这都什么事啊!
  他寻思了一下,干脆顾左右而言他道:“总督大人,您不是说还要去看看各处的长城嘛,这会儿时候也不早了,要不然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你家伙还有脸让我去看长城?
  其实,不用去看杨聪都知道,蓟州镇的长城肯定是年久失修,到处都是缺口,这蓟州城的城墙都这样了,还能指望那边关的长城是好的吗?
  不过,他还是要去看看的,因为这会儿整个京畿地区的防御都归他负责,如果不去长城看一看,责令杨顺修整一番,到时候出了问题,他又得背锅。
  这边也敲打的差不多的,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拍了拍那士卒的肩膀,安慰道:“小伙子,不错,敢于实话实说,你不要害怕某些人事后会报复你,他们如果敢这么做,你托人来告诉本官,本官定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他这话明显是说给杨顺听的,杨顺这会儿都被他臊的不行了,那还敢说什么。
  这家伙,就当没听见一般,脸上竟然还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貌似也很欣赏那士卒的样子!
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
  蓟州镇可以说是大明九边重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边镇,因为它从东、西、北三个方向环绕着京城,一旦失守,京城便将直面鞑子的铁蹄。
  这么一个军事重镇,按理来说,应该安排最为忠诚的将领,最为睿智的统帅,精心打理,以确保京城万无一失。
  可惜,这个时候,朝堂之上奸臣严嵩当道,什么边关防御,什么京城安危在其眼里那都是浮云,他的眼中只有银子,只有利益,所以,蓟州镇这样的边关重镇不但没有派来最为睿智的统帅,反而被杨顺这个贪官污吏把持着。
  杨顺此人,只知道侵吞粮饷,讨好严嵩,蓟州镇的防御可想而知。
  杨聪带着一众文臣武将巡视了几处长城之后,那脸上简直都黑成炭了。
  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蓟州镇的长城肯定不怎么样,却没有想到,这里的长城竟然已经破败至此。
  尼玛,到处都是口子,人家挖开之后就没人管了,这样的长城,还有什么用?
  一行人来到有京城北门之称的古北口之后,杨聪终于忍不住发飙了。
  他指着那早已坍塌的关口和数十丈宽的缺口冷冷的问道:“杨大人,你从来就不曾来边关巡视过吗?这么大个口子,你是故意给鞑子大开方便之门吗?”
  这话说的,杨顺那身上的冷汗又止不住冒出来了,他的确没来边关巡视过,古北口竟然被鞑子挖成这样了,他也布吉岛啊!
  他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这才狡辩道:“总督大人,这蓟州镇的长城足有一千多里,下官,下官这也没时间一一巡视啊。”
  你他吗到底怎么当上这蓟州巡抚的。
  杨聪不由怒道:“没时间一一巡视?你知道这古北口是什么地方不,这里扼守着关外通往关内的要道,素有京城北门之称,整个蓟州镇的长城一百二十九个关隘就数这里最为重要了,你没有时间一一巡视,就连这最重要的关口都不来看一眼吗?”
  杨顺被说得哑口无言,他哪里知道这里是蓟州镇最为重要的关口,甚至,蓟州镇有多少个关隘他都不清楚,他这还是第一次听杨聪说呢,平常的时候,他就顾着去克扣粮饷了,怎么会管这些事情。
  杨聪见他这副窝囊样,不由冷哼道:“本官不管你有没有时间,这长城的缺口,你都得给本官修复,各处烽火台都得派人值守,要是鞑子再轻易突破长城,如入无人之境,本官唯你是问!”
  这!
  这得多少钱啊?
  杨顺闻言,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防住鞑子,而是他口袋里的银子!
  看样子,怕是要大放血了,没办法,如果他不照办,鞑子再轻易突破长城,他这蓟州巡抚恐怕就没得做了,到时候,他可是一文钱都贪不到了。
  好在杨聪并没有勒令他补发克扣的粮饷,那样的话,他就要破产了,因为他贪来的银子大半都孝敬给严嵩了。
  算了,这修复长城应该花不了多少银子,反正劳力是免费的,完全可以征召屯卫来修,他最多也就掏点伙食费罢了,就当是破财免灾吧。
  想到这里,他咬牙应承道:“总督大人,下官定当竭尽所能,尽快将长城上所有缺口修补好。”
  这家伙就是个废物,也不能指望太多,就让他修补一下长城,就当是废物利用吧。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这长城也没什么好看的了,他也不是来数缺口数量的,敲打一下杨顺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这会儿敲打也敲打完了,他也没兴趣再看下去了。
  另据探子来报,鞑子主力一路逃窜,逃回兀良哈部之后也没多做停留,直接就回河套去了。
  也就是说,这会儿蓟州镇暂时是没什么威胁了,他完全可以回京复命了。
  鞑子这个外敌是被他击败了,严嵩这个内鬼还不知道要出什么阴招呢,他看着远处荒凉的塞外,不由轻轻叹息了一声,随即,便调转马头,往京城方向赶去。
  这家伙,这次他的功绩可是有目共睹的。
  鞑子十万大军入寇,蓟州巡抚杨顺束手无策,只能据城死守,咸宁侯仇鸾虽然率军来援,却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这家伙就窝通州城里什么都没干,以致鞑子在蓟州城附近肆意劫掠,如入无人之境。
  唯有他杨聪,一上去就来了个兵分两路诱敌,直接将鞑子打得屁滚尿流,一路仓惶向北逃窜,连头都不敢回。
  不说他解了这蓟州镇之围,保住了京城的安稳,也不说他歼敌两万,打得鞑子屁滚尿流,光是他俘虏了上万鞑子骑兵,那都是了不得的功绩。
  这一次,就连严嵩都没法黑他。
  这一次,就连嘉靖都不得不好好奖励他一番。
  他这才率着四万东南军,押着万余俘虏出了通州城,前行不到二十里,前面便出现一片旌旗,旌旗下面还铺着长长的红毯,红毯上面,内阁首辅严嵩,内阁大学士张邦奇,兵部尚书毛伯温等朝廷重臣站了一大堆。
  杨聪见状,连忙翻身下马,走上前去,假假意思拱手道:“首辅大人,怎敢劳您大驾相迎,下官惶恐。”
  严嵩也是假假意思夸奖道:“杨大人立此不世之功,天下为之轰动,本官前来相迎那是理所当然的,就连皇上,都在午门等着你献俘呢。”
  午门献俘,听起来好像就是交接一下俘虏,没什么要紧的,其实却是一个很隆重的礼仪,当皇帝的都跑皇宫门口来迎接了,那可是无上的殊荣。
  杨聪闻言,连忙拱手道:“那我们还是赶紧吧,可不敢让皇上久等。”
  说罢,他直接朝张邦奇和毛伯温等拱了拱手,随即便转身上了战马。
  这午门献俘只是个礼仪,当然不是说你抓了多少俘虏就得押多少俘虏去午门献给皇帝,大致押上十来二十个敌军将领什么的意思一下也就可以了。
  再说了,当皇帝的也不可能允许边军又或是其他地方人马进入京城,所以,杨聪只是带着百余亲卫,押了十余鞑子将领,在严嵩等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午门。
  这时候,午门上下已然是旌旗招展,上千锦衣卫身着盛装分列两侧,就连嘉靖都带着文武百官在城门楼上等着,那场面,着实壮观不已。
  一阵繁琐的礼节过后,献俘礼总算是完成了,紧接着就是奖励了。
  只见一个鸿胪寺的礼官掏出份圣旨,站城门楼上朗声念道:**,***,擢杨聪为太子太保,***。
  前面一大堆文绉绉的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唯独这太子太保是实实在在的。
  太子太保可是三孤之一,从一品的文官,在明朝,文官基本上是正二品就到头了,从一品和正一品基本都是死后追封的,真正有生之年升到三公又或是三孤的,有明一朝将近三百年,也没多少。
  从此,杨聪也算是官居一品的传奇人物了。
第七十三章
捞点好处
  献俘礼毕,嘉靖召见,杨聪也顾不得一路劳顿了,当即便跟着传旨的小太监一路来到乾清宫中。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嘉靖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清风,朕意欲扫平鞑子,收复河套,你可有良策?”
  这一次,鞑子是真把他给惹怒了。
  鞑子竟然敢跑来进攻蓟州镇,威胁京城,岂有此理!
  当朕是泥捏的吗?
  这种事情,必须报复,要不然大明颜面何存?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完全是因为有杨聪在。
  历史上,俺答汗同样率军打到了蓟州镇,那时候朝廷大权完全被严嵩掌控,军权则皆在咸宁侯仇鸾之手,这一文一武两个奸妄,简直把大明的脸都丢尽了!
  俺答汗是不费吹灰之力一路从蓟州镇打到了大明京城,不但痛痛快快的劫掠了一番,还威胁嘉靖,“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