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9

  秦良玉起身冲朱慈烺长揖礼道。
  朱慈烺连忙道:“忠贞候快坐下说。”
  从年龄看,秦良玉都可以算是朱慈烺的奶奶辈了,一生又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慈烺当然得对她以礼相待。
  秦良玉坐定之后才叹了一口气道:“老臣虽然已经提不动枪了,但还是想为大明做些什么。故请陛下准许老臣到皇明军校讲学。”
  朱慈烺闻言直是大喜。
  其实他一直觉得皇明军校的师资力量是个问题,虽然有不少从壕境(澳门)聘请来的泰西佛郎机(葡萄牙)人作为讲师,但更多的是宣传西式战法,与大明本土的战阵如鸳鸯阵的结合并不到位。
  再就是皇明军校的讲师多是年轻人,稍大一些的也就是四十来岁,不太能压得住阵。
  若是秦良玉能够到皇明军校讲学,那绝对是一件轰动事件。
  首先秦良玉履历很好看,有数不尽的战功。其次,秦良玉就是忠贞的代名词。如今国事艰难,神州大陆有倾覆之危。这种时候更应该在年轻人中宣传忠君报国的理念,充分挖掘内部潜能,君臣一心共度难关。
  秦良玉只要去到皇明军校讲学,不但可以激发军校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让整个南都的有志之士欢欣鼓舞。
  打仗打的就是一口气,朱慈烺要想带领南明逆袭,就必须把快咽下的这口气重新吊起来。
  不论是满清、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是极为强大的敌人,要想战胜他们,光靠努力训练是不行的,还要在精神意志上多下些工夫。
  秦良玉主动请缨,朱慈烺当然不会拒绝。
  “忠贞候公忠体国,为朝分忧,朕心甚慰。”
  他稍顿了顿,笑声道:“忠贞候的那些子侄也可以进到皇明军校学习嘛。”
  这算是朱慈烺给秦良玉皇明军校讲学的一个回报。
  秦家中生代的一辈基本都在浑河血战中折损的差不多了,如今留下的都是初出茅庐的小辈。
  这些小辈虽然热血方刚,但因为经验不足,一腔报国热情往往无处施放。
  而皇明军校就是一个教导他们如何高效报国的地方。
  秦良玉愣了一愣,旋即恭敬道:“老臣谢陛下恩典。”
  其实她带这些后辈一同前来南京,主要是为了路上有个照应。毕竟现在天下不太平,到处都是流贼土寇。秦良玉虽然是名将,但上了年纪有些事情有心无力,有后辈子侄护卫同行才可以安心上路。
  当然,带这些后辈来南京见见世面也是秦良玉的一个目的。
  远的不说,秦拱明不是已经做到德州总兵的高位了吗?若不是他当初执意离开四川前往淮安,在漕运总督、淮安巡抚路振飞帐下做事,累功出任团练总兵,又怎会遇到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圣上。
  人这一辈子能够达到多高的成就真的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对秦良玉来说,她只有两个愿望。
  其一便是看到大明收复神京,击败东虏、闯贼、献贼的那一天。其二便是能让后辈子侄有个好前程。
  这两个愿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
  换句话说,只有当今圣上坐稳了江山平定了天下,秦家子侄后辈才能跟着获得荣华富贵。
  而如果是东虏、李自成、张献忠坐了江山,秦家肯定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秦良玉把事情看得明白,便时常叮咛后辈子侄要多把国事放在心上。
  因为有国才有家,大明若是亡了,秦家自然便无足轻重了。
  秦良玉活了一辈子,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
  与当今天子交谈一番后,她已笃定这位年轻的天子是个有抱负、有担当、有手段的君王。
  有这样的雄主在,她一定能在生前看到大明中兴!
第一百二十五章
晴天霹雳
  不管怎么说,秦良玉到皇明军校讲学都是一个轰动事件。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这点进行舆论宣传,让秦良玉成为皇明军校生以及天下人的榜样。
  忠君爱国,这是每个人都会喊得口号,但落到实处却不容易。
  如今有秦良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皇明军校的学生乃至天下人一旦争相效仿,对朱慈烺和朝廷是极为有利的。
  可惜的是郑成功、张煌言、顾炎武、陈子龙等人已经前往山东德州观摩棱堡的修建。不然若是让他们跟着秦良玉好好学学,定然能够快速成长。
  当然,皇明军校中其余的学生也很优秀,可以先让秦良玉给他们授课。等到张煌言、郑成功等人从山东回来,再开个小灶也无不可。
  一切思定之后,朱慈烺先让秦良玉回去休息。
  老人家毕竟上了岁数,千里迢迢从四川赶来南京,还是应该多歇歇。
  至于去皇明军校授课之事,也不急于一时。
  秦良玉离开后朱慈烺正想摆架回宫,便有内侍禀奏兵部尚书路振飞求见。
  朱慈烺毫不犹豫的宣召路振飞。
  近来他和路振飞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君臣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大的军事部署、战略方针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推行和贯彻。
  平日里那些动辄跳出来唱反调的都察院言官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一个个都默不作声,任由圣天子乾纲独断。
  好一个兵部尚书,朱慈烺果然没有看错人。
  路振飞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一个天生的鹰派,能够完美扮演朱慈烺授予他的角色。
  过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路振飞来到文华殿正殿,冲朱慈烺叩首行礼。
  朱慈烺照例给路振飞赐座,和声道:“本兵突然入宫求见朕,可是有什么要事?”
  凭借三个多月来和路振飞之间的共事,朱慈烺已经把这位兵部尚书的脾气秉性摸得十分清楚。
  这人是个直性子,心里装着什么事完全闷不住,一定会立刻向领导汇报。
  路振飞眉宇间满是焦色:“启禀陛下,徐州急报!”
  说罢将一份兵部塘报高高举过头顶。
  朱慈烺冲身旁近侍递了个眼色,那小黄门立刻弓着身子走到路振飞面前取了塘报递送至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展开来看,只看了一半便勃然大怒。
  “这两个逆贼,真是胆大包天!”
  原来徐州留守李本深通过兵部塘报向朝廷示警:驻扎在凤阳府的刘良佐、刘泽清部举兵北上,已经反了。
  这条消息如同一声炸雷,把朱慈烺震的有些发晕。
  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刘泽清、刘良佐会在这个时候举兵谋反。
  二人虽然在原本历史中率部降清,但那也是在清军大举南下之后。
  如今满清主要的注意力在西北李自成身上,根本没有对南明动兵的意思,为何刘泽清和刘良佐会在这个时候谋反?
  这说不通啊。
  刘泽清和刘良佐二人虽然不中用,但麾下加起来好歹也有四五万人马,多少能够起到牵制河南清军的作用。
  但现在一来,非但起不到这个效果,朱慈烺的全盘计划都有可能被打乱。
  现在朱慈烺最想知道的是,刘泽清和刘良佐二人举兵谋反,是单纯的不满朝廷待遇还是早有预谋。
  前者类似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发动的登州之乱。
  后者就更可怕了,很可能满清已经跟二人搭上了线,二人已经被策反了。
  若真是这样,一切便能说的通了。
  多尔衮知道自己的主力都在山陕,不可能腾出兵力驻防京畿,便想借力打力,靠策反明军大将来延缓明军的攻势。
  因为一旦明军真的大举北伐,多尔衮根本接不了招。
  内厂的这帮废物,都是吃干饭的吗!
  朱慈烺现在真的是怒不可遏。凤阳府就在应天府的边上,满清的细作都潜入到朝廷眼皮子底下来策反军中大将了,内厂竟然毫无察觉。
  朱慈烺对于韩赞周十分不满!
  内厂、东厂、锦衣卫复设后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其中内厂对外,东厂、锦衣卫对内。
  如今看来东厂、锦衣卫的任务完成的很不错,但内厂的表现却时好时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