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剑尊(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4

  三嗔和尚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居然要劝服萧戾投入楞伽寺门下,全无降妖除魔之意。那楞伽寺为中土第一佛门传承,渊源还在星宿魔宗之上,历代皆与魔道高手争锋,对魔教法门知之甚深,因此一眼便瞧出萧戾所练功法不全,尚有缺憾之处。
  萧戾冷冷一笑:“我若是入了楞伽寺,大师愿助我快意恩仇,杀尽仇雠么?能助我登临绝颠,不生不灭么?还不是要守什么劳什子的清规戒律,岂非自缚手脚?若是如此,我宁愿拜入魔教,日后便是身堕阿鼻地狱,也好歹快活些!”
第二十六章
击退萧厉
  三嗔和尚被他一通抢白,外表却无丝毫怒意,依旧笑嘻嘻的,说道:“施主此言差矣。那魔道修行,以实入虚,祭拜阴魔,引魔附体,虽则威力至大,但后患也是不小,若无极大智慧定力降服魔头,非但一身功果随流水而去,真灵元神还要被魔头禁锢,永世不得超生。”
  “我楞伽寺上承清净归真功德佛,法门至妙无双,有四卷《楞伽经》传世,说的是明心见性,积聚功德,飞升极乐之妙法。以施主资质,不出百年,必可登堂入室,得佛授记,那时退可执掌楞伽寺一门,进可飞升佛界,得金身正果,比之魔道人人喊打,如履薄冰,岂非天地之别?”
  凌冲早已藏身在侧,耳听三嗔和尚絮絮叨叨,尽是劝说萧戾改投佛门,心中暗道:“久闻佛家有口识之道,传说修成此道,便能口吐莲花,辩才无碍,更能说得顽石点头,浪子回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三嗔和尚如此卖力游说萧戾,又有何图谋?”他才不信三嗔和尚是担心萧戾对凌家不利,这才一路赶来,这和尚表面易嗔易怒,实则机心暗藏,无利不起早,对萧戾如此青眼有加,其中必有不可告人之秘。
  萧戾面色苍白之极,知道自己绝辩不过三嗔和尚,索性闭口不发一言。他幼遭惨变,心性偏激,好容易学了一身魔道法术,正要快意恩仇,肆意杀戮,岂肯为了三嗔和尚一句话,真就放下屠刀,授人以柄?因此楞伽寺他是绝不肯入的,但这和尚佛法高深,自己尚非对手,为今之计,只有先行退出,再寻良机,杀尽凌家之人。
  陨星刀一声厉鸣,忽然化为一道匹练也似的刀光直冲下来,去势一往无回,惨烈之极,似乎要与三嗔和尚拼个两败俱伤。萧戾本人却倏然倒退,犹如被牵线了的木偶,直挺挺向后飞去,去势绝快,眨眼间便闪没无踪。
  三嗔和尚面含轻笑,缓缓舒掌,但见掌心佛光如水,那陨星刀恰似乳燕归林,直直投入其中,一声哀鸣之后,就此无音。三嗔和尚低首道:“善哉善哉!”也不见如何作势,足下忽的生出一条金光大道,虚虚凭托,直直飞去。
  凌冲在一旁观看,见三嗔和尚不弃不舍,追了下去,知道这和尚只怕是要在无人之处做些不可告人之事,萧戾的性命绝然无碍,虽是与他初衷违背,但有三嗔和尚在前,也不好多说什么。
  忽然瞥见王朝带了两个家丁往后门走去,面色沉凝。他身后两个家丁则是小心翼翼,相互挤眉弄眼。凌冲心头一动,轻轻一跃跟了上去。王朝带了两个家丁在后门站住,沉声道:“今夜有大敌来犯,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二人就守在后门处,但有些许之事,立时高声示警,听懂了么?”
  那两个家丁点头道:“听懂了。”绕过王朝,往后门走去。王朝面上厉色一闪而逝,蓦地双掌齐出,击在两人后心之上,其中一人哼也不哼,倒地身亡。另一人缓缓转身,指着王朝,只是说不出话来。
  王朝冷笑道:“靖王派你等来凌府刺探,以为老夫不知?之前留着你们倒也罢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岂可任你等宵小之辈兴风作浪?索性一并打杀了,免除后患!”那人喉中发出荷荷之声,也自气绝倒地。
  王朝叹息一声,忽然面色一滞,只见凌冲自花木之中走来,望了两具尸体一眼,轻轻点了点头。王朝方欲开口,凌冲已说道:“方才之事我都看在眼中,王叔不必多言,此事我自有分教。”当前往大厅走去。
  王朝跟在凌冲身后,入了大厅。只见碧霞和尚满面从容,正自品茗。凌冲微笑道:“今夜亏得有两位高僧坐镇敝府,才能惊退萧戾那等穷凶极恶之徒。三嗔大师方才追蹑那萧戾而去,想必不久便可将他生擒活捉,以正典刑。王叔,你去账房支一千两纹银,奉赠碧霞寺,算是我凌府的一点香火油钱。”王朝点头应是。
  碧霞和尚呵呵一笑,起身合十道:“我等佛门中人,参修佛法,普度众生。既有伏魔之力,自当降服魔头,以卫正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凌公子太客气了。”
  凌冲笑道:“大师胸怀光风霁月,不受馈赏。只是今夜若无大师,我阖家皆要束手待戮,一家性命,只用一千两银子酬谢还嫌太轻,大师不必推辞,就请收下吧。”
  碧霞和尚笑道:“凌公子既是如此盛情,老衲便愧受了。”凌冲叹息一声:“只可惜那萧戾着实狠辣,敝府上两名家丁只因与他照了面,便被一掌击杀灭口,我与王叔救援去迟,实在可惜。”言下之意十分惋惜。
  王朝望着凌冲,张了张口,似乎这位从小看着长大的二少爷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他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之意:“少爷终是长大了,看来平日他一副浪荡之意,并非对俗事毫无心机,凌府有了少爷支撑,必是固若金汤,甚而还要超越老太爷与老爷呢!”微微低下头去,生怕自己表情被碧霞看破。
  碧霞和尚依旧微微而笑,与凌冲相对而视,但见凌冲一双目光晶润如水,澄澈之极。不知怎的,碧霞和尚心中一突,低头合十叹道:“罪过罪过!”
  凌冲见他不语,显是默承了此事,暗送一口气。此事极为冒险,将那两名家丁之死推到萧戾身上,若是碧霞和尚不依不饶,非要用什么出家人不打诳语的狗屁理由搪塞,说不得还要借那太玄剑派的名头压他一压,幸好碧霞看似有道高僧,实则十分乖觉上道,想必以萧戾的孤傲,知晓两名家丁之死算在他的头上,也不过冷哼一声罢了。
  自萧戾来袭,乔百岁便入了内室保护老夫人并凌真夫妇,此时听闻萧戾已被逼退,便同凌真夫妇走出。老夫人旅途劳顿,崔氏特意熬了一盅滋补参茶敬献,老夫人饮下之后,睡得十分香甜,府中闹得鸡犬不宁,反倒一无所觉。
第二十七章
略有奉赠
  凌真走到碧霞和尚身前,躬身下拜,说道:“今夜多赖大师无边佛法,可能击退强敌,保我凌府阖家平安,凌某感佩在心,无以为报,奉上纹银三千两,权表心意。”
  凌冲眉头一挑,暗暗好笑:“父亲平日治家甚严,虽是日进斗金,开销却吝惜得紧,这三千两白银可算是今年最大的一笔开销。若是知晓我先前便已许了一千两,只怕还要痛悔失言呢!”
  凌家老太爷筚路蓝缕,创业艰辛,因此治家向来以勤俭为上,凌真秉持乃父之风,平日里虽非吝啬贪鄙,但却是节俭之极,这一笔三千两白银的花销,确是凌家一年之中最大的一项了。
  碧霞和尚合十还礼,微笑道:“凌大人太过客气了,我等佛门弟子,伏魔护法本是分内之事,今日之会不过举手之劳,再者即令我等不来,有令郎坐镇贵府,等闲宵小也只是易事耳。”言下之意却是指的凌冲身为太玄剑派弟子的身份,若是萧戾胆敢杀入凌府,那位叶向天叶师兄必然不会坐视。
  凌真却不知其中之道,说道:“大师过谦了,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东西又懂得什么?老王,快去账房支钱!”王朝却拿眼去瞟凌冲,凌冲轻咳一声,轻声道:“父亲,方才孩儿已代你许了碧霞大师一千两银子。”
  凌真嘴角一抽,勉强笑道:“哦?你已许了一千两么?正好,正好,多多益善,也聊表我凌府的存心。老王,还愣着做什么,去取四千两白银奉赠大师!”王朝这才领命而去。
  旋踵之间,四千两白银摆在桌上,碧霞和尚笑的眼角皱纹都开了,不住道:“多谢凌大人,多谢凌公子!”挥手之间,四千两白银尽数不见。这一手法术十分奇异,若是之前,凌冲必要欢呼一番,磨着老和尚要学,如今他眼界已然大大宽广,自是知道这一手不过是袖里乾坤之类的功夫,虽说自己不会,但太玄剑派之中想来亦是有真传的。
  凌真见碧霞和尚露了这一手,却也并不十分惊讶。大明历代皇帝笃信道教,不断敕封有道之士,当朝声名最盛者便是当今国师曹靖。传说此人法力高强,善通鬼神,十分得皇帝宠爱,麾下有无数道徒,号为天师。那道徒之中常有修成法力的周游四方,显露道术。
  凌真身为金陵礼部侍郎,自是常见道徒以道术惑世炫目,他是正统儒家出身,秉行“子不语怪力乱神”之道,对此等之事常是嗤之以鼻,因此上对碧霞和尚露这一手似乎一无所觉,只是叹道:“不知大师可曾将那狂徒萧玉拿下?”
  碧霞和尚道:“凌大人且放宽心,方才敝师兄已然追索而去,他的法力犹在老衲之上,那萧玉不过学了几手魔道法术,粗浅得很,想必不久便可有佳音传来。”
  凌真松了口气,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蓦地一阵天旋地转,委顿了下去。凌冲一惊,连忙抢到他身边扶住,触手冰冷,再摸额头时,却又有几分灼热,知是这几日家中大变,以至于老父心力交瘁,听闻萧戾之患当可一朝而除,心头一块大石落地,内力虚汗之症就此表攻出来。
  崔氏也慌了手脚,与凌冲一道扶着凌真在椅上坐稳,凌真面色苍白,断断续续道:“不妨事,你们不必惊慌,我没事。”凌冲默运神机,将一股先天真元度入老父体内,他的真气乃是修炼太玄剑法聚合而来,本是狂暴凌厉,但自经阴阳相合,化为冲灵之气,虽则依旧随化随散,但就此生出的太玄剑气依旧剑意纵横,却多了几分圆转柔润之意,他也不知这般与太玄剑派原有剑路是否相合,却也知此事当是好事,也就放任自然。
  一股先天真元入体,凌真面上多了几分血色,微微点头,随即闭目不语。碧霞和尚轻轻起身,伸手搭在凌真脉门之上,过了片刻道:“不妨事,凌大人只是心力耗损,以致气血两亏,修养几日,用些补药便无事了。”目光却落在凌冲面上,颇有惊讶之意。
  凌冲心知他必是瞧出自己太玄真气的奥秘,只作不知,故意皱眉道:“只是我府上尽是些雪蛤老参之类的老药,无有现成的丹丸,没了君臣佐使,若是虚不受补,又当如何?”
  碧霞和尚眨了眨眼,伸手往袖中摸出一粒蜡丸,缓缓道:“这一味‘檀香丸’虽非什么名贵之药,却也是老衲采集宇内七十二种药材,费了三载苦功方才炼成,功能益气补血,培本养元,甚合凌大人此时之用。请夫人稍后待凌大人清醒,以温水送服,好生修养一日便可。”
  凌冲笑道:“大师慈悲心肠,慨然赠药,凌家阖府感佩莫名,敝祖母定当在佛前为大师称颂,令我佛也知大师高义。”他自见了大幽神君、雪娘子等人,对仙道魔道以不似先前那般畏惧,这大和尚城府极深,想必隐身碧霞寺中必有图谋。自恃背后有太玄剑派撑腰,忍不住要调侃他几句。碧霞果然上路,立刻便奉上一枚灵丹,以他身份,想必也不好意思那些次货来搪塞。
  饶是碧霞和尚修养极深,听了凌冲之言,嘴角也自抽了抽。太玄剑派为正道大派之一,隐隐有剑修第一的称号,虽则二百年前与血河宗一役,大伤元气,门中老一辈高手伤亡殆尽,但自经郭纯阳接任掌门,封山百年,如今元气渐复,尤其郭纯阳为人惊才绝艳,传说已然脱去劫数,修至待诏之境,距离纯阳大道不过一步之遥。
  楞伽寺与玄门七宗虽是佛道殊途,但到底分属正道,素来交好,凌冲生有通灵剑心,于练剑一道禀赋天生,若无意外,百年之后,太玄剑派当再多一位顶尖高手,问鼎纯阳也并非不能,因此刻意结纳,不惜血本送了一粒檀香丸。此药为楞伽寺秘传,专一修补皮囊,补益元气,凡人服用,立时增寿一甲子,奥妙非常。
  崔氏双手接过,连连称谢,望了凌冲一眼,眼中颇多惊诧之色。这位庶子她也算抚养了十几年,这几日便如新近认识一般。先是忽然化身武林高手,一力将那萧玉击退,接着又凭恁大面子,居然将碧霞寺两位高僧请来看家护院。
第二十八章
本来无魔,降它做甚?
  那碧霞寺为金陵周遭第一丛林,香火鼎盛之极,乃是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进香拜佛的第一去处。碧霞和尚身为住持,更兼传说精通法术,能驱神降鬼,许多高官想见一面皆是千难万难,如今居然被凌冲几句话说来,便生生要了一粒灵丹,着实令她惊奇不已。
  好在崔氏也算见过世面,知晓此时非是多问之时,还要照料自家老爷,再者她生怕凌康逞强好胜,来前特意将他锁在房中,着家丁看守,如今强敌退去,正急着去看望爱儿,谢过了碧霞和尚,又对凌冲点点头,扶着凌真出了书房。
  房中只剩凌冲、碧霞和尚与王朝三人。凌冲挥手一指,让王朝坐下,向碧霞笑道:“久闻大师精擅佛法,法力高强。我听闻佛门中有圆光之术,能使万里之象缩于一隅,不知可否请大师一展此道,也好令我等开开眼界?”
  碧霞和尚微笑道:“圆光之术佛门确有,不过法术之道不过微末小技,佛陀讲演佛法之时,弟子有不明之处,便以此道加以演示,使之豁然贯通。老衲平日参修佛法,离开本寺已有数十年,所学法术怕是早已忘光了。”
  凌冲见他出言婉拒,毫不在意,说道:“我本是想请大师出手,将三嗔大师降魔之情景现于此室之中,也好一睹楞伽寺佛法光彩,既是如此,也就罢了。”
  碧霞和尚抚须笑道:“那萧戾学得乃是星宿魔宗魔法,只是所得传承仅为入门典籍《星辰噬元法》,又兼修炼不得明师指点,只得了五六成功夫,敝师兄修持佛法数十载,已然成就佛光舍利,若无意外,反手便可将之镇压。”
  凌冲叹道:“那萧戾所学不过五六成,便已险些将我斩于刀下,却又敌不过三嗔大师一掌之威,佛门神通之精微奥妙,不可思议,乃至于斯。”
  碧霞和尚正色道:“施主此言差矣,佛门弟子修持佛法,乃是为了断生死无明,得其究竟涅槃,解脱轮回之苦。神通外力皆是小道,用以降妖伏魔,看似神威赫赫,实则已入歧途。本来无魔,降它作甚?本无烦恼,烦恼何为?岂不闻当年佛陀成道,诸天震动,群魔扰袭,诸般妙相幻境呈现,有大欢喜亦有大恐怖,而佛陀只寂然端坐,任其百般变幻,此心只入无余涅槃,见诸法皆空,群魔不驱自退,不伏自伏。其心清净,处处皆是佛土,又何必以神通而论?”
  轰!凌冲只觉无数惊雷于耳边炸响,尤其碧霞和尚那一句“本来无魔,降它作甚?本无烦恼,烦恼何为?”更令他有醍醐灌顶之感,心中一个声音喝道:“不错!本来无魔,又何必庸人自扰?寂寂无为,方为本真!”此念一生,周身立时如浸清泉,脑中一片静寂空明,似乎一切烦恼尽皆了断。
  他丹田中本有三道真气,一道为太玄真气,属阳;一道为血灵剑剑气,属阴;一道为冲灵之气,为混元。那阴阳二气纠缠不休,成就冲灵混元之气,只是随生随散,存量不多,这一豁然开悟,周身真气鼓荡催动,如海上潮声,重浪相叠,不可遏制。冲灵之气轰然运转,犹如饕餮,将太玄真气与血灵剑气尽数吞噬,一吸一收、一攒一放之间,已化为一粒米粒大小的气团,悠然旋转,怡然自得。
  经此一变,凌冲丹田中太玄真气已然告罄,连带自血灵剑中吸取的魔道真气也自损耗一空,这两道真气放在任一人身上,皆能成就一位俗世无双的大高手,奈何合一轮转,却仅能化为如此一粒气团。这粒冲灵之气虽是十分稀少,但凌冲却知其中精粹还要远在之前两道真气之上,更有一种大道飘渺,虚无希夷之感。
  王朝见碧霞和尚说完,凌冲面色忽然一变,跟着闭目不语,叫道:“二少!”急窜起身,伸手往凌冲肩上搭去。掌还未落,只听碧霞和尚低喝一声:“不可妄动!”伸手向他一指,王朝立时周身僵硬,直直定住,任他调运真气,憋得面孔通红,也依旧解脱不得。
  碧霞和尚定住王朝,只拿眼去望凌冲,目中满意惊疑之色。他方才所言,乃是楞伽寺中上乘佛法,直指本心,明心见性,传说当年楞伽寺开派祖师便是因此句开悟。
  楞伽寺上承清净归真功德佛,讲求十载打磨,一朝顿悟,碧霞和尚他近年于红尘炼真,修为大进,隐隐感悟到突破之机,方才所言也不过是有感而发,谁知居然便引得凌冲大有感悟,就此悟道。
  楞伽寺历代不乏高僧勤加修持,闻得禅机,一朝顿悟,就地成佛,但那是得了佛门秘法授记,根性锐利,生有宿慧。这凌冲虽是生就一颗通灵剑心,但修持玄门正法也不过几载,如何闻弦歌而知雅意,以至功行大进?
  碧霞和尚百思不得其解,只是凌冲既然听闻自己谈论佛法,方才有此一悟,便算欠下自己一份因果,日后必有大用,他想了想,面色凝定,伸手在四方分别一指,一点之下便有一道金光自指尖流淌入地,眨眼不见,却是他以功德佛光将这座客厅封禁,免得凌冲功成,闹出甚么动静。
  且说凌冲丹田中生出一枚冲灵气旋,将周身太玄真气与血灵剑气尽数吞噬,体内真气失了藩篱,便自发从外界吸收灵气,补益自身。客厅之中先自有丝丝缕缕威风拂动,接着风势渐大,呜呜有声,只是被佛光封禁,其声传达不出。
  碧霞和尚轻笑一声:“送佛到西,罢了,既是已有因果,何不索性成全了你!”张口一呼,一道气流翻滚而出,带着缕缕紫色,显得雍容华贵之极。
  碧霞和尚可说是下了血本,凌冲修的是玄门正宗,与佛家路数不合,那一缕紫气乃是碧霞每日在碧霞山中采一缕紫极之气,十载苦功,方才得了一小股,本是待日后突破之机到来,借此冲破关隘,成就金身之用。
第二十九章
劝降萧厉
  佛门修持,不假外物,仅凭本心,一心之间映照大千世界、无量众生,于玄门之外另辟蹊径,精妙之处,难以言说。道家有阴阳之道,稍有不慎,阴阳遇合便有大变,而佛门之法却是海纳百川,任你灵气充盈也好,穷山恶水也罢,我自己一心观照,无念无滞。这一股紫气却是碧霞和尚留了私心,欲要炼成《楞伽四卷经》中一门厉害佛法,不想今日却成全了凌冲。
  凌冲心性空灵,不着一物,神游天外,吸取外界元气全凭本能,但金陵城鱼龙混杂,人口繁多,天地灵气本就消耗一空,偏生书房又被佛法封锁,根本吸不到一丝一毫,正在干渴之际,忽有缕缕紫气化生,被吸引进来。
  那紫气至精至纯,自有一股绵绵泊泊之意,如山间流泉、夜谷寒星,寂然傲寥,遗世独立。凌冲几乎不假思索,丹田之中生出一股绝大吸力,如水涡回旋,将那紫气尽数吸收。紫气入得腹中,再以太玄真气运转之法,妙运周天九次,便化为一缕精纯的太玄真气。
  碧霞和尚何等修为,早已开了五识,修成舍利,为佛门中有数大德。他十载苦功采集的紫极之气精纯无比,数目又多,这紫气乃是旭日初生,天地间阴阳交感所生的一缕后天紫气,便是凡人得了服食之法,每日勤修不辍,亦可易筋锻骨,天长日久便能踏入修道之途。
  凌冲长吸一口气,如长鲸吸水,不拘碧霞放出多少,尽数被其吸入腹中,稍一运转,便化为太玄真气。碧霞和尚大是惊异,凌冲如今已然将他三载所练日初紫气吸取,好似还犹有余力,暗忖:“太玄剑派虽是玄门数一数二的大宗门,但所传道法以剑术为主,并不以气脉悠长著称,何况凌冲并未得其门中真传,究竟是练了何样法门,居然能有如此悠长之气脉?”
  有心试演凌冲能容纳法力之底线,嘬口轻嘘,又是一股浩荡长风紫气飞出。哪里凌冲竟是来者不拒,鲸吞牛饮,又是涓滴不剩。如此一发一吸,已将碧霞和尚十载所收集的日出紫气尽数吸纳。
  凌冲丹田之中真气轰然运转,日出紫气化为太玄真气,将他周身经脉充斥溢满,功力比之之前还稍有进益。只是那冲灵之气须得太玄真气与血灵真气两方合练,磨合阴阳正邪,方可成就,若是当着碧霞和尚之面,只怕被他看破其中关节,因此他将太玄真气平复之后,便睁开眼来,躬身一礼,说道:“大师相助之恩,必不敢忘,且容日后补报。”
  碧霞和尚虚虚一托,笑道:“施主不必客气,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老衲也不过适逢其会罢了。”也不去问凌冲为何能吸取如此之多的日出紫气。凌冲见他也不多问,自是送了一口气。
  且说三嗔和尚追蹑萧戾而去,他已然确定这萧戾便是方丈命他寻觅的有缘之人,只是不知为何,却是先一步修行了魔道功法,成了星宿魔宗的外门传人。此事若是放在玄门之中,因道魔两门修行南辕北辙,必是无法令其重入山门。但在佛门却非难事,佛法修持本就不假外物,全凭自心自性,传说那清净功德王佛座下便有一位本是修成了玄阴魔道的魔门宗师,改修佛门,成就正果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