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11

  大,大,大刑伺候!
  他可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从小到大连手板都没被打过,吴堂闻言,吓得腿一软,趴地上惶恐道:“我招,我招,陈文杰陈公子是在府试之前三天把考题给我了,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哼,不见棺材不掉泪,李岳钟冷哼道:“陈文杰,你还有什么话说?”
  陈文杰懊恼的看着吴堂,无言以对。
  还审个屁啊!
  李岳钟拿起惊堂木一拍,大喝道:“来人,把吴堂、陈文杰、宋应奎打入府衙大牢,等候发落。”
  吴堂满脸惶恐,陈文杰满脸惊慌,都不知道怎么狡辩了,唯有宋应奎被拖下去的时候还在那里一个劲的大喊道:“大人,冤枉啊,冤枉啊,我没收陈文杰的银子!”
  他的确是被冤枉的,不过,又能怪得了谁呢。
  他要不是财迷心窍,怎会听龙溪陈氏的蛊惑,眼巴巴的跑过来主持府试,并协助陈文杰收拾杨聪和赵炎,想借机从杨家恐怖的家产中分一杯羹。
  所谓“起心害人终害己”,处心积虑去害人的时候,被人报复,又怨得谁来。
  陈文杰、宋应奎和吴堂终于被打入府衙大牢了,这场较量到此貌似就算是结束了。
  说实话,杨聪还有点意犹未尽,因为他还有许多证据没用上呢。
  比如,赵炎住所外面的那些衙役,当真被陈文杰收买了吗,开什么玩笑,那是徐阶安排好,故意给陈文杰收买的,这些人同样可以出来作证。
  又比如,府试的时候坐杨聪和吴堂旁边的考生,他们都是瞎子吗?
  当然不是,徐阶一通威胁恐吓之下,这些人都写下证词了,他们看到的是吴堂作弊,而不是杨聪作弊。
  还有,陈文杰手下两个黑衣人取银子时留下的收条,那收条上面可是有手印的,陈文杰再怎么样都别想抵赖,而且那收条已经改成陈文杰借杨云的银子来栽赃杨聪了!
  还有陈文杰写给杨云的密信等等,这些证据如果拿出来,就算李岳钟是个白痴也能知道整件事都是陈文杰整出来的。
  当然,这些人证物证要是摆出来,很多人都会因此遭殃。
  像那些作证的衙役和考生,陈文杰这么小心眼的,事后十有八九会报复这些人,还有杨金峰和杨云,一旦收条和密信拿出来,这两个“内应”就等于是废了。
  现在这结果也算是最好的了,没有任何人因此收到牵连,甚至杨金峰和杨云这两个“内应”都没暴露,陈文杰就已经败的一塌糊涂。
  不过,这事真的就这么结束了吗?
  陈文杰他们只是科举作弊而已,案情是比较的重大,但是,惩罚却不会太大,大明可没有任何律法规定科举作弊就要杀头,最多也就是革除功名然后关几年,以龙溪陈氏的能量,这事会这么算了吗?
第七十八章
出人意料的结局
  杨聪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吴堂、陈文杰、宋应奎都被打入府衙大牢了,还不算结束吗?
  这事当然还没结束,因为李岳钟并没有给陈文杰等人定罪,他只说了一句“等候发落”。
  这证据都这么确凿了,他还不定罪,还等什么呢?
  他等的是各方协商的结果,或者说,他要综合各方意见,然后找出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
  这件事可没这么简单,其中涉及到的势力太多了,陈文杰身后的龙溪陈氏、徐阶身后的阳明一脉,甚至是顾可久身后的南直隶顾家,各方面的意见他都得顾及。
  他可不是那种刚入官场的愣头青,就知道猛打猛冲,这年头,如果没什么背景,你冲的越猛,死的越快,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小心翼翼前行,才能留在官场,才能走下去。
  他其实也没什么背景,他能走到现在这一步,主要是因为运气好,一开始就分到了京城六部,起点原本就比别人高。
  而且,他一向谨慎小心,没得罪什么人,再加上他做事稳重,顾全大局,颇得上司赏识,这才捞到了这次提督学政的机会。
  这次府试弊案的审理就体现了他做事稳重,顾全大局的特点,他要不稳重,不“顾全大局”,那五百两银子的铁证一摆出来,他就可以给吴堂、陈文杰和宋应奎定罪了。
  如果真按朝廷法度给他们定罪,吴堂和陈文杰最少也要在牢里关几年,让他们受点教训,至于宋应奎,罢官削籍都算是轻的了。
  不过,这样一来,他可就把龙溪陈氏给得罪惨了,人家指不定怎么报复他呢,这种傻事,他自然不会去做。
  而且,这弊案一旦定性,对他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污点,他回去之后想要升职就难了。
  所以,他并没有当场宣判,而且,退堂之后,他还命驿站快马飞递,将泉州府试弊案的审理情况传到漳州,直接送到龙溪陈家。
  他这意思,你们家大少爷犯事了,你们说怎么办,赶紧派人来协商。
  这快马飞递的意思就是让驿站用快马传递信息,速度没八百里加急那么快,但是,一天也能传递四五百里左右,而漳州府龙溪县离泉州府城也就两百多里,一天就能打个来回。
  当然,他也不光是找龙溪陈氏协商,泉州府城这几位的意见也要征询一下。
  他来到承天寺住下以后,便命人去请顾可久、赵炎和徐阶这三位相关的官员了。
  顾可久是正四品知府兼府试主考官,赵炎是正五品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兼府试督考官,徐阶是正六品府衙通判,府试跟徐阶其实没多大关系,按理,他应该先找顾可久谈谈,最不济他也应该先找赵炎了解一下,但他最先找的却是官阶最低的徐阶。
  他知道,徐阶官阶虽低却是这三人里面分量最重的,要不是徐阶背后有阳明一脉撑腰,顾可久和赵炎怎么敢跟海商豪门较劲。
  所以,这徐阶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徐阶这里说好了,其他两人就好应付了。
  徐阶也清楚,这位学政大人是想息事宁人呢,毕竟科举弊案牵扯太大,要真这么报上去,这位学政大人也会受到牵连。
  他其实也没打算把陈文杰和宋应奎往死里整,很多时候,官场上的较量并不是为了你死我活,而是为了利益,只要能获取足够的利益,仇人都可以握手言和,更何况他跟陈文杰和宋应奎原本就没什么仇。
  所以,他应邀来到李岳钟的临时书房之后,并没有做出愤愤不平,追究到底的架势,而是云淡风轻的拱手道:“下官参见学政大人,不知大人招下官前来有何事交待。”
  李岳钟连忙起身将徐阶请到客位坐下来,又命人上了香茗,这才微笑道:“徐大人客气了,本官是想问问徐大人对府试弊案的处理有什么意见。”
  他可不敢在徐阶面前充大佬,人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窜自己上面去了呢。
  徐阶也没有在李岳钟面前充大佬,他假假意思谦逊道:“下官能有什么意见,大人秉公处理即可,不用管下官。”
  这意思就是说他没想追究,不过,也不代表他真没任何意见,至于他的意见是什么,就要看李岳钟会不会做人了。
  李岳钟会意道:“徐大人,你这就有点太谦虚了,你可是老刑名了,说到这断案,本官可没你在行,比如这案子,你觉得这宋应奎应该如何处置呢?”
  徐阶依旧假装谦逊道:“下官怎敢在大人面前指手画脚,不过,有件事下官倒想厚颜求大人帮个忙。”
  李岳钟这下算是全明白了,徐阶的意思,不追究这事可以,但是,得让龙溪陈氏付出点代价。
  这感情好,不追究就行,至于让龙溪陈氏付出什么代价,这个都好商量,他连忙问道:“徐大人这就见外了,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徐阶闻言,假装难为情道:“是这样的,我有一同门,名叫王栋,也是嘉靖二年的进士,他仕途颇为不顺,在京城为官数载也就混了个鸿胪寺少卿,而且他还丁忧返乡两年多了,这会儿正等着补官呢,如果可以的话,还请大人提携一下。”
  卧槽,嘉靖二年的进士,几年就混到了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还叫仕途不顺啊!
  我他吗正德十六年的进士好不好,混了十多年了,这会儿才是个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呢,我说过什么吗?
  李岳钟忍不住暗自腹诽了几句,表面上却是点头微笑道:“嗯,这个好说,本官琢磨琢磨,过几日就给你答复。”
  他知道,徐阶的意思,是要让王栋来补宋应奎的缺呢,京官下放到地方,升个两小级倒也正常,不过,就是不知道龙溪陈氏会不会撒手了。
  紧接着,他又主动提了提杨聪的赔偿问题,徐阶这就算是商量好了。
  接下来,顾可久没什么好说的,他可是府试主考官,当然不想这弊案闹到上面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然最好。
  再接下来,赵炎也没什么好说的,这次,他能逃过一劫就算不错了,至于找龙溪陈氏赔偿,他可没这个胆。
  最后,李岳钟又和龙溪陈氏派来的人“商议”了一阵,这处理方案就算是定下来了。
  宋应奎称病请辞,双方合力,将原鸿胪寺少卿王栋推上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的位置。
  陈文杰,赔偿白银一万两算是给杨聪道歉。
  至于吴堂,府试夹带私抄,取消成绩,以后不得再参加科举,这是考生个人行为,与考官无关,倒也算不得什么事。
  这府试弊案就这么了结了,徐阶、顾可久、李岳钟等人可谓皆大欢喜,毕竟科举弊案影响太大,能压下去最好,而且龙溪陈氏也认栽了,还能强求什么呢?
  不过,这结局却着实出乎了杨聪的意料,他怎么也想不到,最后会是这么个结果。
第七十九章
为了利益而不是意气
  府试弊案怎么处理,李岳钟并没有征求杨聪的意见,因为杨聪充其量也就是个童生而已,至于杨聪富家子弟的身份,在李岳钟看来,根本就不值一哂。
  他认为杨聪就是依附于徐阶的小喽喽,只要徐阶这边说好了,杨聪肯定不敢有什么意见。
  杨聪这会儿的身份的确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会儿他对徐阶却有很大的用处,不管是斗海商豪门还是与张岳结盟徐阶都得用到他,徐阶可不想因为这事而跟他闹别扭,所以,府试弊案处理方案定下来之后,徐阶特意抽了个时间,专门来承天寺跟他疏解来了。
  杨聪这几天正纳闷呢,这府试也结束了,吴堂和陈文杰他们也都进去了,为什么徐阶一直不让他回去呢,而且,学政大人也一直没发话,吴堂、陈文杰和宋应奎还一直关着没宣判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天上午,徐阶终于来了,杨聪将其请到主宅大堂坐下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子升兄,这到底怎么回事啊,学政大人那里为什么一直没有宣判啊,难道他也怕海商豪门?”
  徐阶微笑着摇头道:“清风贤弟,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你认为学政大人和陈文杰有仇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