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519

  ……
  冯双礼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到处都是喊杀声,到处都在告急。
  几个时辰前还坚不可摧的建昌城现在却成了一块豆腐渣,任谁都能拿捏揉搓一番。
  他率领军队疲于奔命,刚刚解除这处的险情,那处又扛不住了。用千疮百孔来形容此时的建昌城一点也不为过。
  可他能怎么办,只能咬牙挺着。
  明知道继续坚持下去也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还得咬牙坚持,这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李定国,你这个卑鄙小人,不敢跟我正面对决就会耍这种伎俩。
  冯双礼攥紧拳头暗暗发誓,即便这场战斗输了他也一定要找机会杀掉李定国。
  ……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
  李定国骑着高头大马进了建昌城。
  城里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还有一些冯双礼的嫡系护卫着冯双礼且战且退,但大部分的守军已经投降。
  对他们来说替冯双礼卖命和替李定国卖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保住身家性命才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人嘛该低头时就得低头,何况他们这些大头兵。
  当官的统兵的争是因为他们有利可图,大头兵图什么,不就是一口饭嘛。
  若是吃饭的家伙事都保不住那不是白扯嘛。
  而且看那李定国倒是更有气度一些,说不定真能做出点事业来呢。
  至于他将来到底能不能改朝换代坐龙庭,那又是另外一番事了。
  建昌是军屯重镇,城内除了士兵之外基本都是他们的家属。除此之外只有极少的商人。
  李定国进驻建昌之后立刻命令麾下士兵接管了城防,尽量约束军纪。
  在他看来只要底层士兵不作出反抗便是冯双礼再跳再折腾也无所谓。
  稳下来扫清余孽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冯双礼却是狼狈不堪。
  他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逃到了城中的城隍庙。严格来说此处并不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连建昌城墙都能被捣毁,区区一面城隍庙的庙墙自然也不算什么。
  冯双礼知道自己已经难逃一败了,只是还在负隅顽抗罢了。
  他想着即便自己败了也要多杀几名李定国的部众,拉一些垫背。
  人在拼死抵抗时能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冯双礼的亲兵们都知道这次难以逃出生天,故而都拿出了十分的干劲,想要拉一些人陪葬。
  虽然李定国的部众人数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伤亡。
  李定国见状不打算继续牺牲麾下士兵的性命,命令把城隍庙团团围住,然后往里浇灌桐油,之后将火把丢入。
  冯双礼一众人等被困在城隍庙之内,冲冲不出去,只能等死。
  大火烧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停。
  浓烟还没散尽李定国便命令士兵冲进去检查,以防止有漏网之鱼。
  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一场大火过后,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
  这些尸体被烧得焦黑无比,自然无法分辨面容。
  不过李定国还是通过甲胄判断出了谁是冯双礼。
  此人死时身体蜷缩一团,佝偻着背就如同虾米一般。
  虽然冯双礼的面部已经是一团黑炭,李定国还是拔刀出鞘将他的首级斩下。
  冯双礼的死宣告这场战斗的结束。
  李定国命令亲兵把冯双礼的首级送去城楼悬挂示众,也让全城的百姓知道他李定国取得了胜利,重新获得了建昌的控制权。
  相较于建昌城本身,其附近的屯垦农田才是李定国更为关注的。
  打完这一仗后他准备立刻恢复生产,命令士兵们积极屯垦。
  建昌的土地供养几万人是绰绰有余的,即便供养十万人也不会吃力。
  但要再多就不够了,只能往云南方向扩张。
  让李定国感到欣慰的是明军对于云南与四川交界这一代的控制力并不算太强,若是他用心经营还是有机可乘的。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能否成功还要看机缘。
  ……
  ……
  朱慈烺最近的心情很不错。
  前不久他收到了文安之从四川发来的急奏。其统率的大军在成都之战中战胜了洪承畴、博洛统领的清军。而李定国在自知不能敌后也在第一时间往南面逃去。
  成都乃是西南中心,收复成都的意义是巨大的。
  至此云贵川连为一体互为犄角,能够相互支援。
  即便满清想要南下也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而据文安之说,此次清军损失惨重,不少高级将领都被斩杀。
  其中就有博洛、硕詹等人。
  文安之是从这些人的尸体披甲上判断出的。因为他们的首级已经被李定国抢先一步割去带走。
  但是文安之派人搜寻了个遍仍然没有发现洪承畴的尸体,这证明洪承畴多半已经逃走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要知道洪承畴可谓是多尔衮最为倚重的一位谋臣。
  最重要的是此人不但能出谋划策,还能亲自领兵出战。抛开他低劣的人品不谈,其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一个人物。
  若是洪承畴逃回了陕西,可谓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不过凡事也不能苛求完美,至少在朱慈烺看来这个战果已经是颇为可观了。
  只要明军稳固在四川的统治,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军队养的人强马壮,即便是北伐攻打汉中也不是不可能。
  清军在四川的军事行动虽然失败,但他们在陕西的统治还是很稳固的。
  明军要想有所作为夺取陕西,汉中则是必取之地。
  朱慈烺暗暗攥紧了拳头,汉中,下一步就决定是你了。
  正在朱慈烺踌躇满志之时,刘传宗满是欢喜的赶到了乾清宫。
  他一进暖阁就拜倒在地,冲朱慈烺叩首道:“奴婢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朱慈烺心情很不错,和声问道:“哦?何喜之有啊?”
  “皇爷,是从山东传来的消息,登莱水师大破倭寇,缴获了不少战船。”
  嗯?
  这倒的确算是个好消息。
  虽然朱慈烺一直在全力支持龙江船厂造船,不过其制造能力毕竟有限,如今的登莱水师也不过是一百多艘大船,几百艘小船。
  这样的数量比起郑芝龙的水师就有些寒酸了。
  若将来朝廷真的发兵福建前去讨剿郑芝龙,仅靠这些船是不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