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9

  可当射塌天领着百余马匪冲到刘家庄庄户面前时纷纷傻了眼,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口口水缸。
  “刺!”
  朱慈烺一声令下,几十杆木矛刺出。
  这是刘家庄庄户最精锐的武器,对付骑兵十分好用。
  不少马匪当即被刺死,其余马贼想要拨转马头,但疾驰之下如何能够做到,反而因为急勒马缰摔得人仰马翻。身后摇旗呐喊的新匪见状直是目瞪口呆,反应快一些的掉头就跑。
  难道是天要亡我?
  射塌天正自想着,他胯下坐骑便发出一声嘶鸣,紧接着软倒在地。
  射塌天连滚了几圈才停下来。
  他艰难的抬起头,迎面看到的是一张有些青涩稚嫩的脸。
  这是他最后的记忆,因为随后那名少年便挥起手中宝剑将他的首级斩下……
  射塌天死后,战况变成了一边倒。
  朱慈烺高高举起匪首的脑袋,那些跌落马背的老贼也都没了战斗的欲望,纷纷投降。一众新匪见状作鸟兽散。
  对这些手上沾有无数鲜血的老贼朱慈烺当然不会生出恻隐之心,在与刘去病商议一番后下令把这些土匪全部斩首。
  朱慈烺巧施妙计诱敌深入,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战刘家庄庄户只阵亡十五人,六十余人轻伤,绝大部分都是被土匪的流矢射中。而射塌天带来的一百名老贼马匪尽数被诛杀,一同被杀的还有六十余名新匪。
  如此战况引得众人一阵狂欢。
  虽然有三百多新匪逃了回去,但老贼尽数被诛,匪首射塌天也毙命,短时间内这帮土匪是不会再来刘家庄兴风作浪了。
  不过刘去病却没有像其余庄户那样庆祝,在他看来方才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朱平一行人,真实身份肯定不是商贾。
  大明不禁止百姓拥有刀剑,但绝对禁止私藏弓弩、甲胄。更不必说火铳这种东西了。
  如果刘去病没有猜错的话,朱权的真实身份应该是一个军官。总兵、副将之类的不大可能,但至少也得是个千总、把总吧?
第五章
去淮安
  “朱兄,某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刘兄但说无妨。”
  朱慈烺收起宝剑,微微笑道。
  “朱兄应该是位将军吧?”
  刘去病把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和朱慈烺能够听到。
  朱慈烺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是啊,如果自己不是个将军的话,无法解释为何会拥有这么多的火铳以及弓弩。
  “此事你知我知,万万不可对旁人讲。”
  “某晓得。”
  得知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刘去病十分高兴。
  “有朱将军这样的忠臣在,某相信朝廷终有一日会剿灭东虏,光复辽东的!”
  ……
  ……
  离开刘家庄后朱慈烺一行还算顺利,两日后抵达淮安府城外。
  淮安府隶属于南直隶,下辖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沐阳、赣榆、睢宁、宿迁九县,另辖海州、邳州。阖府共有户一十万九千二百五,口九十万六千三十三。
  当然,这是万历六年的统计数据,到了崇祯年间有所增减,大体还是作准的。
  其府治在山阳县,漕运总督驻地也在此县。淮安城位于神京与南京之间,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故而明廷在此设立漕运总督,总理漕运事宜。
  朱慈烺知道如今的漕运总督便是路振飞,这时路振飞还兼着淮安巡抚的头衔,可谓这一地区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朱慈烺对路振飞的评价很高,在原本历史中弘光朝廷覆灭后此人能够追随隆武帝朱聿键坚持抗清,也算是大明朝为数不多有风骨的文臣。
  这也是朱慈烺选择径直来淮安的原因。此时四镇尚未形成,淮安又有路振飞这样的忠贞之士坐镇,大体形势还是好的。
  要说这淮安府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其北面是淮河,西南是永济河,东南有射阳湖,东北有马逻乡、庙湾镇、羊寨乡三巡检司,可谓要冲。
  与普通的四方城池不同,淮安为新城、旧城、联城三城并列的格局。
  旧城周长为十一里,城高三十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曰观风,南门曰迎远,西门曰望云,北门曰朝宗。城上有大楼四座,角楼三座,窝铺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六十垛。
  新城周长七里零二十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门五座。东门曰望洋,西门曰览远,南门曰迎薰,北门曰洪极。在大北门的西边开有一小北门,叫戴辰门,另有角楼四座,窝铺四十八座、雉堞一千二百垛。
  联城则在新旧二城之间,东长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长二百二十五丈五尺,城高一丈四五尺不等,后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城楼大小四座,东南城门曰天衢门,东北城门曰阜成门,西南城门曰城成门,西北城门亦曰天衢门,雉堞六百二十垛。
  三城合在一起,周长为十七里,面积大约在四平方公里。
  旧城始建于唐,新城则是元末张士诚部史文炳在旧城以北修建的。
  至于联城,则是嘉靖三十九年修建。
  当时东南倭寇肆虐,数次侵扰淮安。为了防备倭患,漕运都御史章焕上奏朝廷,由原旧城东北隅接新城东南隅,修建了联城,联贯了新旧二城,也称为夹城。
  至此,淮安城三城联立的基本格局便已形成。
  朱慈烺看到这等雄壮城池心中亦不免啧啧称奇。
  淮安府的各衙门官署多集中于旧城,朱慈烺一行从北面来,要想进入旧城,得先穿过新城、联城。
  他们由新城北门洪极门进入城中,一路穿过新城,联城,又经旧城北门朝宗门进入旧城,直奔巡抚公署而去。
  巡抚公署位于淮安城旧城北,府衙稍南的位置。
  要说这淮安城中的衙门着实不少,既有山阳县衙、淮安府衙,还有巡抚衙门、漕运总督部院、以及常备察院。
  如今路振飞兼任漕运总督以及淮安巡抚,据说却是住在巡抚衙门的。
  这倒可以理解,毕竟此时运河几经中断,需要花费在漕运上的精力甚少,路振飞的大部分精力肯定还是花在督办淮安军政上。
  朱慈烺知道,在原历史时空中,南面就是淮安最先得到神京沦陷的消息的。四月初八,路振飞便根据塘报向治下官绅宣告了这一消息。
  稍晚一些时候,南京留都的官员们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便各自动起了歪脑筋,想要靠拥立藩王获得定策之功。
  如今朱慈烺既然已经从京师突围,自然不可能任由这些政治投机客胡作非为,只要他这个正牌太子在,那就是道统,是帝位毫无疑问的继承者。
  朱慈烺对于路振飞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史书。这一世他也只是从邸报上读到过几次路振飞的名字,与他本人却是从未见过。当然,在崇祯十七年他穿越之前,东宫太子有没有见过路振飞,朱慈烺就不知道了。
  不过见没见过却不重要,朱慈烺随身带着东宫宝玺,足以证明他的身份。那路振飞又是绝对的忠于帝室,有他的支持朱慈烺便可以安然无恙的抵达南京。
  “小爷,前面就是巡抚衙门了。”
  内侍刘传宗小心翼翼的说道。
  东宫侍卫长赵信也道:“公子,我们便陪您一起进去吧。”
  这个称呼还是朱慈烺特意强调过的。起初赵信常常口称殿下,这实在太危险了,故而朱慈烺命他只准叫公子。
  朱慈烺长长吐出一口气来,定下心神来道:“一会见机行事好了,那些门子护卫未必好对付。”
  刘传宗与赵信齐齐点头。
  一行人走到巡抚公署前,果然有几个护卫凑上前来。
  他们见朱慈烺衣着华贵,气质不俗,不敢贸然呵斥,小心翼翼道:“这位公子来巡抚公署有何贵干?”
  朱慈烺微微笑道:“我乃抚台大人世侄,受家父之命前来拜会抚台大人。”
  那两名兵卒听闻朱慈烺是路巡抚的世侄,态度变得愈发恭敬了。
  “这位公子且稍等,我去通禀一声。”
  其中一名兵卒冲朱慈烺抱了抱拳,便转身进了巡抚衙门。
  不多时的工夫一个身着藏青色云纹苏绸长衫的男人踱着步子朝朱慈烺走来。在他身后便是那前去通报的兵卒。
  那男子不算太高,身材微胖,脸上倒是富态的很。
  朱慈烺正自琢磨着这人不会就是路巡抚吧,那人却率先开口道:“鄙人便是本府门子路安,敢问公子怎么称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