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11

  这里并不是府试考场的入口,这些衙役也不是检查考生携带物品的,而是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府学的,真正的考场在府学后院,进了大门还要往里走一段呢,这个杨聪早就打听清楚了。
  这个时候虽然才寅时一刻左右,考生却着实来了不少,不过,进入府学的考生都没到处乱逛,因为他们还要找考场的入口呢。
  府试考场的入口可不是一个,而是八个,参加府试的也不是三四十个考生,而是三四百考生,如果一窝蜂挤到一起,到时候就算点到名了恐怕也要挤半天才能挤进去。
  这种事情负责考试的官员自然早就想到了,所以,每个入口处都立有牌子,上面都用巴掌大的字注明了“某某县考生”,这样大家就知道自己该从那里进入考场了,自然也就不会挤在一起傻等着了。
  杨聪倒是很快就找到了“惠安县考生”的牌子,不过,下面聚集的人他却认不出几个来,因为这些大多不是今年的考生,而是往年过了县试,府试却没考过的考生。
  到了惠安考生聚集的地方,认识他的人就多了,在惠安他可是大名人,不认识他的惠安考生还真没几个,大家一看他过来,都主动缩到了一边。
  他也不客气,直接就越过人群,站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这倒不是他狂的没边了,因为这最前面的位置本就是他的,按考场的规矩,每个县第一个点到的就是今年县试的第一名,他不站最前面,谁站最前面?
  这到了考场外,考生好像就不怎么交流了,大家都默默的站在那里等着,一直等到寅时三刻,督考官都带着衙役过来了,也没什么人交头接耳。
  惠安考生入口处第一个点到的果然是他,检查随身物品的流程也和县试差不多,很快,他便领了号牌,进了考场。
  不过,这次他手里牌子的编号可不是“天一甲子”,而是“玄一庚辰”。
  这位置貌似有点不好啊,他拿到牌子心里就隐隐有点担忧了,再对着牌子找到号舍,他想骂人的心都有了。
  尼玛啊,果然是考场中间的位置,这尼玛密密麻麻的号舍,起码也有上百号人会憋不住吧,坐中间不得熏死啊!
  他在心里暗自咒骂了一阵,这才开始熟练的摆放东西,等摆完了,他刚坐下来准备休息,一抬头,他顿时僵住了。
  卧槽,他正对面,隔他不到五步远的号舍里面坐的竟然是吴堂!
  而且,这吴堂正在对着他得意的笑呢,这家伙估计以为自己不认识他吧。
  杨聪只是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了,他假装莫名其妙的撇了吴堂一眼,随即便拿起扇子扇起风来,全然一副不认识这家伙的样子。
  这时候,他表面上没一点反应,心里却是嘀咕开了。
  吴堂就坐自己正对面,这肯定是陈文杰和宋应奎刻意安排好的。
  看样子,他们是想让吴堂直接揭发自己作弊啊!
  这家伙怎么揭发自己呢?
  他又偷偷瞄了一眼对面,这距离,根本就看不清别人在写什么啊,这家伙凭什么去揭发自己?
  他胡思乱想了一阵,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主考官顾可久一声令下,府试便正式开始了。
  这府试跟县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这督考官就不是坐什么大堂里面,而是直接坐在两排号舍的入口处,而且,每个督考官身后都有四个衙役,估计要是发现谁作弊,立马就会把人拖出去。
  考卷很快就发下来了,考题还算比较正常,杨聪只是稍微思索了一阵便开始做文了。
  经过这两个月来的锻炼,他做文水平可是提高不少,不到两个时辰,他便将文章做好了,也就是说,还不到巳时,他便差不多要考完了。
  这会儿天还不是很热,他也不急着把做好的文章往考卷上抄,因为等会儿天热了,很多人就该拉稀了,他准备先喝点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省得到时候恶心的不想吃。
  毕竟,蹲茅房里吃东西也是需要勇气的,谁没事去找那罪受呢。
  不过,他刚端起小茶壶,又僵住了。
  吴堂这家伙,竟然还在对着他得意的笑呢!
  尼玛,怎么把这货给忘了。
  他知道,这家伙事先就拿到考题了,而且还请了个比较厉害的老秀才把文章都做好了,这会儿,估计这家伙已经把做好的文章默写上去了。
  没事了,闲的蛋疼了,来找老子的茬了是吧?
  杨聪不动声色的喝了点水,又吃了点东西,然后又拿起笔慢慢的比划起来。
  为了不让吴堂抓住什么把柄,他并没有停下来悠闲的扇风歇凉,自始至终,他都跟旁边其他考生一样,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没有一刻放松,倒是那吴堂,貌似不到半个时辰就把考卷做好了,然后就那么一直盯着杨聪,不时露出得意的笑容,就跟个神经病一样。
  有时候装模作样其实也挺累的,杨聪装了一阵便觉得酷热难当,不过,他并没有停下来歇息,因为他知道,考完之后会有场激烈的交锋,他可不想为了一时凉快,给吴堂留下什么把柄。
  还好,府试考生都经过了县试的考验,身体差的基本都被淘汰了,这天气虽然酷热,拉稀的却没几个,考场虽然人多,倒也没有臭到熏死人的程度。
  杨聪就这么熬了大半天,酉时终于到了。
  这府试收尾跟县试也不一样了,县试是直接让考生离场,府试却是让考生一个个把考卷交到各自的督考官那里,然后看着衙役把自己的名字用白纸糊上,这才能离场。
  杨聪和吴堂位置相对,正好是同时交卷,吴堂还是一如既往的溅,交完卷还不忘对着杨聪得意的傻笑一下。
  杨聪只当没看见,掉头就走。
  小子诶,你且得意着,到时候让你哭都哭不出来!
第六十八章
贼喊捉贼
  府试就这样结束了,接下来就等放榜了,这次杨聪对府试的结果倒是有点小期待。
  不过,他并不是急于知道自己有没有上榜,对于府试过关他还是很有把握的,他在意的是府试的排名,因为他已经得了个县试案首,如果再得个府试案首,那离小三元就差一步了。
  这年头读书人津津乐道的可不是官位,而是名气,至少大多数读书人是这样的。
  因为能考中举人、进士的就那么多,能当官的也就那么多,最少有九成以上的读书人是与官场无缘的,谁谁谁当了什么官跟他们有屁的关系啊,倒是解元、会元、状元、小三元、大三元什么的最为读书人所推崇,至于原因,大抵是物以稀为贵吧。
  像解元、会元、状元这些都是三年才能出一个的,小三元、大三元更不得了,三年甚至是三十年都不一定出一个,至于科举的巅峰,连中六元,有明一朝,甚至有科举以来,总共就一位,这位就是洪武二十四年,辛未科殿试状元黄观。
  这黄观也因此名垂青史,永远被人所铭记,虽然后面靖难之役中他站错了边,并因此被诛了九族,但仍然改变不了他“连中六元”这千古之最。
  杨聪这会儿还没想过要名垂青史呢,他只是想博个小三元的名气,这年头名气可是个好东西,读书人就认这个。
  比如唐伯虎,也就得了个解元,那名气简直上天了,要不是他太过狂傲,估计位列一甲,平步青云,都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这名气也不是万能的,关键还要看你自己有木有本事,能博个小三元之名自然最好,以后自己科举之途,甚至是仕途就会通畅许多,要实在没博到,那也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
  他这会儿的想法就是“得之吾幸,失之吾命。”并不刻意强求,他也没有亲自去看榜,他就是在放榜那天早上,让侯之坦早早去府学外面等着,看到排名就马上回来告诉他,仅此而已。
  这侯之坦得了杨聪的交待自然早早就赶到了府学外面放榜的地方,卯时还差一刻他就到了。
  不过,这府试的榜单关注的人还是挺多的,光是考生的亲友就不下千人,所以,他赶到放榜处时,那里早已围了好几百人。
  主考官也就是知府顾可久也没有让大家久等,卯时刚过去不到一刻钟,几个衙役便提着浆糊,拿着榜单过来了。
  府试榜单可不同于县试榜单,光是上榜的就不下百人,而且每个上榜考生还要标注大致的籍贯,所以,几个衙役足足忙活了一盏茶时间才把所有榜单给贴好。
  不过,侯之坦倒没等多久,因为杨聪果真又夺了个案首,第一张第一名就是杨聪(惠安)!
  这大少爷,还真神了啊,他正要转头回去报喜呢,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怒吼:“果然是这样,果然是这样,这杨聪又是第一名,传闻惠安县试的时候他就买通了考官,光是去考场纳了个凉就得了个第一,这次他正好坐我对面,我还特意盯了他半天,这家伙就是坐那里纳凉呢,什么都没干,又他吗是第一名!”
  卧槽,这他吗谁啊,这么黑大少爷。
  侯之坦遁声一看,那举拳怒吼的正是吴堂!
  他专门跟着杨聪去认过人,自然认识这家伙。
  他很清楚,这家伙肯定是在造谣,大少爷做的文章他可是拜读过不少,在他看来,自己大少爷别说得个府试案首了,得个院试案首都正常。
  但是,其他考生不这么想啊!
  吴堂这一声怒吼,顿时在看榜的考生和考生亲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人脸上都跟着露出了怒容。
  这些自然又是落榜的考生,他们可不知道惠安杨聪是哪根葱,他们只知道,自己落榜了,而那个买通考官作弊的家伙却高居榜首!
  吴堂紧接着又举臂怒喝道:“我辈读书人岂能让这等无耻之徒再次得逞,吴某实在看不下去了,我要写状子去告他,可有正义之士愿与吴某同去?”
  “同去,同去,一定要揭发这个无耻之徒。”
  吴堂刚转身窜出人群,便有一堆落榜的愣头青跟在他站在他身后,群情激愤,大骂不已。
  侯之坦愣了一下,顿时就反应过来了,这家伙,是要去诬告大少爷啊!
  他连忙脚丫子,一路跑回承天寺,也顾不得通传,直接就跑到内院,气喘吁吁的对着正在锻炼身体的杨聪道:“大少爷,不好了,吴堂那厮在放榜之处大放厥词,诬蔑大少爷作弊,这会儿他估计已经带着一帮考生告状去了。”
  没想到,杨聪听了,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不但是杨聪没反应,俞大猷、邓城、汤克宽都一脸淡然,只有彭福露出震惊的表情。
  侯之坦和彭福之所以如此吃惊,是因为杨聪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陈文杰坑他,他坑陈文杰,这事,除了徐阶和俞大猷等有限几个人知道内情,其他人都蒙在鼓里呢。
  杨聪见侯之坦一脸焦急的样子,不由摇头苦笑道:“猴子,你这么猴急干什么,他告,让他去告呗,本少爷身正不怕影子斜。”
  侯之坦闻言,错点晕倒。
  他是隐隐知道杨聪已经识破陈文杰和吴堂的阴谋,但是,杨聪有没把全盘计划告诉他啊,他甚至都不知道杨聪已经准备好反击的手段了。
  他正要劝杨聪早做准备,洪铁柱突然跑进来急急忙忙的道:“报,大少爷,吴堂那厮举着个状子,带着一帮人跑宋应奎那里告状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