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519

  “陛下请讲,臣一定竭尽全力去办。”
  高弘图心中一沉。天子来火器司和他商议而不是在工部,说明这件事一定和火器有关。
  “朕要高卿做出这个。”
  朱慈烺刚一说完,贴身内侍便把一张用炭笔画好的简图展开递给高弘图看。
  高弘图接过后仔细看了看,讶然道:“陛下要做的这可是万人敌?”
  朱慈烺微微颔首:“高卿说的不错,朕要做的和高卿所说的万人敌很类似,不过在细节上有所改良。”
  明朝的火器十分发达,不仅仅体现在火铳、火炮上,还有各种土地雷、土手榴弹。
  明朝版的手榴弹有很多种,最著名的便是高弘图所说的万人敌。
  要制作一颗万人敌,首先得用干泥巴制作一个球壳,这个球壳必须是空心的。之后在壳面开出一个小孔,把火药灌入。最后把引子通连至孔内,至此一个万人敌就制作完成了。
  其用法和手榴弹也很类似,士兵点燃引子后迅速将其投掷向敌军造成杀伤。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黑火药的特性,其本身无法催发出化学火药那么强大的爆炸性。
  所以万人敌更多是依靠燃烧杀伤敌军的。
  除了万人敌,明代还有一种手榴弹叫做“击贼神机石榴炮”。
  别看其名字有些古怪,威力却是巨大的。
  不同于万人敌干泥巴做出的外壳,击贼神机石榴炮的壳体是用生铁铸造的,因为其形状酷似石榴故而得名。
  仅就这一项的成本击贼神机石榴炮就比万人敌高出不少。
  和万人敌一样,击贼神机石榴炮的外壳上也开有一个小孔,同样是为了装填火药。使用时也是靠抛掷到敌军阵中造成杀伤。
  需要指出的是击贼神机石榴炮的爆炸性要比万人敌强,大概是因为其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混有许多碎瓷片、瓦片,效果类似于虎蹲炮。
  不过别管是击贼神机石榴炮还是万人敌都无法满足朱慈烺的要求,朱慈烺要做的是让手榴弹能够制式化生产,就像定装火药那样。
  朱慈烺简要给高弘图介绍了一番手榴弹的用法,以及一些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点,高弘图听的频频点头。
  这也是朱慈烺愿意重用高弘图的原因。做领导的可以不懂技术,但一定要虚心学习。
  而大明朝的官员尤其是京官一个个心比天高鼻孔朝天。
  高弘图这样肯踏实虚心学习的很少见。
  “老臣听陛下方才描述,似乎这新式万人敌并不难做,老臣这便命人去试制,做好后第一时间向陛下禀报。”
  朱慈烺微微颔首道:“除了这个朕还希望高卿大批量做一些炸炮。”
  所谓炸炮类似于后世的地雷,是一种用生铁铸造壳体的踏发式土地雷。
  其外观和万人敌没有太大区别,不过炸炮在使用时是几个串联在一起埋在地下的。
  使用时将几个炸炮的火线并接在钢轮发火的火槽内,再从中引出一根长线通往地面。
  长线扣在地表实物上,如果敌骑或者敌兵经过触发了长线,钢轮便会引动点火装置进而引发串联的炸炮爆炸,对敌军造成杀伤。
  朱慈烺之所以想让火器司批量制造炸炮就是为了对付八旗骑兵。
  在八旗骑兵必经之路上提前埋好这种土地雷,绝对能够发挥出巨大威力。
  相较于万人敌,炸炮需要改进的地方较少完全可以直接量产。故而朱慈烺准备给高弘图定下一个期限,必须限期完成任务。
  ……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分四川
  朱慈烺坚信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一点不论是对老臣还是年轻人都是同样的。
  高弘图虽然上了岁数,但底下干活的却多是青壮年。
  适当的给年轻人压压担子,有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
  当然,朱慈烺也不是只会一味的提出要求。
  这些人完成好任务是会受到相应奖赏的。
  朱慈烺交代完了这几件事便摆驾回宫,还有许多奏疏等着他批阅处理。
  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根本没有太多休息时间,即便是过年也是一样。
  回到寝宫后,朱慈烺便开始批阅奏疏。
  当他看到福建总兵郑芝龙上的一份奏疏后神色为之一滞。
  荷兰人在福建沿海袭扰,郑芝龙领兵出海讨伐。
  明军或者说郑氏水师大破荷兰人,击沉荷兰人三艘海船。
  当然这份奏疏写到这里还不算完,郑芝龙一鼓作气拔除了荷兰人在澎湖附近的几个据点,使得荷兰人除了台湾之外再无一丝一毫落脚之地。
  整份报捷奏疏写的酣畅淋漓,朱慈烺都有些感到热血沸腾。
  但他冷静下来后却生出了一丝疑惑。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在原本历史中,料罗湾海战之后荷兰人便基本被驱赶远离了福建沿海。
  在这种情况下,郑家对于整个福建沿海包括澎湖的控制可谓十分稳固。
  荷兰人也十分识趣的退出了这一海域,安心的经营台湾。这个阶段的台湾相当于荷兰人的一个贸易中转站,重要性远高于澎湖和福建沿海地区。
  朱慈烺的穿越使历史大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对于福建沿海乃至澎湖的影响微乎其微。
  按照这个逻辑分析,本时空的荷兰人不应该主动骚扰福建沿海啊。
  郑芝龙这份奏疏有编造事实的嫌疑。
  当然,这个编造的比重有多大朱慈烺难以确定。
  也许郑芝龙确实和小股荷兰海盗有过交战,又或许这一切都是郑芝龙编造出来的。
  不管是哪一种这都是欺君之罪。
  明末武将夸大编造军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伴随整个崇祯朝。
  但普遍存在不代表合理。
  这股歪风邪气如果不好好打压整治一番,就会像一块脓疮时刻刺痛且随时可能疮破。
  可拿郑芝龙杀鸡儆猴显然不现实,以郑芝龙的个人操守,要是朱慈烺下旨责斥,怕是他立马就会举起反旗。
  虽然已经接受诏安多年,但郑芝龙骨子里还是一个海盗,这一点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如何处理这件事是一个足够让人头疼的问题。
  郑家水师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不可或缺,朱慈烺无论如何不能把郑芝龙推到大明的对立面去,更不能让其为满清所用。
  登莱水师虽然已经建立,但规模尚小,完全无法和郑家水师相比。
  朱慈烺初步估计登莱水师要想达到郑家水师的规模至少还要两三年。
  在这期间朱慈烺恐怕还得跟郑芝龙保持面上的君臣和睦。
  “陛下,兵部尚书路振飞求见!”
  正自思忖间,内侍朗声报诵道。
  “宣他觐见吧。”
  朱慈烺将手中的奏疏放下,恢复了威严的坐姿。
  路振飞进殿行礼后朱慈烺给他赐座。
  “本兵这大过年的进宫陛见,可是有紧要事?”
  朱慈烺一字一顿道。
  “陛下,是四川来的急报!”
  路振飞眉宇间满是愁容。
  朱慈烺听到四川两个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