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519

  朱由榔大惑不解。
  “殿下莫是忘了郑芝龙和东虏的关系颇深。”
  瞿式耜循循善诱道:“朝廷既然怕双线作战,我们便先让东虏发动攻势,哪怕只是袭扰也好,先拖住朝廷赢得时间。”
  “对,对,先把朝廷拖住!”
  朱由榔狂喜道:“先生说的不错,以郑芝龙的关系一定能够说服东虏出兵的。”
  “为今之计只有拖着。等到殿下招募的人手够了再起兵也不迟。”
  在瞿式耜看来如今的形势也并非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朝廷的目的是激他们提前起兵,他们只要沉住气就好。
  怕就怕桂王殿下被吓破了胆,慌乱之下仓促起兵,那样就真的中计了。
  “丁魁楚呢?丁魁楚那边怎么办!”
  朱由榔突然又想起自己还有一个盟友,连忙问道。
  “丁总督那边嘛……先压一压吧。”
  瞿式耜不认为丁魁楚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那就没有必要派人去告诉他。
  等到他知道了,桂王这里准备的也差不多了。
  丁魁楚到时虽然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毕竟谋反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既然已经上了船就没有回头的可能。
  朝廷固然有所防备先动了手,但桂王这里未必就没有机会。
  郑芝龙、丁魁楚再加上他瞿式耜,三人合兵对上朝廷大军至少也是一个五五开的局面吧?
  朱由榔也是心领神会。
  丁魁楚这个人滑头得很啊。
  一开始的时候朱由榔最先去找的便是丁魁楚,可这厮揣着明白装糊涂,一直不肯表态。
  无奈之下朱由榔才通过瞿式耜联系的郑芝龙。
  谁知道他和郑芝龙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在得知朱由榔和郑芝龙结为同盟之后丁魁楚觉得机会来了便又表示愿意参与到朱由榔的大业中去。
  这样一个墙头草只可锦上添花,绝不能雪中送炭。
  故而瞿式耜说先压一压,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让丁魁楚知道朝廷早有准备,难保这厮又会生出什么想法。
  若是这厮反戈一击,那朱由榔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哎,如今大事都得仰仗先生了。先生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本王说,本王一定尽力支持。”
  现如今瞿式耜便是朱由榔全部的希望。朱由榔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全力倚仗瞿式耜。
  “殿下只需要安然待在王府中,臣会把一切都办妥的。”
  瞿式耜却是很有自信,大包大揽道。
  他之所以选中朱由榔一来是因为其血统尊贵,是神宗皇帝的亲孙子。一旦证明当今天子并非烈皇血脉而是个冒名顶替之辈,那么朱由榔便很可能因为血统尊贵而胜出登临大宝。
  二来朱由榔的性格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控制。
  将来如果朱由榔真的登位,瞿式耜必是首辅。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天子之名行天子之实的感觉实在是太诱人了。
  是以瞿式耜决定铤而走险试上一试。
  只希望一切都能够按照他的计划发展吧!
  ……
  ……
  按照瞿式耜的建议朱由榔对王府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查。
  别管是宦官还是婢女,侍卫还是医官,只要是王府中常走动的都被严格质询了一番。
  形迹可疑,谈吐吞吐的一概列为嫌疑对象。
  桂王这次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说什么也要把朝廷安插的暗桩拔出来。
  至于梧州城中也在进行搜查,只是动作没有王府中那么大罢了。
  毕竟此事实在不宜再行宣扬,只要没人提及用不了多久老百姓就会忘了。
  但彻查的结果却让朱由榔有些失望。
  就拿王府中那些被怀疑的对象说,他们个个都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若是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把所有人砍了,难免会让人心寒,将来桂王起兵时怕是难有人再追随。
  可若是什么都不做,暗桩是拔不掉的。
  无奈之下朱由榔又找到了瞿式耜向他问策。
  瞿式耜在沉吟了片刻后向朱由榔献出一策,那就是故意卖个破绽,给看禁起来的诸人一个逃跑的机会。
  谁要是逃跑那肯定是暗桩。其他人是不会冒着风险逃跑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朱由榔听罢之后连呼妙计,决定照做。
  他吩咐下去让看押那些被怀疑对象的王府侍卫提前把屋门的锁打开,再装作喝醉。
  然后在外围布置天罗地网,若是有人逃窜便可立即将其逮拿。
  做好这些后朱由榔静静等着,他相信狐狸尾巴马上就要露出来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
  福建,郑宅。
  郑芝龙背负双手在书房内踱步。
  就在不久前从广西传来消息,桂王朱由榔想要提早举兵,希望得到郑芝龙的积极响应。这样两广福建连成一片可以对明廷构成较大的威胁。
  郑芝龙虽然答应了但心里其实还是有别的想法的。
  他当初答应和瞿式耜合作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明廷对他实行封锁,他只能就近从两广买粮食。
  而广东的丁魁楚态度暧昧,只有瞿式耜相对而言配合,郑芝龙只能和瞿式耜合作。
  搭上这根线之后郑芝龙才知道原来瞿式耜背后是桂王朱由榔。
  而朱由榔野心勃勃想要寻找机会把当今明廷的皇帝拉下马自己做皇帝。
  仅就这一点来说二人是有共同目标的。
  只是要让郑芝龙全力配合朱由榔的行动真是有些难。毕竟战时的消耗是惊人的,郑芝龙平日里养这些士兵都很勉强,真要打起仗来怕是会拖垮整支郑家军。
  最好是把消息报给北京,让清军出兵。
  这样郑芝龙不出一兵一卒也能够做到帮桂王涨声势。
  若在以往要做到这点并非不可能,毕竟这对满清也有好处。
  可现在却是难了。
  郑芝龙当初搭上满清这条线靠的是洪承畴。可如今清军在四川吃了场大败仗,许多名将被斩首。洪承畴也不知所踪。
  虽然清廷方面对外宣称洪承畴已经返回陕西,但郑芝龙总觉得不对劲。
  清军在四川惨败,总要有一个背锅的。这种时候洪承畴这个汉人自然是不二人选。
  可是洪承畴却并没有出现在北京而是留在了陕西,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唯一的可能是多尔衮希望通过冷处理把这件事的火药味淡下来。可郑芝龙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