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519

  毕竟八旗兵少,个顶个的精贵,哪能浪费在这种攻城战中。
  也许德州守军侥幸杀死了几十名清军,恩最多一两百人,结果却夸大了十倍报捷于朝廷。
  在刘良佐看来,事实一定是这样。
  至于首级还不好弄?
  杀良冒功不是大明将领们最擅长的事情吗?至少刘良佐非常擅长此事。
  虽然他和清军交手的机会几乎没有,但剿贼的次数却是不少。
  刘良佐虽是堂堂总兵,麾下却没有多少精兵,面对李自成等强大的农民军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但朝廷那边还得交代,刘良佐便命手下洗掠一两个村庄,把村中百姓全部屠杀,人头斩下送到京师邀功。
  贼寇的首级虽然不如东虏的值钱,但好歹也能换点银子。刘良佐既可以蒙混过关又可以获得朝廷的奖赏,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北京城中的崇祯皇帝,还不是底下的人报啥信啥?
  皇帝算个屁啊!
  该骗你的时候就骗你,根本不商量。
  欺上瞒下,可是在官场混需要掌握的重要本领啊。
  所以这个秦拱明多半也是个同道中人。
  捷报写的天花乱坠,把南京城中的小皇帝骗的团团转,还以为明军真的能够打赢清军。
  呸,自打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对清军打十仗有九仗九都输了,还是输的彻彻底底。
  秦家虽然在四川有些威望,但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土司,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
  这小皇帝也是个愚笨至极的蠢物,竟然想着守什么山东。
  山东有险可守吗?守得住吗?
  若山东守的住,刘泽清那厮当初为何要仓皇从山东跑到南直隶?
  要知道那厮可是正印山东总兵!
  老老实实守江淮还能多苟活几日,派兵去山东送死,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吗?
  刘良佐虽然书读的少,但也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东虏又不傻,看到明军占据了山东,肯定迟早会派大军来打的。
  到时孔有德等重兵一至,红衣大炮往那儿一摆,德州城还有守住的可能?
  识时务者为俊杰,刘良佐自然不愿意给残明小朝廷陪葬。
  何况那小皇帝待他着实不怎么样,凭啥左良玉、郑芝龙、高杰、黄德功等人都封官进爵,就他和刘泽清没有?
  就冲这点老子反你就没商量!
  看看降清的那些前辈吧,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被分别封为恭顺王、智顺王、怀顺王。沈志祥那厮降清后也被封为续顺公。
  佟家、祖家哪个不是吃香喝辣?
  即便是刚刚降清的吴三桂,不也是被封为了平西王吗?
  当然,吴三桂献出山海关这个功劳确实是大。
  这也给刘良佐提了个醒,降清的时候一定得送上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越大越好,因为获得的封赏多寡与之直接相关。
  刘良佐认为光是带去两三万士兵还不足以体现诚意,是以他准备拿下山东,作为给清廷摄政王的见面礼。
  如今高杰北伐,整个山东是神策军在驻守。
  这是一支天子刚刚编练不久的军队,战斗力肯定十分有限。
  刘良佐认为只要他率军杀至,便能大破神策军,拿下山东诸城。
  至于秦拱明部,就放在最后收拾。
  一旦拿下德州,山东的北大门就控制在手中。
  刘良佐便可以派人去北京请求清廷接管山东。
  想必清廷摄政王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定会大为欣喜吧?
  为求稳妥起见,刘良佐决定和刘泽清一同出兵。
  二人都受到了明朝小皇帝的冷落,自然是一拍即合。
  刘泽清原本就是山东总兵,神京沦陷后一路逃到了南直隶,对山东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
  他建议绕过徐州直扑济宁州。
  这也正合刘良佐之意。
  四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徐州,吓得李本深缩在城中不敢出门。
  刘良佐、刘泽清率军绕过沛县,沿着南阳湖一路北上,一路过湖陵城、谷亭镇、塌场口,直至济宁州城下。
  刘泽清建议以增援山东的名义骗开城门,兵不血刃的拿下这座重镇。
  刘良佐欣然同意。
  他派人前去叫门,无果后又写了书子绑在箭上射入城内。
  谁知那济宁州的守将却是个谨慎的,说什么也不肯打开城门,反而调兵遣将在城头布防。
  刘良佐见状大怒。
  他可以不打徐州却不能不打济宁州。道理很简单,徐州虽然兵力空虚但李本深也算是个名将,强行攻城肯定会有损失。而手下士兵就是刘良佐降清的本钱,本钱少了封赏自然也就少了。
  再说他的目的是取山东,济宁州又是运河沿线重镇,南控徐、沛,北接汶、泗,乃咽喉之地。
  打下了济宁州便可控制大运河山东段的最南端,将来利用运河运送粮秣辎重也更方便。
  虽然江淮的物资无法输入了,但山东境内的物资却可以运转啊。
  等到清廷接管山东,肯定也希望看到一个完完整整的山东吧?
  至少从临清州到济宁州的运河沿线必须得在手中。
  是以,刘良佐绝不会留下济宁州这个隐患。
  杀向山东第一仗不但要打,还要打的漂漂亮亮!
  ……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力求速战
  济宁州隶属于兖州府,南临会通河,西有马肠湖,东南有鲁桥镇巡检司。
  其下辖三县,分为嘉祥、钜野、郓城。
  嘉祥县在济宁州城以东,而钜野、郓城两县都位于济宁州城西北的方向。
  济宁州城是一座典型的四方城,洪武年间包砖。
  四面城墙长度都在三里上下,墙高十二米,有垛口七百个,炮台二十一座,女墙三千六百处。
  济宁州城设城门四座。
  其中南门名曰宣阜,北门名曰宗翰,东门名曰绥华,西门名曰萃城。四门外各有一瓮城。
  城外掘有护城河,四门外各设吊桥以供通行。
  南门桥名曰飞虹,北门桥名曰朝天,东门桥名曰通泗,西门桥名曰通津。
  另在东门南侧还建有一处水门,与一条东南方向流来的小河相通。
  可以说济宁州是一座规模不亚于兖州府城,防御完备的坚城。
  攻取山东给清廷献礼是刘良佐的主意,沿运河北上的行军线路也是他制定的。如今碰上了硬茬,刘泽清自然不会抢着发声,而是等着刘良佐先站出来。
  果然,见刘泽清默不作声,刘良佐咬牙道:“泽清老弟,要不我带兵打东门,北门。你带兵打南门、西门。你看如何?”
  刘泽清嘿嘿一笑道:“事已至此,老哥哥怎么说咱便怎么办。只不过某提醒老哥哥一句,必须速战速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