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519

  现在好了,郑芝龙决定反叛朝廷拥立桂王,郑三虎这些老部下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便说这次浙江之行便可以把憋闷在胸中窝囊气全部撒出来。
  九山岛原先就被一股海寇占据,经营的井井有条。
  郑三虎率部前来后对方乖乖的将其献了出来。
  没办法做海寇的比的就是谁的拳头硬。
  对方可是郑芝龙的人,做海寇的要是谁不给郑芝龙面子,那也可以不用在道上混了。
  安顿好了后方后郑三虎便放开了手脚大干起来。
  烧杀奸淫,沿海劫掠本就是他的看家本领。虽然放下的时间有些长了但重新拾起来并不困难。
  郑三虎命手下全部换了倭人的发饰、服饰,就连佩刀都全部换成了倭刀。
  他的部下甚至大多数都会说倭语,战斗力又极其凶悍,寻常人等根本看不出端倪。
  只是近来他只是派人袭扰沿海的村庄,震慑力还是有些不够。
  郑三虎正在筹划干一票大的。
  他准备派兵攻打象山县城。
  他早已派人打听过,如今的象山县根本没有多少驻军。宁波府的驻军都集中在府治。
  绍兴知府是个怂包软蛋,不敢调拨兵力去象山增援,生怕倭寇来出调虎离山直接攻打府城。
  如此一来郑三虎便无须再有顾虑,可以尽遣主力攻打象山。
  象山县的城墙并不高大,郑三虎认为他甚至不用派人赶制大型攻城器械,直接蚁附攻城就是了。
  只要拿下了象山县城他们就可以狠狠的打朝廷一个耳光,让朝廷颜面尽失。
  当然这些都是几天后的事情,现在他要好好享受男女之欢。
  他们劫掠来的女子都被关押在了柴房之中,随时供其发泄欲火。
  郑三虎根本不顾忌他们的感受,反正对他而言这些女子只是泄欲的工具罢了。
  只要能让麾下的士兵高兴,便是玷污再多女子的清白也无妨。
  他们本就是海寇,世俗的道德准则根本约束不了他们。
  接受朝廷招安之后他们只是暂时把心中的恶念压了下去,现在只是重新把其释放出来罢了。
  “小娘子,哥哥我来了。”
  郑三虎发出一声淫笑,迈步朝柴房走去。
  ……
  ……
  经过郑成功的一番安排陈桓招募的新兵已经全部离开了军营,取而代之的是朝廷的虎贲大军。
  这支军队的主体就是当初的神策军,只是进行了一轮整编,加入了些登莱的官兵。
  若是原先郑成功指挥这样一支军队是有些吃力的。可自从野牛岛大捷后他在军中的威望大增。就连登莱巡抚张肯堂都对他大加褒奖。
  这种情况下郑成功率领这支军队来象山剿倭便不再是问题了。
  经过一两天的休整,长途行军的疲惫得到了缓解。
  郑成功决定不再耽搁,立即开始搜海。
  倭寇问题一日不解决,陛下心中的那颗结就永远解不开。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若是不能为天子分忧,他岂不是对不起陛下的知遇之恩?
  郑成功来时就已经下定决心,不灭倭寇终不还。
  他们是走海路到的象山,所以船不是问题,不需要再临时赶制。
  他们搭乘的都是大号福船、广船,远航都没有问题,不用说在近海搜查了。
  根据陈县令的描述,倭寇来无影去无踪,行动十分迅捷。
  郑成功初步认定倭寇的老巢就在象山县周围。
  象山县紧邻大海,曾建有昌国卫。
  虽然现在卫所制度名存实亡,但留下的港口还是可以用的。
  昌国卫的卫所军原先除了种地,也偷偷出海捕鱼、晒制私盐以贴补用度。所以他们的港口能够容纳不少船只。
  现如今郑成功从登莱带来的水师便全部停泊于此。
  郑成功一声令下,船队全部扬帆起航。
  郑成功本人和陈县令在一艘最大号的福船上。
  这还是陈县令第一次出海,站在甲板上被海风一吹只觉得脑子都有些发晕。
  “郑将军,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某也不知,一寸寸的搜过去,搜到倭寇为止。”
  郑成功不疾不徐的说道。
  陈县令强颜欢笑道:“那得搜到什么时候去。郑将军真的要一直在这船上待着?”
  “职责所在,某不敢有丝毫懈怠。甲板上风大,陈县令若是没有什么要事便先回舱里待着吧。”
  郑成功的语调虽然很平和,但在陈县令听来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他面色一红,咳嗽了两声道:“不碍事,不碍事的。郑将军都能在这甲板上待着,本官又有何不可?”
  郑成功颔首点头道:“既如此,陈县令便请便吧。”
  ……
  ……
第四百四十六章
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不知从何时起郑成功已经习惯了在海上的感觉。
  那种漂泊不定的感觉反而比踩在实实的地面上更叫人感到心安。
  也许他注定就是大海的儿子吧。
  当初郑成功出生在日本,从小便寄住在当地大名家中。
  只是到了读书的年纪才被父亲接回福建老家。
  远渡重洋,当时的郑成功心中是很害怕的。
  海浪拍打在船舷上,那种清脆的响声让人心悸。
  还有海鸥,它们总会盘旋在船的上方,一阵阵的回旋,回旋……
  有人说过,海鸥是死去船员变得。
  每有一个船员离世,他的灵魂就会变成一只海鸥。
  或许这就是船只周围总会出现海鸥的原因吧。那些死去的水手也怕寂寞啊。
  郑成功记得当时他特别喜欢数海鸥。一只,两只,三只。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他从日本到福建,渡过了数个这种日夜。海上物资匮乏,只能吃一些事先腌好的酱菜和干馒头。
  郑成功和其他船员一样也没有丝毫特权。
  不过他撑了过来。
  也许是打那时起郑成功养成了不轻易服输的性格。后来他被父亲送到南京国子监求学,再后来他遇到了当今天子,改去读了皇明军校。
  一切的一切都好似命中注定一般。
  从皇明军校毕业后,他去山东观政,亲眼目睹了官军如何修建棱堡,如何抵御鞑子凶残的进攻。再之后他去了山东,去了登莱,成为了登莱水师的一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