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疯王(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64

  老唐王那是相当的高兴,这宝贝儿子大婚,他自然要借机会去浙川看看,所以,他早早就跟宗人府发去申请,要出城一趟,要给浙川郡王主持大婚。
  这种事宗人府是不会卡着的,按律,直系亲属的婚丧嫁娶藩王还是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城池的。
  所以,老唐王早早就来浙川了,说是去为浙川郡王筹备婚事,其实就是想在浙川转转看看,看宝贝儿子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为此,朱器圾专门将整个洪福客栈都包下了,专门用来招待老唐王一行。
  老唐王一看浙川商街繁华的模样,直夸浙川这地方好。
  当然,他并不知道浙川商街就是郡王府的一部分,他也不知道整个浙川西北半边都是郡王府的,他看到的浙川郡王府就是郡王府的主宅而已。
  这个“郡王府”在他看来着实有点小了,不过,也没多大关系,反正,幺儿是要继嗣唐王的,到时候就搬回唐王府了,这地方就等于废弃了,大点小点,都没关系。
  话说,王妃马瑞伶这身份这么敏感的,朱器圾怎么就敢大肆操办呢?
  这个问题,马千乘其实早就想办法给解决了。
  他为报救命之恩,早就已经决定把女儿嫁给浙川郡王了,自然要考虑女儿身份的问题。
  这年头,如果是儿子,想要做手脚,那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朝廷的黄册上对男丁的记录非常的详细,不但要有姓,还要有名,那么你叫狗蛋,叫重八,叫初一,叫十五,那都得记录上去。
  如果是女儿,就不一样了,黄册上一般是不记录名字的,你也可以不给女儿取名字,反正在家就是某家有女一人,嫁出去就是某氏,无需名字。
  这年头没名字的女人多得很,甚至就连很多皇后贵妃都只有姓没有名的,比如,万历,皇后就两王氏,也没记录名字,嫔妃里什么郑氏、李氏、刘氏、杨氏、张氏什么的一堆,都没名字。
  再比如,太子朱常洛的选侍里面就有两个姓李的,都叫李选侍,因为没名字,不好区分,只能一个叫东李,一个叫西李。
  所以,马千乘要在这上面做手脚很简单,他直接在秦家族人里面找了个嫁给马姓的,把女儿跟人家一换就行了。
  当然,这个换只是在黄册上换,也就是借人家黄册用一下,大婚的时候请人家来演场戏就行了。
  这马瑞伶的表姨夫本来就是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见了盛大的婚礼场面都有点吓懵的那种,见了老唐王他更是吓得话都不敢多说一句,只会嗯嗯啊啊的点头。
  老唐王对这“亲家”那是相当的满意,老实好啊,要结了个不老实的亲家,光知道给唐王府惹事,那就麻烦了。
  至于马瑞伶的表姨秦氏,跟马瑞伶长得还真有几分像,她也是那种见了大场面懵得不行的老实人,见了老唐王她更是吓得眼泪都出来了,像极了那种舍不得女儿出嫁的慈母,演得那叫一个成功啊,连朱器圾都差点拍案叫绝了。
  这次婚礼场面之盛大,也创造了浙川城一个记录,朱器圾足足在王府内外摆了两百多桌流水席,前来庆贺的地主乡绅,土豪商贩那是络绎不绝,吃了一摊又一摊,直从中午吃到晚上都未曾停歇。
  就这,还是他怕搞得太夸张,暴露了,故意将场面搞小一点的结果,要不然,就算摆个四五百桌流水席,对他来说也是小意思而已。
  这次,他倒是没有在王府主宅里再单独摆一桌了,因为郧阳抚治陈禹谟已然做满第二个任期,回京了,新来的抚治谭自省跟他还不是很熟,另外四川盐科提举司也早就换了波人,他现在私盐都不做了,人家自然也不会来庆贺,至于马千乘一家子和刘若愚等人,他另有安排。
  这些扎眼的人物一个没来,他自然就不用躲躲闪闪了,王府主宅里面,也开了十几桌,不过,招待的大多都是唐王府的官员及其家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洛阳的福王竟然也派来了典仪官前来庆贺,这场婚礼的盛大程度因此也再上了一个台阶。
  这天下谁人不知,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就是福王,福王都派人来庆贺了,那可真是天大的面子。
  当然,朱器圾心里还是很清楚的,福王朱常洵并不是跟他的关系有多好,只是他把一年五百万斤的私盐生意都送给人家了,等于每年白送人家几十万两银子,人家总得派个人来意思一下不是。
  一场盛大的婚礼就这样结束了,老唐王是心满意足的回去了,浙川县城的老百姓还在津津乐道,喧嚣过去,好像就剩下回味了。
  其实不然,过了几天,一场更盛大的婚礼又开始了。
  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因为这场婚礼是在大巴山中的李家屯举行的,婚礼的主角还是朱器圾和马瑞伶,不过,来得客人就不一样了。
  毕懋康、宋应星、王徵、刘若愚、宁丑旦等,未曾出现在浙川县城的亲信,这次都来了。
  还有,马千乘、秦良玉、马祥麟等,马瑞伶真正的家人也都来了。
  还有,秦邦屏、秦邦屏、秦民屏、秦翼明等,忠州秦家的一帮子猛将也全都来了。
  还有朱器圾手下的私军将士,及其家属也都来了。
  这会儿朱器圾手下的私军数量可不得了了,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人,因为陈禹谟走之前这两年,他又疯狂吸纳了两拨流民。
  现在,他手底下的流民数量已经达到三十多万了,浙川、西峡,甚至是郧阳附近的大巴山里面,到处都是流民的聚居地,外围,全是正常的农户,中间,则全是军户和匠户,星星点点的,到处都是,要有人走进来,绝对会吓一大跳。
  当然,一般人是进不来的。
  这片山区,已经成为朱器圾的禁地,他不想让人进来,谁都别想进来!
  其实,这里举办的,才是一场真正盛大的婚礼,为此,朱器圾足足在李家屯摆了上千桌流水席!
  这场大婚的意义可是非同凡响,因为,这代表着石柱马家、忠州秦家和疯王朱器圾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家人。
  婚后,秦家第三代,秦翼明、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四员猛将全部留了下来,变成了朱器圾私军的四大将领!
第90章
夺大权浙党疯魔
  这世间,有大喜,也有大悲,同样是大明皇室,浙川郡王是大婚大喜,当皇帝的却在不久之后崩了!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驾崩。
  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帝位,改元泰昌。
  泰昌那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刚一继位便大举任用贤臣,犒劳边军将士,罢除榷税,意欲清除多年来贪腐盛行之积弊,重振朝纲。
  很快,清流名宿纷纷被提拔重用,很多东林致仕名臣也被请了出来,委以重任。
  比如,清流名宿刘一燝,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又比如,愤而辞官而去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又被泰昌请回来了,重新进入内阁。
  再比如,东林元老韩爌亦被请出来授内阁大学士之职,参与内阁机要。
  还有清流名宿何宗彦、袁可立、邹元标等,皆身居要职。
  还有东林名臣赵南星、左光斗、高攀龙等,亦纷纷上书请求复官,为朝廷效力。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欢欣鼓舞,大明王朝大有一扫多年之积弊,重振往夕雄风之势。
  还是那句话,这世间,有大喜,也有大悲。
  这个时候,清流和东林是欢喜的不行了,与此同时,也有人难受的不行了。
  比如,浙党、楚党、齐党,又比如,宫里某些掌权人物和捞惯了钱的大太监等等。
  因为,泰昌欲要清除的积弊就是他们啊!
  怎么办呢?
  这天,督察院御史刘廷元又被首辅方从哲招到了内阁值房。
  方从哲貌似颇为清闲,这会儿内阁已经补充到五个人了,他甚至连奏折的票拟都不用写了,只需分文别类发给下面的内阁大学士便成了。
  不过,他并不开心,相反,他还眉头深皱,看着窗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过了不知多久,他才叹息一声,转头头来,对刘廷元道:“当今之势,你可有对策?”
  当今之势,清流盈朝,皇上摆明了是要对他们这些“贪官污吏”,下手了,如之奈何?
  刘廷元惶恐道:“首辅大人,下官苦思无解,还请大人提点。”
  方从哲微微摇了摇头,不答反问道:“你知道宫中现在谁人掌权吗?”
  宫中谁人掌权?
  按道理,不是皇帝就是皇后啊!
  刘廷元却是思索道:“首辅大人,您的意思,郑贵妃?”
  方从哲富含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随即点头道:“嗯,听说左都督郑养性很有想法。”
  这话听着莫名其妙的,一般人真不知道方从哲是什么意思,不过,刘廷元却是懂了。
  当天晚上,原国舅郑国泰府邸,密室之中。
  郑国泰之子,郑贵妃之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养性。
  御药房提督,司礼监秉笔崔文升。
  乾清宫管事李进忠。
  都察院御史,浙党首领刘廷元。
  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齐党首领亓诗教。
  太常寺少卿,楚党首领官应震。
  六人齐聚一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