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519

  曾英顿了一顿,满是杀气的说道。
  “本将倒要看看这次鞑子靠什么来守。”
  袁宗第赞同道:“嘿嘿,看来咱们要比李定国先攻进西安了。”
  ……
  ……
  听到柴家关失守的消息,阿济格气的一病不起。
  虽然柴家关的名气不如潼关大,但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潼关小。
  如果说潼关是西安的东大门,那么柴家关就是西安的南大门。
  如今南大门失守,明军可以毫无顾忌的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废物,都是一群没用的废物!
  而与此同时,在凤翔府五丈原另一支明军也成功击败清军向西安挺进。
  阿济格已经心如死灰。
  虽然西安城里还有不少军队,粮食也够吃一段时间。
  但现在清军已经全然没了气势,如何可能守得住西安?
  自古以来西安就不是什么可以死守的险要城池,何况是如今这个局势下。
  现在他该怎么办?趁着明军还没有围城率领八旗精锐退守潼关?
  这当然是最合理的选择,可是阿济格就是有些不甘心。
  为什么昔日的手下败将突然变得如此犀利,这两年明廷内部明军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世间最难受的事莫过于看着昔日的手下败将崛起击败自己。
  那种巨大的失落感会让人心悸到绝望。
  阿济格如今就是这种感觉。
第五百三十七章
关中光复,姜壤反正
  就在这时阿济格收到了河南府知府送来的求援信。
  信上指出湖广明军已经北上夺取了开封,随时可能威胁到豫西。
  为了河南府的安全,知府崔弘恳求阿济格派大军前去救援。
  阿济格直是又惊又喜。
  他惊得是明军会同时对河南发动攻势,且河南转瞬间就被夺去大半。他喜的是终于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放弃关中。
  为了救援豫西清军,他必须放弃关中!
  这个决定下达的毫无心理障碍,阿济格立即集结军队把金银细软带好连夜离开了西安城。
  他现在手中还有七八万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了。
  这么庞大一支军队一路上的动静自然不小。
  百姓们见到后都是躲得远远的。
  虽然现在鞑子落荒而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惹得起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可不想引火烧身。
  阿济格率部星夜奔驰,很快就来到了潼关。
  潼关是西安乃至整个关中平原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是如今阿济格已经没有了任何战斗的欲望,点齐潼关中的所有守将士兵便弃关而去。
  阿济格毫不停歇,一路急行军直到抵达洛阳才松了口气。
  河南府知府崔弘原本已经万念俱灰,只准备上吊自尽。不曾想阿济格亲率大军来援。
  他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亲眼看到有些疲惫的阿济格。
  崔弘跪倒在阿济格的面前亲吻这位大清亲王的鞋尖。
  阿济格虽然感到有些厌恶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叫崔弘赶紧起身。
  一路急行军,他麾下兵马已是疲惫不堪。
  他便吩咐下来,命崔弘为大军安排兵营住所。
  崔弘本想对阿济格念叨几句如今河南的形势,但见阿济格这幅模样只得作罢。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文安之率部成功入抵西安城后,立即向南京朝廷发了捷报。
  光复西安对明军来说可谓是一件大事。
  至此,关中已经收复。
  陕西虽然是贫瘠之地,但地理位置是极为重要的。
  自古便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
  如今明军光复关中,便又稳稳朝中兴迈出一步。
  文安之虽然不是陕西人,但原顺军诸将可大都是。
  他们本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再踏上故乡的土地,却不曾想这么快就实现了这个愿望。
  这还真得感谢文巡抚和圣天子。
  要不是他们怎么可能逼得阿济格弃城而去,落荒而逃。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西安城中没有太多的粮食。
  不过这也在明军的意料之中。因为如果阿济格有充足的粮食,他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放弃关中。
  明军没有急着进一步追击而是稳固已经光复的诸府县防御,以防止清军的反扑。
  现在形势对明军来说一片大好,他们完全没有理由着急。该着急的应该是清军。
  ……
  ……
  与此同时忠贞营在河南大杀四方。
  李过和高一功本就是悍将,在堵胤锡的调遣下发挥出了全部实力。
  如今整个河南除了河南府和怀庆府尚在清军手中,其余尽数被李过、高一功光复。
  至于高杰统率的大军则在北直隶战场和清军杀的难解难分。
  驻扎在真定府的吴三桂似乎尚受清廷调遣,孔有德和耿仲明更是杀气阵阵。
  他们都知道不能再往后退,遂真刀真枪的与明军拼杀起来。
  正面战场的激战为郑成功拉扯出了空间。
  他得以指挥明军水师不断袭扰天津卫沿海。
  驻守在天津卫的守军被惹得不胜其烦,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郑成功的打法像极了当年的毛文龙。这种袭扰却不决战的态度让清军快被逼疯了。
  好消息一个没有,坏消息却是不断。盛京方面发出急报,朝鲜的军队已经直逼沈阳而去。
  虽然朝鲜的军队战斗力不怎么样,可问题是如今沈阳的守军也没有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留守盛京的将领实在没有把握守住这座清廷的龙兴之地。
  多尔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已经接近崩溃了。
  陕西失守,河南沦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