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411

  夜色中,到处都是呼号的身影,御帐附近的太监和宫女都被大火吓得惊慌失措,到处乱窜,而锦衣卫和禁军则在拼命拆除大火周边的营帐,以防止火势蔓延。
  定国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东厂提督黄锦等负责保护圣驾的重要人物这会儿都是满脸惶恐,灰头土脸。
  御帐已然被大火吞噬,皇上却不见踪影,这火是怎么烧起来的,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这天,恐怕是要崩了!
  正当他们站在火海旁发呆之时,一个苍老而又凄厉的声音突然在他们后面响起。
  “皇上,皇上呢?皇上还好吧?”
  严嵩这老狐狸,竟然叫的如此凄惨,着实不多见。
  不过,这会儿也没人管他了,皇上都有可能不在了,谁还有心思去管他这内阁首辅啊。
  定国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和东厂提督黄锦等人依旧没有动弹,只是呆呆的看着火海。
  没想到,严嵩突然一反常态,对着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怒喝道:“皇上呢,你们怎么不指挥禁军进去救皇上?”
  你个老不死的,怕是得了失心疯吧,这么大的火,怎么救人,你怎么不冲进去啊?
  定国公徐延德翻了个白眼,没有搭理他。
  京山侯崔元也想翻白眼,不过,人家毕竟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当人家不存在,貌似不好。
  他只能无奈的叹息道:“我们过来的时候御帐都已经烧塌了,这会儿御帐都找不见了,茫茫火海,又怎么进去救人啊?”
  没想到,严嵩依旧指着他们,疯狂的怒吼道:“你们,你们就是如此保护皇上的吗?”
  这家伙怕不是真的得了失心疯吧?
  定国公徐延德依旧翻着白眼,没有搭理他,京山侯崔元也懒得吭气了。
  一旁的东厂提督黄锦见状,心里竟然没由来的觉着有那么一丝丝安慰。
  原本,他是相当伤心的,嘉靖毕竟是他看着长大的,而且,嘉靖对他也相当的好,整个皇宫里面的太监嘉靖几乎都交给他管了,甚至,就连最重要的批红都交给他负责了,这会儿,嘉靖突然之间没了,他能不伤心吗?
  伤心的同时,他还有些自责,因为他没来得及救嘉靖。
  他毕竟也上了年纪了,平时没事的时候他都不怎么熬夜了,这次更是舟车劳顿这么多天,说不累那是假的,服侍嘉靖睡下之后,他也早早睡下了,而且还睡的相当沉,等他惊醒的时候,大火都快烧到他的营帐了,几个太监是没头没脑的冲进来,架着他就往外跑,他都还没搞清楚状况便被抬到火海之外了。
  等他反应过来,已然迟了,御帐早就被烧塌了。
  这事严格说起来,他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陆炳离开以后,嘉靖的安危便归于他一人负责了,御帐周围,所有的太监和锦衣卫都归他管着,皇上出事了,他能脱得了干系吗?
  为此,他一直深深的自责,内心痛苦不已。
  没想到,严嵩一跑过来,竟然逮着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一顿吼,直斥他们没有派人冲进火海救皇上。
  这意思,摆明了就是怪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而不怪他啊,他这内心里自然会感到一丝安慰。
  话说这严嵩是不是真的得了失心疯啊,竟然逮着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一顿吼,他虽然是内阁首辅,也管不到人家公侯勋贵啊。
  再说了,皇上的护卫又不是由他负责的,他这么吼人家,犯病了还是怎么了?
  严嵩当然没犯病,他之所以吼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就是因为这两人跟杨聪走得太近了。
  严世蕃的策略可是要把嘉靖出事的屎盆子扣杨聪头上,这两人自然是“帮凶”。
  他这么一顿吼,其实是给后面的阴谋埋下伏笔。
  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倒是没想到严嵩会这么阴狠,他们这会儿都在后悔呢。
  他吗的,这倒霉催的,为什么要跟着皇上来祭祖呢,老老实实在京城待着不好吗?
  定国公徐延德简直把肠子都悔青了,原本,他是可来可不来的。
  他要是不想来,嘉靖也不会硬要他来,毕竟,嘉靖是来祭祖的,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问题,他却偏偏主动提出来,要跟着嘉靖来。
  他其实是想顺路来看看魏国公一系的亲戚,毕竟,京城和金陵相隔数千里,来一趟不容易,而且,他们身份都相当的敏感,如果未经皇上允许,私自见面,很有可能会引来非议。
  这次,可以说是一个百年难得的好机会,皇上来金陵祭祖,他陪同随行,顺带看望一下魏国公一系的亲戚,名正言顺,根本就不用担心有心人嚼舌头根子。
  没想到,好不容易跟着皇上来金陵一趟,却出了这档子事,现在,皇上很有可能没了,这事,还真是倒霉啊!
  至于京山侯崔元,他倒也不一定要来,只是皇上说让他随驾,他便毫不犹豫的跟着来了。
  他毕竟是永安大长公主之夫,论辈分,那是皇上的亲姑父,算起来,他也算是皇亲国戚,皇上说让他跟着来祭祖,顺带管一下京营禁军,他怎么好意思拒绝。
  这个时候,他心里那个悔啊,当初为什么就不好好想想呢。
  他跟着皇上来祭祖又有什么好处,皇上总不会因为什么“随驾有功”,给他加官进爵吧,但是,皇上的圣驾一旦出了什么事,他可就脱不了干系了。
  这是典型的费力不讨好啊,他为什么要应了这差事呢?
  当初要是想明白了,哪怕装个病也好啊!
  这下好了,皇上真出事了。
  两人虽然不怎么搭理严嵩,这心里却是悔的不行了,他们都清楚,皇上十有八九是出事了,他们这些负责掌管禁军的公侯勋贵虽然不一定获罪,被人说闲话、指背皮那是免不了的,可以说,这就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污点,怎么抹都抹不掉。
  严嵩貌似也只是一时气愤,吼了几嗓子之后,他也不吭气了。
  他也跟徐延德和崔元他们一样,就那么站在火海边,呆呆的看着。
  这一场大火,足足烧了个把时辰,直到四周的营帐全部被拆掉了,大火无法继续蔓延了,火势这才慢慢变小。
  待得火苗不是那么高了,貌似有浇灭的可能了,定国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和东厂提督黄锦才指挥着锦衣卫和禁军从附近的小河里提来水想尽办法将火扑灭。
  紧接着,便是搜寻嘉靖的踪迹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嘉靖十有八九是出事了,只是,没见着尸首之前,他们总还抱着那么一丝幻想。
  最终,嘉靖的尸首是找到了,至于嘉靖被火烧成了什么样子,由于种种原因,就不描述了。
  总之,嘉靖是死的不能再死了,这皇上,的确是驾崩了!
第一一三章
谁的拳头大
  嘉靖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驾崩了,甚至连太子都没立,那么,谁来继承皇位呢?
  按大明祖制,自然是皇三子裕王朱载坖,因为大皇子和二皇子都相继去世了,剩下的皇子里面,他为长,立长不立幼,大明祖制里就有这么一条。
  但是,内阁首辅严嵩却不想让裕王朱载坖继位,因为裕王朱载坖是杨聪的弟子,一旦继位,他就完了。
  他是想“废长立幼”,让皇四子景王朱载圳继承大统。
  于是乎,一场皇位争夺战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展开了。
  严嵩认为,他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因为这会儿杨聪根本就不在营地,阳明一脉的大佬张邦奇更是远在京城,这两个对头还不知道皇上已经驾崩了呢。
  而且,他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权力相当之大,可以说,嘉靖驾崩之后,新皇未登基之前,整个大明,就属他权力最大。
  大权在握,很多事便可以按他的想法来了。
  这会儿,他想的不是尽快给嘉靖操办丧事,也不是尽快让新皇登基,因为有杨聪在,新皇很有可能是裕王朱载坖而非景王朱载圳。
  这会儿,他只想把“谋害皇上”的屎盆子扣杨聪头上,先弄死这个劲敌!
  嘉靖之死确认之后,很快便有人发下了缟素,所有人刚把缟素带上,严嵩便行使内阁首辅的权力,下了第一个命令,令所有随行的朝廷重臣来他的营帐外议事。
  所有朝臣重臣都以为,首辅大人这是召集大家商议皇上的后事呢,却不曾想,大家都到齐之后,严嵩便阴恻恻的道:“诸位,皇上突然驾崩,实在蹊跷,诸多疑点都证明,这是有人在蓄意谋害皇上!”
  啊!
  他这话一出口,两侧的朝廷重臣无不大惊失色。
  蓄意谋害皇上,那可是要诛九族的,谁有这么大胆,谁又背得起这么大个锅!
  严嵩也不管众人的反应,继续阴恻恻的道:“此事疑点很多,第一,礼部尚书惠安侯杨聪为什么突然把护卫在皇上身边的锦衣卫高手全带走了,如果这些锦衣卫高手都在,皇上能驾崩吗?第二,就算这些锦衣卫高手全部被杨聪带走了,整个大营还有上万禁军拱卫,这上万人为什么不拼死去救皇上?第三,谁最想皇上驾崩,大家应该都清楚,因为皇上修炼长生之道,很有可能千秋万载!”
  这话说的,就差指名道姓说礼部尚书惠安侯杨聪蓄意谋害皇上了。
  众人闻言,无不恍然大悟,很明显,严嵩是要把“蓄意谋害皇上”的罪名扣杨聪头上,一举除去这个劲敌!
  他列举的疑点,也太过牵强了,就因为杨聪带着锦衣卫高手去清查倭寇去了,竟然就成了蓄意谋害皇上的凶手,这也太扯了吧?
  在场的朝廷重臣其实没几个是严嵩一党的,杨聪一系的倒是有不少,严嵩的话刚落音,他手下的党羽还没来得及符合,工部尚书顾可学便冷哼一声,毫不客气的道:“杨大人带着锦衣卫高手干什么去了,你不知道吗?这事可是皇上都恩准了的,怎么,皇上这刚驾崩,你就不把皇上的口谕当回事了?”
  卧槽,这家伙,这张嘴可真毒啊!
  严嵩着实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当面顶撞他,毕竟,他可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嘉靖在日,谁敢当面顶撞他,不用他动手,嘉靖都不会放过这些以下犯上的“逆臣”。
  这会儿,皇上才过世,你便不把我这个内阁首辅当回事了,到底是谁蔑视皇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