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519

  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啊。
  父皇之所以支持他和张文秀搀和云南这摊事,就是因为觉得四川不是久留之地。
  东边有明军,北边有鞑子,实在是腹背受敌。
  如果能够挪挪窝,把云南当做老巢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相较于明军,大西军显然更担心清军的突进。
  要不然张献忠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急诏张定国回川。
  张定国沉吟了片刻道:“本王知道了。本王会立即带兵回川。”
  四川的突发情况打消了张定国最后一丝犹豫。如果连成都都守不住,他继续留在楚雄府又有什么意义呢?
  ……
  ……
  “入你妈妈个毛,入你妈妈个毛!这一定是刘进忠这龟孙的主意!”
  张献忠在殿中来回踱步,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一众宫人纷纷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出。
  大西天子发怒的时候可是会杀人的,谁也不想去触这个霉头。
  张献忠发泄了好一通,一屁股瘫倒在椅子上,单手揉着额头大口喘着粗气。
  便在这时张可望匆匆赶到,快步进入殿中冲张献忠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张献忠抬头一瞧,见是张可望来了,心中的怒意消散了几分,冲他招招手道:“来,坐在咱老子身边。”
  张献忠喜怒无常,侍奉在身边的人都陪着十分小心。
  惟独张可望不怎么怕,因为他是张献忠眼中唯一的接班人。
  “儿臣遵旨。”
  张可望缓步走至红酸枣官帽椅前撩袍坐定,和声道:“父皇可是为了鞑子南下之事心忧?”
  “嘿!”
  张献忠愤恨的说道:“若不是刘进忠这个叛徒,鞑子怎敢如此贸然出兵。刘进忠这龟儿子把咱老子在四川的兵力部署摸得一清二楚,鞑子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啊。”
  也难怪张献忠如此生气。兵力部署关乎到战场格局,如今这些情况却被清军摸得门清,你还没出手敌人就知道你要往哪儿攻,这仗还怎么打?
  张可望沉吟片刻道:“即便如此鞑子也未必可以占据优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今之计,父皇当提兵北上,拒敌于国门之外。”
  张可望的这番话正合张献忠的心意。
  他也不想继续留在成都等死,若是等到鞑子兵临城下,到时大西军就真的没有什么胜算了。
  利用蜀道天险把鞑子堵在外面,才是上策。
  这也是为何当初张献忠选择四川为老巢。四川或许不是一个兴王图霸业的地方,但要想依靠地势险峻偏安还是不难的。
  “恩,咱老子也正有此意。事发突然,咱老子已经命人去召文秀和定国回川了。不过他们一时半会怕是难以赶到。你和能奇便随咱老子北上抗虏吧。”
  “儿臣遵命!”
  张可望双手抱拳沉然应道。
  虽然通常情况下他不会亲自领兵打仗。但现在情况紧急,不得不破一回例了。
  再说张可望也不是完全不懂打仗。只不过是他处理内政的能力太过出色,掩盖了他统兵的能力。
  张可望统兵的才能或许不及张定国、张文秀,但在大西军诸将中绝对属于中上的水准。
  “咱老子会留下口谕,等到定国和文秀回到成都便叫他们立刻北上。”
  张定国攥紧了拳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此战事关存亡,只许胜不许败!”
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宁州
  张献忠做出决定后立即率军北上奔赴保宁府。
  由于之前刘进忠叛乱,张献忠加强了对保宁府的控制。如今负责镇守此地的大将就是他的义子张能奇。
  得知张献忠和张可望率大军赶至,张能奇率亲兵出城迎接。
  张献忠对张能奇还是比较看重的,勉励了几句便在其陪伴下进驻了保宁府。
  事情紧急,张献忠不敢耽搁,喝了几杯水后就叫张能奇展开舆图与他分析敌情。
  保宁府的北面就是汉中。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汉中只有硕詹统领的两千满洲镶白旗甲兵以及佟养和统领的三千汉军镶蓝旗士兵。
  即便是刘进忠降虏带去了一万左右的精锐后,满清在汉中也只是多了些绿营兵而已。
  可形势在六月急转而下。
  满清从关中调拨了大量军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汉中的驻军从常备的一万五千人涨到了五万人。
  明眼人都能看出满清是要搞事情了,张能奇又如何看不出?
  一方面他命令手下士兵加强戒备,另一方面他命人速速前去成都将情况禀报给了张献忠。
  眼下保宁府仅靠他一个人是决计守不住的,必须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最好让张献忠亲自前往保宁压阵。
  好在张献忠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此役关乎到大西军的生死存亡,故而他十分重视真真切切是当做最后一仗来打。
  他已经调拨了所有能够调拨的人,如今保宁府内的驻军已经有七八万人之多。
  除了留守成都等地的几万人,所有大西军已经云集于此!
  “驴球子,整个陕西穷的树皮都被啃完了,这帮鞑子怎么还有粮,真是见了鬼了。”
  也难怪张献忠抱怨,他是从陕西起家的,知道以陕西的能力不可能供养的起十数万大军。而现在光是汉中的清军就已经有超过五万人了。
  毫无疑问,满清是在向陕西大量输送粮食。这么做的理由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满清下定决心要拿下四川了。
  汉中府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其西南有巴岭山,南连孤云、两角、米仓诸山,达四川之巴州。南滨汉水,源自嶓冢,经县界,下流至湖广汉阳府入大江。又有沮水,又西北有褒水,俱流入汉水。南有青石关巡检司。
  至于其下辖的宁羌州,东北有五丁山,亦曰金牛峡。北有嶓冢山,汉水出焉,亦曰漾水,下流至湖广汉阳县合大江。又东有嘉陵江,西有西汉水合焉。西南有白水,自洮州卫流经此,亦曰葭萌水,有白水关,其下流至四川昭化县合于嘉陵江。又东北有浕水,流入漾水,谓之浕口。又东有沮水。北有阳平关巡检司。
  总的来说汉中与保宁府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屏障,那就是大巴山,也称巴岭山。
  不论是从汉中攻向保宁还是从保宁攻向汉中,大巴山脉都是绝对不可能绕开的。
  大巴山脉上有许多险要的关卡,诸如七盘关、朝天关。
  这些关隘有的在大西军手中有的在清军手中,皆是易守难攻。
  张献忠十分清楚要想阻击清军便要把这些关隘牢牢攥在手中。
  “可望,能奇你们都来说说,鞑子会从哪处攻。”
  张献忠盯着舆图看了良久只觉得两眼酸痛不已,揉了揉眼睛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鞑子肯定会攻打七盘关。”
  张可望毫不犹豫的说道。
  七盘关如今是在大西军手中的,但受限于地形,整座关隘里只能容纳几百人。
  如果清军不惜一切代价攻打七盘关,大西军也很难守。
  拿下七盘关后清军便可沿着嘉陵江顺江而下直取保宁府府城。
  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攻打剑门关,进而向西南成都方向行进。
  不论清军怎么选择,大西军都会十分难受。
  “父皇,儿臣以为鞑子取道大坝的可能性反倒是要高一些。”
  张能奇犹豫了片刻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张可望面前他一直缺乏足够的自信。但此事事关大西军存亡,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出自己的意见。
  “哦?你为何会这么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