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411

  这些还不够?
  杨继盛愣了一阵,这才虚心请教道:“恩师,那要怎样做才能将鄢懋卿拉下马呢?”
  杨聪提示道:“你不是说要广邀朝中正义之士弹劾严嵩吗?这个想法很好啊,把这些东西给人家看看,相信,会有很多人义愤填膺,帮你一起弹劾严嵩的。”
  不是说弹劾鄢懋卿吗,怎么又变成弹劾严嵩了呢?
  杨继盛傻乎乎的问道:“恩师,您的意思是弹劾鄢懋卿还是弹劾严嵩啊?”
  杨聪睿智的道:“弹劾鄢懋卿不就是为了弹劾严嵩吗?你弹劾鄢懋卿,他们弹劾严嵩,你证据确凿,他们风闻言事,一顿乱拳上去,你说严嵩怎么应付?”
  杨继盛恍然道:“恩师,您的意思是让严嵩疲于应付,这样才能扳倒鄢懋卿是吗?”
  杨聪欣慰的点头道:“对,你唯有让严嵩疲于应付,没时间管其他人的事,才能将鄢懋卿给拉下马。你如果一味的弹劾鄢懋卿,严嵩肯定会全力为其开脱,你想想,一个内阁首辅如果要想力保一个人,你一个御史,能把人弹劾下去吗?”
第九十八章
做贼心虚
  杨继盛得了杨聪的教诲,终于有了点章法,他并没有急着去弹劾鄢懋卿,而是开始到处联络朝中正义之士,准备给严嵩来一顿乱拳。
  这个时候的朝堂并不是贪官污吏的天下,当然,也不是清流的天下,在嘉靖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时候的朝堂可谓鱼龙混杂,乱七八糟,贪官污吏有之,清流有之,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同样有之。
  不过,由于受严嵩的影响,这会儿的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还是比较多的,清流一般也不敢去弹劾严嵩,因为严嵩这家伙太阴了,得罪了他,基本没什么好下场。
  原本,大明朝堂就这么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贪官污吏和清流各干各的,平时的时候,基本上很少起冲突。
  但是,杨继盛这么一搅和,朝堂之势就不一样了。
  这会儿的清流之中,其实也有很多嫉恶如仇之辈,他们之所以不弹劾严嵩,并不是因为怕死,而是怕死的毫无意义。
  他们都不是傻子,严嵩的手段他们也清楚,这个时候想把严嵩弹劾下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们如果胡乱弹劾,很有可能,严嵩还没出事,他们便出事了。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干。
  杨继盛一带头,这事又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杨继盛是杨聪的得意弟子,阳明一脉和严嵩一党斗了也不是一两回了,虽说严嵩也得过一些便宜,阳明一脉的人却也没如同其他人一般被严嵩给报复的罢官削籍甚至入狱身死。
  也就是说,严嵩也拿阳明一脉没办法,杨继盛弹劾鄢懋卿也好,弹劾严嵩也罢,都不会有事。
  这带头的都不会有事,他们又怕什么呢?
  所谓法不责众,你连“首犯”都办不了,又怎么办我们这些“从犯”!
  于是乎,杨继盛的奏折才递上去,弹劾严嵩的奏折便如同雪片般的飞向内阁。
  杨继盛倒没有把矛头指向严嵩,他弹劾的主要是鄢懋卿。
  什么鄢懋卿收受盐商贿赂,将盐引明码标价,一引多少银子,每个盐商交了多少,他都有详细的记载。
  什么鄢懋卿侵吞盐引收益,私自定下规矩,规定一份盐引领两份盐,盐商必须按他的规定,将其中的一份售卖出去的钱全部交给他。
  什么鄢懋卿伪造公文,克扣边军粮饷,以致边军粮饷供应不及,酿成兵变。
  这些,都是有真凭实据的。
  其他人的奏折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都是弹劾严嵩的,而且,基本都没有什么证据。
  什么严嵩买官卖官,各级官职皆明码标价,出钱买官者,无论资历与功绩,皆可平步青云,不出钱买官者,哪怕功勋卓著也很难获得升迁。
  什么严嵩任人唯亲,其女婿袁应枢,其干儿赵文华,其亲信鄢懋卿等皆为贪官污吏,只知贪腐,不知政事,却窃居高位。
  什么严嵩只手遮天,朝廷之事,事无大小,皆需其首肯方能行,如有违逆,便有大祸临头,而严嵩又文过饰非,凡是失事,便加罪于人,凡是有功,又窃而居之。
  什么严嵩欺君罔上,凡己所欲行之事,皆以皇上的名义,曰,皇上想要如此,凡己所不欲之事,也借皇上的名义,曰,皇上不想如此,可谓无法无天,猖狂至极!
  什么严嵩冒领军功,其长孙严效忠冒两广奏捷功升所镇抚,其次孙严鹄冒琼州一人自斩七首级功升锦衣卫千户,其长孙次孙皆为乳臭未干之幼童,岂能杀敌立功,边事荒废皆因严嵩冒功之举。
  什么严嵩公器私用,排除异己,宣大总督曾铣,户科都给事中厉汝进,中书舍人徐应丰等皆因不愿归附之又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被其罗织罪名,罢官甚至斩首。
  什么严嵩私通倭寇,海商豪门串通倭寇大肆劫掠东南之事,皆为其指使,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
  平时,是没人敢这么风闻言事,弹劾严嵩的,但是,在杨继盛的鼓动和引领下,这些人都豁出去了。
  他们这一顿乱拳,着实把严嵩给打得头昏眼花。
  卧槽尼玛啊,这帮家伙,吃错药了吗?
  杨继盛的奏折递上来的时候,严嵩便有点头皮发麻了,他着实没想到,鄢懋卿干的好事全被人知道了,而且,证据确凿,想要狡辩都难。
  他当然清楚鄢懋卿贪了多少银子,又孝敬了他多少银子,如果鄢懋卿因此入狱,他就有大麻烦了,一旦鄢懋卿受刑不住,供出些什么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他还没想好怎么给鄢懋卿脱罪呢,紧接着,弹劾他的奏折又来了。
  这帮家伙,竟然什么都敢说,明的暗的,有的没的,全捅出来了!
  他着实吓得心神俱震,冷汗连连。
  这些事,他干没干他自己心里当然清楚,如果让皇上知道了,那还得了。
  怎么办,把这些奏折都撕了,不让皇上看到吗?
  他如果敢这么干,估计死得更快。
  很明显,这是杨聪发动的报复行动,报复他暗箱操作,把南京户部尚书张时彻踢到了南京都察院,用鄢懋卿以代之。
  这件事,他是不得不为,因为南京户部的油水太大了,他如果不掌控在手里,一年都贪不到多少钱。
  他也知道,这件事肯定会引起阳明一脉的不满,甚至遭致报复。
  但是,他却没想到,阳明一脉或者说杨聪的报复会来得如此猛烈。
  这家伙,不但想把鄢懋卿拉下马,还想连他都一起收拾了!
  他如果把这些奏折撕了又或是扣下来不给嘉靖看,那就中了杨聪的“奸计”了,他可以肯定,嘉靖如果没看到这些奏折,这些上奏的人肯定会重写一份奏折,拿着去逼宫,跪在皇宫外逼嘉靖,逼着嘉靖看他们所写的奏折。
  那样一来,嘉靖心里必然不高兴,弹劾他的人估计也没什么好果子吃,他这个罪魁祸首,那更是完蛋了。
  嘉靖一旦发起火来,那可不得了。
  所以,销毁奏折肯定是行不通的,人家杨聪既然让人把奏折递上来,就不怕他销毁。
  他不销毁还有狡辩的机会,如果真把奏折销毁了,那就是做贼心虚,到时候,面对盛怒的嘉靖,他怕是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了。
  到底怎么办呢?
  他这会儿是真有点做贼心虚了,他真不想让嘉靖看到这些奏折,却又不得不让嘉靖看到这些奏折。
  嘉靖看到这些奏折之后会怎么想?
  这个,好像不用想了,嘉靖绝对会暴跳如雷!
第九十九章
自诬
  严嵩这会儿已经七十有余,不说老眼昏花,精力也大不如前了,杨继盛联合朝中正义之士这一顿乱拳下来,着实打的他头昏脑涨,心里虚的不行了。
  他怔怔的看着那些奏折,想了半天,愣是没想出对策来。
  怎么办呢?
  这些奏折如果传到嘉靖眼里,他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他愣了一阵,这才下意识抬头对着门口道:“速传东楼来见。”
  东楼者,严世蕃也。
  这会儿严世蕃已然是太常寺卿,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虽说太常寺就是个负责祭祀的闲散衙门,就负责管些祭祀用的器皿和牲畜,基本没什么实权,但是,太常寺好歹是五寺之一,朝中排位仅次于六部,他一个国子监的监生,连科举都没参加过,窃居如此高位,岂不荒唐?
  要知道,同一时期,进士出身的读书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还有乡试选拔出来的举人,那更是多达数万,按理来说,这些人都应该排在国子监的监生前面的。
  这会儿,好多进士出身的读书人还在当七品县令呢,他一个没参加过科举,没有任何功名的国子监监生竟然窃居正三品的高位,而且还是五寺主官,着实有点过分了。
  那么,杨继盛等人为何不弹劾严嵩任人唯亲,私自提拔严世蕃呢,这家伙可是严嵩的亲儿子!
  没办法,这事,嘉靖早就知道了。
  这事严嵩并没有瞒着嘉靖,甚至,他跟嘉靖说了,自己精力有所不济,有时候票拟写不完,还得让严世蕃来代笔呢。
  严世蕃着实是有点小聪明的,他写的票拟,那是相当的符合嘉靖的胃口,嘉靖甚至还在朝臣面前夸过严世蕃的票拟写的好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