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519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这五百人进行重点观察,发现有异样的立刻记录下来。
  从种种迹象来看其中的不少人确实有很大嫌疑,但更多的人和寻常灾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通过超过三天的蹲点观察,东厂番子又将范围缩小到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有重大嫌疑,每条特点都符合阿牛对于细作的描述。
  东厂番子决定像抓捕阿牛那样等他们露出马脚。
  事实证明便是隐藏最好的细作最终都会露出破绽。
  这些鞑子细作相继被抓获,东厂番子又对他们一一审讯,得到了不少有用的讯息。
  原来这次他们来青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搞一些土豆、红薯回去种植。
  鞑子治下的北方已经到了赤地千里,易子相食的地步。
  若是任由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最后不用明军北伐,鞑子自己就得内乱了。
  所以多尔衮把希望寄托在土豆、红薯上,希望这种大明刚刚推广种植的高产农作物能够把满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这个如意算盘打的是真响。
  不过东厂的番子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
  这些细作全部被捆绑押回南京作为鞑子侵入山东的证据交由圣天子裁决。
  而青州知府也因为玩忽职守被东厂的人拿下一并押解进京。青州府的具体事务暂时由副官同知代理。
  一场极大的威胁消弭在萌芽状态。
  很快南京方面就接到消息。
  第一个接到消息的自然是东厂厂公刘传宗。
  得知自家番子抓回了几十名鞑子细作,他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好,好啊。这帮小崽子没有让他失望。
  这一仗可以算是东厂的翻身仗。
  一直以来东厂都被内厂死死的压制,没有一点胜出的机会。
  在皇帝陛下心中肯定也把内厂排在了东厂前面。
  可这次青州事件之后陛下心中的那杆秤肯定又会有所偏移。
  毕竟青州事件从一开始就是东厂爆出的。之后的跟进决断抓捕也都是东厂一手在做。
  内厂在整个过程中只充当了看客的角色。
  皇帝陛下这一次一定会对东厂和自己青睐有加的吧。
  一想到这刘传宗便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朝乾清宫奔去。
  此刻朱慈烺正在暖阁之中小憩,得知刘传宗求见便睁开眼宣其觐见。
  刘传宗进到暖阁之后跪倒在地行礼如仪,之后满脸堆笑道:“陛下,山东那边有结果了。”
  朱慈烺哦了一声,摆手道:“说说吧。”
  “经过东厂一番彻查,青州府果然混入了鞑子的细作。一共有五十三人,已经全部被缉拿归案。”
  朱慈烺闻言还是感到有些惊讶的。
  五十三人,这个数量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他原本以为鞑子最多也就会派出十几个细作,不曾想竟然还有五十多人。
  还有一点让朱慈烺感到惊讶,那就是东厂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到鞑子细作。
  这真是叫他刮目相看。
  “这些鞑子细作潜入青州是为了什么?”
  “回陛下的话,据他们的招供,多尔衮派他们来是为了窃取土豆、红薯并获悉其种植方法。”
  刘传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口气说了出来。
  红薯、土豆……
  这多尔衮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朱慈烺才在山东推广土豆、红薯不超过一年,鞑子那边便有了消息。
  看来多尔衮此人还是有些眼光的,能够意识到土豆、红薯的重要性。
  “那些细作还说了什么?”
  朱慈烺不怒自威的问道。
  “回禀陛下,那些细作说北边已经快要断粮了。所以鞑子才会把希望寄托在土豆和红薯上。”
  原来如此!
  朱慈烺预料到满清的粮食问题会很严峻,但没意识到他们已经到了近乎断粮的地步。看来郑芝龙仓皇逃回海上对满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少了郑芝龙这个点满清只能通过晋商的渠道去筹措粮食。而仅靠晋商是不足以让几十万大军都吃饱的。
  朱慈烺隐隐觉得北伐的时机到了。
  只是该立刻北伐还是过完这个冬天朱慈烺还没想好,他决定召见路振飞与其商议一番。
  ……
  ……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
  朱慈烺召来了路振飞商议北伐的具体事宜。
  路振飞是坚定的主战派,一直致力于推动北伐。
  不过在北伐时间的选择上他与朱慈烺出现了分歧。
  朱慈烺觉得突然发动北伐要比等到来年春天再北伐好。而路振飞则坚定的认为开春之后再发动北伐要稳得多。
  双方各有理由各执己见,一时间僵住了。
  “陛下,自古冬日不举兵。隋唐之际远征高句丽便是例子啊。”
  朱慈烺笑了笑道:“本兵言重了。高句丽相当于大明的辽东,当然气候严寒。可如今的北伐却是收复河南、陕西、北直隶。这冬日的寒冷怎可和辽东同日而语?”
  路振飞听的一愣。但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陛下,这种事情自然应该谨慎一些,陛下当体恤民力啊。”
  “朕正是要体恤民力才会想在这个时候北伐。本兵可知东虏往青州派去了很多细作?”
  “臣略有耳闻。”
  路振飞点了点头道。
  “这些细作的目的就是窃取土豆、红薯,带回北方种植。”
  朱慈烺不紧不慢的说道:“退一万步讲,即便东虏有粮食也支持不了多久了。朕担心有漏网之鱼把土豆红薯带回去让鞑子种植,等到开春他们第一批土豆就能收获了。”
  皇帝如此推心置腹的和自己分说缘由,让路振飞觉得十分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他还是不同意。
  “陛下,臣相信东厂的人办事的能力,也请陛下切莫要因为心忧而改变北伐的根本计划。”
  见路振飞油盐不进,朱慈烺也很无奈。
  这个兵部尚书是什么性子他这个皇帝是最清楚不过的。
  “朕知道本兵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冬天补给线不宜拉的过长。”
  朱慈烺顿了一顿继而道:“如果朕解决了这个问题呢?”
  路振飞不由得挑了挑眉:“陛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补给问题一直是制约军队作战的大问题,倘若解决了这个问题确实对于北伐大有益处。
  “热气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