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519

  如果从一开始大明便坚定态度对东虏进行压制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难题了。
  可是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能做好眼下的事,避免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路振飞认为东虏的实力虽然有所增强,但并没有到无人可敌的地步。
  至少从高杰所部,神策军诸部与东虏几次交锋可以看出他们是不落下风的。
  文安之统领的川东诸部虽然与东虏没有交锋过,但实力也不俗。
  如今明军与清军交手至少不会完全落于下风。双方处于一个五五开的阶段,谁能取胜更多是靠临场发挥。
  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给军队装备火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靠火器可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若是火器具有碾压优势甚至可以直接取胜。
  “陛下,今日臣要陪陛下去看的排队枪毙与传统火铳相比有何区别?”
  路振飞十分热情,胡子都跟着风吹了起来。
  “咳咳,路员外,低调低调。”
  朱慈烺咳嗽了一声,冲路振飞使了个眼色。
  “哦,好的,朱公子。”
  路振飞恍然大悟,连连应声道。
  朱慈烺等人骑马出东城之后直往紫金山而去。
  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军营,训练新式火器军队。
  这支军队和神策军不同,单纯的是为了试验新的火器以及战法。
  朱慈烺不放心将新研制出的火器直接装备军队,一定要经过试验才放心。
  如今整个紫金山已经被封锁起来,只有宫中来人才能出入。
  朱慈烺一行人打马至此亮出身份后,负责此处防务的指挥使一路小跑来到朱慈烺面前纳头便拜。
  “臣西山指挥使姚远山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抬了抬手道:“姚爱卿平身吧,事情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很好,快带朕去看看。”
  朱慈烺已经迫不及待了。
  “臣遵命!”
  姚远山对当今天子可谓是感激不已。
  要知道在一年之前他不过还是一个不入流的京营将领。
  要不是当今圣上继位,大刀阔斧的改革裁撤京营,创立西山军,姚远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头的。
  人嘛有时候靠的就是一个机会。
  姚远山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了,所以他现在是西山指挥使。
  但他不会忘记这个机会是天子给他的。所以即便天子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燧发枪的价值
  在姚远山的安排下,朱慈烺来到军营视察。
  西山军营的编制和其他军队有很大不同。但再怎么不同也是军营,那种肃杀的氛围让人不禁神经紧绷。
  伴驾左右的都是朱慈烺的近臣,他们皆是翘首以盼,希望看到这新式燧发枪的威力。
  朱慈烺本人则站在正中的位置,面容不怒自威。
  “姚卿家,可以开始了。”
  “臣遵旨!”
  姚远山连声应道。
  在他的安排下整整一排西山军士兵端起了新式燧发枪,瞄准了一百步外的靶子。
  这新式燧发枪由于刚刚制出,产量十分有限,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了西山。
  姚远山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今天子对火器极为重视,若是这刚刚制出的燧发枪被证明威力巨大可以列装全军,那证明此事的人绝对可以因此简在帝心。
  但如果燧发枪的处子秀表现的一般甚至是糟糕,演证此事的人同样会因此被迁怒甚至是降罪。
  不过姚远山决定一搏。
  他没有什么输不起的。
  要不是当今天子简拔,他到现在还只是一个京营之中混吃等死的兵油子,一辈子也看不到希望。
  而他现在是堂堂西山指挥使,这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奋力搏出来的。
  所以他依然会搏下去,看看自己究竟能够坐到什么位置。
  “预备……”
  姚远山清了清嗓子,发出了第一道口令。
  “放!”
  在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的时候姚远山爆喝一声。
  排成一排的西山军士兵纷纷扣动扳机,铅丸爆射而出直朝靶子而去。
  弹指一挥间,除了一发铅子落靶其余十四枪全部正中靶心。
  包括朱慈烺在内的众人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个命中率也太高了吧。
  要知道这可是在一百步之外。
  其实燧发枪相较于旧式火绳枪最大的优势不是命中率而是射击条件。
  燧发枪靠燧石击打而不是引燃火绳,故而在阴雨天可以有效射击。
  这解决了困扰明末边军的一大难题。
  要知道当年孙传庭受命出任陕西总督,编练火器部队车营的时候就连崇祯都以为大明有了翻盘的希望。
  最开始的几仗孙传庭也确实打得很漂亮,闯军节节败退。
  可是在最关键的一仗,突然下起了大雨。
  孙传庭花费无数精力组建的火器军队全部哑火。
  枪打不出,炮射不了。
  闯军趁机完成反扑,消灭了大量明军。
  至此一役之后孙传庭元气大伤,只能选择龟缩防守。
  后来崇祯屡次催促孙传庭出关剿闯,孙传庭实在承受不住压力只能选择出城迎战,最终凄惨的全军覆没。
  如果当初孙传庭军队用的是燧发枪而不是火绳枪的话,肯定不会出现这种突然哑火的情况,也许那一仗就能打赢,之后的一切就会随之改写。
  但是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的意义,只会让人徒增哀伤罢了。
  朱慈烺只希望燧发枪普及之后这样的悲剧可以越来越少,大明也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完成对清军的碾压。
  “姚卿,你做的很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