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411

  这个,还真不好说,人,一旦没了约束,便很有可能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严嵩闻言,缓缓点头道:“你说的对,这个杨顺,留不得,他手下的亲信将领,也得找个由头清理掉,问题,我们又派谁去掌控蓟州镇边军精锐呢?”
  严世蕃胸有成竹道:“这事还是不要假他人之手的好,到时候就由孩儿亲自去掌控蓟州镇的边军精锐吧,正好,孩儿手底下也有几个精通兵法的幕宾,让他们出任领兵将领即可。”
  这事,聊到这里貌似就差不多了,严嵩连连点头道:“那行,就这么办,杨顺率军进京之后,我们便找个由头请杨顺和其手下将领来赴宴,趁机将他们拿下即可。你赶紧去准备一下吧,到时候可不能出什么乱子。”
  这就完了?
  严世蕃有些意犹未尽道:“爹,您就没想过我们将景王扶上位之后的事情吗?”
  严嵩有些莫名其妙道:“将景王扶上位之后将其捏在手里不就成了,到时候,我们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就这点出息,权臣,能有什么好下场,你就算权力再大又如何,当皇帝的要想收拾你,有的是办法。
  严世蕃阴恻恻的提示道:“爹,历朝历代的权臣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就好比西汉时的霍光,权力大吧,连皇帝都能废立,结果又如何,霍光刚一死,霍家便被满门抄斩,一个活口都没留,爹,您不想孩儿还有您的孙儿全死光吧?”
  这!
  严嵩闻言,不由脸色大变,他当然不想自己的儿孙被人满门抄斩,杀个精光。
  问题,就算他这会儿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也不一定能把权力移交给自己的儿子严世蕃啊。
  要知道,严世蕃可是个没有参加过科举的监生,能当上六部尚书就顶天了,进入内阁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当内阁首辅,那更是想都不用想,没人会同意的。
  也就是说,一旦他年老而死,内阁首辅之位必定会落在旁人手里,到时候,景王难道不会趁机报复,将他们严氏一族赶尽杀绝!
  这个,是很有可能的,你把人捏在手里当傀儡,人家不想尽办法报复才怪。
  怎么办呢?
  严嵩只感觉一阵头晕,一时之间,他竟然想不出什么对策来。
  他忍不住焦急道:“这又如何是好?”
  严世蕃闻言,独眼中冒出一股狠辣之色,阴狠的道:“很简单,父亲大人可学那魏王曹操,请加九锡,孩儿便学那魏太子曹丕,请景王禅位!”
  卧槽,这岂不是谋朝篡位!
  说实话,严嵩还真没这想法,他只是想当个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权臣而已,当皇帝,他压根就没想过。
  不过,想到以后景王有可能加诸于严氏一族的报复,这皇位,貌似还真得夺过来!
  他沉默了一阵,随即悠悠的道:“爹老了,也没多少日子了,你想怎么做,爹也管不上了。”
第一二〇章
谁想造反
  严嵩和严世蕃都以为,杨顺所率的蓟州镇边军精锐已然快到京城了,却不曾想,俞大猷早就率军在通州附近设伏,等着杨顺率军来自投罗网了。
  这天早上,还未到辰时,密密麻麻一大片明军陡然出现潮白河东侧。
  这里离通州已不到三十里,过了潮白河,就是京城地界了,再往前行,要隐藏行踪恐怕就很难了。
  杨顺打马来到最前方,脸色复杂的看了看潮白河上的石桥,随即咬牙大喝道:“传令,全军急速前进,直奔京城,中间不得停歇。”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隐藏不了行踪了,干脆狂奔过去,让京城附近的禁军和锦衣卫措手不及。
  应该说,他的想法是不错,大军狂奔到京城最多也就两个多时辰,这点时间,京城附近的禁军和锦衣卫的确来不及反应了。
  可惜,他犯了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派斥候分散开来,仔细查探。
  通州附近的地形虽然以平原为主,官道两侧还是有些低矮的山丘的,随便哪个山丘后面,藏个上万人马都没有问题。
  而这时候,俞大猷已然趴在河对岸最高的山丘顶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蓟州镇边军精锐的一举一动。
  这帮家伙,竟然跑开了。
  不是往后跑,而是往前跑!
  也就是说,蓟州镇边军精锐正全速进入他设置好的包围圈。
  这个杨顺,就这水平还领兵?
  俞大猷忍不住摇了摇头,脸上也露出了些许不屑之色。
  这杨顺的表现,也太差了!
  不到半个时辰时间,上万蓟州镇边军精锐便已全部通过石桥,来到了潮白河西岸。
  是时候收网了!
  俞大猷毫不犹豫的抬手一挥,大喝道:“伏军尽出,将他们围起来。”
  一阵令旗挥舞,官道两边的山丘后面突然响起一阵滚雷般的喊杀声,不一会儿,一万五千蓟州镇边军精锐便被四万东南军围了个严严实实。
  此时,杨顺都已经吓懵了。
  怎么可能?
  京城附近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人马?
  看这些人的装备,又是火枪,又是火炮,又是战车的,这绝对是杨聪手下的人马,因为只有杨聪手下的人马才会配备如此多的火枪、火炮和战车。
  这下完了,他手下人马已然被围的严严实实,想跑都跑不了了。
  他当然知道严嵩招他来是干什么的,严嵩就是让他来收拾杨聪的,这下好了,他竟然被杨聪手下的人马给围住了。
  正当他惊慌失措之时,俞大猷突然打马上前,朗声道:“杨大人,你为何私自率军直奔京城,难道,你想造反不成?”
  他这话其实不是说给杨顺听的,而是说给所有蓟州镇将士听的。
  这些人,估计还不知道杨顺带着他们来干嘛呢!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蓟州军便一阵骚乱。
  开什么玩笑?
  造反!
  谁想造反了?
  如果杨顺平时对他们好倒还罢了,跟着杨顺造反兴许还有点奔头,问题,杨顺一直都在变着法子欺压他们,平日里,这家伙不但克扣粮饷,还强迫他们去开荒种地,为其种粮谋利,这家伙,简直就是把他们当牲口使唤,他们会跟着杨顺造反才怪!
  杨顺一看手下的反应,连忙大喝道:“什么造反,本官是奉了首辅大人之命,前往京城维持治安。你又为何私自率军出现在这里,难道你想造反不成?”
  他这是典型的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反正大家都是来助各自的主子争夺皇位的,谁还会有正式的调令不成?
  我这奉了首辅大人之命,起码还说得过去,你呢?
  没想到,俞大猷竟然从怀里掏出一张公文,朗声道:“本官可是奉了兵部调令,前来守卫京城的,你呢?什么奉了首辅大人之命?首辅大人什么时候有权调动边军了?你们是串通好了,准备造反吧!”
  杨顺闻言,心里一慌,这家伙竟然有兵部调令,难道,朝廷早就有人察觉了首辅大人的计划?
  这个时候,他已然是骑虎难下,就算察觉了又如何,退,他是不可能退的,因为退一步就是死!
  他只能硬着头皮道:“什么兵部调令?谁知道你是不是伪造的!本官可是真奉了首辅大人之命进京维持治安,识相的,赶紧给本官让开。”
  这就有点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意味了。
  俞大猷把脸一板,朗声道:“没有兵部调令,擅自调动兵马,就是造反,本官念在你们都被严嵩这个大奸臣蒙蔽,暂且饶了你们这一回。所有人听着,凡是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如若胆敢反抗,皆按谋反之罪论处,株连九族!”
  这话他可是运用真气,全力喊出去的,几乎所有人都听见了。
  一边是畏畏缩缩,胡搅蛮缠,一边是正气凛然,中气十足,到底谁想造反,不问自知。
  蓟州镇的边军将士早就对杨顺恨之入骨了,这会儿,他们哪里会跟着杨顺去造反,也不知是谁先把兵器给丢了,紧接着,“噼里啪啦”一顿乱响,几乎所有蓟州镇边军将士都把手中的兵器丢在了地上。
  俞大猷见状,不由松了口气。
  杨聪说的没错,这些人压根就没想造反,他们只是被杨顺和严嵩给骗来的。
  现在好了,不用大动干戈便将这帮人降服了,要真打起来,他虽然可以摧枯拉朽般的将这帮人歼灭,但是,杀的却是自己人,那时候,蓟州镇的边防就等于是废了。
  能不动手,那自然是最好。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杨顺如果能对手下将士好点,又怎么面临这众叛亲离之局。
  这会儿,他也只能痛苦的拔出佩剑,往地上一扔,随即绝望的道:“俞大人,我真没想过要造反,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还请大人明察!”
  俞大猷见这家伙拔出佩剑,还以为这家伙要自刎你,不曾想,这家伙竟然是想求饶!
  还好这家伙没自刎,要不然就麻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