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9

  只是这父慈女孝的场面没有持续多久,便被一声高喊打断。
  “郑大叔不好了,翻山鹞真的要来打开封,府尊大人下了令,从即日起开封全城戒严!”
  郑奎转头望去,见来人是邻居何家的小子何椿,急忙上前几步追问道:“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可准?”
  “哎呀,郑大叔,我表舅可是在衙门里当差的,这个消息准假不了。”
  何椿咽了一口吐沫,迈开步子就往铺子里走。
  郑奎也跟着走了进去,唤郑秋彩给何椿倒一杯茶来。
  何椿见着郑秋彩打了个招呼,毫不避讳。
  他和郑秋彩打小一起长大,把郑家小妹当做亲妹妹看待,根本没有男女大防的顾忌。
  郑秋彩倒了一杯茶递给何椿,何椿仰起脖子一饮而尽,还觉得有些不过瘾,笑嘻嘻的说道:“好妹妹,再来一杯吧。”
  郑秋彩白了他一眼道:“没个正行。”
  郑奎也咳嗽一声道:“看你小子火急火燎的样子,这件事应该假不了。只是那翻山鹞为何突然要来打开封呢?”
  何椿面色一正道:“还不是因为鞑子的兵都调去西边了,河南兵力空虚啊。听说太原那边打的很惨烈啊,守军誓死不降,苦了城中的百姓了。”
  郑奎面色也阴沉了下来。
  何椿这小子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如今整个河南都见不到一个八旗兵,也就是祖可法等人领着绿营兵在驻守,战斗力十分有限。
  这种时候若是高杰领兵攻打,确实能够占到些便宜。
  “郑大叔,我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这些日子小心一些,生意呐就先别做了,把大门关好,任谁来也别开门。”
  郑奎当然明白何椿的意思。开封是大城,仅仅靠城中守军是肯定守不住的。
  若高杰真的领兵攻城,鞑子肯定会抓壮丁到城头协助守城。
  说是抓壮丁,但鞑子真的抓起来可不管那许多,从十几岁的娃娃,到六十来岁的老翁一概都得跟着走。
  这些壮丁估计连一件棉甲都分不到,冒着如蝗箭矢在城头奔走,运送守城器械,很可能稀里糊涂丢掉性命。
  郑奎已经年近五十,腿脚不很利落,这要是被抓去做壮丁,恐怕凶多吉少。
  只是一连数日不开门做生意,他父女俩吃啥喝啥?
  小户人家,小本买卖,根本存不下多少银子。
  即便是想坐吃山空也做不到啊。
  见郑奎面露难色,何椿大概也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咬了咬牙道:“郑大叔,要不这样吧,我跟父亲说一说,先借给你们些粮食,等到翻山鹞退兵了,你们再慢慢还。”
  虽说何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比起郑家来家境还是要好一些的。两家又是老相识了,郑家遇到难处何家不能不帮。
  郑奎闻言大喜,连忙点头道:“中!”
  “唔,那我便先不打搅了,郑大叔你也准备准备,多备些柴米油盐,这场仗还不定打多久呢。”
  何椿说完便转身离去。
  郑奎犹豫了片刻,还是喊道:“何家小子,你也小心一点。”
  何椿扭头笑道:“郑大叔你就放心吧,我娘找道士给我看过面相,我命硬着呢。”
  说罢他三两步出了铺子,转眼的工夫就消失在巷口。
  “这何家小子还真是不错。”
  郑奎走到郑秋彩的身边,拉着她的双手道:“你想嫁到何家去不?”
  郑秋彩吓了一跳,一把将手抽出,慌张道:“爹您说什么呢,我把何大哥是当做亲兄长看待呢。”
  郑奎心中长叹一声。
  他何尝愿意这么早把女儿嫁出去。若是太平年景,他恨不得一直把女儿留在身边。可现在是乱世,他这副老骨头说不定哪天就交代了。若是女儿能嫁个好人家,他心里也踏实一些。
  这何家小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为人忠厚老实,比那些纨绔公子可强太多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战在即
  “傻孩子,你总归的要嫁人的啊。”
  郑奎爱怜的抚摸了一把女儿的面颊,柔声道:“难道你还能陪着爹一辈子?”
  郑秋彩胸脯一挺道:“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想陪爹一辈子!”
  “你啊,竟说胡话。爹还等着抱外孙呢!”
  郑奎宠溺的刮了刮郑秋彩的鼻头。
  郑秋彩脸颊上登时染上了两朵红晕。
  “爹!”
  郑奎叹息道:“爹知道你心气高,看不上一般人。可何家那小子真的蛮不错。爹是看着他长大的,知根知底!”
  “爹我即便要嫁人也不嫁何大哥那种!”
  郑秋彩对婚姻大事有着自己的想法,何椿虽然不错,却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她更多的是把何椿当作大哥哥一样看待。
  “那你要嫁哪一种?”
  就像溺爱儿女的所有父亲一样,郑奎十分在意女儿的感受。
  “我如果真的要嫁,那一定要嫁给一个大英雄!”
  郑秋彩双手拖着面颊,满怀希冀的说道。
  “大英雄?”
  郑奎直是被逗乐了。
  “什么样的人算是大英雄?”
  对他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英雄这两个字实在是太过陌生。
  “英雄啊,当然就是卫青霍去病那样的。”
  郑秋彩兴奋道:“把鞑虏打的抱头鼠窜!”
  “丫头,可不敢胡说!”
  郑奎吓得连忙捂住了郑秋彩得嘴:“现在开封府是清廷治下,你说这话可是犯大忌讳的。”
  刚刚那话若是被官府的人听到,他父女二人都得掉脑袋。
  “爹你那么紧张干嘛。这是咱自己家啊。鞑子就是长了顺风耳也听不到吧?”
  “还说!”郑奎狠狠瞪了郑秋彩一眼:“你这丫头真是不让人省心。”
  郑秋彩嘴巴一撇道:“爹你要当顺民我没意见,但你别拉着女儿一起啊。”
  郑奎简直要被气炸了。
  这像是做女儿说的话吗!
  “哼,只要你还是我的女儿,你就得老老实实给我当大清的顺民!”
  郑奎实在不能明白女儿脑袋里都想的是什么。大明与大清有啥区别?不都是一个皇帝坐在紫禁城里发号施令吗?无非是朱皇帝换成了鞑皇帝,税照样收,日子照样过。
  难道换了鞑皇帝坐江山就不需要磨豆腐的了?
  至于剃发易服,根本就不是问题。
  真正在意这些的不应该是那些满口风花雪月的贵族公子哥吗?
  “爹你怎么这个样子啊!”
  郑秋彩忽然觉得郑奎十分不可理喻。
  “我才不要做什么鞑子的顺民!”
  郑奎气的浑身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在他看来鞑子入关之后所向披靡,李自成被打的一路溃逃。明军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和八旗军没法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