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冥河问道(校对)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55

  相比于地府,洪荒众生与诸位圣人更疑惑的是,后土是怎么成得圣,又或者说,后土的鸿蒙紫气是哪来的,当初鸿钧道祖分封圣位,总共送出七道鸿蒙紫气,可现在,洪荒之中竟然有了八位圣人,这如何不让人震惊。
  昆仑山中,三清齐聚一堂,脸色凝重,元始天尊最先开口问道:“大哥,你说这后土的鸿蒙紫气是哪来的?当初道祖分出了圣位只有七个,冥河抢得最后一尊,可后土现在竟然也成圣,难道洪荒之中还有第八尊圣位?”
  老子也是摸不着头脑,只能凭空猜测:“也许吧,我等三兄弟从道祖那得到了三尊圣位,而后土是盘古后裔,巫族圣地内那座盘古殿神秘无比,恐怕是盘古大神留给巫族的,保不齐里面就有盘古大神遗留的鸿蒙紫气。”
  老子这么一说,元始天尊倒也觉得有可能,但是想到有可能是盘古留了鸿蒙紫气给巫族,他心中便有些嫉妒,为什么盘古不把鸿蒙紫气留给他呢?可他却没有想过,如今他的成就真的都是靠自己取得的吗,恐怕多半还是靠盘古遗泽。
  通天听后,也觉得老子所说的有可能,但突然间,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有了另一种想法,只是这种想法让他有些震惊,于是开口说道:“大哥,二哥,可不可能是冥河将他抢到的鸿蒙紫气给了巫族,而冥河并非成就的圣人,而是成就的混元大罗金仙?”
  通天此言一出,老子和元始天尊都惊呆了,可能吗?有人能够舍弃鸿蒙紫气这尊圣位吗?至少他们不可能做到,但冥河呢?冥河本就已是准圣巅峰,精通法则之道,以法则之道证道混元大罗金仙貌似也不是不可能的。
  老子突然想到冥河证道时血海之上的异象,失声道:“原来如此,冥河成就的乃是混元大罗金仙,而非圣人,圣人出世,洪荒普天同庆,天降祥瑞,而冥河却是只是血海显现异象,想必那是法则所造就的异象,而非圣人异象。”
  老子这么一说,元始天尊和通天立刻恍然大悟,圣人出世,洪荒之中必有异象,但成圣的八人中,只有冥河的与其他七位圣人不一样,若他证的是混元大罗金仙,这一切便能说通。
  只是舍弃鸿蒙紫气这条捷径,反而选择以法则证道混元,恐怕洪荒之中没有人可以做到,法则证道可谓是前途未卜,谁也不能确定一定能够证道混元,相反若是鸿蒙紫气,以冥河前前后后获得功德,足以让他成为天道圣人了。
  通天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冥河果然厉害,准圣时期便是圣人之下第一人,如今竟然能够抵挡住鸿蒙紫气的诱惑,选择以法则之道成就混元,当真是有魄力,而且竟然还真让他做到了,当真厉害,真想与他一战,以了当年心愿。”
  相比于通天,元始天尊虽面无表情,但心中却是怒意冲天,冥河在准圣时期便领先于他,竟然还在他之前以法则证道混元,而且还舍弃了他视若珍宝的鸿蒙紫气,这岂不是说他元始天尊不如冥河吗?唯一让元始天尊心安的是,冥河只是混元初期,根本不是他这个圣人中期的对手。
  而老子虽然面色平静,心中却也不定,以法则之道证道混元,说着简单,实则远比成圣还要难,冥河能够做到这点,足见冥河天资超绝,意志坚定,而且有身怀乾坤鼎这样的重宝,其自身气运更是不小,日后若是对上,绝对是个劲敌,更何况,老子也不敢保证冥河还有没有其他底牌。
  这时,元始天尊突然开口说道:“大哥,冥河将鸿蒙紫气送于巫族,必然是从巫族那里换取了什么,莫非就是现在的地府不成,如此冥河可是赚大了。”地府可是个长久积攒功德的好地方,而且其自身气运便不弱,也难怪元始天尊言语之中带着一点酸味。
  老子一听,沉思一会,才开口说道:“恐怕不是,后土的成圣机缘乃是她自己悟得的,冥河根本不会知晓,谈何以地府交换,而且巫族没有元神,根本不适合驻扎地府,冥河拥有地府至宝生死簿、判官笔,由他建立地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通天点了点头,老子分析的却是在理,只是冥河到底用鸿蒙紫气从巫族那换到了什么,不弄清楚这点,他们始终有些担心,但交易内容,恐怕只有十二巫祖和冥河知晓,一时之间,他们根本猜不出什么。
  娲皇天中,女娲见到后土成圣,也是大为惊讶,原本妖族有了她这个圣人,总算有了对付盘古真身的力量,但后土成圣却让她始料未及,而且因为冥河善尸的干预,后土竟然以一滴祖巫精血重铸了身躯,这更让她大为震惊。
  后土成了圣,并且保留了巫族之身,想要恢复到以前的祖巫真身地步也只是时间问题,若是布置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的十二位祖巫中有一位圣人,真不敢相信盘古真身的威力会增长到什么地步。
  好在鸿钧道祖让后土两个量劫内不得离开六道轮回,这对妖族来说倒是个好消息,但见到后土将地府让给了冥河,而且她也与三清一样猜到了后土大道之基的由来,这也由不得她不担心起来。
  冥河将鸿蒙紫气交与巫族,不管为了什么,都大大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后土立了六道轮回,冥河善尸立了地府,二人共享地府气运,更加说明冥河与巫族之间关系匪浅,就算后土不能出手,冥河恐怕也不会袖手旁观,只要她出手,冥河很有可能便会出手。
  如此一来,巫妖之间又好似回到了以前,一切都只能靠他们自己,好在现在祖巫少了一人,就算用大巫顶上,布出来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恐怕也是威力大减,而且阵法的反噬恐怕不是一个大巫可以承受,如此算来,妖族倒是多了一些胜算,这也是最值得女娲欣慰的一点了。
  地府一座巨城之中,街道完全是空荡荡的,这里便是后土所居住的平心城,原本后土身化轮回,结出元神,但却不再是巫族,本该改名为平心娘娘,但却因乾坤道人之故,竟然留下了巫族之身,倒也不需要改名了,但这座城却还是改成平心城。
  城中平心府,十二祖巫齐聚一起,帝江对后土严厉地说道:“妹妹,你实在是太大胆了,若是功德让你结出元神,恐怕你就回归父神怀抱了。”后土虽已成圣,但十二祖巫之间的亲情却未曾断开。
  后土笑了笑:“大哥,莫要生气,我这不是平安无事嘛,只是现在我不能离开地府,恐怕巫妖之战帮不上什么忙了。”后土一心想要成圣,为的就是能够助巫族一臂之力,但现在却只能待在地府之中,这如何能不让她有些郁闷呢。
第七十七章
三清收徒
  帝江笑道:“妹妹不必如此,如今妹妹成圣,便是大涨我巫族威势,而且六道轮回乃是洪荒重地,有妹妹坐镇,为我巫族延绵气运福泽,可保我巫族万世不灭,纵然此次量劫,我巫族衰败,也不会落得个灭族的下场。”
  听到帝江如此说,其他祖巫都变得沉默了,后土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仍不住说道:“大哥,我们与妖族就必须分个你死我活吗?难道就没有其他解决方法吗?”
  面对后土的问题,帝江没有言语,烛九阴叹了一口气,说道:“妹妹,我都能预见的事,难道你这个圣人没有预见到吗?”烛九阴乃时间祖巫,精通时间法则,他自然也通过时间法则一窥巫族命运,虽不知结局如何,但却有衰败之象。
  后土一听,一下子沉默起来,帝江反倒大笑起来:“哈哈哈,妹妹不比太过担心,天意虽如此,但我巫族从不信什么天意,逆天而争锋,方是我巫族儿郎之风范,就算我们败了,只要妹妹还在,我们便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后土神情复杂地看着帝江,手一伸,拿出了自己留下的两滴祖巫精血,当初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便将三滴自己的祖巫精血交给乾坤道人,但没想到竟然一举成圣,之后,乾坤道人又将剩下的两滴交还了给她。
  后土看着自己的精血说道:“大哥,这里还留有我两滴祖巫精血,你们可以从我部族中挑选一名大巫,用这两滴祖巫精血再造一名祖巫,以补全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如此也能多些胜算。”
  帝江笑了笑,收起后土的精血,说道:“有妹妹两滴精血,再造一祖巫应该没什么问题,我看妹妹部落里的大巫蚩尤便不错,实力之强,大巫之中少有敌手,正是继承妹妹精血的不二人选。”
  后土自然没有意见,蚩尤的确很强,吸收这两滴祖巫精血,很有希望晋级成祖巫,只要蚩尤成为祖巫,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便又可以布下,妖族可能还以为她被困地府,大阵便没用了,说不定还可以借此打妖族个措手不及。
  此时,烛九阴看了看空荡荡的平心城,说道:“妹妹,这平心城如此之大,却空空荡荡,不如从巫族之中挑选一些精英驻扎进来,我巫族儿郎虽然无法管理地府,但却可以起到护卫地府的作用,顺便也可以为我巫族保留下一条后路,如何?”
  后土自然没有意见,平心城这么大,就她一个住着也冷清,有些族人陪伴也好,此处也正好作为巫族另一处大本营,地府乃是重地,又有冥河和后土在此,基本没人敢来这撒野。
  十一祖巫离开后,便立刻返回各自的部落,从巫族十二大部落中分别挑选了一批精英前往地府平心城,约有百万之众,日后就算巫族真的衰亡,这些巫族也能在后土的庇佑下活得好好的,为巫族留下血脉传承。
  昆仑山,此处乃是三清道场,现在更是圣人道场,原本只有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三人居住,倒也清净,但自从三人成圣,立下教派,前来拜师学艺的便络绎不绝,人族,妖族、龙族,什么都有,搞的是昆仑山下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三清也是头疼不已,三人教派已立,确实也该收些弟子,传下道统,否则立教又有什么意义,但前来拜师的人太多了,数以万计的生灵聚集在昆仑山下,这阵仗太大了。
  三清为盘古原神所化,所以老子、元始、通天分别被称为太清、玉清、上清以示三清一体,但三人虽同为盘古原神所化,但对天道的体悟各有不同,对立教之根本也不一致。
  老子之人教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元始之阐教主张修行天道以资质为先,若非是天赋异禀、聪慧过人之辈或天地灵物,不为阐教所教授;通天之截教主张有教无类,天下生灵皆可修行天道,修行自身以见性心明,截取天道之一线生机。
  由于三教的教义不同,直接导致了在收弟子一事上,三清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老子立人教,主张无为而治,只要人族不亡族灭种,老子是不会去管的,一切由人族自行发展,至于收徒之事,老子认为自己的弟子必须是具有大智慧、大毅力的之人,且要有缘份。
  于是老子便离开了昆仑山,游历洪荒,看能否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弟子,至于昆仑山下那些,虽也有天资不错的,但老子却看不上,不如留给元始和通天二人挑选。
  出了昆仑山,老子便向着西北方向飞去,上次感应到的机缘便是在这个方向,虽然不知机缘是否还在,但总归要去看看,若还在,不去岂不是错过了,就算没了,也没什么,反正此次他出来是为了收徒,往哪走不是走呢。
  路过一山,老子便停下了脚步,此山云气环绕,大有隐龙之相,山中必有乾坤,掐指一算,此山原来名为首阳山,乃洪荒大地诸阳之首,乃是真正的仙家福地,而且此山竟然还与他有缘,老子自然按下云头,想要一窥此山全貌。
  刚下了云头,老子便见到一青年人面山而跪,久久不动,老子倒也觉得有趣,便化身老者,拄着拐杖,走上前问道:“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人,为何在此跪着?”
  青年见是一名老者,便答道:“老人家,我叫玄都,乃人族玄清部落之人,想要求仙问道,寻得一名师,所以每逢一处名山大川,我便跪拜三月,看能否寻得一名师,若是没有,再往下一处。”
  老子一听,眼中露出满意之色,他的太清道法讲究清静无为,这玄都倒是不错的人选,有毅力,有恒心,资质上佳,乃是难得的一块璞玉,只要细加雕琢,必成大器,而且他掐指一算,此人竟然与他有师徒缘分。
  老子摇身一变,恢复了真身,看着玄都,笑着问道:“贫道乃三清之首,太清老子,玄都,你与我有师徒缘分,可愿拜我为师?”既有师徒缘分,又满足老子收徒要求,老子自然不会错过,当即表明了身份。
  玄都大惊,太清老子不就是老子圣人,虽然让出老子在人族讲道,他未能赶到,但老子的大名可是传遍了人族,如今竟然让他在这遇到,而且还要收他为徒,玄都怎么不激动,连忙三磕九拜:“弟子玄都,拜见老师。”
  玄都拜师,老子自然大喜,扶起玄都之后,本想就此返回昆仑山,但想到身前首阳山,老子还是决定先一窥此山真貌,至于返回昆仑山,此事倒是不急,毕竟现在昆仑山还是有些闹腾,等清净了再回去也不迟。
  的确如老子所料的一般,此时的昆仑山的确很不平静,这么多生灵前来拜师,元始与通天也不好全部打发走,毕竟二人还要收些徒弟传下道统,但也不能全都收下,否则昆仑山非得乱套不可。
  元始生性高傲,好脸面,收徒自然讲究资质根脚,而且他不喜妖族,当初在紫霄宫争座之时,他便出口骂鲲鹏是扁毛畜生,可见他根本看不上妖族,但他又不好直接拒收前来拜师的妖族,所以只能在山下摆出一座大阵,想要拜他为师之生灵必须得通过此阵考验才行。
  此阵乃是一座幻阵,阵内暗藏天机,分为五行,演化生老病死,生灵一入阵,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看透大阵中的虚幻,跳不出五行之中,自然也不能了解大阵所含之天机,就会被大阵所困,拜师者都需入此大阵以检验拜师者的资质、心性,过了阵的,元始再考虑是否收其为徒。
第七十八章
三清分家
  一时之间,昆仑山下聚集的生灵蜂涌而至,俱入那阵内以验心性,期翼跳出大阵,拜入阐教做那元始圣人的入室弟子,学习玉清妙法,修成仙家法体,从此逍遥于天地之间,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有圣人这座大靠山,也多了一层性命的保障。
  可是圣人所立幻阵何其厉害,入阵检验心性者大多被困于阵内,而不自知,只有十三位修士凭借大毅力、大智慧一路遇山登山、遇水过水,凭借过人的天资,坚韧的心性一举跳出大阵,来到元始圣人的座前。
  这十三人分别是燃灯、广成子、俱留孙、文殊、普贤、慈航道人、道行、灵宝、清虚、太乙、玉鼎、赤精子、黄龙,元始看见这十三人也是很满意,但见到燃灯之时,却是愣了一下。
  燃灯乃是天地初开时形成的先天灵棺所化形,本体乃是一口巨大的灵柩,因灵柩对应天象,灵柩尾端常年燃有一盏灵灯,故这先天棺材所化之修士自称为燃灯道人。
  燃灯此时已是大罗金仙后期修为,而且他还是当初与元始一起在紫霄宫听道的三千红尘客中的一员,只是当初不过是大罗金仙初期修为罢了,没想到此次前来拜师的竟然还有他,元始倒是有些犯难了。
  元始掐指一算,燃灯的确与他有师徒缘分,但当初好歹也是一起在紫霄宫听道之人,虽然元始现在已经成圣,但与燃灯之间,称一声道友也不为过,将他收入门下,却也不知如何安排才好。
  元始只能对燃灯说道:“燃灯道友,你我同在紫霄宫中听道祖讲道,我又怎能收你为徒,道友已是大罗金仙修为,又何需我来学我玉清仙法,实在有些辱没道友身份。”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燃灯既然放下面子前来拜师,元始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燃灯拜道:“圣人在上,燃灯不过一介大罗金仙,哪敢与圣人称呼道友,在下一心求道,还请玉清圣人能收我为徒。”广成子等人也没想到,燃灯竟然如此来头,倒也意外。
  元始见此,只好作罢劝退燃灯的念头:“既如此,那我便收道友为记名弟子,我与道友算是有半师之名,道友可为我阐教副教主,可管理日后阐教外门弟子,吾之弟子也需尊称道友一身老师。”
  再看向广成子这十二人,其中玉鼎与赤精子乃是先天晶石所化,而黄龙则是龙族,元始虽不喜妖族,但黄龙已经闯过大阵,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至于剩下的俱是人族,这倒让元始很是意外,而这十二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阐教十二金仙了。
  当然除了这十三人,元始天尊也收了数十名外门弟子,其中比较有名的便是南极仙翁了,这些人归属外门,有燃灯这个阐教副教主来管理,倒也省了元始不少事。
  相比于元始,通天挑选徒弟便没有那么麻烦了,只是布下一座大阵,考验拜师者的心性,过得此阵这,他便从中挑选一些资质上佳的收为弟子,其余的都收为记名弟子,归入截教外门。
  一来二去,通天竟然一下子收了近千名弟子,其中就有很多日后有名的,像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三霄等等,其中还是以妖族居多。
  收徒完毕,元始与通天便为弟子传授各自道法,一开始倒也相安无事,可时间一久,问题就来,偌大一个昆仑山,竟被搞得有些乌烟瘴气,哪里还有当初仙家福地的景象,而且两教弟子之间多有摩擦。
  元始见此,训斥道:“通天,你好生不明道理,收徒也罢了,怎的胡乱一气,竟收了千人弟子,最不该的却是灵妖掺杂,多为飞禽走兽类畜生,天道有序,收徒讲究资质与机缘,怎似你这般,不如遣散大部,留下少许,传得道统,却也够了。”
  通天一听,心中顿生不快,元始竟然直呼其名训斥,他怎能不恼怒:“原始,你莫欺人太甚,大道三千条条可证大道,我愿让我的道传给这洪荒众生,却不似你那般敝帚自珍,平时我不与你计较,今次我收徒你也要指手画脚,真个以为我怕了你不得。”
  自从收徒一来,阐截两教一有冲突,元始天尊总是把过错放在截教身上,通天顾于兄弟情分,便一再忍让,没想到今日元始竟然如此说他,通天自然忍不下去了。
  通天这么一说,元始自然也动怒了,二人一时间争执不下,却听老子声音传来:“你二人也莫再争吵,各人有各人的道,道不同而已,有什么好吵的。”却是老子带着玄都回来昆仑山了。
  元始见老子领着一人族回来,便开口说道:“大哥,这便是你收的弟子吗?倒是根骨奇灵,天资不凡,不似三弟这般乱收一气,把这昆仑山弄得乌烟瘴气,哪有往日景象。”
  通天一听元始之言,顿时大怒:“好好好!既如此,那我便搬出昆仑山就是,我带门下另寻安身之所,好像谁稀罕这昆仑山是的。”说完,通天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召集截教弟子,不多时便离开了昆仑山。
  元始见通天离去,心中也有些后悔,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留他,只能看着天庭离去,不过想到日后昆仑山可以清静些,元始的心情也好了一些,毕竟元始一直当昆仑山是自己的家,自然希望家里整洁些。
  老子见通天离去,叹了一口气,说道:“既如此,那我也另寻一道场,昆仑山虽好,但却只能承载一位圣人大教气运,这昆仑山便留给二弟吧!”说完领着玄都又离开了昆仑山。
  元始呆了,没想到他这么一闹,竟然使得他们三兄弟分了家,着实心中后悔,但碍于脸面,他又不愿道歉,只能看着老子离去,但想到日后昆仑山就是他一个人的了,心中却也很是开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