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逆天妖帝(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184

  接引苦着脸说道:“话是如此,但先前师弟算计帝辛,已与截教结下仇怨,老子和元始天尊毕竟是通天教主的兄弟,以通天教主的性子,恐怕不会先对人阐两教动手,那我西方教必然首当其冲,到时候门中弟子难免有所损伤。”
  准提听后,微微沉思之后,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那还不简单,只要让阐教先对截教动手不就行了,如此一来,即便截教有意针对我西方教,恐怕也会被阐教分散一些注意力,如此,我西方教弟子自然也就安全多了。”
第367章
异变
  昆仑山中,元始天尊凝视着朝歌方向,神色略显凝重,原本人阐西方三教联手,他心中还有那么一点高兴,如此便足以与截教、妖族一战,可现在帝辛却突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异象,比之三皇五帝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他如何能够心安。
  此次封神大战,元始天尊可是压上了整个阐教的兴衰,为的可不仅仅只是引得封神大战的胜利,谋夺人族气运,还是为了向整个洪荒证明,他元始天尊比通天教主要强,为了彰显他的威名,即便是踩着自己兄弟上位,他也在所不惜。
  但如今将帝辛竟然展现出如此惊人的实力以及浓厚的紫微帝气,这无疑是让元始天尊的信心有所动摇,此刻,他也终于有点明白帝俊为什么会选择商朝了,原本他嘲笑帝俊逆天而为,但现如今看来,帝俊比他们谁都看得远,如此人皇,商朝又岂会那么容易亡?
  可惜,如今他已然选择了西岐,而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发生什么,这都已经无法改变,元始天尊只能选择一直走下去,即便帝辛再怎么诡异,但不入混元,终为蝼蚁,仅凭他一人,也根本无力改变什么,这封神大战究竟会怎样,也只有斗上一斗才会有结果。
  ······························································
  首阳山中,老子看着朝歌城方向,眉头紧锁,对于帝辛的怪异,他自然十分在意,但在帝辛身上,他同样也没有发现什么,脑海中出现过各种猜测,但都被一一排除,而其中一个猜测则是让老子感到有些心惊,那便是人族气运造混元。
  混元大罗金仙,可比圣人的存在,这洪荒之中,除了帝俊,别再无其他人证得混元境界,如今帝辛在人族气运的加持之下,修为提升迅速,短短千年便已突破到了大罗金仙巅峰之境,老子可不会认为这就是帝辛的终点,准圣之境可以说是触手可及。
  如今人族可是天地主角,虽然实力弱小,但其气运之强,即便是最为强横的妖族也无法与之相比,这次准提对人皇下手,还不是因为人族弱小,纵有三皇五帝存在,也根本无法威胁到圣人的存在,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方才使得人皇帝辛产生了如今的异变。
  合人族一族气运造就一位混元,这并非是不可能,毕竟如今人族可是洪荒的天地主角,天道甚至都可能为之所影响,否则帝辛祈告天道降下天罚,天道也不会真的降下天罚惩罚准提,正因为如今人族在洪荒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造就一位混元也就不是没有希望的。
  若真是如此,那可就麻烦了,人族若有了混元大罗金仙坐镇,那便不再是圣人可以随意操控的存在,诸圣传道人族也都会受到限制,尤其是人教,自然无法继续保持在人族之中的超然地位,这一点,已然触及了老子的神经。
  想到这,老子眼中不由闪过一道寒芒。
  ······························································
  地府之中,后土看着朝歌城中的异象,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帝辛如此不凡,可见商朝未必会就此衰亡,毕竟这可不是亡国之君该有的表现,如今,人阐西方三教的四位圣人恐怕也要因此而感到头疼了,可见当时没有答应他们是多么的明智。
  后土掌管六道轮回,如今地府虽然交给了燃灯管理,她几乎不插手,但地府最为重要的生死簿和判官笔还是掌握在她的手中,她可是看过生死簿,自从帝辛被准提暗下黑手那时起,他的名字便直接从生死簿上消失了,这可是从未有过之时。
  这普天之下,唯有证得大罗道果,方可跳出生死簿的掌控,当时帝辛不过是刚刚突破到天仙之境,竟然就能让名字从生死簿上消失,足可见其不凡,而能被帝俊选中,更说明他不简单,既然如此,后土自然不愿参与其中,她只求巫人一脉能够安然无恙地渡过量劫即可。
  至于振兴巫族,后土可以静待时机,上一次人皇之争的失败便已经让她有所反思,有些事是急不得的,否则适得其反那就不妙了,巫族可经不起任何损失了。
  ······························································
  紫微星上,帝俊看着朝歌城中的异象,也是眉头微皱,许久之后,方才微微叹了一口气,帝辛毕竟是他的善尸转世之身,对于朝歌发生的事,尤其是发生在帝辛身上的一切,他自然了如指掌,对于帝辛如今的状态,他也不只是该喜还是该忧了。
  正如老子所猜测的那样,人族气运的确发生了异变,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准提对人皇动手的缘故,也同样是因为帝辛本身所引发了,这也大大超出了帝俊的意料之外,原本他只是想借人族气运掩盖帝辛的身份,所以才向女娲借了人皇至宝崆峒印。
  却没想,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竟然使得人族气运发生了惊人的异变,那便是老子的猜测,人族气运竟然自主地想要造就一位混元大罗金仙,而对象正是如今拥有人皇至宝崆峒印的帝辛,但这究竟是人族气运自主所致,还是天道在背后推动,帝俊也无法肯定。
  至于为何有喜有忧,那自然是因此如此异变有利有弊了,对帝俊善尸来说,人族气运产生如此异变,自然能够大大增加他证道混元的机会,但与此同时,若真的证道混元了,那帝俊无疑是欠下了人族一个天大的因果,混元因果可不是那么好还的。
  不管怎么样,如今也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了,帝俊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纵然混元因果难还,但终究是有办法有机会还掉的,可混元机缘就不是想要就能有的了,错过这次机会,或许善尸再无证道混元的可能了,帝俊可不想放弃。
  虽然善尸证道混元的机会大了一些,但危险也同样会有所增加,人族气运异变,纵然有些圣人现在没有注意到,但立下人教的老子绝对不会没有发现,对于老子,帝俊始终是有些忌惮,诸圣之中,老子可是他最看不透的人。
第368章
一纸王命传天下
  龙德殿,时隔千年,帝辛终于出关了,而他出关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文武百官,如今他已然恢复到了大罗金仙巅峰的修为,接下来就是突破准圣之境了,但到了准圣之境,他便要全神贯注地修行,参悟混元大道,自然也就没有事就再理会封神大战。
  如此,在再次闭关之前,帝辛自然要将封神大战之事安排好,如今,人阐西方三教已经开始扶持西岐发展壮大,而巫族则将巫人一脉派往了九黎,大有坐山观虎斗之意,既要渡过量劫,又要保全自身,倒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对于巫族,帝辛并没有什么兴趣,自从巫妖量劫之后,虽然巫妖之间有着血海深仇,但除了帝俊与后土做过几次交易外,彼此之间已经久未有什么交集,此次封神量劫,帝辛也没有兴趣对巫族出手,毕竟此次巫族也只是近百巫人入劫而已。
  即便灭杀了巫人一脉的那些渡劫之人,伤及巫族那么一点点元气,也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再次让巫妖之间关系变得剑拔弩张,更有甚者,若是后土倒向了老子他们,这对帝辛而言纯熟有害无益,所以对于巫族,帝辛只能选择听之任之,只要他们不出来捣乱即可。
  随着时间流逝,龙德殿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陆压四人早早到来,闻仲、姜子牙、比干等人重臣也随后而至,众人看着端坐于王座之上的帝辛,眼中境界露出了震惊之色,如今帝辛虽没有散发出一丝气息,但那帝王之威严却充斥着整个大殿,仿佛天上地下,唯他独尊一般。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大殿之上,虽然大多都是未成仙得道之人,但陆压、望舒、杨婵和灵珠子却是实实在在的得道之人,哪怕是最差的杨婵,如今业已接近大罗金仙之境,他们自然能够看得出帝辛的不同凡响。
  陆压,作为帝俊唯一的儿子,自出生起便背负着妖族太子之名,从小便勤于修行,如今已至大罗金仙巅峰之境,再有顿悟,便能踏入准圣之境,他自认为洪荒之中,准圣之下,再无可胜他之人,即便是初入准圣之境的大能,他也能与之交锋一二。
  但此刻面对帝辛,陆压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压迫感,他甚至有一种错觉,此刻他所面对的并不是人皇帝辛,而是他的父亲帝俊,这种念头一闪而逝,陆压心中也暗自一笑,看起来,父亲让他听命于帝辛绝非仅限于量劫那么简单,这倒是有意思了。
  大臣到齐之后,众臣尽皆跪拜,而陆压四人也行了作揖拜礼,帝辛看着众人,沉声说道:“众卿免礼,此次孤王闭关千年,朝中大事皆赖众卿,方保我大商境内安详,太师听命,着你统计功勋,论功行赏,以慰文武百官之心。”
  闻仲听后,拜谢道:“臣谨遵大王旨意。”随后又开口说道:“此次大王闭关如此之久,想必修为精进非凡,如今出关,必能震慑八百诸侯,如今禀报诸侯纷乱已久,有些甚至渐成气候,意欲与我大商分庭抗礼,实在大逆不道,还请大王示下。”
  帝辛听后,冷冷一笑:“孤王闭关,以致八百诸侯渐生异心,但想要与孤子成汤分庭抗礼,他们还差得远呢,如今孤王已证大罗道果,区区八百诸侯,孤王何惧,如今既然他们已经跳了出来,那便趁此机会,一举将之荡平即可。”
  闻仲、姜子牙等人听到帝辛一句‘已证大罗道果’,脸上顿时露出无比震惊之色,短短千年,帝辛竟然跨越了诸多境界,变成了大罗金仙,一身修为绝对能够比拟圣人门下那些二代弟子,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震惊呢!
  姜子牙出列拜道:“恭喜大王证得大罗道果,从此与天地同寿,那八百诸侯当真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大王既然有心扫除之,臣有一计,八百诸侯久未向我大商朝贡,大王可传令于八百诸侯,命他们前来朝歌朝拜,如有不来者,可命天下诸侯讨伐之,我大商坐收渔利即可。”
  帝辛听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沉声说道:“好,姜尚,你之计策着实不错,八百诸侯明争暗斗,那孤就给他们一个争斗的理由,太师,即刻传令八百诸侯,命他们前来朝贡,此外,整训各路军马,以备随时出征,孤倒要看看,有谁敢不来?”
  ······························································
  一纸王命尽传天下八百诸侯,一时之间,可谓是波澜四起,谣言纷出,而帝辛证得大罗道果的消息也随之传播开来,八百诸侯尽皆惊恐之,除却三皇五帝和文祖仓颉之外,人族可没有谁凭借自身之力修炼到如此境界,这帝辛勘称人族第一人矣!
  如今帝辛出关,诏命八百诸侯前往朝歌朝贡面圣,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天下纷乱久矣,八百诸侯之中大多都已经许久未向大商朝贡,此乃叛逆之举,若是大商趁此机会兴师问罪,那此去朝歌便是有去无回,那些诸侯自然心中惊恐不已。
  诏命一出,那些一直向朝歌朝贡的诸侯自然心中无惧,纷纷带上贡品前往朝歌面见帝辛,但其他诸侯便有些六神无主,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这让他们着实难以抉择,毕竟到了朝歌,那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切都由不得他们了。
  这些不敢前往朝歌的诸侯,有强有弱,在他们举棋不定之际,他们也只能将目光向诸侯之中最强的那几位看起了,自然也就是西伯侯姬昌、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和北伯侯崇侯虎这四人,毕竟能对商朝真正构成威胁的也只有他们四人了,其他诸侯还差了许多。
  一时间,天下诸侯都将目光看向了四大诸侯,尤其是西伯侯姬昌,毕竟他才是四大诸侯之中最强的存在,而且也有传言,西伯侯姬昌也是最有希望取殷商而代之的贤明君王,此次诏命,姬昌自然也是逃脱不掉的。
第369章
从此九州无安宁
  西岐,西伯侯府邸
  西岐的文武百官尽皆齐聚于此,申公豹自然也在其列,而在文武百官之首的乃是姬昌最优秀的两个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姬发,除此之外,姬昌还有诸多儿子,加在一起,足有百子之多,其中多有贤能之辈,为西岐栋梁。
  这伯邑考为西伯侯长子,从小便擅长诗词歌赋,待人仁厚,素有贤名,而次子姬发则是文武双全,其贤名在外,甚至要盖过伯邑考,好在两兄弟一母同胞,相亲相爱,之前并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这倒是让姬昌颇感欣慰。
  西伯侯姬昌端坐于主位之上,看着伯邑考、姬发、申公豹、散宜生等人,开口说道:“诸位,此次召尔等前来,想必你们也都清楚所为何事,前不久,商王破关而出,感天下九州纷乱,诸侯不敬殷商,故传命八百诸侯,命我等前往朝歌朝拜,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臣听后,不由地小声议论起来,这时,申公豹第一个开口说道:“侯爷,据贫道所知,那商王闭关千年,如今出关,修为已至大罗金仙之境,纵观洪荒过望,也从未有过,即便是三皇五帝,恐怕也无法与之相比,且其紫微帝气之浓郁,观洪荒上下,恐怕也没几人可比。
  商王如此,其心恐怕也非常人可比,如今他一出关,便诏命八百诸侯前往朝歌朝拜,看似想借此平息九州动乱,但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恐怕并非那么简单,天下诸侯大多久不向殷商朝贡,若诸侯尽皆前往朝歌,恐怕很多都要有去无回了。”
  姬昌听后,也是眉头皱起,他擅长占卜吉凶,在接到诏命之后,他便为自己卜了一挂,卦象先是吉凶难料,除此之外,便再无信息,这让姬昌着实有些犹豫,如今西岐强大,又有圣人弟子辅佐,这自然让姬昌对于人皇之位起了窥探之心。
  但听申公豹这么一说,姬昌也不由沉默了,商朝本就强大,如今帝辛竟然证得大罗道果,简直就是奇迹,就是昔日的三皇五帝在未证道前也无法与之相比,如此君王,以西岐之力想要与之抗衡,实乃螳臂当车,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这时,伯邑考开口说道:“父亲,不管商王此次召集八百诸侯有何目的,这诏命我们恐怕都难以违背,殷商积威甚久,实力强大,八百诸侯恐怕都无法与之相匹敌,若是我们拒命不去,那商王便有理由讨伐我西岐,如此,西岐危矣!”
  姬发听后,也开口说道:“大哥所虑却有道理,但父亲身系西岐大业,岂能深入虎穴,且不说商王是否会对八百诸侯动手,就是将父亲囚禁于朝歌,也足以让我西岐束手,更何况,天下八百诸侯,也未必都会前去朝歌朝拜,法不责众,即便父亲不去,殷商恐怕也难以对我西岐动手。”
  姬昌听后,眉头微皱,这时,又有人出列说话了,此人便是西岐上大夫散宜生:“侯爷,二公子之言恐怕不妥,如今虽然诸侯多有不敬殷商者,但仍有诸多诸侯年年朝贡殷商,若侯爷抗命不去朝歌,无须殷商动手,只需商王一道诏命,让天下诸侯讨伐叛逆之臣,这九州恐怕就会更乱了。”
  散宜生一语中的,这让姬昌着实为难,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如何抉择,姬昌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伯邑考见此,便开口说道:“父亲,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父亲可借口不去朝歌,由儿臣代替父王前往朝歌朝见商王,即便商王扣下儿臣为质,西岐还有父亲与二弟在,一样无虞。”
  姬昌听后,脸上露出不忍之色,语重心长地说道:“邑考,你可知此去朝歌之风险,商王雄才大略,非普通君王,若是他因此而动怒,你恐有性命之忧,还是让为父去吧,西岐有你与发儿在,为父也能放心了。”
  伯邑考跪拜道:“身为人子,岂能让父亲身陷险境,此去朝歌凶险不知,孩儿自当待父前往,此为人子之孝,父亲身系西岐大业,不可妄动,若孩儿当真亡于朝歌,父亲可号召天下诸侯共讨殷商,如此,西岐大业可期矣!”
  众臣听后,皆沉默不语,就连姬发也没有说法,他虽有心代替伯邑考前往朝歌,然他非长子,名不正言不顺,这等于是给殷商以借口,姬昌见劝阻无效,也只能同意了伯邑考的办法。
  数日之后,伯邑考便带着诸多贡品前往朝歌,消息立时传遍了八百诸侯,那些同样心有担忧的诸侯也纷纷效仿,派出长子代替自己前往朝歌朝拜帝辛,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朝歌,他们都想知道帝辛到底会如何处置此事。
  ······························································
  朝歌城,龙德殿上,
  帝辛端坐于王座之上,面无表情,听着比干叙述着八百诸侯前来朝拜的情况,许久之后,帝辛方才开口说道:“不用继续一一呈报,孤王对这些贡品没有兴趣,你只需告诉孤,八百诸侯,到底是有多少诸侯亲自前来朝见孤的?”
  比干听着帝辛微带冷声的言语,脑门上不由流出了汗水,心中大为恐慌,帝王一怒可不是闹着玩的,当即回禀道:“启禀大王,这八百诸侯之中,只有三百一十二名亲自前来朝拜大王,其余皆以各种理由推脱,随后派遣长子代之前来朝贡。”
  帝辛听后,微微沉默一会,随后开口说道:“亲自前来朝拜之诸侯封赏之后命其返回封地,其余者··皆斩之!”
  众臣一听,不由大为惊骇,比干闻之,微微一愣,随后进言道:“大王,不可啊!如此一来,那些诸侯必定反叛,天下恐难安定。”
  帝辛冷哼一声:“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既然敢不敬孤王,留之何用?传命那三百一十二名诸侯,可随意讨伐叛逆之臣,自即日起,整军备战,孤要灭了这些叛逆之臣。”
  一纸王命传天下,从此九州无安宁。
  封神战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1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