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9

  当然他不会下这道旨意,一来现在京师多半已被攻破,再赶去也于事无补。二来这些乡兵的战力确实太低了,赶过去也是给闯逆填牙。
  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光复神京,该忍的时候一定要忍。
  当然朱慈烺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万乡兵身上。他打算在义乌等地招收一些矿工,并在淮扬运河沿线招收一些在码头做事的力棒。
  这些人最能吃苦,用他们做班底组建新军是最合适不过的。
  明末的官场、军队都已经烂到根子了,要想翻盘绝不能倚靠那些军阀,训练乡兵,组建新军是必不可少的。
  朱慈烺又与秦拱明说了一番勉励的话,便和路振飞一起离开了团练总兵公署,经过夹城回来了淮安旧城。
  巡抚路振飞热情的引领太子参观了他的巡抚标营。
  与那些乡兵不同,巡抚标营的士兵清一色的大红胖袄,皆配备了腰刀、长刀、长矛,只是火器配备上有些捉襟见肘。除了四门虎蹲炮,两门小佛郎机外再无火炮。火铳也很少,基本只能保证十人中有一支,还是准度最差的鸟铳。
  这种鸟铳制作工艺很粗滥,经常炸膛,以至于士兵畏铳如虎,有的说什么也不敢使用鸟铳,宁可使用弓弩。
  朱慈烺摇了摇头。
  想当初明成祖建立神机营,大力发展火器,那时的大明火器部队在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想不到两百年过去了,明军的火器配比反而越来越低。也就是戚家军的火器配比能超过五成,其余边军、督抚标营估计连一成也没有。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源头想办法。朱慈烺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火器局,专门让匠人们研制新式火器,并建厂流水线生产火铳、火炮。
  当然,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眼下朱慈烺显然无法提供,还得等他登基继位之后才能提上日程。
  视察完了巡抚标营,朱慈烺和路振飞一起回到了巡抚衙门。
  小太监刘传宗和侍卫赵信一直紧紧护卫在朱慈烺身边,直是寸步不离。
  虽然他们看得出路巡抚是忠臣,不会对太子殿下不利,但难保有些居心叵测的人隐藏在暗处。若是让这些人伤到太子殿下,他们可就万死莫恕了。
  朱慈烺在等京师沦陷的消息传到淮安,也不急着去南京。进到巡抚公署后厅坐定之后,朱慈烺有一搭没一搭的向路振飞问道:“听闻凤阳总督马士英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商议孤去南京监国一事,不知皓月公可否听说?”
  路振飞摇了摇头道:“不知殿下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史部堂确实曾经有这个想法,但马总督却并未表示过。”
  朱慈烺本就是在试探,闻言只轻轻点了点头。
  “报!急报!”
  正自时一个亲兵跌跌撞撞的跑到后厅大门外。
  路振飞大为不悦,呵斥了一番才放他进来。
  “禀大人,总兵高杰抵达淮安,请求进驻城中!”
  ……
  ……
第九章
高杰
  路振飞听到“高杰”二字不由得皱起眉来。
  一旁的朱慈烺却是神态自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殿下,这高杰一路溃败至淮安,臣无论如何不会让他进城。前几日山东总兵刘泽清也溃逃至淮安,想要进城,被臣一番责斥,灰溜溜的绕道去扬州府了。”
  路振飞稍作思忖便冲朱慈烺拱手道。
  朱慈烺微微颔首,笑道:“这淮安府的事宜自然该由皓月公决断。”
  路振飞立时明白了,太子殿下是不想掺这池浑水啊。
  “臣明白,这就打发他们走。”
  路振飞喜声道。
  “且慢!”
  朱慈烺摆了摆手。
  路振飞微微一愣,愕然道:“殿下?”
  “皓月公打算让高总兵去哪处府县驻扎?”
  “这……只要不是在淮安府辖境内,他去哪处都可以。凤阳府、庐州府、扬州府……”
  路振飞的底气显然不是很足,说到后面声音已经微若蚊呐。
  朱慈烺心中一叹,感慨道:“高总兵所领皆是溃兵,不论去往何处总归是难以维持军纪的。世人言‘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孤实在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殿下仁厚,臣惭愧。”
  路振飞立时涨红了脸。和太子殿下比起来他确实太小家子气。
  听朱慈烺说了这一番话路振飞算是明白了,原来太子殿下之前说的让他全权决断不过是个场面话,实际上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路振飞不敢再忖度东宫心意,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不知殿下可有万全之计?”
  朱慈烺微微笑道:“万全之计不敢说,不过可以保淮安一府百姓安居。”
  他稍顿了顿,嘴唇翕动道:“就让高总兵部驻扎在淮安城外,军饷就遵从客军之例好了。”
  “殿下!”
  听到这路振飞面露忧色道:“高杰部是溃军,怎可遵从客军之例?”
  他心道若真是遵从客军之例,高杰这几万人马的军粮都得淮安府出,人吃马嚼一天耗费甚巨,时间短了还好说,若是时间长了,他也受不了啊。
  朱慈烺挥手向下压了压,示意路振飞不要激动。
  “孤敢向皓月公保证,少则十日,最多半月,高总兵部便可调离淮安府。”
  路振飞喉结微微耸动,犹豫了良久才叹声道:“臣遵殿下令旨。”
  朱慈烺也终于长松了一口气。
  若是路振飞抵死不从,他这个皇太子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事实上,他让路振飞把高杰部约束在淮安府,并不单纯是害怕高杰部祸害抢掠百姓。
  历史上南明江北四镇中,高杰和刘泽清都是望风而逃的溃将,黄德功原本就驻守在庐州,刘良佐本驻扎在河南正阳,受马士英之邀才进驻南直隶。四镇中高杰和刘泽清属于丧家之犬的类型。若不是他们见风使舵拥立福王朱由崧,是根本不可能封伯的。
  刘泽清已经去了扬州,高杰还没有地方驻扎,这个时候朱慈烺若能略施恩惠让他待在淮安,高杰多少会存些感激。
  朱慈烺倒不怕高杰借拥立之功变成割据军阀。
  毕竟他是正宫太子,是继承帝位的不二人选。
  四镇之所以可以借拥立弘光飞黄腾达,是因为朱由崧对其余藩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潞王、桂王都有机会。而朱慈烺只要坐镇南京,就一定可以继承帝位。谁若是敢提出异议,那才真的是谋反。
  所以高杰支持朱慈烺继承帝统只是锦上添花,朱慈烺完全不必要担心他会像历史上那样独成一镇。
  老实说朱慈烺确实看上了高杰这支军队。这支部队虽然是溃军,但因为经常和流贼战斗,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加之高杰本人是一员猛将,若能收服确是不小的助力。
  若早早把高杰攥在手里,也是绝了其他藩王的心思。毕竟淮安府内暂住的藩王就有好几位,其中就有福王朱由崧。
  朱慈烺不仅占据道统,还要拥有实力,在乱世实力才是王道。
  高杰本人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他是陕西米脂县人,和李自成是老乡。李自成追随高迎祥造反之后他也跟着响应。
  因为作战勇猛,高杰颇得李自成的信任,一度做到了先锋将的位置。
  可高杰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当时李自成的小妾邢氏负责老营的物资分发,涉及军粮、兵器种种。高杰定期会去找邢氏领用物资,时间一长高杰和邢氏看对了眼就私通了。他们担心事情败露遭到李自成的清算,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投了官军。
  洪承畴大手一挥把高杰部划到贺人龙麾下,高杰也充分体现出了光棍精神,跟着贺人龙绞杀流贼,很快就累功升迁。
  因为给李自成带了绿帽子的缘故,他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复降李自成的。至于降清,自然也没有多少可能。高杰这个人虽然暴虐了一些,但基本的民族气节还是有的。豪格曾经诱惑他投降,声称‘大者王、小者候、世世王者。’高杰根本不予理会。可以说高杰是牢牢和大明这艘大船绑在了一起。
  在原本历史中高杰甚至引兵北征,若不是他被许定国诱杀于睢州,南明北伐毁于一旦,整个南明局势或许会不同。
  四镇之中兵力最强的是黄德功、高杰部,巧合的是他们对明朝也是最忠心的。高杰死于睢州之变,黄德功更是在清军大举南下之时战斗到最后一刻,被部将所杀。至于刘良佐、刘泽清之流,不但暴虐成性,还不忠不义,清兵南下之后立即望风而降,甚至连抵抗一番做做样子都不肯。
  如今四镇尚未成立,朱慈烺自然要早早布局。在他看来,路振飞、秦拱明这样的忠直之臣自然要倚重,黄德功、高杰这样的也要巧用。
  这些猛将若是能用对地方,于大明也是一大助力。
  朱慈烺绝不愿意看到原本历史中清军南下,大肆屠城的场面,故而他要利用好能够利用的每一分力量。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