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519

  最重要的是他们说的是七分实,三分虚。
  这样西军士兵相信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如果他们说的是三分实,七分虚,那对方不相信就再正常不过了。
  “好,就这么办,等到张定国来到城下就这么说。”
  洪承畴认为此刻清军没有必要再出城去与张定国野战,只需要以逸待劳等西军攻过来就是。
  人在愤怒之下是会做出冲动的决定的。洪承畴已经编织了一张大网,就等张定国自投罗网了。
  ……
  ……
  在将刘进忠统领的绿营军冲了个七零八落后,张定国下令向魏城进军。
  很显然,清军主力已经来到了这一地区,不过张定国无所畏惧。
  以他麾下军队的实力,足以和任何编制的清军一战。
  只是在他率部抵达魏城城下时,城头上的清军突然齐声高呼:“张献忠、张可望已死。余贼投降,饶恕不死。”
  张定国顿时大怒。
  这摆明了是要扰乱军心呐。
  “莫要听他们在这里聒噪,攻打魏城!”
  张定国大手一挥,士兵们皆是蜂拥而上。
  他们大多都是张定国的嫡系。
  虽说听到清军那番话后心里有些膈应难受,但并非完全没有战斗欲望了。
  战场之上虚虚实实,清军说的又不一定是真的。
  张献忠、张可望没死固然最好,哪怕是他们真的死了,这支西军还是有效忠对象的,那就是张定国。
  甚至张定国可以取代张献忠成为大西政权新的领导者,那么这些追随张定国的西军士兵便获得了一份从龙之功。
  见西军士兵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洪承畴的面色有些不好看了。
  哼,真是些无法无天无情无义之徒,连自家主公阵亡都不受丝毫影响。
  他下令全军士兵做好准备,要给这支西军一点颜色瞧瞧。
  由于张定国统领的西军一路从大巴山中长途跋涉至此,并没有携带什么攻城器械,只临时赶制了一些排梯。
  如今这些士兵扛着排梯向魏城冲去,面对着清军的箭雨丝毫没有畏惧。
  一些士兵被乱箭射伤射死,立刻有同伴顶上。
  西军并没有耗费太长时间便冲到了城下。
  魏城城墙并不算高大,排梯竖起后甚至可以直接搭在垛口上。
  西军士兵熟练的爬上排梯,开始向城头移动。
  而城头之上的清军则将一些石块、滚木砸下,不少西军士兵发出一声惨呼便重重跌落下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城血战
  张定国却是神情毅然,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场仗他一定要打下去。不管死掉多少人也不能动摇他的决心。
  不管义父和义兄有没有死,保宁城中的军民确实是都被清军屠戮了。
  如果他不能替这些死去的冤魂报仇,他还有什么资格留在四川?
  此役张定国下了死命,只许胜不许败。
  源源不断的西军士兵向城头涌去。
  一开始清军还能沉着应付,可打着打着他们却发现这些西军士兵似乎根本杀不完。
  一些勇猛的士兵跳上城头和清军肉搏。
  这些敢死先锋眼神中带着决绝。
  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很难活过这场战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奉献自己的全部。
  他们不光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身边的袍泽,四川的百姓。
  鞑子这种毫无人性的根本不配在四川作威作福。
  赵铁牛便是西军敢死队的一员。
  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加入大西军的了。
  也许是崇祯十一年,也许是崇祯十二年。
  在加入大西军之前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整日撅着屁股在土地里刨食吃,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他从来没有想过造反,只想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他最大的追求。
  可是连年的天灾毁了他的梦想。
  庄稼颗粒无收,家中的米缸也见了底。
  赵铁牛想去借粮,可是同村的穷乡亲跟他家的情况都差不多,也匀称不出多的给他。
  至于地主家的胖儿子更不用指望了,他们任凭自家米仓里的粮食霉变也不会借出一粒的。
  眼瞅着全家人都要饿死,赵铁牛一咬牙一跺脚投了大西军。
  当时八大王张献忠正在招募人手,像赵铁牛这样的丁壮是有多少要多少的。
  而赵铁牛的妻儿也可以同时编入大西军的老营,跟随大西军一起转移。
  虽说战时赵铁牛不能随意去老营见妻儿,但打完仗总会有机会见面的。
  对此赵铁牛已经很满意了。
  如果没有八大王张献忠,他恐怕已经和妻儿变成一具具骷髅了。
  现在能够活着,能够天天吃饱饭,哪个还能不满意?
  赵铁牛当时便发誓,自己这条命算是卖给八大王张献忠了。
  别说是八大王让他去打官军,打皇帝老子,便是八大王让他上刀山下油锅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赵铁牛虽然此前从没有学习过武艺,也未当过兵,但学习的能力很强。
  加之他作战时十分勇猛,每战必冲锋在前,赢得了军官的赏识,获得了提拔。
  当时大西军有一项规矩,那就是在作战过后脱下士兵的上衣进行检查。但凡后背上有伤口的士兵会就地处斩。
  这是因为只有逃兵才会把后背露给敌人,而在逃跑的过程中后背很容易被砍伤。
  当然如果运气好些,逃兵的后背也可能不会负伤。但只要后背有伤的十有八九就是逃兵。
  在这种严酷的军规下,与赵铁牛同时加入大西军的不少乡亲都被以军法处斩了,惟独赵铁牛后背上从未负伤,靠着多年军功的积累一路做到了把总。
  他很珍惜所获得的一切。他也十分清楚这一切是谁给的。
  在他最穷困最无助的时候,朝廷并没有伸出援手,拯救他的是张献忠。
  所以当他知道张献忠很可能被鞑子杀害之后,他就牟足了劲想要和鞑子干一场。
  想不到今日真的让他等到了机会。
  区区一个魏城就想挡住大西军的兵锋?
  这些鞑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赵铁牛十分清楚他的袍泽,他的弟兄们跟他一样满腔怒火,恨不得将鞑子一个个撕成碎片。
  “杀啊!”
  赵铁牛大吼一声挥刀朝一个鞑子脖子砍去。
  那个鞑子看年岁应该也就是二十上下,面庞还有些稚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