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519

  回到宫中后,户部尚书姜曰广求见。
  朱慈烺虽然最近对姜曰广不是很满意但还是召见了他。
  “臣户部尚书姜曰广拜见陛下!”
  姜曰广对着朱慈烺行了大礼后被赐平身。
  “姜爱卿求见朕所为何事啊?”
  “启禀陛下,臣已经想出了筹措水师军饷之法。”
  不久前姜曰广因为只会伸手要钱被朱慈烺狠狠责斥了一番,想不到这么快就想到了办法,这倒是令朱慈烺感到有些惊讶。
  “哦?说来听听。”
  朱慈烺淡淡道。
  “陛下,登莱沿海,行海贸之事的商贾甚多。为何水师不能做这生意呢?”
  朱慈烺着实吃了一惊。
  听姜曰广的意思,是想让水师去做海贸啊。
  “这个恐怕不妥吧。水师是我大明官军的一部分,怎可转而去做海贸。”
  朱慈烺眉头一皱道。
  收海税是一回事,开皇明贸易公司是一回事,亲自做海贸却是另一回事了。
  朝廷毕竟是朝廷,有些事情不能直接去做。即便真的要去做那也得披着一层皮,就比如皇明贸易公司,明面上还是商贾在做啊。
  这个姜曰广他不嫌吃相难看朕还嫌吃相难看呢。
  “陛下若是担心此举有碍皇明体面则大可不必。登莱水师操练时挂军旗,做海贸时挂商旗,不就行了?”
  在姜曰广看来再怎么收税也不如自己干划算。
  海贸的暴利人尽皆知。与其把利润大头让给那些商贾,不如把所有利润收入囊中。
  “不光是朝廷体面的问题。”
  朱慈烺直是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走海一趟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万一水师出海行贸,朕却要用他们御敌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水师的第一作用都是打仗,本末倒置可不对。
  “这个……是臣欠考虑了。”
  姜曰广心中暗暗叫苦。
  他本想着能靠这个办法赢得皇帝陛下的赞赏,谁知他想的和天子想的完全不对路。
  “不过朕倒是觉得姜爱卿说的一点很有道理。”
  朱慈烺顿了顿道:“朝廷可以走海,但必须以皇明贸易公司的名义。必须单独造一只船队。”
  此前皇明贸易公司只是作为一个名义方做担保,主体还是一些大海商。这样朝廷方面获取的利润有限,若是能够把自己作为主体出海贸易,那利润恐怕能够翻好几倍。
  此前朱慈烺没有选择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造船能力有限。当时整个龙江船厂都处于半瘫痪状态,百废待兴,朱慈烺只能依靠包括郑芝龙在内的各大海商先把架子搭起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
  短短几个月,龙江船厂造出的大型福船、广船就有几十艘,更不用说那些小型船舟了。
  这种情况下,造个十几艘船专门做海贸确实可以考虑。
  有了自己的海贸船队,朱慈烺就不用太过于看郑芝龙和其他大海商的脸色,皇明贸易公司就能真正站起来。
  “啊!”
  姜曰广连忙顺着杆子往上爬:“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商船战船自然应该分开!”
  朱慈烺笑了笑道:“这件事便这样吧。既然姜爱卿来了,朕还有一事与你商议。”
  朱慈烺站起身踱了几步道:“朕打算发行国债,不知户部那里可有想法。”
  “国债?”
  姜曰广直是觉得有些云山雾罩。
  “老臣愚钝,敢问陛下国债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解释道:“国债,顾名思义就是朝廷欠下的债。朕打算以朝廷的名义向天下发行国债券,凡是购买国债的到达一定时间都能得到本息。朕打算以三年、五年、十年为期。”
  姜曰广不愧是户部尚书,当即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陛下这是要放钱呐!
  放钱收息,这在民间是再正常不过得事情。可要是由朝廷来办总是觉得哪里别扭。
  尤其是那个债字怎么听怎么刺耳。
  岂不是说买了国债的升斗小民都成了大明朝廷的债主?
  这尊卑关系不就乱了,那可了得!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俸禄问题
  “陛下,老臣不敢领旨!”
  姜曰广冲朱慈烺拱了拱手,义正言辞道:“这国债若发,大明必乱!”
  他这话说的极重,朱慈烺也感到有些惊讶。
  “姜爱卿为何如此说?”
  “陛下,圣人有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三纲。纲常若乱,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姜曰广一口气说完不带喘气的,一双鹰眼紧紧盯着朱慈烺:“敢问陛下这不是祸乱之兆吗?”
  朱慈烺简直快背过气去。
  怎么好端端的,发行国债就和祸乱扯上关系了呢?
  姜曰广却丝毫不客气,继续说道:“做臣子的怎么能成为君父的债主?这不是令纲常伦理彻底崩坏了吗?”
  完了,跟东林党辩论纲常问题不是朱慈烺的强项啊。
  他前世是学历史的,不是学纲常的。
  “姜爱卿莫急,朕也就是说说。”
  朱慈烺只觉得一阵头疼。
  其实他也不是一定要发行国债。归根到底是因为天下形势不明朗,百姓们也不敢把赌注全部下在大明这里。
  朱慈烺要想让国债卖的好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抵押物,让百姓们相信朝廷的承兑能力。不然若满清若是将来夺了天下,他们手中的国债不就变成一堆废纸了吗?
  这才是朱慈烺真正担心的,而不是什么君臣父子纲常问题。
  不过既然姜曰广这么义正言辞的说了,朱慈烺正好就坡下驴。
  看来古人和后世人的观念还是差了很多啊。朱慈烺想要一步迈过去太难了。
  那便慢慢来吧。
  “既然姜爱卿反对,朕收回成命便是。”
  姜曰广就像一只斗胜了的公鸡似的,昂起头来道:“陛下英明!”
  朱慈烺无奈道:“姜爱卿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禀陛下,臣以为朝廷大臣的俸禄该涨涨了。”
  朱慈烺直是惊的张大了嘴巴。
  这是闹着要涨薪啊。
  “哦?为何姜爱卿会突然这么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