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519

  至于孙懈安对于和锦衣卫合作并不怎么排斥。
  一般来说文官阶层是十分痛恨锦衣卫的,视其为荼毒忠良的鹰犬。
  但孙懈安却很看的清局势。
  当今天子即位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很重要一项便是复设厂卫。
  在挫败东林党、勋贵叛乱中厂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孙懈安看来天子是一定会要用锦衣卫这柄快刀分文官的势的。
  胳膊拗不过大腿。他与其跟着一众文官瞎起哄,倒不如顺应君意和锦衣卫合作。
  所以这次天子下旨调查遂昌金矿,孙懈安主动请命,愿意在明处为锦衣卫挡剑。
  有了孙懈安吸引注意力,锦衣卫便可以放开手脚,彻底清查遂昌官绅之间的复杂关系,顺藤摸瓜弄清楚遂昌金矿是怎么由朝廷开采落到个人开采的。
  孙懈安坚信办妥这件事后他在天子心中将占据一席之地。
  一想到他会成为简在帝心的人物,孙懈安便觉得兴奋不已。
  “陈千户可想好了如何彻查?”
  孙懈安咽了一口吐沫道:“若有需要本官帮助的地方,陈千户不妨直言。本官一定竭尽全力。”
  陈琏轻点了点头:“孙大人有心了。孙大人只要正常与遂昌官绅交往即可。余下的事情便交给我们锦衣卫好了。”
  “那便有劳陈千户了。”
  二人刚聊了没几句,便听到有人在叩门。
  陈琏神色一肃,几步来到门前,绣春刀已经出鞘。
  打开门见是千户所下小旗郑至,他才算松了一口气。
  “怎么,有人来察院?”
  原来郑至此刻扮演的是临时门官的角色。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自然是第一个知道的。
  “千户大人英明,是县衙来的人,请孙大人赴接风宴。”
  此时孙懈安也跟步走出,见院子里没有外人便直接问道:“这么快?本官可还没歇多久呢。”
  “估计是怕时间长了让孙大人以为他们是在有意怠慢吧。”
  郑至淡淡道。
  “我把他挡回去了,说禀报我家老爷再说。孙大人,这接风宴你去还是不去?”
  “去,当然得去。”
  孙懈安朗声道:“若是本官不去,遂昌县令势必会认为本官对他不满,若是引起他的恐慌,怕是不利于锦衣卫办案啊。”
  “孙大人考虑的十分周到。”
  陈琏轻点了点头。
  “这接风宴陈某陪孙大人去好了。”
  陈琏扮作的是孙懈安的贴身仆从,由他跟着孙懈安去接风宴不会引起怀疑。
  “那便又得委屈陈千户一次了。本官心里过意不去啊。”
  孙懈安有意抱紧锦衣卫的粗腿,自然对陈琏十分客气。
  “孙大人无需多言,为了将圣上交办的差事办好,便是受再多委屈陈某也在所不辞。”
  ……
  ……
  “老爷,奴家听说您新买了一颗珍珠,可否给妾身瞧瞧?”
  何府书房之中,何荣的侍妾云娘一边给何荣捏肩一边娇声嗲气的说道。
  何荣只觉得骨头都快酥了,睁开眼睛一把将云娘搂入怀中,隔着厚厚的马面裙在她的一双娇臀上揉搓着。
  “你个小妖精,消息真是灵通啊。老爷我刚买那珍珠不到半天你就知道了。”
  云娘顺势撒娇道:“老爷你到底肯不肯嘛,妾身就想看一眼。”
  在何荣的十八房妻妾中,云娘是目前最受宠的。这是因为她是青楼出身精通各种房中术,能够变着花样的侍候何荣,床底功夫了得。
  何荣毕竟上了年岁,体力不比年轻时,但在云娘的侍奉下却找到了初尝人事时的快感。
  “你啊!老爷我的不都是你的吗?”
  何荣宠溺的刮了刮云娘的鼻头,柔声道:“你且等着,我这便给你取。”
  何荣将云娘轻轻放在一边,走到书案前取来一个十分精致的木匣子。
  他将木匣子启开,取出一颗荔枝般大小的珍珠。
  “怎么样,这颗珠子够大吧?给你镶在凤冠上最合适。”
  明末早已礼崩乐坏,民间争相仿制蟒袍、凤冠,朝廷屡禁不止。
  像何家这样的大户,在地方更是只手遮天,便是私藏一件蟒袍、凤冠也不是什么大事。
  “还是老爷疼我。”
  云娘凑到何荣身边接过珠子细细把玩。
  “妾身听说一颗荔枝大的珍珠足以价抵千金,这么看来确实不错。”
  “你可知道这东珠为何如此昂贵?”
  何荣有意炫耀,眉毛一挑道。
  “还请老爷赐教。”
  云娘十分配合的说道。
  “那是因为稀缺啊。物以稀为贵,采珠人采集珍珠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很可能会命丧大海。尤其是像这么大的珠子是可遇不可求的。”
  何荣稍顿了顿十分得意的说道:“不过这点钱对我却不算什么。价值千金?便是价值万金又如何?”
  别人说这话也许有吹嘘的成分,可何荣却完全可以这么讲。
  因为整个遂昌金矿如今都姓何,别说是一颗荔枝大的珍珠了,只要有足够大小的珍珠,便是十颗,二十颗他也买得起。
  “老爷,妾身听说巡按御史来遂昌了,这段时间您还是小心一些吧。”
  也许是觉得何荣太过招摇,云娘便提醒了一句。
  “巡按御史?不一样是官?当官有不贪钱的?老爷我几百两黄金砸下去,便能把他摆平!”
  ……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铎班师
  小冰河时期气候十分寒冷,在北方那就是深入骨髓的干冷。
  邻近年关多铎终于率领大军来到河南,即将班师回朝。
  干冷的气候让多铎仿佛认为自己置身辽东,八旗兵们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倒是刚刚投降不久的绿营军士兵冻得瑟瑟发抖。
  一路上多铎也得到了高杰率所部明军偷袭河南的消息。金玉和、祖可法这两个废物真是难堪大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河南拱手让人。
  好在高杰兵力不足,打下这些城池也没有分兵驻守,多铎率大军一到这些城池便又姓了清。
  城头变幻大王旗,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他们早就已经习惯,麻木了。
  不就是继续留辫子吗?那就留吧。只要能够活命,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百姓们愿意继续做清廷的顺民,小吏差役也不例外。基层的组织结构没有任何的破坏,多铎只需要重新任命一批官员即可。因为之前清廷任命的官员已经被高杰杀光了。
  多铎在河南稍作休整便拔师开往京师。
  此先多尔衮已经派人将令旨送到多铎军中,命他火速回援。
  原来高杰这厮利用八旗军西征的空隙一口气打进了北直隶,一路攻城略地好不嚣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