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519

  “这个商人的名字叫齐城,经常在川滇之间做粮食生意,手中资源很丰富。”
  李定国的语调很平淡。但文安之认为这其中肯定不寻常。
  作为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在相当长的一部分时间里是作为统治者待在四川的。
  虽然在内政方面李定国不如孙可望出色,但并不意味他毫无建树。
  尤其是涉及到军粮转运这种事,他肯定多多少少和粮商打过交道。
  文安之猜测这个齐城就是当初跟李定国合作的粮商。
  不过文安之并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
  李定国已经归降,有些事情还是不宜逼得太紧。不然容易引起李定国的不适,效果适得其反。
  “这个人可靠吗?”
  “绝对可靠,末将愿以项上人头作保。”
  李定国信誓旦旦的说道。
  文安之推了推手:“军令状就不必立了。本抚相信你,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了。”
  李定国闻言大喜。自打归降以来他一直在想怎么获得文安之的信任,如今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
  “末将遵命!”
  “还有一事本抚要提前说在前面。”
  文安之扫视了一番众人,定定道:“此次北伐不许杀良冒功,若有发现立斩不赦!”
  文安之也知道旧军队的喜气。
  杀良冒功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再正常不过。
  可这是文安之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他看来人与畜生的区别便在于人有底线而畜生没有。
  而如果身为官军的他们滥杀无辜,为了区区首级而杀良冒功,那与牲畜又有什么区别。
  此前的事情文安之不想再追究了。
  但他现在必须定下一个调子,从今往后再敢杀良冒功者必须严惩。
  不然他的威望何在,大明官军的形象何在,军纪又何在?
  “末将遵命!”
  众人皆是抱拳领命。
  别管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但在这种场合他们必须毫不犹豫的领命。不然便是对文安之威信的挑战。
  总得来说文安之还是一个能够让他们信服的文官。他与其他文官有很大不同,基本的行军打仗的东西都懂。不会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
  文安之的许多决策也都很有见地,让人由衷的对其佩服。
  另外文安之还对所有将领、士兵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背景有所区别对待。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切身利益,诸将都不会去违拗文安之的意志。
  他们坚信只要跟着文安之好好干,一定可以干出一番功业来。
  ……
  ……
第五百零七章
一桩买卖
  结束军议之后,李定国立即派心腹去联系齐城。
  在他看来这是证明自己的一次绝佳机会。
  文安之如此信任他,他绝不能让文安之失望。
  齐城在四川粮商界的地位虽然不说是属一属二,但也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李定国相信东虏一定会禁不住诱惑掉入陷阱之中。
  ……
  ……
  叙州府,齐宅。
  齐城正在书房临帖。
  他最喜欢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对于飞白体的喜爱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正是因为齐城对飞白体十分推崇,所以他整日临帖,经年累月的练下来竟然也有了几分神韵。
  当然齐城的字和王羲之的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己临的书帖只挂在书房里自己欣赏,从不拿出去炫耀。
  大明祖制商人不得从政,所以齐城也就绝了这个心思。这也是他寄情书画的原因。
  他虽然很有钱很会赚钱,但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来赚钱,必须有所放松。
  其实像齐城这样的商人并不少。
  若只论学识他们并不算差,甚至其中有些人还能称得上是个中大家。
  但是宥于身份只能聊以自娱。
  “父亲,成都李将军派人来送信了。您看……”
  正当齐城聚精会神临摹书帖时,他的长子齐烨朗声打断了他。
  齐城不由得蹙眉。
  他最烦临帖作画的时候被人打断。这一点他的儿子肯定是知道的。但齐烨今日却一反常态,实在令人费解。
  “是哪个李将军?”
  “回禀父亲大人,是李定国李将军。”
  齐城听到李定国三个字手中的笔啪嗒一声落在了书案上。
  这个名字他当然不陌生,或者说他对张定国这个名字更熟悉。
  早在张献忠刚刚入川控制成都时,齐城就看准了时机主动凑到了他的身旁。
  后来张献忠也确实重用了齐城,把采买军粮的事情都交给了齐城去做。
  齐城也不负张献忠的殷殷期盼把差事办的很漂亮。
  采买军粮后他还要负责把粮食运到军中。
  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他结识了李定国。
  从见到李定国的第一眼齐城便被震撼到了。
  李定国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大将风范,齐城断定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当然齐城无意卷入大西朝廷内部的争斗之中,尤其是储位的争夺。
  张献忠虽然没有亲生子,却有四大义子。
  不论是孙可望、李定国还是刘文秀都不是省油的灯,也就是艾能奇稍弱一些。
  张献忠虽然当时正值盛年,但适逢乱世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届时万一张献忠真的撒手人寰,四川这份偌大的家业要有谁来继承便是个大问题。
  齐城并没有选择站队。因为在他看来不论是四大义子谁继承张献忠的衣钵都得需要粮商帮他们采买军粮。
  只要有这个需求齐城的饭碗就不会砸。
  当然,他和李定国之间的接触还是不少的。虽然大多是公务对接,但潜移默化之间二人的关系处的还算不错。
  后来风云突变,鞑子南侵张献忠暴毙大西内讧……
  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齐城都没有反应过来。
  后来明军突然杀出,将鞑子杀了个落花流水重新收复了成都。
  李定国退守建昌,困于一隅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