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519

  清军要想进入保宁就必须翻越大巴山。
  只要他们把西线东线都封死了,清军就不可能冲的过来。
  除非他们长了翅膀。
  哼,鞑子以为咱是软柿子,咱就让他尝尝厉害!
  ……
  ……
  清军的行军速度还是很快的。
  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他们翻过了大巴山,进入了平原地区。
  洪承畴下令继续行军直奔保宁城而去。
  这种时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整个过程中清军没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抵抗,可谓是顺风顺水。
  这个刘进忠还是有点作用的啊。
  洪承畴决定击溃张献忠拿下四川之后向朝廷上书请求摄政王封刘进忠一个总兵之职。
  这倒不是说刘进忠的能力有多强,而是通过此举笼络人心,吸引更多的人来投靠清廷,尤其是像刘进忠这样的降将。
  换言之此举乃是千金买马骨。
  有了一个刘进忠,紧接着就会有孙进忠,李进忠。
  到时清廷光靠驱驰这些降将冲锋便可以夺取天下,真正的旗兵反倒是不用打什么硬仗。
  距离保宁城越近,清军士兵越是兴奋。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攻破此城冲进去抢掠金银女子。
  虽然洪总督十分强调军纪,但在刚破城的几日内也不会太过约束。
  毕竟大伙儿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为的不就是图个爽快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哪个还给你卖命?
  不过凡事都有一个度,也不能让洪总督太过难做,差不多就行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过去了。
  当清军杀到保宁城下时,张献忠直接傻了。
  这是怎么回事?鞑子怎么会突然之间冒出来?
  他们难道已经突破了大巴山的防线?
  是能奇还是定国那里出了问题?
  不应该啊。
  即便是二人没有守住也会在第一时间内燃烧狼烟示警。可张献忠并没有看到狼烟,这说明张定国和张能奇都没有遭到鞑子的攻击。
  难道鞑子真的是长了翅膀飞过来的?
  还是说他们用了妖术?
  张献忠百思不得其解!
  便在这时张可望劝道:“父皇,现在不是纠结的时候,还是速速发信号叫定国他们回援并组织防守吧!”
  虽然清军突然杀出,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拿下保宁城还是不可能的。只要张献忠坚持下去等来援军便可与之一战。
第三百五十四章
洪承畴的杀手锏
  张献忠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短短时间内便镇静下来开始调兵遣将组织防守。
  从清军数量来看不过是保宁城中大西军的两倍。这个数量是不足以获得碾压优势的。
  只要大西军稳扎稳打不犯错误清军是不会获得什么好机会的。
  届时等到张定国和张能奇的援军一到,张献忠便可以出城反打,前后夹击之下一举吃掉这支清军。
  在张献忠看来洪承畴太过自信了,甚至自信的过头了。
  他认为仅仅靠着四五万人就能够拿下保宁,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献忠身着银甲亲自立于城头督战,士兵们也顿时觉得胸中生出一股豪气。
  连他们敬爱的大西皇帝都能奋战于一线,他们又怎能贪生怕死?
  张可望侍立在张献忠身旁,眼神中满是坚毅。
  鞑子,还真是第一次交手。
  不过他不怕。要想夺取天下,就不能惧怕任何对手。
  如果大西政权想要最终鼎定天下迟早会和满清对决,现在只不过是把这场对决稍稍提前一些罢了。
  鞑子也是人,又没有生的三头六臂,有什么可怕的?
  “父皇,您要不要歇一歇,这鞑子一时半会怕还打不过来呢。”
  为了让气氛轻松一些,张可望半开玩笑的说道。
  张献忠也被逗乐了,噗嗤一声笑道:“你小子啥时候也学的这般油嘴滑舌了。不过鞑子似乎真的没有立刻发动进攻的意思啊。咱老子看,他们是想玩阴的。”
  张献忠抿了抿嘴唇道:“你看,他们是不是想用穴攻?”
  张献忠指着一处高高堆积而起的土丘沉声说道。
  穴攻这法子不算特殊,甚至谁都用过。
  但这法子的缺点太过明显不是一个好的攻城之法,最多只能用作辅助配合正面进攻。
  穴攻最大的缺点就是耗时过长,挖掘地道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守城方耗死。
  耗着耗着援兵就来了,耗着耗着优势就没了。
  所以当张献忠看到清军开始挖掘地道准备穴攻时心情是极好的。
  好嘛,鞑子也有犯蠢的时候。
  你们就挖掘地道吧,咱老子的大军马上就会来回援!
  ……
  ……
  清军这边不紧不慢的挖掘着地道,洪承畴气定神闲的坐在阵中指挥。
  清军似乎一点也不着急,仿佛地道挖上个十天半月也没有关系。
  唯独有一点他们很在意,那就是绝不放走从保宁城中出来报信求救的骑兵。
  这些骑兵显然想要前往大巴山中向驻扎在那里的大西军主力求援。
  在洪承畴的计划里这是绝对不能被准许的。
  他算准了这个时间点来奇袭,如果大巴山中的大西军回援,清军的优势便荡然无存。
  时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实际上洪承畴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十分好用的新战术。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战术还是明军首先发明的。
  那就是用火药炸开城墙。
  高杰率部北上的时候曾经多次运用了这个战术,且屡试不爽。
  绿营军往往还没意识到什么就被高杰率领的明军炸开了城墙,一拥而上迅速解决了战斗。
  后来洪承畴对此事产生了兴趣。
  经过询问当事绿营兵和现场观察洪承畴觉得可能是火药的问题。
  他命人沿着炸塌城墙段往下挖,发现了棺材碎片。
  当时洪承畴便感慨难道是把火药装到棺材里然后引燃,利用爆炸炸塌城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