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364


第425章
退位让贤
  皇城西北角,原承运库硕大的库房中,一堆人正围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铁箱子不停的忙碌着。
  这个铁箱子外形有点像马车的车厢,不过长度足有七八丈,高度也超过了一丈,看上去比普通人家的房舍还大,一般人见了,估计会吓一大跳。
  不得不说,永盛朝的工业水平着实有点惊人,这才过去不到一个月时间,火车头的模型便造出来了。
  朱器圾站在车厢里面,看了看做工精良的大型蒸汽机,又看了看蒸汽管路的布局,不由连连点头道:“嗯,不错,这车头比当初改造的第一艘车轮舸强多了。”
  宋应星闻言,不由尴尬道:“皇上,那时候微臣不是第一次造蒸汽机驱动的轮船嘛,让您见笑了。”
  朱器圾想起当初宋应星如同喝醉酒了一般从船上下来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道:“这次做刹车了吧,不要开起来就停不住啊。”
  宋应星老脸一红,连连点头道:“做了,做了,不但有刹车还有档位,皇上,您放心。”
  这时候,一旁的毕懋康和王徵却是有些迫不及待,两人相互怂恿了一下,最后还是毕懋康凑上来小心的道:“皇上,要不我们先开起来试一试吧?”
  朱器圾想了想,还是缓缓摇头道:“不行,这东西可不是轮船,车轮舸在水上还没多大危险,只要不撞到岸边就没事,这东西开起来惯性太大了,一旦出了问题很有可能会冲出轨道翻车,太危险了,还是先让人推着在轨道上走走看,没问题了再开。”
  王徵颇有些不解道:“皇上,这东西不是已经让人推着在轨道上走了一圈了吗?”
  朱器圾再次摇头道:“不一样的,上次只是几个轮子加一个底板而已,本身就没多重,这次加了蒸汽机、锅炉、车厢等等这些,起码有几千斤,还是先推着试试吧。”
  几千斤中的车头可不是几百斤重的车轮加底板,就算是在打磨光滑的轨道上,一两个人肯定也推不动,无奈之下,王徵只能下去挑了十来个强壮的匠户,让他们合力推着车头,慢慢在轨道上滑动起来。
  这会儿他们已经在皇城西苑修了一条将近十里长的椭圆形轨道,什么鸽子房、羊房,西花房、西酒房、安乐堂等等,凡是挡路的建筑全被他们给推平了,整个椭圆形轨道平平整整,而且都已经用轮子加底板的空车推着试了几圈了,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加了几千斤的东西上去之后,还真出问题了,而且问题还不少。
  其他的都不说,光是方向控制上的问题就让这车头没法运行。
  因为火车是不可能不转弯的,方向都控制不了,火车怎么在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铁路上运行?
  朱器圾当然知道火车是要转弯的,所以,他还专门教毕懋康他们做了个方向盘,连接在第一对车轮上。
  原来只有车轮和底板的时候,转弯好像还没什么问题,用力一打方向盘就转过去了,但是,加了几千斤的东西之后,这方向盘就转不动了,两三个人使劲扳都扳不动,车头根本就没办法转弯。
  这可怎么办?
  原本满脸兴奋的毕懋康等人顿时露出焦急之色,朱器圾也皱起了眉头。
  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啊!
  他想了想,还是温声安慰道:“别着急,这东西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做,出问题很正常,我们下去好好看看,再仔细琢磨一下,应该有办法解决的。”
  说完,他便带头往下走去。
  这个时候,众人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下了车之后,几个人都趴车头底下认真检查起来,就连朱器圾都一样趴下去了。
  正当众人趴那里皱眉沉思的时候,一个密卫突然急匆匆的走过来,附在宁丑旦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宁丑旦闻言,连忙趴下来,在朱器圾耳边低声道:“皇上,皇后娘娘她们到了。”
  呃,这个。
  朱器圾闻言,不由一愣。
  这些天他都跟着毕懋康等人在一起研制火车呢,把这事都给忘了。
  皇后马瑞伶和贵妃范心怡她们是说要过来看他,没想到这会儿都到了。
  他愣了一下,又看了看毕懋康等人,这才尴尬的道:“你们先好好考虑一番,皇后她们到了,朕得回宫看看。”
  要是换做平时,毕懋康等人可能会跟着他一起去见皇后,毕竟大家都是十多二十年的老熟人了。
  不过,这个时候,毕懋康等人却都皱着眉头,仿佛没听见一般。
  呃,好吧,这帮人搞起研发来都一个德性,一旦投入,便如同痴呆症犯了一样。
  唉,希望他们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吧。
  朱器圾暗暗叹息了一声,随即便爬起身来,急匆匆的向皇宫方向走去。
  这时候马瑞伶和范心怡、宁秀儿、朱婉真、朱婉君、朱聿铂等人都已经在乾清宫的一处偏殿中等候多时了。
  他刚一走进去,众人便激动的站起来,朱婉真和朱婉君还准备往他怀里扑呢,不过一看他的样子,众人都愣住了。
  众人愣了好一阵,皇后马瑞伶才反应过来,满脸吃惊道:“皇上,你这是干什么去了,怎么弄得一身灰?”
  朱器圾闻言,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灰尘,不由尴尬道:“呃,刚正跟孟侯他们趴地上研究转向轮呢,一听说你们来了,朕高兴的都忘了拍了。”
  说完,他便抬手在衣服上拍起来。
  马瑞伶见状,连忙上前帮他拍了拍,又把他拉到主位左手坐下来,这才略带责备道:“皇上,你可是一国之君,这种事交给他们去处理便成,你还跟着趴地上,有失威严,知道吗?”
  朱器圾在家人面前向来没架子,他微笑着摇头道:“没办法啊,他们不是很懂这些,朕得提点提点才行。”
  马瑞伶闻言,颇有些无奈道:“打仗的事他们总比你懂吧,你倒好,率军出来这么久,连辽东都收复了,还不回去,搞得钛儿一天到晚批阅奏折,忙得晕头转向。”
  朱器圾依旧微笑道:“钛儿迟早是要当皇帝的,早点理政不好吗?再说了,打仗的事情他总没朕懂,总不能让他来率军征讨建奴吧?”
  马瑞伶颇有些无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不能总是率军在外征战不回去吧?”
  朱器圾闻言,愣了一下,这才微微点头道:“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若就让钛儿继位登基来当这个皇帝吧,他也算是科班出身,比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皇帝可强多了。”
  马瑞伶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种事,能这么随便吗?
  几千年来,好像还没出现过皇帝正值壮年便退位让贤的。
第426章
建奴入寇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就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当皇帝的基本上是不死就不让位,哪怕把自己的儿子都熬死了也不让位。
  这个现象其实极不正常,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年纪一上来,便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犯迷糊,这个时候,挑个贤能的孩子来继承皇位不好吗?
  还别说,当皇帝的就不,哪怕自己年老昏聩,力不从心,也不让位。
  明朝以前,有记载的,没死就让位的,好像就一个唐高祖李渊,而且,他还是被逼的。
  历朝历代当皇帝的好像就一个德性,不死就不让位!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都是“权力”二字在作祟,人一旦拥有了权力之后谁肯轻易放手。
  特别是当皇帝的,那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说,天下都是他一个人的,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掌如此之大权,那是会上瘾的。
  所以,人一旦当上皇帝,那基本都不愿撒手,后人想接班,一般都是熬啊熬啊,把先帝给熬走了,然后才能上位掌权的,到了他自己这里,那当然也要过足瘾啊!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皇帝的一般都是掌权掌到死,不死不撒手,因为前面的皇帝都这样啊,他若不死便撒手,岂不亏大发了!
  当然,也有人说当皇帝的一旦交出权力便会凄惨无比。
  其实,这是个想当然的谬论,事实并非如此。
  历史上还没死便让位的皇帝,明朝以前有唐高祖李渊,明朝以后有清高宗乾隆。
  这两人都没有什么凄惨无比,李渊那是被李世民逼着让位的,李世民也没把他怎么样,除了不能出宫,什么锦衣玉食,妃子宫女,一样不少,直到贞观九年,他才因病去世,而那个时候他都七十了,在古代那是绝对的寿终正寝。
  至于乾隆,那是真正主动让位的,而且让位之后一样地位尊崇,直到八十八岁才寿终正寝。
  所以说,当皇帝的一旦交出权力便会凄惨无比就是个谬论。
  相反,当皇帝的如果眷恋权力,不死就不退位,反而对国家不利。
  明朝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比如朱元璋,不死不退位,结果把太子朱标给熬死了,只能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后面直接爆发了靖难之役,大明足足内乱了三年多,还好靖难上位的明成祖是个厉害角色,要不然那个时候明朝可能就会出现亡国之祸。
  又比如嘉靖皇帝,那也是不死不退位,结果,到了后期,宠信奸臣,密信方士,搞得内忧外患,纷争不断。
  还好,继位的隆庆也算是个明君,再加上张居正和陈以勤等能臣的辅佐,大明不但没有出现亡国之祸,还迎来的短暂的隆万中兴。
  只可惜,继位的万历又是个不死不让位的主,他自己不上早朝,不想理政,还不愿意把权力交给太子,结果,不但造成了党争之祸,还让建奴崛起,以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一败涂地。
  接下来,大明就没那么幸运了。
  万历之后,刚刚继位一个月的泰昌便被两颗红丸送上西天。
  泰昌之后,继位的天启才当了七年皇帝又莫名其妙的落水感染风寒,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