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411

  紧接着,汪直又指着地图上另一个岛介绍道:“这四国岛上最强的势力应该就是土佐国长宗我部氏了,看他们的架势,很有可能会一统四国岛。”
  好吧,这个土佐国长宗我部氏杨聪是更不清楚。
  汪直又指着东瀛最大的岛继续介绍道:“这本州岛上的强藩就比较多了,有出云国的尼子氏,甲斐国的武田氏,越后国的上杉氏,尾张国的织田氏和相模国的北条氏等等。”
  什么出云国的尼子氏,甲斐国的武田氏,越后国的上杉氏和相模国的北条氏杨聪都没什么印象,但是,尾张国的织田氏他却好像有点印象,貌似,丰臣秀吉一开始就是织田家的家臣来着,织田信长好像也蛮出名的。
  他忍不住问道:“尾张国的织田氏,织田信长吗?”
  汪直闻言,不由吃惊道:“大人也听说过织田信长啊!这家伙的确挺厉害的,就在前几年,他刚刚击败了东海霸主金川氏,坐拥尾张、骏河、远江、三河等四国大部分领地,石高已然接近百万,如若说东瀛哪一路诸侯能完成一统,这织田信长的确最有可能。”
  石高大致就是农田耕地标准的收获量,东瀛的一石大致只有大明一石的一半左右,不过,百万石高在东瀛也算是比较夸张的了,按这个收益,织田氏豢养五万人马都不成问题。
  五万人马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是不值一哂,但是,对于东瀛各路诸侯来说,那就比较恐怖了,后世经常有人说,东瀛战国时候所谓的诸侯混战其实就是村与村之间的械斗,随便拉出几百人来那都能算得上是大军了。
  这个说法虽然有点过于贬低东瀛各路诸侯的实力,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东瀛各路诸侯的实力跟大明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要知道东瀛这会儿可有六十多个诸侯国,但全加一起也才不到六十万大军,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诸侯国都不到一万人马,五万大军足以碾压一般的诸侯国了。
  杨聪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这织田氏现有多少人马,有没有五万?”
  汪直估摸道:“五万或许还没有,不过四万应该是有的。”
  这就对了,东瀛最强的应该就是这个织田氏了,要防东瀛战国一统,就得防住这个织田氏。
  那么,怎么才能阻止织田氏的扩张呢?
第一六〇章
丰后国大友氏
  东瀛丰后国西山城,北九州豪族大友氏的都城,这里原本是北九州乃至整个九州岛最繁华的城市,因为大友氏坐拥丰后、筑后、肥后三国的守护之职,乃整个九州势力最大的豪族。
  但是,自从大友氏第二十代家主大友义鉴去世之后,三国豪族纷纷生出异心,就连来当代家主大友宗麟的亲叔父,肥后的守护代菊池义武都暗中与大友氏的强敌大内氏勾连,意图谋夺家主之位。
  此时的大友氏可谓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家破人亡,这会儿的西山城也如同日落西山般,暮气沉沉。
  还好,大友氏的当代家主大友宗麟颇有些谋略,笼络了一批作战勇猛的武将,又获得了大友氏老家臣吉冈长增的支持,这才堪堪稳住了局势。
  不过,这会儿肥后国已然脱离大友氏本家的掌控,大友宗麟仅能勉强控制丰后和筑后两国,大友氏既要面对家族内部的叛乱,又要面对同为九州豪族龙造寺氏和岛津氏的威胁,形势可谓异常艰险。
  正是这个时候,西山城迎来了一位贵宾。
  这位贵宾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有名的海商汪直。
  汪直在东瀛可不是什么小人物,别看他在杨聪跟前唯唯诺诺,貌似一个普通海商一般,在东瀛,他可是相当于豪强的存在,比东瀛一般的大名地位都要高。
  而且,由于他手下人马彪悍异常,又有强大的船队和数量众多的铁炮,再加上大明运往东瀛的粮食、布匹等紧俏物资都由他一手掌控,在东瀛他可谓无人敢惹的存在。
  没办法,谁如果招惹了他,他肯定不会跟你做生意了,而东瀛现在的粮食生产根本就不能自给自足,大部分诸侯都得靠他售卖的粮食维持手下人马的吃喝,招惹他,那不是找死嘛!
  大友宗麟本就是个擅于结交的主,对汪直的到来,他自然是异常重视,他不但跑城门口亲自将人家迎了进来,还特意命人摆了桌“丰盛”的酒宴给汪直接风。
  当然,在东瀛,所谓丰盛的酒宴也就是普通的鸡鸭鱼肉而已,了不起的再来点鹿肉,那档次就相当之高了,而且,这些菜的分量还相当之少,基本上一盘菜几筷子就夹完了,满桌子的菜,也刚就够两个人吃而已。
  没办法,东瀛的物资原本就十分匮乏,再加上连年大战,能吃饱饭在东瀛都算过得不错了,至于酒宴,就算是一方诸侯,那也摆不出什么花样来。
  汪直对这些东西自然一点都不稀罕,这东西跟他平常吃的饭菜比起来都差远了,有什么好吃的,要不是有事找这家伙,他甚至饭都不会在这里吃。
  这会儿,他只能勉勉强强装作很是荣幸的样子,有说有笑的跟大友宗麟享受着这“难得”的酒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友宗麟感觉已然尽了地主之谊,给足了汪直面子,这才郑重的问道:“汪船主,不知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
  他是真的有点好奇,因为这会儿还不到送货的时候,汪直也是个大忙人,一般情况下,这家伙根本就没时间特意跑哪个诸侯的领地做客,大多数时候这家伙都是在港口把货物一交接便回去了。
  汪直闻言,微微笑道:“名主阁下,不知近向如何啊,肥后国事情怎么样了?”
  这家伙,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肥后国的事情还能怎么样,他叔叔菊池义武已然笼络了肥后国的各路豪强,势力强盛的很,而他这边丰后国和筑后国的豪强还有点不服他这个新任大名呢,他如果组织人马去讨伐肥后国那肯定是败多胜少。
  他只能无奈的叹息道:“这事说来话长,今日难得船主前来做客,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不说也罢。”
  很明显,肥后国的事情还是一团糟啊。
  这就好,要是你有能力单独解决肥后国的事情,那接下来的事就不好谈了。
  汪直装作有些尴尬的道:“这个,此事原本我也不想跟名主阁下提及,奈何,我的家主,也就是大明朝太师阁下对肥后国的事情颇为上心,所以,我才不得不跟名主阁下说起啊。”
  大友宗麟闻言,不由惊呼道:“你,你是大明太师的家臣!”
  东瀛的官员架构有很多都是跟大明朝学的,这太师是什么职位大友宗麟当然清楚,那可是比太政大臣还大的官。
  他早就知道这汪直在大明有强硬的后台,要不然,这家伙也不可能把持着大明和东瀛之间的贸易往来。
  不过,他却没想到,这家伙的后台竟然是大明的太师!
  这种事汪直也不可能到处宣传,毕竟,他要顾忌杨聪的官声,大明内阁大学士竟然豢养海盗头子,这种事,就是严嵩也不敢让人到处宣扬啊。
  所以,他的后台在东瀛还是个迷一般的存在。
  汪直见状,连忙装作小心道:“名主阁下,你知道就行了,可不敢到处说,我们家主为什么关注肥后国的事情,想必你也清楚吧?”
  这事大友宗麟当然清楚,因为大明朝出兵把肥前国的平户藩给占了,而明军的主帅就是大明太师。
  至于原因,就是因为松浦氏一直暗中支持倭寇在大明沿海劫掠。
  这么大的事情,他能不知道吗?
  平户藩正好跟肥后国接壤,大明太师会关注肥后国的事情倒是正常。
  大友宗麟微微点头道:“这个我自然清楚,问题现在肥后国的事情我也不清楚啊,不知贵家主想知道点什么,如果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倒可以派人去打听一下。”
  他这会儿是自身难保,自然不会管什么大明把平户藩给占了,那松浦氏也是活该,为了钱,竟然连大明这样恐怖的存在都敢招惹,出事了,那也是咎由自取。
  他原本以为人家大明太师是想打听一下肥后国的实力,好做出相应的安排,没想到,汪直竟然神神秘秘的摇头道:“我们家主并不想知道肥后国是什么情况,他只是希望,肥后国,肥前国,甚至是整个九州都能掌控在一个比较友好的大名主手里,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有人会自不量力去打平户藩的主意了。名主阁下,我向我们家主推荐的正是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啊!
  这意思,大明太师是希望他一统九州!
  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想过,因为他这会儿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能不能守住这点家业都成问题,他又怎么会想着称霸整个九州呢?
  这,或许就是大明太师希望由他来一统九州的原因,因为九州另外两个豪强龙造寺氏和岛津氏都是比较有野心的主,如果让这两家统一了九州,平户藩恐怕就会有危险了。
第一六一章
激动
  一统九州,雄霸天下。
  多么令人兴奋,多么令人激动!
  大友宗麟激动吗?
  他一点都不激动!
  开什么玩笑,他这会儿自身都难保,还奢望什么一统九州,雄霸天下。
  他只是惊诧了一下,随即便意兴索然的道:“承蒙贵家主看得起,如果我能一统九州,自然会与贵家主交好,与大明和睦相处,只可惜,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没想到,汪直依旧神神秘秘的道:“这个我自然也跟我们家主提过,所以,我们家主决定,卖点好东西给你。”
  大友宗麟闻言,再次目瞪口呆,卖点好东西给他?
  这一统九州是买点东西就能行的吗?
  他愣了一下,随即便脱口道:“什么东西?”
  汪直装出傲娇的表情,得意洋洋的道:“铁炮,大明工部铸造的制式铁炮。”
  铁炮!
  这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啊,这会儿东瀛可没几家诸侯能铸造出铁炮来,可以说,铁炮一响,胆小的都会吓得屁滚尿流。
  铁炮这东西威力实在太大了,射程还比弓箭远的多,弓箭射出来的箭矢厉害点的人都能躲掉又或者直接挥刀劈开,铁炮的炮弹能躲掉的就没几个了,至于拿刀去劈,那就更不用想了,一刀下去,炮弹是不可能被劈开的,刀却是肯定会断掉。
  不过,大友宗麟也知道,铁炮这东西准头并不是很好,要真正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最少也得有几十门,几门又或者十几门最多也就能吓吓那些手底下只有几百人马的地方豪族而已,至于人马上千甚至是上万的大名,十几门铁炮都吓不住人家。
  当然,这东西不管有多少门,有总比没有好,就算只有几门又或者十几门,把他摆西山城的城墙上也能起到相当不错的防御效果。
  他颇有些激动道:“铁炮?贵家主打算卖多少铁炮给我?”
  汪直故意吊胃口道:“这个就要看名主阁下能拿出多少银子来了,你就不问问铁炮多少钱一门吗?”
  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