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9

  无奈之下觉罗巴哈纳只能放弃这一想法,尽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
  德州,我记住了,用不了多久我便会再杀回来。到了那时必定一举破城,把城内屠的鸡犬不留。
  我保证!
  觉罗巴哈纳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
  ……
  “鞑子退兵了。鞑子退兵了!”
  城头的明军个个欢欣鼓舞,兴奋的挥舞着拳头。
  秦拱明却是面色凝重不发一言。
  他能够理解此刻士兵们的心情。
  在普通士兵心目中,八旗士兵不仅凶残暴虐,更是强悍无比不可战胜。
  如今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击退了旗兵,守住了德州城,如何能不喜?
  德州大捷,捷报送到朝廷,天子龙颜大悦,将士们理所当然的会受到封赏。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秦拱明却觉得有些遗憾。
  他原本的计划是让庆王朱帅钦诈降,这样等清军入城的时候发动奇袭全歼之。
  可朱帅钦担心诈降会引起朝廷的猜忌坚决不同意,秦拱明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等着清军主动来攻城。
  他让士兵们坚壁清野,坚守城中不出,给清军一种德州兵力空虚的错觉。这样清军势必会毫不犹豫的攻城。
  秦拱明对守住德州自然是有信心的。但他想做到的不光是守住德州,更是借此消耗尽可能多的清军。
  八旗精锐的数量有限,死一个少一个,短时间内亦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补充。
  如果能够全歼这五千多兵八旗兵,对清廷来说绝对是个极大的打击。
  但这不是秦拱明一个人能做到的,还需要清军将领的“配合”。
  偏偏觉罗巴哈纳十分谨慎,在权衡过后直接选择了退兵。
  如此一来这只清军还是保存了不少实力的。
  秦拱明麾下的这两万人若都是白杆兵等精锐,还可选择出城追击。但其麾下大部分都是团练乡兵,守城还是可以的,与八旗兵野战基本就是送死。
  是以秦拱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觉罗巴哈纳和石廷柱率领部众撤离。
  这一仗过后,相信清廷对于山东的虚实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于山东的重视程度也会随之提高,难保不会做出兵力调整。
  若是其把兵力向东线倾斜,欲求先取山东,那秦拱明和高杰的驻防压力也会随之大增。
  不过这些都不是需要立刻考虑的问题。眼下刚刚打赢了一场大胜仗,秦拱明要做的就是派人清点斩首清军士兵的首级数,然后向朝廷报捷。
  自三月京师陷落先帝殉国以来,朝廷一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几乎每天传来的都是坏消息。
  朝中诸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其实也是没底的。这种时候实在是太需要一场大捷来振奋人心了。
  德州保卫战的胜利关乎的不光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会影响整个天下战局。
  此役更是打破了八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让朝廷君臣能够挺直腰杆跟东虏干到底。
  说到底大明立国三百年,在百姓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正朔所在。
  如今李自成势颓困守关中,张献忠龟缩四川一地。也就是南边的大明朝廷有实力和东虏分庭抗礼。只要朝廷能够拿出保护子民的决心与实力,民心便会倾向于朝廷并为之所用。
  ……
  ……
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
  南京,乾清宫。
  朱慈烺一口气看完从山东德州送来的捷报,心中直是畅快不已。
  秦拱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不但守住了德州,还斩杀满洲正蓝旗甲兵六百七十三人,汉军镶红旗甲兵八百三十一人。
  这些首级秦拱明已经命人全部用石灰处理好,由一只军队押送运往南京。
  让朱慈烺兴奋的不仅仅是秦拱明打了一场胜仗,更是就此破除了八旗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自打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在与八旗军的战斗中便是败多胜少。往往明军一听说八旗军来了就会一哄而散,全无战斗的欲望。
  这种情况下,一场大捷绝对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当然,朱慈烺也知道此次秦拱明能阵斩这么多人是因为清廷方面的大意。
  多尔衮一定认为,山东各府县兵力空虚,可不费吹灰之力收取之。
  这种情况下多尔衮派去收取山东的兵力肯定不会太多,大概认为八旗兵所到一处,城中官员便会打开城门跪迎。
  可当八旗兵马进抵德州时却发现城门紧闭,统帅自然会勃然大怒。
  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统兵将领都会选择攻城,毕竟在他们得到的信息中德州就是一座空城。
  秦拱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清军攻城的时候予以猛烈攻击,消耗了不少八旗有生力量。
  赏,这些有功将士一概要赏!
  只待从德州运来的清军首级由兵部核验无误,朱慈烺就会降旨对德州将士们进行封赏。
  秦拱明已经官至总兵,只能在勋爵上想办法。
  与原本历史不同,此刻南明封爵尚未泛滥。像原本历史中的四镇都没有封爵。左良玉也只有一个崇祯封的宁南伯爵位,并未晋封侯爵。
  但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秦拱明封爵后,四镇以及左良玉会不会心生不满?
  黄德功、高杰还好说。这二人毕竟还是对大明忠心的,即便心中不满也不太可能兵变。
  刘泽清、刘良佐这二人首鼠两端,可现在被夹在凤阳府,除非降清也没有别的出路。
  最让朱慈烺担心的便是率兵镇守湖广的左良玉。
  此人在崇祯朝的时候就很跋扈,到了崇祯末年已经是听封不听调,就连崇祯都指挥不动他。
  甲申国变,北京城破,朝廷的威望又降了不少,左良玉更是无所忌惮。
  这年头手中有兵才硬气。偏偏左良玉手中有大军二十余万,占据了大半个湖广,俨然当年的辽镇祖家。
  这样一个军阀占据的还是鱼米之乡的湖广,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自然不会把朝廷放在眼里。
  如今的左良玉,与其说是大明的湖广总兵,不如说是个土皇帝。和当年的辽镇祖大寿很类似,左良玉既不投清也不受明朝节制,这种模式对他是最有利的。
  当然,左良玉至少在面上还是明臣,如果朱慈烺给秦拱明封爵的行为刺激到了他,很可能这厮会立刻翻脸。
  要知道历史上左良玉可是做出过疯狂举动的。
  当时李自成被满清赶出关中,如丧家之犬般的逃到了湖广。
  左良玉哪里敢跟李自成硬碰硬,闻讯之后下令麾下将士把武昌洗掠一番,即顺江而下攻向南京。
  左良玉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其实就是想要占据南京,要不是在途中病死,说不准真要和弘光朝廷拼个你死我活。
  当然,现在的局势要比历史上的好。至少山西还没有尽数落到满清的手中,山东也在大明的掌控中。
  这种时候朱慈烺要做的就是稳住左良玉,就像他对郑芝龙做的那样。
  没有人比朱慈烺更清楚,左良玉最多只有十个月的寿命了。朱慈烺完全等得起,到时候左良玉一命呜呼,便是朝廷收编其部众的大好时机。
  当然,朱慈烺要利用这一段时间提前布局,拉拢左良玉的部下。
  左良玉麾下虽然有二十余万人,但大部分都是独立成营。
  如金声桓部。这种有实力的小军阀就是朱慈烺要着力拉拢的对象,只要对其许以厚利,未必不能分化其与左良玉的关系。
  是以朱慈烺决定令下一道密旨,派人送到湖广交给堵胤锡。
  堵胤锡可以算南明少有的能臣。
  若不是被何腾蛟这个猪队友一坑再坑,湖广的局势也不会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