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519

  虽然建立大顺政权后一些将领有所腐化,娶了几房妾室,但也都是天足姑娘。再说这次大转移,李自成只许他们带上发妻,至于妾室一概不许携带。
  让李自成感到欣慰的是,老八队的弟兄们并没有因此生出任何不满情绪,即便是刘宗敏这次也没有公然反对他。
  面临困境,老兄弟们再次拧成了一股绳。
  李自成面临过比当今局势还要恶劣的情况,但也挺过来了。
  当初潼关惨败给洪承畴、孙传庭,被打的老营失散,身边只有十几个人,所有人都认为他不行了,可他就是憋着一股劲,在商洛深山中潜伏了一段时间后东山而起。
  他李自成从不信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如今的形势比当初可是好太多了。虽然他放弃了陕西,但却是主动放弃,兵马大部都得到了保存。如今李自成手中的军队有近十万,这还不算李过、高一功驻防在陕北的十来万兵马,以及白旺在湖广四府的八万大军。
  把这些兵马全算上,李自成手中还有近三十万人,将来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和清军堂堂正正的对决。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留有生力量,进行战略转移。
  陕西,咱老子还会再回来的!
  回望了一眼西安城,李自成暗暗发誓道。
  ……
  ……
  “将军,我们献关投降吧!这潼关是无论如何守不住了!”
  潼关城头,亲兵王桂川跪倒在地冲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叩头道:“陛下已经回师西安,肯定不会再回来了,我们仅仅凭借七千多人怎么可能抵挡鞑子大军啊。”
  现在的形势比两日前还要严峻,潼关城墙上的垛口近乎被炸平,将士们不得不冒着如蝗的羽箭守城,伤亡数量越来越大。
  虽然城墙暂时还没有被轰开,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继续守下去,马世耀和这七千多顺军都得跟着潼关陪葬。
  但要让他就这么背叛李自成投降鞑子,他还真的有些难以接受。
  见马世耀开始犹豫,王桂川咬牙道:“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先诈降,先活下来再说。到时候再找机会逃走就是了。”
  马世耀闻言眼前一亮。
  这个法子好!
  正所谓兵不厌诈,诈降再复叛的情况历史上多了去了。
  远的不说,那八大王张献忠就是个中好手。
  他屡次接受朝廷招安,可每一次没过多久就会再次举起反旗,用拔吊无情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
  既然八大王可以这么干,为何他马世耀不行?
  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报仇的机会。若是变成了一具尸体,还怎么报仇?
  马世耀吞了一口吐沫,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我们便诈降!”
  马世耀既已决定便不再犹豫,立刻派王桂川经由马道下城,去通知守军打开城门。这些顺军都是马世耀的嫡系,根本不作犹豫就遵照执行。
  说实在的他们早就想投降了,要不是自家将军一直撑着,城门早就被打开了。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
  多铎久攻潼关不下,心中十分烦躁。
  便在这时他突然看到潼关的城门大开,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守军畏惧王爷虎威,献关投降了!”
  孔有德见状立即抓住机会吹捧道:“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啊,大军不必再在攻城中受到折损了。”
  “恩。”
  多铎嗯了一声,心中十分欢喜。
  满洲人口稀薄,八旗军的每一个人都很珍贵,死一个少一个。
  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潼关自然是好事。
  耿仲明见孔有德拍起马屁也不甘示弱,媚笑着凑到多铎面前道:“奴才觉得是上天在保佑王爷,不然为何王爷此次西征,一路所向披靡?”
  多铎哈哈大笑道:“怀顺王说的有点意思,来啊,随本王入城!”
  “王爷且慢!”
  孔有德急忙道:“虽说王爷洪福齐天,但奴才怕这其中有诈,不妨令城中守军全部出城受降!”
  孔有德的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多铎的采纳。
  汉人诡计多端,诈降的情况很普遍。这次他们突然投降,确实不可不防。
  “恩,就依照恭顺王说的办吧。”
  只要城中守军全部出城受降,就绝对耍不了什么花招。他们若是想要发难,多铎麾下的大军可以立即屠光他们。
  多铎派人将受降条件告诉了马世耀,马世耀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同意了。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七千多弟兄先保住性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迟早有逃走和闯王汇合的机会。
  为了表示投降的诚意,马世耀索性命麾下士兵把兵器全部丢掉,赤手空拳出城受降。
  眼看着七千多顺军相继走出潼关城,多铎兴奋的无以复加。
  “好好好,本王立下不世大功,摄政王那里肯定会多加褒奖。”
  此次他和阿济格分别领兵出征,其中未必没有多尔衮考校的意思。
  虽说多铎和阿济格是亲兄弟,但也想争个高下出来。
  拿下潼关,再顺势一鼓作气夺取西安,多铎便将在这次西征中彻底压过阿济格,成为实至名归的大清第一名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蒙难金盆口
  多铎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趾高气扬的率先进城,孔有德、耿仲明二人跟在稍稍靠后的位置。
  清军顺利进驻潼关,意味着关中的东大门被打开,西安已无险可守。
  从潼关到西安,急行军的话两三天足矣。
  多铎却并没有立即率军奔往西安,而是决定在潼关城中休整一日。
  反正阿济格那边从陕北绕路去西安怎么也不会比他快。多铎只需要比阿济格先到西安,就可以获得夺城之功。
  至于马世耀还算识时务,并没有负隅顽抗到底。多铎决定留他一命,将其部编为绿营军,为大清冲锋陷阵。
  ……
  ……
  “你立刻离开潼关把这封信送去西安,请陛下率军杀回潼关。本将可在城中响应,配合陛下一举灭虏。”
  马世耀将写好的亲笔信交给了王桂川,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切记路上一定要小心。”
  马世耀是诈降,本来计划是找机会率部逃跑。但通过他的观察,发现八旗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可战胜。多铎对于军纪的约束很不重视,清军进驻潼关后肆意抢掠。这种情况下要把军队重新集结起来需要用不少时间。
  若是李自成能够率大军杀回潼关,马世耀再于城中举兵响应,没准真的能把清军围杀在潼关中。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李自成必须率主力回攻,仅仅靠马世耀自己是断然无法做到这点的。
  “将军请放心,我一定把信带到西安!”
  王桂川双手抱拳毅然说道。
  “早去早回,本将等你的好消息。”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