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519

  骑马在小岗上远眺,吴三桂可以看的分明。
  这确实是一支大军啊。
  而且这支军队打着明军的旗号。
  难道中计了?
  可这若是计,演的也太像了吧?
  李过和高一功不惜拿自己的性命做诱饵,诱骗他上钩?
  吴三桂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他气的浑身发抖,嘴唇张张合合却是吐不出半个字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变成这样?
  如今处于险境的反倒是吴三桂。
  他的军队处于前后夹击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若是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很可能所有人都会被杀死。
  吴三桂闭上眼睛仔细思忖着对策,过了良久眼睛猛然睁开怒吼道:“拨转马头,随本王突围!”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捷
  黄德功的军队如同神兵天降一番,吴三桂完全没有准备。
  这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想当年顺军围攻山海关眼看着就要拿下,多尔衮率八旗突然杀出一举扭转局势。
  而现在清军围攻李过、高一功,突然杀出的却是黄德功,近乎完全一样的节奏。
  李过显然也注意到了清军的变化。
  原本清军已经发起总攻,现在却突然撤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
  李过趁机高呼道:“冲出去,都跟着本将冲出去。”
  人的求生本能在这一刻彻底爆发,那些已经抱着必死之志的明军骑兵又有了斗志,就连气力也增强了几分。
  吴三桂显然不打算和突然杀出的黄德功部硬碰硬。
  清军此时已经消耗了太多的气力,硬碰硬吃亏的肯定是清军。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吴三桂深谙此道,所以跑才是上策。
  只是黄德功部也是骑兵,吴三桂想跑谈何容易。
  刚看出清军逃跑的意图,黄德功便命儿郎们紧追了上来。
  吴三桂见状连忙命令一部分军队殿后,自己则率着心腹精锐先行一步。
  不得不说吴三桂逃跑的本领却是一绝。
  当初他在辽东任职期间就是出了名的逃跑将军。
  和后金的几次大战中,别人都是命丧沙场,惟独吴三桂能够全身而退。
  若说他一点过人之处没有,那是不公允的。
  但这点过人之处放在沙场上只能保命却不能取胜。
  不过眼下吴三桂显然不在意这场战斗的胜负。
  到处都是喊杀声,黄德功麾下虎贲大军憋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发泄机会。
  加上他们士气高涨,吴三桂派去殿后的军队被杀的丢盔弃甲,连连逃窜。
  随着清军的撤退,李过也看清了局面。
  原来有一支明军赶来增援,怪不得鞑子落荒而逃。
  他再细细一瞧发现这只军队打得是黄德功的旗号,心中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旧顺军与黄德功部并无间隙,倒是西军和黄德功当年打得是不可开交。
  所以黄德功应该不会给李过下绊子使坏。
  “儿郎们,黄将军来救我们了,杀鞑子!”
  李过怒吼一声,率领余部发起了反攻。
  ……
  ……
  清理战场总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因为对士兵来说,清理战场的主要任务就是割首级。
  首级代表了军功,代表了银子,代表了美好的生活。
  鞑子的首级更为值钱,一颗首级价值三十两。
  据初步统计,此役斩杀的鞑子有三四千人,虽然比不了四川大捷,却也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胜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黄德功愿意将这些首级分出一些来给李过、高一功。
  这让李、高二人感动不已。
  要知道要不是黄德功突然来援,他们莫说是取胜了,便是活命都难。
  现在黄德功愿意分首级给他们,他们自然十分感激。
  清理完战场之后李过邀请黄德功入城赴宴,黄德功当然是欣然应允。
  李过大摆筵席,凡是有功将领一概赴宴。
  宴席之上李过率先向黄德功敬酒:“黄军门大恩,李某人没齿难忘。来,某先敬黄军门一杯。”
  黄德功也连忙举杯道:“李将军真是太客气了。你我都是大明的将领,都是陛下的臣子,杀鞑子是我们的责任。何况这一次黄某也是得到了陛下的旨意才火速驰援荆门的。”
  “哦?陛下的旨意?”
  李过听得一愣,满脸的不可置信。
  虽说他们口口声声称吾皇圣明,可皇帝就是再圣明也不可能对千里之外的事情了如指掌啊。
  “对,陛下得到了奏报,吴三桂近期会攻打荆门,便下旨命我立即来援,不得有误。”
  李过心里仔细分析着。
  听黄德功方才的话不似是阿谀奉承,往天子脸上贴金,倒像是发自肺腑之言。
  难道天子真的有渠道打听到吴军的动向?
  这也太可怕了吧。
  还好他没有生出复叛的心思,不然以天子的深不可测,他这一众兄弟还不得都死无葬身之地。
  “哦,原来是如此。吾皇圣明啊。”
  李过冲着南京的方向拱了拱手,怅然感慨道。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今上的雄才大略便是秦皇汉武也比之不及。有圣上在,大明何愁不能中兴啊。”
  黄德功这番话倒不是拍马屁而是实话。
  朱慈烺继位后所作所为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天子的改革整顿使得暮气沉沉的大明朝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和生机,经过几次与鞑子的对决,如今明清之间的实力对比已经隐隐发生了转变,反倒是明军占优了。
  当然,现在距离发动全面反攻还早,不过大明文武官员心中都是信心满满。
  李过心里则是五味杂陈。
  老实说他打小便过着苦日子,后来连苦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便跟着叔叔李自成造反。
  那个时候他对大明的官员、大明的体制,甚至是大明的皇帝都恨透了。
  当时他也骂出过狗皇帝不得好死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