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富家子(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11

  这年头,只要你有办法,能养得起那些私兵,又能找到个说的过去的借口搪塞一下,招私兵,没事啊!
  俞大猷是不知道,杨聪却是清楚的很,到时候,朝廷还要靠私兵呢,大明朝到了后期,最能打的就是这些私兵了。
  比如宁远伯李成梁手下的辽东军,又比如忠贞侯秦良玉手下的川军白杆兵,再比如戚继光手下的戚家军,说白了,都是私兵,朝廷说过他们招募私兵有罪吗?
  包括这个二愣子俞大猷,后面不也组建了俞家军,只是这会儿他还没开始招募私兵而已。
  当然,这些人招募私兵,后面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朝廷允许,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招募私兵大多是没向朝廷汇报的。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只要你不造反,又不招募的太多,基本上含糊一下就过去了,特别是这些都司卫所,只要当老大的指挥使不吭气,谁来管你是屯卫还是私兵啊。
第一一〇章
怎么对付海盗和倭寇
  俞大猷在历史上虽然也曾招募和操练出一支私兵性质的俞家军,但那是经过朝廷批准的,而且有兵部行文,这会儿他可没那些东西,让他招募私兵他真有点不敢。
  他犹豫了一阵,还是摇头道:“清风,我们也不用急于这一时吧,崇武所虽然缺员严重,这海盗和倭寇一时半会也不会打到惠安来不是,来日方长,我们还是慢慢来吧。”
  晕死,这不是海盗要打过来了我才帮你求了个崇武所千户的位子吗。
  杨聪尴尬的道:“志辅兄,不瞒你说,陈文杰那小子要动手了,就在下个月十五。”
  “啊!”,俞大猷闻言,焦急道:“你怎么不早说,陈文杰大概会派多少人过来,这还来得及吗?”
  他们这一趟永宁卫城之行都耽搁五六天了,再加上陈文杰传信的时间,这会儿都月底了,到下个月十五号总共都只剩下二十来天了。
  他是真的把杨聪当兄弟,所以,一听说杨聪有危险,他比自己遭遇危险还要急。
  杨聪见状,不由感动道:“志辅兄,不必着急,陈文杰要的只是杨府草图,估计他最多也就派百来号人过来吧。”
  他这判断的确没错,要陈文杰要的是惠安县城的草图,那最少也得派五六百号人过来,杨府的话,以陈文杰那尿性最多也就会派百来个海盗过来。
  他只是没想到,陈文杰请的是真正的倭寇,这真倭可比假倭厉害多了,所以,人家总共才派来了三十个东瀛浪人。
  俞大猷的想法又不一样了,他是那种特稳重的人,不管来的是海盗还是倭寇,他都不会草率对待,更何况这还关系到杨聪的身家性命呢,他更不敢轻敌。
  他想了想,随即郑重的到:“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的人数最少要是他们的一倍,这仓促之间我们也招不到多少人,不若这样吧,就去招李老师傅的徒弟和族人。我估摸着几天时间就能招到两百人左右,而且这些人都会点棍法,不用格外操练兵器了,稍微操练一下阵型就可以上阵对敌了。”
  杨聪点头道:“这些你来决定吧,总之越快越好,对了,他们用什么兵器你想过没,光用齐眉棍估计还不成,毕竟这棍棒的杀伤力太低了。”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不管真倭还是假倭,用的大多是东瀛倭刀或者类似倭刀的短刃,这点俞大猷还是比较清楚的。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随即便严肃的道:“要不给他们配一部分长枪吧,棍子也加长一点,这样倭寇和海盗就很难近身了,长枪主攻,长棍主防,如果操练得法,对上海盗和倭寇应该能轻松获胜。”
  这家伙,果然有料啊,瞬间就能分析出彼此的优劣,不过,杨聪比他更有料,因为他在一些小说上看到过戚家军的鸳鸯阵啊!
  那家伙,就算是真倭,遇着了戚家军的鸳鸯阵也是欲哭无泪,毫无办法。
  不过,戚家军的鸳鸯阵里面有些兵器做起来很麻烦,二十多天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
  比如狼筅,那可不是砍根竹子就能用,其每根竹枝的末端都必须装上铁制尖刺,以增加杀伤力,而且还需要经过桐油浸泡使其更加坚韧,没个把月时间根本做不出来。
  又有比如戚家军刀,普通的生铁材料肯定不行,那扁长的刀身要保证强度,还必须经过多次锻打,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军匠,根据口头描述去打造,几个月时间也不一定能打造出来。
  至于火枪和虎蹲炮那就更不用想了,以崇武所又或者永宁卫现在的加工能力,就算杨聪知道造,他们也没办法造出来。
  杨聪只能挑简单的说了,他假装行家里手道:“志辅兄说的有道理,这海盗和倭寇用的基本都是短刃,用长刃去对付他们有先天的优势,不过,光是长枪和长棍未免有点太单调了,我觉得三角鱼叉用来对付倭寇倒是个利器,不管他们怎么用力砍,鱼叉前面的三叉戟他们肯定是砍不断的,而且他们砍到三叉戟里面之后,只要稍微一搅,短刃就会被卡住,到时候其他人在配合着捅他们几枪,他们就死定了。”
  俞大猷闻言,稍微一想,随即便忍不住抚掌赞叹道:“这鱼叉对短刃在对战海盗和倭寇的时候的确是难得的利器,清风,没想到你对兵家之事竟然如此精通,厉害,着实厉害。”
  杨聪连忙谦虚道:“哪里,哪里,我这不是一直防着陈文杰撒泼嘛,所以对海盗和倭寇略有研究,对了,海盗和倭寇是以海战为主的,所以弓箭配备的比较多,这点不得不防。我觉得,用现在标配的小圆盾对密集的箭雨并没有多少防御效果,不若换成一人高的厚木盾,这样一来,任他多少箭雨,只要大家都站木盾后面就没事了。”
  其实戚家军标配的是一人高的藤盾,而且藤条也经过了特殊的浸泡,不怕火箭,不过这会儿做藤盾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这次陈文杰明显是想搞偷袭,那些海盗和倭寇带火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一人高的厚木盾足矣。
  俞大猷闻言,由衷赞叹道:“清风,你果然是天才,稍微研究一下就能想到这么多,对付这些海盗和倭寇的确要防他们的箭雨,毕竟不管长刃短刃都是近战兵器,这远战我着实忽略了。这厚木盾防御短弓射出的箭矢倒是足够了,不过,还有一个缺点,要是他们放火箭,厚木盾就废了。”
  杨聪立马胸有成竹道:“志辅兄,放心,他们是偷袭,不大可能带什么火油和火箭的。至于怎么防火箭,我们可以以后再想办法,这次,我想,有厚木盾应该就足够了。”
  俞大猷闻言,缓缓点头道:“嗯,偷袭的话的确不大可能用火箭,那行,就这样吧,我这就组织军匠制造鱼叉和厚木盾,李老师傅那里,要不让铁柱过去说一声?”
  杨聪连连摇头道:“这样不好吧,上次我没亲自过去就有点对不住他老人家了,这次,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若李老师傅愿意,我连他一起请过来给你当教头,你看如何?”
  俞大猷闻言,不由大笑道:“那自然是最好,说实话,论操练功夫,我比李老师傅差远了,他老人家毕竟教了几十年的徒弟,操练起来那是一套一套的。”
第一一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八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俞大猷接管崇武所的第五天。
  这天对于崇武所的屯卫军户来说原本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但是,新任千户俞大猷也不知是吃错药了还是怎么了,两天前突然就下令,要在这天对千户所所有在职武官进行考核,不管小旗、总旗,还是百户、副千户都得参加。
  屯卫武官也要定期考核,这规矩的确有,从洪武朝开始就有这规矩,这考核为的就是防止那些不学无术的酒囊饭袋滥竽充数。
  但是,自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这规矩慢慢就废了。
  土木堡之变,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公侯勋贵精英伤亡殆尽,五军都督府有点能力的勋贵几乎全部战死沙场,屯卫系统因此遭受毁灭性打击,这考核之事从那以后也没人管了。
  一开始,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各都司卫所还做点假记录敷衍一番,到了正德朝,武宗皇帝都带头胡搞瞎搞,下面人自然也就跟着乱了。
  最后,各都司卫所连假记录都懒得做了,这考核的规矩等于变成了一纸空文。
  这考核一废弃,就给了很多有心人机会,从那开始,便有大量毫无能力,没有一点军功的勋贵和都司卫所高官亲友、亲信凭借裙带关系和行贿受贿当上了小旗、总旗,甚至百户、千户。
  这些人上位之后根本不管什么屯卫操练、防御设施建设和武器装备维护等正业,就知道兼并屯田,压榨屯卫,为他们种地赚钱。
  这样一来,原本就过得艰辛异常的屯卫更过不下去了,屯卫逃逸也日益严重,整个屯卫系统差不多都到了奔溃的边缘。
  这情况,俞大猷并不是不知道,他心里清楚的很。
  那么,为什么他还要下令考核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太实诚了,或者说,他认为是对的,就要坚持,不管别人坚不坚持,他都要坚持,不管会得罪什么人,他都不在乎!
  这家伙,杨聪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整的措手不及,崇武所那些武官更是莫名觉厉。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家伙是未来的指挥使女婿,这点面子大家还是要给的。
  而且,大家都认为,这家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图个新鲜呢,兴许玩玩也就过去了。
  所以,这天一早,卯时还未到,崇武所所有小旗、总旗、百户、副千户便已集结到破败不堪的校场,等着这位新任的千户大人前来放火了。
  俞大猷是个愣头青吗?
  当然不是!
  他做人虽然实诚的有点过头了,但做事还是相当稳重的。
  他是想好好整饬一下崇武所,但是,他并没有傻冒的真一上来就逮住所有武官往死里整。
  他是通知所有在职武官都来考核了,但是,他并没有真按规矩严格考核这些人。
  卯时方至,他便带着杨聪、邓城、汤克宽、李良钦和一众“亲信”准时出现在校场上。
  他看了看破败不堪的校场,又看了看那些衣衫不整,没点精气神的武官,竟然一点发怒的迹象都没有,他那脸上甚至还带着些许微笑!
  这家伙,或许是看到大家都听令前来,所以觉得很有面子吧。
  至少,崇武所的武官是这么想的。
  不过,俞大猷可不是这么想的,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又跟李建江和李建林兄弟交待了几句,随即便朗声道:“各位,大家兴许已经很久没有操练过了吧,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大家都排到东西两侧去,把校场空出来。”
  这话说得,蛮客气的嘛,而且,他这意思貌似不是真要考核大家,而是想在大家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能耐。
  这感情好,不但不用考核,还能免费看看新任千户大人的表演,何乐而不为呢,在场所有武官都忙不迭按俞大猷的命令,站到了校场东西两侧。
  紧接着,李建江和李建林便带着一帮新招的屯卫搬来了箭靶、武器架和一些操练用的装备,并牵来了一匹战马。
  俞大猷微笑着接过长弓和箭囊,熟练的装备了一番之后,又翻身上了战马,这才朗声道:“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骑射,骑射的要领大家想必也知道吧,就是快、狠、准,这里我就不啰嗦了,大家看好了。”
  说罢,他打马便往校场北端奔去。
  这崇武所的校场虽然没永宁卫的大,南北宽度大概也有一百五十步左右,演示一下百步穿杨倒是勉强够了。
  一众崇武所的武官还在那里若无其事的低声议论呢,俞大猷已然打马来到了校场北端,只见他闪电般的拿起长弓,“嗖嗖嗖”就是三箭射出去。
  “噜噜噜”,三声闷响过后,整个校场顿时变的寂静异常。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什么箭术,这么远的距离,打马骑射,竟然箭箭都正中靶心!
  崇武所一众武官都被这新任千户大人的箭术给吓傻了,一个个都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俞大猷并没有因此而自傲,他仿佛没事人一般,打马来到武器架前,干净利落的跳下马来,又将战马交由亲信牵走,这才指着武器架道:“相信大家对于实战也有点生疏了吧,来,一个个轮流上来,拿上自己最在行的武器,我来教教大家实战技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1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