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0/519

  来到青州府后刘贺是无论如何不想再回去了。这里的人热情好客,对他们这些流民毫不排斥,他只想留下来好好过日子。
  “你还没见过生的土豆,红薯吧。快来瞧瞧,竟然是这个样子。”
  阿牛往刘贺身边一凑,笑嘻嘻的说道。
  被他这么一说刘贺也感到有些好奇,盯着瞅了良久。
  “这玩意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出奇的,怎么就那么好吃呢。”
  不论是土豆泥饭还是红薯粥刘贺都吃过了。
  他不得不说这两种东西的口感很好,且饱腹感很强。吃了一些后便再也不会感到饿。不像包谷面做的吃食,吃过没多久就饿。
  “好了,这可是我的宝贝,我得留好了。”
  阿牛说完便把土豆和红薯从刘贺手中抢走。
  这下刘贺不干了:“你这是做啥。这又不是啥稀罕玩意。何况我就看两眼,至于那么小气吗?”
  阿牛撇了撇嘴道:“我还等着开春把它种下去那。咱还没有地,便就种在屋外。”
  刘贺愣了一愣道:“啥,你要种土豆和红薯?”
  阿牛点了点头道:“对啊,不种的话咱们就只能每日排队去领饭吃。反正我觉得挺不舒服的。”
  刘贺仔细想想也是,他们有手有脚的总是吃白食也不是个事。
  “那咱们也种不了多少啊。”
  “那可不一定,我听说这土豆跟红薯的产量很高,也许我们种上一些就够吃了。”
  阿牛似乎对土豆、红薯很有信心,拍着胸脯道:“届时我做土豆泥,你熬红薯粥。如何?”
  “行啊!”
  刘贺也被阿牛勾起了兴致,反复搓着手掌道:“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件事你可不要对外人讲,我怕有人来偷挖咱们的红薯、土豆。”
  阿牛压低了声音道:“别咱们兄弟辛辛苦苦的把红薯、土豆种出来便宜了贼。”
  刘贺连忙点头:“放心好了,我不会对外人讲起的。”
  “嗯,我先去把土豆、红薯放好,然后咱们一起去打水。”
  ……
  ……
  对于在青州府城外设镇安置流民一事,知府和同知的分歧很大。
  按理说主官和佐贰官意见不一,理当以主官为准。
  可同知说的也不无道理。
  “府尊,这些流民皆是来自北直隶,不可不防啊。万一他们之中有鞑子安插的细作那可该如何是好?”
  同知张彦劝阻道:“还请府尊派人监视这些流民,以防万一。”
  知府吴连登皱着眉头不发一言。这几日同样的话张同知已经说了无数遍了,他的耳朵都听的起了老茧了。
  在府城外设镇是他吴连登的主意,现在却要派人去搞什么监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在吴连登看来张同知这个搞法是万万要不得的。
  ……
  ……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书天子
  “本府还是觉得不可!”
  知府吴连登大手一挥道。
  同知张彦瞬间就愣住了。
  这位府尊大人也太顽固了吧。
  事关重大,要面子也不是这么个要法。将来真的出了事,可不是他这一个小小同知担得起的。
  佐贰官向来是给主官背黑锅的,对此张同知可谓是心知肚明。
  不过他可不打算被吴知府带进沟里。
  既然吴知府冥顽不灵,他就只能选择另一条路了。
  离开吴知府的书房后张彦风风火火的回到了自己的官署。
  一府同知办公的官署自然是独立的。
  张彦屏退了左右,撩起官袍在书案前坐定。
  他亲自研磨,待墨研好后提笔蘸墨挥毫疾书了起来。
  他准备向圣天子上书,弹劾知府吴连登。
  通常而言下级弹劾上级会被认为是十分不智的举动。
  其一弹劾若是不成功下级肯定会遭到上官疯狂的报复。
  其二即便被弹劾的上官真的倒了,新来的也不会给那下属好脸色。
  官场本来就是强调秩序强调等级的。那些企图打乱秩序打乱等级的肯定会遭到反噬。
  在官场上下一致孤立下,那个弹劾上峰的官员注定难以走远。
  张彦宦海浮沉多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却不得不这么做。
  毕竟这件事实在关系重大,若是真的让鞑子的细作混入灾民之中,那危害可比他被官场孤立还要大。
  很可能圣天子一怒之下便把他罢官,那他的前程就全毁了。
  何况只要他因此事被天子记住做到了简在帝心,那么即便被官场孤立又如何?
  既已拿定主意张彦便没了任何顾忌。
  他奋笔疾书,很快就将一封奏疏写好。
  他将奏疏展开先是吹干上面的墨迹,随后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
  这份奏疏乃是他一气呵成写就,故而读起来十分顺畅。
  张彦长长出了一口气。
  府尊,不是我有意要弹劾你,是你逼我的!
  ……
  ……
  数日后青州府同知张彦上的奏疏经由驿站到了南京,送入通政使司分拣。
  照理说同知这种品级官员上的奏疏优先级不会很高。
  可这封奏疏却是有些特殊,因为打了加急的标志。
  一般这种加急的奏疏都很重要。要么事涉军情,要么和灾荒有关。
  通政使司连忙将其列为最紧要的一档,也顾不得这份奏疏为何是副官上的而不是正官了。
  通政使司只负责奏疏的分拣,之后会命人送入宫中。
  接下来就是内阁的活儿了。
  内阁诸位大学士们会大致把呈递来的奏疏阅览一遍,给出票拟意见。之后这些奏疏又会转送至司礼监。
  司礼监太监也会看一遍奏疏,挑出那些重要的呈递御前,至于那些普通的则自己给出批红。
  数千份奏疏要是每一份都要皇帝亲自批阅,那就是累死也批不完。
  在看到一份来自山东青州府的奏疏时掌印太监刘传宗皱起眉头。
  这个同知张彦竟然弹劾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青州府知府吴连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0/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