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

  前世,杨聪曾好奇古代有那些高手能真正称之为天下第一,结果,令他意外的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唯有这位俞大猷能真正称之为天下第一,因为除了那些杜撰的武侠小说和野史,正史之中有记载的,真正天下无敌的高手就这么一个!
  这位可是真高手,杨聪还专门看过他的传记,史料记载中,他真打遍天下无敌手。
  不过,这位天下第一高手运气貌似不怎么好,他虽然是世袭百户,却自幼家贫,他虽然战功赫赫,却老是被人抢功劳……
  杨聪正在那发愣呢,俞大猷却以为眼前这小家伙是被他的职位给吓到了,他连忙解释道:“杨公子,你别听融城瞎说,我只是袭承了个虚职而已,不是什么正职百户。”
  这时候杨聪终于反应过来了,他连连拱手道:“俞大人过谦了,袭承的百户那也是正五品武职啊。”
  俞大猷闻言,无奈的摆手道:“杨公子,我这袭承的百户真不算什么,还不如个秀才功名好使呢。”
  这位天下第一高手果然如同史料记载的一般,忠厚老实,没一点脾气。
  杨聪也是试探一下,他见俞大猷果然这般实诚,连忙改口道:“志辅兄,小弟跟你开玩笑的,如若不嫌弃小弟出身低,就叫小弟清风吧。”
  俞大猷闻言,长吁了一口气,放松道:“好,好,好,清风贤弟,你不当真就好。”
  杨聪点了点头,又好奇道:“对了,志辅兄,这两位兄台是?”
  俞大猷连忙介绍道:“这位是原江防总兵汤庆汤老将军之子,名克宽,字长胜。这位亦是我们崇武所世袭百户,姓邓,名城,字藩国。”
  汤克宽、邓城!
  这两位也是随俞大猷出生入死的抗倭英雄,没想到,一下全遇上了。
  这下好了,有了这三位,他就不怕龙溪陈家来武的了。
  文有徐阶,武有俞大猷、汤克宽和邓城,他还就不信干不过海商豪门龙溪陈氏了,你们勾结倭寇又怎么样,这三位可是倭寇的克星!
  不过,这会儿还是初次见面,人家不可能为自己两肋插刀,得想办法好好拉拢一番才行。
  杨聪一边在暗自计较,一边将众人领到二楼包间。
  酒菜上齐,敬过三巡之后,杨聪这才开口道:“诸位兄台,实不相瞒,这次小弟请大家来是想请大家帮帮忙。”
  紧接着,他便将龙溪陈氏陈文杰为了杀鸡儆猴,逼迫东岭张家联姻,而暗中收拾自己一事原原本本介绍了一遍。
  他刚一说完,俞大猷便怒斥道:“这龙溪陈氏也太不像话了吧,如此无法无天,真以为没王法了吗?”
  杨聪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志辅兄,你不怕他们?”
  俞大猷闷哼道:“怕他们作甚,不就是一帮违禁与倭寇做生意的海商吗,他们老老实实做他们的生意也就罢了,竟然敢如此胡作非为,清风贤弟,不要怕,他若敢动你,为兄帮你去揍他。”
  这貌似有点不对啊,虽说俞大猷是正五品的武职,但正如他所说的,只是个虚职,连秀才功名都不如,比县令更是差远了,为什么惠安县令都畏之如虎的龙溪陈氏,他一点都不害怕呢?
  杨聪隐隐明白了,难怪这位天下第一高手老被人抢功劳,这家伙,简直就是个耿直波以啊,说好听点是善恶分明,说不好听点那就是一根筋,他不吃亏谁吃亏!
  还好,在座也就他一根筋,其他人筋络还是比较齐全的,薛南塘见状,连忙劝解道:“志辅兄,莫要冲动,这帮人可不好对付。”
  俞大猷闷哼道:“怎滴,他们难道长了三头六臂不成,不就是个都察院御史吗,能管得到我们吗?”
  还管不到你呢,现在文官可比武官牛逼多了,人家收拾你简直跟玩一样。
  薛南塘摇头道:“志辅兄,他们可不止这么点势力,而且他们做事阴着呢,我们不能如此鲁莽,需得从长计议。”
第九章
砸钱也要讲究技巧
  这一通美酒佳肴招呼,杨聪很快便和俞大猷、汤克宽、史文斋等人混熟了。
  众人商议了一阵,史文斋和史礼斋兄弟当场便应承下来,请他们的父亲出马帮杨聪引见徐阶,俞大猷更是借着酒劲,一个劲的说要去揍陈文杰那小子一顿。
  杨聪当然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人家海商四大家族连私通倭寇的事情都敢干,揍人家一顿有用吗?
  很有可能,你揍人家一顿会遭到更疯狂的报复。
  这一记闷棍之仇要报可没这么容易,想让陈文杰这家伙收手更难。
  他很清楚,陈文杰的问题,要想解决,相当的麻烦,因为他身后的海商豪门势力太恐怖了。
  这种情况下,俞大猷这种高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引为知交,至少龙溪陈家想要他的命是不大可能了,而且,接下来的倭寇之乱将愈演愈烈,惠安杨家如果没有这么一位抗倭名将罩着,别说保住家产了,保住命都难。
  徐阶那边还要等史文斋兄弟的消息,杨聪决定,先想办法拿下俞大猷再说。
  当天晚上,他便借送客之机跟薛南塘详细了解了一下俞大猷的近况,第二天,他便开始着手拉拢俞大猷的计划了。
  俞大猷的情况和史料上记载的差不多,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超级恶搞史,不是他恶搞别人,而是他被命运恶搞。
  这俞大猷虽然为人耿直,没什么心机,本身却着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五岁就能读书识字,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功名,如果让他继续读下去,他考个进士估计都不是什么问题。
  可惜,这个时候,命运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刚考上秀才不久,他父亲便去世了!
  他家虽然是世袭百户,生活并不宽裕,相反,因为屯卫本身就没什么俸禄,世袭百户这种虚职俸禄更低,因此他家日子一直都过的紧巴巴的,特别是他父亲去世以后,他家更是举步维艰。
  因此,他不得不弃文从武,袭承百户的职位,去领取那微薄的俸禄,同时参加武举,去博个好前程。
  还好,他武术上的成就远比文学上的成就要高,他二十一岁便夺取了福建武举院试第一,二十四岁的时候更是勇夺南直隶武举乡试第一,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武举人,或者说武解元。
  可惜,命运总是跟他开玩笑,他虽然是武举乡试第一,却因为没钱打通关节而无法获得俸禄更高的实职,更为奇葩的是,因为没钱赴京城参加武举会试,他连获取武进士的机会都没有!
  这命运是何等的卧槽啊,一个文武双全的世袭百户竟然没钱去参加武举会试,甚至年近三十的他还没有成亲,就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
  没钱,对俞大猷来说是个大大的杯具,对现在的杨聪来说却是个大大的机会。
  你没钱,正好,我有啊!
  当然,有钱也不能直接往俞大猷身上砸,如果直接往他身上砸,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有时候,砸钱也要讲究技巧。
  第二天一早,他便带着两千两私房钱,直奔俞大猷老家而去。
  俞大猷的老家并不在永宁卫崇武所,而在濠市濠格头村。
  濠市是个乡里,隶属晋江县四十二都,位于清源山西北方向,离泉州府城大约四十余里,杨聪卯时就坐着马车出发了,辰时左右,一行三人便抵达濠市,侯之坦和彭福一路问过去,很快便找到了濠格头村。
  这年头,马车在城里都不多见,到了乡里,那更是稀罕物,且不说那马车价值几何,光是一匹马都要几十两,这会儿的乡里有几十两积蓄的人家本就不多,就算是乡绅也不大可能把这么些花在置办马车上,也就是说,这会儿在乡里,马车是相当罕见的。
  这会儿户籍管控还是比较严的,大部分乡里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十五里范围,马车他们一辈子也难得见几回,这马车一进村自然会引起围观。
  好在这会儿大部分人都下地干活去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围在马车周围的差不多都是小孩子,倒也没什么要紧的。
  这些小孩子还特别的热情,一听说他们是来找俞大猷家的,他们便跳着叫着领着马车往村里走去,很快他们就领着马车来到一个颇大的院子外面,不用彭福和侯之坦上前喊门,这些小孩便跑上去打开柴门,对着里面欢叫起来。
  “俞奶奶,俞姨姨,俞大娘,你家来客人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闻声从屋里跑出来,边跑还边回应道:“哦哦,来了来了,是哪位贵客啊?”
  此时,杨聪已经下马车了,他疾步走上去拱手道:“伯母,我是志辅兄的朋友,今日特地来看您。”
  杨氏闻言,惊喜道:“原来是大猷的朋友,快,里面请,里面请。”
  杨聪也不客气,他直接让彭福把马车牵进院子里,随即便带着侯之坦,跟着杨氏进了屋。
  俞家的房子倒不是很寒碜,那厅堂宽敞的很,一看就是大户人家,这证明他们祖上也曾辉煌过。
  可惜,这会儿里面的摆设却很寒碜,大堂中间竟然摆着一台老旧的织布机,织布机旁边仅有一个半人高的小桌子。
  杨氏看了看杨聪的衣装,又看了看破旧的桌椅,颇有些尴尬道:“快,请坐,请坐,还未问公子贵姓呢。”
  杨聪一脸平静的坐下来,拱手道:“伯母,我姓杨,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叫我聪儿,清风都可以。”
  杨氏闻言,不由兴奋的道:“清,清风,你也姓杨啊,是泉州哪一家啊?”
  这会儿每个姓氏都有很多的祠堂,同姓之人有没有血缘关系从祠堂就能分辨出来。
  这要是能和杨氏扯上关系自然最好,杨聪连忙回道:“不才惠安杨氏,就是惠安县城那一家,不知伯母是哪一家。”
  杨氏闻言,颇有些遗憾道:“原来是惠安的啊,可惜,我娘家这一支是晋江的。”
  这扯不上关系着实有点遗憾,不过杨聪还有的是招数,他紧接着便从侯之坦手里接过包裹,递到杨氏跟前,微笑道:“伯母,这次来的有点匆忙,也没时间去买东西,区区薄礼,还请笑纳。”
  这年头登门拜访带点礼物是很正常的,不带礼物才不正常呢,杨氏也没有觉着奇怪,她伸手接过包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哎呀,清风,你能来看老太婆就很好了,还带什么礼物,你看我这一高兴连茶都忘了泡了,你先坐,我这就给你沏茶去。”
  说罢,她转身就往屋里走,不过,这杨聪送的礼物着实奇怪,不但重的很,还硬邦邦的,会是什么呢?
  杨氏走进里屋,忍不住拆开包裹看了一下。
  里面的东西刚露出来,她便吓得一哆嗦,差点没把包裹丢出去。
  我的天啊,里面竟然是银锭子,一个怕不有十两,这一包足有十来个!
第十章
有钱,任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