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364

  福王就藩,封地两万顷,也就是两百万亩,还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就这,万历还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宝贝儿子,还要补偿盐引、税赋等,福王也觉得自己封地不够,就藩以后同样在疯狂兼并土地。
  两百万亩和四百万亩都嫌不够,这只能说明,其他藩王手里的田地更多!
  这会儿大明总共还有二十八支藩王,他们兼并的土地有多少?
  如果按两百万亩算,那就是五千六百万亩,如果按四百万亩算,那就是一亿多亩,实际上肯定还不止这个数,要不然福王和潞王就不会如此疯狂的兼并土地了。
  毕竟,其他藩王基本上都是他们的长辈,如果他们的封地都比人家多了,还贪得无厌,疯狂兼并土地,那就有点过分了,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土地没人家多,才会如此疯狂,如此理直气壮。
  这会儿,陕西、山西、河南几乎到处都是藩王,比如西安府的秦王、太原府的晋王、开封府的周王、大同府的代王、彰德府的赵王、汝宁府的崇王、汉中府的瑞王等等,而这三省的良田大部分都被这些藩王给兼并了。
  也就是说,这三省的老百姓手里根本就没什么土地,所以遭遇天灾之后,造反最厉害的就是这三地,没办法,活不下去了啊,唯有造反!
  藩王兼并了如此多的土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造反靖难成功之后就收了他们手里的土地,分给老百姓吗?
  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当了皇帝都不可能!
  崇祯已经够疯狂了,都不敢打这些藩王的主意,为什么?
  因为这与最根本的礼法不符啊!
  你连自己的宗亲都不放过,你还有人性吗?
  没人性你还有资格当皇帝吗?
  这年头,不讲礼法可不行,就算是皇帝,也得讲礼法。
  所以,崇祯不能这么做,他同样不能这么做。
  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貌似就是让李自成和张献忠上!
  不破不立,得让李自成和张献忠破了,他才有立的基础!
  也就是说,他不能再往北了,甚至,有藩王的地方他都不能去,他必须让李自成和张献忠去,只有让李自成和张献忠解决大部分藩王,大明才有涅槃重生的希望!
  想通了这一点,朱器圾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陕西、山西、河南是藩王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遭灾最为严重的地方,其他地方,灾情还没汝州严重呢。
  也就是说,只要将这三地让给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他地方完全可以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兴修水利,解决老百姓没饭吃的问题。
  这样一来,他手里的粮食就比较的充裕了。
  就好比这汝州,一开始他也就投入了不到十万石的粮食,紧接着,通过打土豪抄没的粮食足以保证老百姓几个月的消耗了,而兴修水利之后的汝州虽说栽种稻谷还有点难度,栽种小麦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情况下,他消耗的粮食就没有预估的那么多了。
  按汝州的情况,前期他只需投入几万石粮食,然后打土豪,分田地,然后推广红薯和土豆,兴修水利,几个月之后,打土豪抄没的粮食消耗完了,红薯和土豆基本上也出来了,他再提供点粮食赈济一下,同时鼓励老百姓继续载种小麦,老百姓基本上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这样算下来,他准备的粮食救活上千万人都不成问题,他自然不必再扣扣索索。
  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赶紧兴修水利,让老百姓能种出红薯、土豆和小麦来。
  所以,他才命人备上大量的白米饭和馒头,甚至连土豆炖兔子肉都拿出来了,让帮忙修渠的青壮吃个饱。
  吃饱了,才有干劲啊!
第257章
挖坑
  北汝河岸,一个巨大的窝棚下面,朱器圾和宋应星等人正拿着炭笔围在一个长条桌两边,不停的讨论着。
  长条桌上已经铺满了画出来的草图,不过,朱器圾和宋应星貌似还都不是很满意。
  他们讨论的重点是怎么让蒸汽机发挥最大的功效。
  要知道,一台蒸汽机可不便宜,锅炉和蒸汽管道连带加工费用,算下来最少也得上百两,而且,他们还得考虑产量问题。
  这会儿蒸汽机虽然早已实现量产,产量却并不高,像车轮舸用的蒸汽机,一个月的产量也就一百套左右,而光是汝州境内的北汝河就长达三百多里,算上河两岸,那就是六百多里。
  如果不把蒸汽机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那得准备多少套蒸汽机呢?
  可能六百套都不够!
  而汝州还只是个小地方,人口也就二三十万,如果这么个小地方都要六七百套蒸汽机,其他地方得准备多少?
  那数量,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必须尽量发挥蒸汽机的最大功效,以减少蒸汽机的数量。
  两人商议了半天,还是决定,采用双排水车,也就是一个蒸汽机带动两个水车,一边一个,两边各开一条引水渠。
  这样一来,一台蒸汽机基本能解决单边两里范围内的灌溉问题,汝州境内有个三百套蒸汽机就差不多够了,而且,蒸汽机的结构基本不用改。
  因为车轮舸就是两个水轮啊,曲柄、齿轮、连接杆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只要在水车的轱辘里加工一个跟水轮一样的接口槽便成。
  蒸汽机的功效利用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试制大型水车了,为此,朱器圾还专门让人装了个锯床。
  这种脚踩式的水车加工难度倒不大,原来没有锯床的时候人都能做出来,有了锯床,加工起来自然更快。
  没过两天,他们便做出了一个比原来的水车大了一倍都不止的大型水车,其长度更是达到了一丈半左右,从河岸上放下去,还有一米多的吃水空间,把水引上来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问题就是,这会儿河岸附近全是沙滩,没有水,他们得在水车所在的位置挖个深坑蓄水才行。
  沙滩上挖坑貌似不难,因为沙子是散的,挖下去基本不用费什么劲。
  但是,挖着挖着,问题就来了。
  因为挖沙子会渗水啊,虽然这会儿北汝河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水,但是,挖下去一尺左右还是有水渗出来,而且挖的越深渗水就越厉害,等挖到半人深的时候,下面的青壮便有点挖不动了。
  下面全是水,他们想要把沙子挖出来甚至得潜水里去才行,而且挖出来之后还得把筐子扛肩上,背到一边去倒掉,要不然,挖出来的沙子就会被水给冲得差不多跑光了。
  这样挖就费劲了,几丈方圆的大坑,十余个青壮挖下去半人深总共才花了不到一天时间,但是,越往下挖就越慢,想要挖到一人深左右,四五天时间都不一定够。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一个蓄水坑就得挖这么长的时间,三百多个蓄水坑那得挖多久?
  这会儿他们也没这么多人,因为其他人还得挖引水渠呢,一条引水渠就是几里长,需要的人手更多。
  朱器圾看着矗在那里插不下去的大水车皱眉沉思了一阵,突然间伸手指着大水车下面浑浊的河水道:“先把那里的沙子挖开,把水车放下去。”
  这个,好像没多大用吧?
  不过,放下去也好,起码可以把水车和蒸汽机连上,老这么杵着也不是个事。
  宋应星连忙跟一旁的小吏知会了一声,很快,下面十多个青壮便聚集在两个水车旁边拼命挖起来。
  如果让他们把几丈宽的水坑全挖到一人深那的确费劲,不过就挖两个一人深的坑把水车给放下去还是很简单的。
  不到一刻钟时间坑便挖好了,水车也放到位了。
  宋应星当即便命几个匠户把连接杆接水车上试了试,还好,尺寸很合适,装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只要等水坑挖好,再开个水渠把河水引过来应该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朱器圾又突然下令道:“长庚,赶紧命人点火烧蒸汽。”
  啊?
  宋应星闻言,忍不住吃惊道:“王爷,现在就试吗?下面水坑还没挖好呢,而且河水也没引过来,估计水车转一会儿下面就没水了。”
  这会儿还没将河水引过来,蓄水坑里的水都是沙子下面渗出来的水,看上去虽然多,其实不经抽,毕竟,渗水的速度是相当慢的,根本没法跟河水直接引过来比。
  朱器圾有点哭笑不得道:“就是要把下面的水抽干啊,你看他们现在挖的多费劲的,这样挖下去估计四五天都挖不好,水抽干了,他们不就好挖了,估计不用一天就完工了。”
  边抽边挖?
  对啊!
  宋应星使劲往腿上拍了一巴掌,随即大喊道:“快点,快点,生火,烧蒸汽。”
  很快,蒸汽送上,“噗嗤”,“噗嗤”,一阵轻响,水车便慢慢转动起来。
  这个速度也就是车轮舸的起步速度,看上去虽然很慢,比人用脚踩还是快多了。
  他们给水车做的可是两尺左右的大水瓢,一瓢差不多就是半桶,连续不断的往上抽,那水坑里的水是看着看着往下降,不到半个时辰时间,水坑就见底了,唯有水车下面还有那么一点水。
  如果是正常抽水灌溉,这样肯定不行,抽半个时辰连引水渠都灌不满,怎么灌溉农田。
  不过,这个时候却不是为了抽水灌溉,而是为了挖坑,坑里的水都没了,挖起来自然就轻松了。
  十余个青壮愣愣的看了看不断转动的水车,又看了看脚下已经见底的沙坑,不知是谁,一声欢呼,紧接着,大家便挥舞着锄头拼命的挖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挖的地方反而没有水渗出来了,因为水往低处流啊,这附近的水基本都渗到水车下面的深坑里去了,其他地方自然就没有水渗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