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519

  象山县的百姓人人自危。
  这年头谁家还没个男丁?谁家希望自家男丁去当兵?
  这可是乱世,动不动就要打仗的。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万一捅个血窟窿出来还能活命?
  而且陈县令为何在此时招募士兵他们都很清楚,那是为了打倭寇啊。
  倭寇可是比鞑子还要凶残的存在,和他们对战岂有获胜的可能?
  所以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给前来搜查的衙役吃了闭门羹。
  如此一来陈县令更是暴怒。
  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
  他或许对那些世家大族,土豪乡绅无可奈何,但对付区区升斗小民有的是办法。
  他只要抬起脚狠狠踩下去,就能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刁民踩成齑粉。
  他下令衙役强行撞开门前去拿人,凡是适龄青年一个不放过。
  这些良家子被衙役们半拿半锁的带走,集中到一起开始训练。
  虽然他们心中千般不愿却也没有办法,他们已经算是新兵,如果逃跑那就是逃兵,被抓回去第一次杖责,第二次就要砍头了。
  他们纷纷祈祷倭寇千万不要来象山县城,即便来做做样子就好,千万不要猛打猛攻。
  不然他们就得真的上阵迎敌,就凭他们这临阵抱佛教训练的三招两式,怎么可能是训练有素杀人如麻的倭寇对手?
  岂不是送人头吗?
  乔渊也被抓了去。
  虽然他提前得到了堂叔的告诫却并没有逃走,可他实在无法做出抛下堂叔独自逃命的事。
  现如今象山县中竟然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军队。
  虽然这支军队的士兵穿戴各一,有的甚至连佩刀都没有,但至少人数很多看上去很唬人。
  陈县令已经想好了,到时倭寇若真的来攻打县城,就把这一万多人全部派到城墙上,东南西北围城一圈。
  倭寇看到这阵势多半会怂,只要他们退兵陈县令的目的便达到了。
  至于这期间士兵们的吃穿用度嘛自然从县库之中出,虽然账面有亏空不好看,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就在陈县令为自己的英明决策而沾沾自喜时,突然接到报告,朝廷的大军已经抵达宁波府,正在朝象山县方向开来。
  陈县令不由得愣住了。
  朝廷?大军?
  他没有听错吧?
  朝廷竟然派了大军来象山?
  难道是为了平剿倭寇?
  他实在想不出还能是因为什么。
  “统兵的将领是谁?来了多少人?”
  陈桓十分激动的问道。
  报信的差人连忙道:“朝廷此番前来剿灭倭寇的大军乃是兵分两路。一路从陆路出发,一路从海路出发。从陆路出发的军队有三万人,由神策军将领韩阳统率。从海路出发的有五十艘广船,合计一万人,由郑成功统领。”
  陈桓原本还有些怀疑,但听差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见不似有假,心中却是狂喜。
  好,好啊。朝廷派出大军来剿灭倭寇,他便不用再担心了。
  原本他已经在自己床头备下了一把匕首,如果倭寇攻入城中他便用那柄匕首自尽守节。
  这样即便他死了,他的家人也不会遭难。
  如果他没有自杀殉城而是选择了苟活,他的家人肯定会被朝廷问罪严惩。
  现在他再也不用自杀了。
  前来平剿倭寇的大军数万,且都是神策军的兵,这可是大明最能打的军队,就连鞑子也不是对手。
  区区小股倭寇也就是给这支军队填牙。
  不过这样一来陈桓招募士兵就成了多余之举。到时朝廷的大军开至,他还得让这些新兵给朝廷的军队腾地方。
  但总的来说朝廷派大军前来绝对是好消息,与之相比他的这点付出又算的了什么?
  “你方才说朝廷派出的大军已经到了宁波府?几时能到象山县?”
  “快的话今日就能到,慢的话明天也应该到了。”
  “好,好啊!”
  陈桓攥紧拳头道:“速速通知下去,全县的官员、吏员、乡绅都要通知到,准备好迎接朝廷王师。”
  “小人遵命!”
  “恩,退下吧。”
  陈桓此刻的心情显然很好,他甚至很想畅饮一番。
  不过理智告诉他现在还有很多需要他准备的东西。如果不能把前来剿倭的将军伺候舒服了,他们出工不出力,届时吃亏被责罚的还是陈桓自己。
  所以他一定要提前布置,尽可能的把每一处细节都想好,让领兵的将领挑不出一丝错来。
  尤其是那个什么郑成功,此人现在可是天子面前的红人,自己一定要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客军
  韩阳和郑成功先后脚到了象山县。
  此前象山县令陈桓已经提前得到消息,备下酒宴为二人接风。
  酒宴之上陈桓说了许多恭维的话。没办法他也不想这样厚脸皮,可现在他是有求于人,面子嘛反倒是没那么重要了。
  只要郑成功和韩阳能够击退倭寇,那他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只不过酒宴结束之后,郑成功单独找到陈桓要与他商议抵御倭寇之事。
  陈桓大感惊讶。
  要知道现在可是后半夜,这郑成功的积极性也太高了吧。
  当然,陈桓不敢拒绝,他把郑成功请到书房,命人奉上热茶准备来一次秉烛夜谈。
  屋内摆满了蜡烛、油灯,火光映照在郑成功的脸上显得有些阴晴不定。
  “不知郑将军想问何事?”
  郑成功淡淡道:“既是抵御倭寇,自然要了解倭寇的动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郑将军说的极是。据本县所知,袭扰象山县的倭寇大约在五千人左右,他们居无定所,每每出动必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方才陈县令说他们居无定所?”
  郑成功挑了挑眉。
  “是啊,倭寇都是如此,没有一个固定住的地方。”
  “陈县令想当然了。”
  郑成功当即打断道:“即便是倭寇,也肯定有一个老巢。陈县令认为他们居无定所,或许只是因为他们的住所不在陆上。”
  “不在陆上?”
  陈桓满是狐疑。不在陆上难道还能在海上吗?这个郑成功也太自信了吧。
  “对,不在陆上。”
  郑成功顿了一顿道:“如果某没有料错的话,他们的老巢很可能在一个岛上。他们平日里都是在那个岛上休息、补给,只有外出劫掠时才会乘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