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64

  说完,他便拔腿往不远处的山林里跑去。
  这会儿,这帮流民已经隐隐把他当成首领了,他这带着秦腔的嗓门一吼,所有人顿时如同受惊的兔子一样,跟着他发了疯般往山林里跑去。
  大家心里都清楚,地主和乡绅可不是那么好抢的,他们干的事,形同造反,要被官兵给逮住了,不死都得脱层皮。
  问题,躲山林里有什么用呢,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啊!
  这帮流民跟着跑进山林之后,还是满脸惶恐,惊慌失措。
  他们都认为,躲山里是躲不了多久的,他们总得出去,毕竟,他们每个人也就抢了几十斤的粮食,以后总不能天天吃草根树皮吧。
  就算能天天吃草根树皮,也得这草根树皮够吃啊!
  这时候,刘国兴又适时振臂一呼道:“饿知道有个好地方,那里朝廷管不着,大家快,跟饿走。”
  还有这种好地方?
  朝廷管不着,那他们抢地主乡绅的事也没人会管啊!
  他这带着秦腔的官话貌似有一种魔力,让人根本就不会起疑。
  这怂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啊,连官话都会说,跟着他走,准没错。
  这帮流民顿时满脸激动,跟着他往大山深处窜去。
  刘国兴说的好地方自然就是疯王朱器圾在大巴山的老巢了。
  商洛附近的山林其实还不属于大巴山余脉,而是属于秦岭余脉,不过,再往东南方向跑上两百多里,跨过陕西地界,进入河南地界,基本上就是大巴山余脉了。
  而且,这会儿疯王朱器圾的老巢已然扩展到两省交界处的秦岭余脉之中了,这些人只要在山林里窜个十来天也就到了。
  薛贞带着屯卫精锐往北边的商洛赶的时候,刘国兴和其手下的密卫却带着流民往南边的大巴山余脉赶,两帮人马,一帮在山里面,一帮在山外面,就那么交错而过,根本就没有碰面。
  这一下,朱器圾不但将薛贞骗去了商洛,又附带收了一波上万流民。
  至于这些流民会不会叛变,会不会跑去告密什么的,他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对于新吸纳的流民,他已经有了一套严密的监控体系。
  这些流民,在没有完全归附他之前,是不能在山里到处走动的,他们只能待在指定的地方,耕种劳作,而且,这些地方都有密卫严密监控,一旦发现有人跑不见了,那这人绝对会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浙川附近的大巴山余脉可是他的天下,到处都是关卡,到处都是他的人,他能让人生地不熟的流民给跑了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第122章
疯头转向狼狈不堪
  商洛这边的流民还在山林中跋涉,薛贞带的人马还在赶往商洛的路上,朱器圾又命宁丑旦率数十名密卫精锐,坐着刚改造好的车轮舸轮船,沿着汉水及其支流,直奔汉中而去。
  汉中距离郧阳那可是千里之遥,而且陆路相当不好走,就算是策马狂奔,那也需要三四天时间,宁丑旦一行乘坐车轮舸走水路却是两天时间便赶到了。
  他们抵达汉中以后也没干别的,就是煽动流民去抢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和乡绅囤积在各处乡里的粮食,疯狂的抢,抢完就跑!
  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聚集流民,也没有准备收工撤退什么的,他们就是引导着流民一个劲的把事情往大里闹,闹得汉中为富不仁的地主和乡绅惶惶不可终日,闹得汉中的地方官员惊恐万状,不得不向朝廷,向薛贞求救。
  薛贞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疯王朱器圾给他设的套,他只当带着上万人马跑到商洛,轻轻松松把那里的流民一收拾便是大功一件呢。
  可惜,他率上万屯卫精锐跑了将近半个月,赶了将近八百里路,扑到商洛,却扑了个空气,扑了个寂寞
  聚集在商洛的流民全跑光了,连个人影都不见了,好像压根就没出现过一样。
  这一下,薛贞是真被玩惨了,要不是亲眼看到那些地主和乡绅家里被劫之后的惨状,他都怀疑,是不是有人谎报军情,故意玩他呢。
  正当他不知道是留在商洛到处搜索一番,还是带着上万人马返回郧阳时,汉中那边又八百里加急来报,那里流民的流民也快闹翻天了!
  这下他真头大了,虽说商洛距离汉中直线距离还不到八百里,但是,中间隔着莽莽秦岭啊,这个时候秦岭里面就几条南北方向的通道,根本就没有贯穿秦岭东西的通道,他必须从郧阳绕过去才能抵达汉中。
  这一绕,那就是两千多里啊!
  问题,他还不得不去,因为汉中那边的流民是越闹越凶,越闹越凶,汉中的地方官员不但天天八百里加急求救,甚至,朝廷都被惊动了,内阁、兵部、都察院,甚至是九千岁魏公公都八百里加急,责令他赶紧率军去汉中平息事态呢。
  没办法,再远也得去啊!
  他只能带着上万屯卫精锐,一路往南回到郧阳,休整了一下,又直奔汉中而去。
  嘿嘿,敢抢本王的钱,看本王不玩得你疯头转向。
  各处密卫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将消息传回浙川,对于薛贞及其手下大军的行进速度及具体位置,朱器圾是了若指掌,特别当薛贞带着上万人马进入郧阳通往汉中的官道之后,那消息,更是通过改造好的车轮舸不断从水路传过来,一刻都不曾停歇。
  薛贞还带着人在弯弯曲曲的官道上狂奔的时候,朱器圾已经命人把宁丑旦和其手下密卫精锐从水路召回来了。
  汉中已经够乱了,无需再引导了。
  至于那里参与劫掠的流民怎么办,也无需担心,因为,薛贞注定到不了汉中!
  薛贞带着手下万余人马才刚刚过了安康没多久,还没赶到汉阴呢,后面一堆八百里加急求救的公文便撵着他的屁股追上来!
  南阳府又出事了,西峡、浙川、内乡等地都有流民劫掠地主乡绅,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西安府也出事了,蓝田、渭南、咸宁等地也都出现了流民劫掠地主乡绅之事,闹起来吓死个人。
  甚至,就连郧阳府都出事了,郧县、郧西、竹山、房县等地都出现了流民劫掠地主乡绅之事,情况相当严重。
  这时候,汉中府那边反而没有流民再闹事了,他们大概都听说抚治大人率大军赶过来了,一个个都噤若寒蝉,老实的很。
  怎么办?
  薛贞真的有点疯头转向了,他都不知道该去哪儿了。
  其实,他哪儿都不用去了,因为他这个抚治差不多已经做到头了。
  要知道,那些被劫掠的地主和乡绅可都是有关系的。
  毕竟,他们差不多都有功名在身,不管是秀才还是举人,谁还没参加过科举,谁还没个当官的同科又或者座师什么的。
  他们被劫了,却没人来管,自然气得受不了。
  这会儿,他们正到处找关系,疯狂求人上奏呢。
  怎么回事?
  这姓薛的到底能不能行了,以往的抚治大人可不是这样的,以前,他们起码不用天天提心吊胆,担心流民来揍他们,来抢他们东西啊!
  九千岁魏公公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薛贞,你他吗到底怎么回事,不到一年时间,就把个郧阳整成这副模样了。
  魏忠贤这会儿也有点头大了,因为清流和东林正逮住这件事疯狂弹劾他和薛贞呢。
  说什么他任用奸人,祸乱朝纲,以致郧阳民变四起。
  又说什么郧阳一乱,天下必然大乱,他这么搞,大明危矣。
  天启都吓坏了,要知道辽东的建奴闹得正凶呢,郧阳要在发生流民叛乱,那大明就真的危险了。
  魏忠贤被逼得没办法,只要一封密信,八百里加急发到郧阳,问监军刘若愚,薛贞这家伙到底在干嘛?
  刘若愚自然是早有准备,怎么回复魏忠贤,他都跟朱器圾商量好了。
  他的回复很简单。
  薛贞这家伙,贪得无厌,捞钱直接用抢,得罪地方官绅无数,臭名昭著。
  而且视财如命,侵吞赈灾钱粮,以致十余万流民未见朝廷粒米,怨声载道。
  魏公公收到密信,直接受不了了。
  贪得无厌,没关系,你他吗别把人全得罪光了,给杂家到处树敌啊。
  视财如命,也没关系,甚至侵吞赈灾钱粮都没关系,你他吗别逼得流民造反啊。
  他是想护着薛贞,问题,再护下去,他自己都要出事了。
  没办法,他只能摇起小白旗,向清流和东林认输,同意将薛贞革职查办。
  至于薛贞留下的烂摊子,阉党是没人敢去收拾了,不过,清流和东林想去收拾也不行。
  毕竟,郧阳抚治可是大明有数的封疆大吏,权力太大了,要让清流和东林去了,万一借此立下了天大的功勋怎么办?
  最终,双方一番激烈的争斗之后,终于定下来了,擢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蔡复一为右副都御使,抚治郧阳。
  蔡复一此人不是阉党也不是清流,更不是东林,他是一个有名的干吏,从万历二十二年初授刑部主事开始,他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而后,迁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参政,迁湖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复起为易州兵备,迁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皆是功勋卓著。
  这么一个官场老手,解决郧阳流民问题肯定是手到擒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