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519

  这座小镇之中的灾民粗略估计也有数万人,比寻常的县城人还要多。
  青州知府任由灾民在这里搭建棚子、瓦房,使得场面十分混乱,这个渎职之罪肯定是跑不了了。
  不过他们还不准备立即出手发难,待搜集齐了证据才是他们出手之时。
  毫无疑问这个小镇之中的灾民都是北方口音,其中大部分甚至是北直隶口音。
  北直隶是鞑子统治的核心区域,东厂番子决定从来自这些地方的灾民入手。
  为了不引起注意打草惊蛇,他们分开心动,只定期碰头分享信息。
  要想寻到蛛丝马迹并不轻松,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此行事关东厂前景,绝对不容有失。
  ……
  ……
  自打进入河南之后,吴三桂的日子便过的很滋润。
  当地的官员不敢得罪他,好吃好喝的供应着。
  这哪里还像是一个刚刚打了败仗损兵折将的待罪之臣,分明就是一个立了天大功劳的有功之臣。
  吴三桂越发庆幸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
  如果他选择返回陕西,被阿济格挤兑不说,有可能还会被剥夺兵权,哪里有现在这种逍遥日子快活。
  河南如今是满清权力真空地带,相较于陕西和北直隶,满清在这里的统治很薄弱,吴三桂得以过的如鱼得水。
  他甚至想要把这种状态继续保持下去。明清对立,他夹在中间浑水摸鱼。
  当然,为了未雨绸缪吴三桂还是有所动作的。
  他首先做的就是补充兵员。
  湖广的几次战斗让吴三桂损失惨重,其中以绿营军为主。
  为了补充这部分兵员,吴三桂选择了两种方法。其一是直接吞并河南的绿营军。其二是抓壮丁编练新军。
  第一种方法简单粗暴直接,见效很快。
  但缺点也十分明显,那就是战斗力不强。
  河南绿营兵的实力在吴三桂看来甚至比流寇强不了多少。所以他才会在此之外抓壮丁编练新军。
  培养新兵虽然耗时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军队。新兵就像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泼墨书写,在吴三桂看来是效率最高的。
  而那些绿营老兵一个个混成了兵油子,知道怎么规避风险,想要改造他们是很难的。
  吴三桂对于编练的新军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只要能够达到陕西绿营军的水准就好。
  原本吴三桂还担心多尔衮会趁机剥夺他的兵权对他动手。但谁知道豪格突然发难,和多尔衮斗得你死我活。
  多尔衮为了对付豪格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自然没有精力再去搞吴三桂。
  吴三桂可谓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等到多尔衮搞死豪格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满清内部已经是元气大伤。
  所以虽然多尔衮对吴三桂恨得牙根发痒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先让吴三桂驻扎在河南,对其听之任之。
  吴三桂见多尔衮不敢动他胆子也越来越大。一开始他还只是抓壮丁编练新军,渐渐的他开始威逼当地官府的官员,供养他的这支大军。
  河南本就是赤地千里,饿殍满地,哪怕是官府中的存粮都十分有限。
  无奈吴三桂手中有刀子,这些地方官员们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十分不甘的把粮食拿出来供养吴三桂的大军。
  只是这样一来河南诸府县便没有了任何的库存粮食,一旦遭遇兵祸天灾没有任何补救的可能。
  吴三桂也完全没有把河南当做安身立命的地方,只是拼命的吸血,吃相十分难看。怎么看吴三桂都像是一只饿狼,吃饱了抹抹嘴便走。
  许多河南的百姓见活不下去了就都经由开封逃往归德府。
  如今归德府是在明军控制下的。许多百姓便是经由这里逃入山东。
  如今的河南与山东虽然只隔着一条黄河,却是天壤之别。
  河南的百姓挨饿受冻,山东的百姓却都能吃饱肚子。
  越来越多的河南百姓听说山东种植着一种叫土豆的农作物,这玩意量大管饱,便是再贫穷的人也吃得起。
  为了活命他们甘愿背井离乡赌上一次。
  ……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
  十二月二十七,桂王朱由榔在五千名士兵的护卫下来到了凭祥州。
  再往南去便是著名的镇南关,跨过镇南关便是郑氏家族统治的安南。
  从镇南关到升龙有五百余里,即便今日桂王跨过边界,远在升龙的郑主也不可能得到消息。
  何况朱由榔还不想今日就跨过边界。
  他还有些不放心。尽管郑主承诺将保护他的安全,但生性多疑的朱由榔想要做到万无一失。
  作为朱由榔仅剩的拥泵,瞿式耜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最后的五千人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虽不说可以个个以一敌十,但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
  即便是面对朝廷最精锐的军队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这是瞿式耜和朱由榔最后的资本,自然是紧紧攥在手心里当做宝。
  在镇南关做了一番调整后朱由榔终于下定决心越过边界。
  当大军跨过边界进入安南境内时朱由榔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
  首先他是大明的亲王,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跑到了连属国都不算的属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除了感到屈辱之外他还有一些庆幸。毕竟逃到了安南他暂时就获得了安全。
  朝廷的大军便是再凶猛也不可能一口气追到升龙去吧?
  只要让他有了喘息之机,一番招兵买马卷土重来孰胜孰负犹未可知。
  直到现在朱由榔都认为他还有机会竞争皇位,之前的失败只是运气问题罢了。
  瞿式耜当然比朱由榔看问题看的更透彻一些。可现在除了支持朱由榔的一切决策外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他只能寄希望于朝廷的决策失误,给桂王赢得一些时间。
  拖字诀已经是他唯一的办法了。
  过了半个时辰,五千大军终于全部越过镇南关进入安南境内。
  虽然安南如今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属地,但实际上自打万历后期大明就丧失了对安南的控制。说郑主是安南的土皇帝丝毫也不为过。
  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自然得表现的和善一些。不然要是安南人一怒之下把朱由榔赶回广西去,他们就真的傻眼了。
  在朱由榔的命令下全部士兵一律下马步行,一来是为了节省战马的体力,二来也是向安南人表明态度。
  他们并没有任何敌意,只是想获得一个落脚之地。
  很快他们遇到了在安南的第一个小城。
  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军事戍堡。
  粗略的估算,它能容纳两千人左右。
  但其实际的驻军人数显然远远小于这个数字,瞿式耜估计最多也就是一千人左右。
  不管怎样上前交涉是必须的。
  瞿式耜派了一名心腹前去叫门。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座戍堡之中竟然有士兵会说汉话。
  如此一来交流就容易的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