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魔(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858

  其他人可没有这种好奇心,他们对入魔者梅疯子多少都有所听闻,希望离得越远越好。
  这天下午,辛幼陶又晚走一会,他现在将改造慕行秋的性格当成自己的一项任务,开口就说:“你太大意了。”
  “嗯,我又做错什么事了?”小秋忙着往石槽里倒豆子,随口问道,王子这些天灌输的想法太多,他认真不起来。
  “你明知道咱们当中有人是告密者,还什么都往外说。”辛幼陶紧跟在小秋身后,一手忙也不帮,“梅家老太婆万一被妖魔附身或是被控制了呢?万一她以后惹出事,会连累你的。”
  小秋扶着石槽,笑着对王子说:“咱们有七个人,就算有一个人告密,还有六个人是真心修行,想跟申尚一搏,我怎么能因为一个人而对所有人藏着掖着呢?况且这都是一些小事,就算没人告密,申尚早晚也会知道。”
  辛幼陶愣了一会,摇摇头,“好吧,既然你这么轻信,只好我出面了。”
  “你又想出什么鬼主意?”
  “别管了,明天,顶多三天,我给你找出谁是告密者。”
  辛幼陶拒绝泄露自己的计划,次日不动声色地修行,休息的时候跟大家有说有笑,比往常更平易近人一些,甚至讲了几个笑话,逗得大家很开心。
  再一日,辛幼陶开始跟有意无意地与某些人单独交谈,小秋冷眼旁观,发现王子事实上怀疑每一个人,连杨清音和小青桃也不例外,重点调查对象则是周平。
  第三天到了,辛幼陶却没有给出答案,他低声告诉小秋:“明天早晨真相大白,言多必失,告密者自以为聪明,可他瞒不过我的耳朵。”
  这天傍晚修行结束的时候,杨清音高声宣布自己要去参加古神教的召神大会,“还有谁想跟我一块去看怪人?最后一次机会。”
  没人珍惜这次机会,纷纷告辞,小青桃临走时轻声提醒老娘:“到了那边别叫‘怪人’,梅婆婆会不高兴的。”
  “我倒挺喜欢当怪人,好吧,不叫就是了。唉,我要是学过幻术就好了,可以变成慕行秋的模样,那样的话问题就简单多了,现在只能去套交情了。慕行秋,你真不去吗?”
  小秋摇头,“替我转告梅婆婆……”
  “我可不替人传话,我就是躲在暗处看两眼,有意思才现身,没意思就回家睡觉喽。”杨清音拔腿跑出山谷,几个起跃超过了辛幼陶等人,消失在山谷之外。
  夜色降临,小秋来到池塘边练拳,他没有将远古魔族以拳变体的记载告诉大家,其他人只是为了打败申尚才同意练拳,热情并不高,绝不存在贪多的情况,真相反而可能吓退好几个人。
  秃子百无聊赖,在山谷里飞来飞去,没找着黑狼的下落,骑在枣红马头上回来了,这是他在牧马谷里唯一能追得上的马。
  小秋正好打完一套拳,急忙跑过去将秃子拽下来,“不准这么对待枣红马。”
  枣红马茫然地四处张望,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在小秋身上蹭了两下,转身跑向远远跟来的白色母马。
  “对它又没有伤害。”
  “那也不行。”小秋经受过控心术,对类似的行为特别反感,用在妖王身上就算了,枣红马却像是他的亲人一样。
  秃子满脸委屈,没有争辩,围着池塘飞了几圈,等小秋又打完一遍拳,上前说:“你也不问问我为什么控制枣红马?”
  “为什么?”
  秃子脸上颓丧一扫而光,故作神秘地说:“咱们前两天不是找妖王一直没结果嘛,我就想咱们那点时间哪够啊,枣红马它们天天在山谷里跑来跑去,没准能发现一点线索。”
  小秋呆呆地看着飘在眼前的头颅,“你……倒是挺聪明的。”
  秃子眉开眼笑,“只剩下脑袋,当然聪明啦,你应该接着问我发现线索没有。”
  “你从枣红马那里发现了线索?”小秋突然间觉得自己像是几岁的孩子。
  “有啊。你也知道,牲畜的想法很简单,枣红马算是比较复杂的了,它特别喜欢你,每天都要看你一眼才能安心去吃草,不过它现在更喜欢白马,毕竟白马肚子里有小马驹了嘛……”
  “说妖王的事。”小秋虽然有点感动,还是催促秃子说正事。
  “枣红马可不知道什么是妖王,它就知道有一匹狼,几乎每个晚上都在山谷西北方出没,锦尾马想把它踢死,可是那狼很谨慎……”
  小秋又一次打断秃子,“几乎每晚?咱们怎么没发现?”
  “咱们去得太晚啦,你要练拳,而且一练就是很久,等咱们出发已经是后半夜,狼早走了。”
  小秋每晚练拳已成习惯,犹豫一会才做出决定,“那咱们现在就去看看。”
  秃子兴高采烈地飞在前面,向小秋吹嘘自己有多聪明,“秦先生总夸我,他可不常夸人的。”
  两人翻过几道坡坎,小秋远远就望见山崖上站着一只狼的身影。
  又走出一段路,秃子也发现了,立刻闭嘴,降低飞行高度,小秋则确认那就是退化之后的妖王。
  黑狼像雕塑一样立在崖顶,仰头望着初升的圆月,可是跟普通的狼不同,它不叫,一声也不叫,这也是小秋一直没发现它来过牧马谷的原因。
  小秋加快速度,来到山崖边,向秃子点点头。
  秃子与他心意相通,兴奋得两眼闪光,悄悄地顺着崖壁向上飞行。
  小秋默默等待,希望妖王还有一点关于结阵的记忆。
  一刻钟之后,崖顶突然传来一声压抑的悲鸣,像是丧家之犬的叫声。很快,秃子从天而降,满脸的疑惑。
  “怎么样?”
  “这可是一头复杂的狼,比枣红马还复杂。”
  “它有妖魔结阵的记忆?”
  秃子皱起眉头,“说不清,它的想法太模糊,我就知道它天天站在这里是想跟另一群狼取得联系,那群狼是要结什么阵,得用人血,好多人血,时间就是今晚。它特别激动,好像过了今晚就能获得自由似的。它也想喝血……”
  “梅婆婆。”小秋猛然醒悟,这是狼群的阴谋,前些天它们只是佯败,今晚就会卷土重来,古神教的召神仪式将成为妖兽血腥屠杀的现场。
  杨清音能打败结阵的狼妖吗?小秋非常怀疑。
第一百三十九章
召神仪式
  杨清音没有隐藏行迹,这里虽然不归道统所有,仍是庞山的一部分,离她从小生活的老祖峰不过数十里,比致用所还要近些,对一名吸气三重的道士来说不过是咫尺之遥。
  道门子弟对凡人怀有古怪的想法,既觉得他们与自己一样是人类,又打心眼里蔑视他们不到百年的寿命与短浅见识,杨清音当然无法摆脱这样的思维,她站在山脚,看着上百人组成的队伍蜿蜒前进,陡生一种隐形不现的陌生感。
  队伍中男女老少都有,每人手里都握着一尊三首神像,以一种晃晃悠悠的古怪姿势行进,五步一停,齐声喊“雷”,开始显得很可笑,慢慢地多了些庄重。
  队伍中间的一名老妇掏出一尊神像,相隔十几步就递向杨清音。
  “你是梅传安的母亲吗?”她问,拿出神像晃了晃,表示自己也有。
  老妇摇头未做回答,收起神像,脚步停顿喊了一声“雷”。
  队伍像一只巨大的蜈蚣爬上半山腰,殿后的矮胖老妇人走路姿势比较正常,停在杨清音面前,“我是梅传安的母亲。”
  “我是慕行秋的……朋友,他有事来不了,我替他来看召神仪式。”
  “我希望他能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过——欢迎,你姓申还是姓杨?”
  梅传安入魔的时候,杨清音才几岁,知道有这件事,却从来没见过他,“我姓杨,叫杨清音,你对老祖峰还真是了解。”
  只有镜湖村的凡人才能一眼认出庞山道门子弟的特点,梅婆婆伸出一只手,示意杨清音跟她一块走,“虽然我从来没上去过,但是我儿子每次下山都会对我说许多山上的事情……他二十八岁就达到了星落境界。”
  “我听说过他,九大道统三百年来最年轻的星落道士,只比左流英差一点。”杨清音笑了几声,“我这辈子可能都达不到这个境界。”
  “唉,我宁愿他连道根都没有,就在村子里种地、取妻、生子。”
  杨清音不知道怎么跟一名年老的凡人交谈,在庞山,一个人的年龄与相貌无关,一百多岁的申尚仍然跟孩子一样,须发皆白的首座心也不会老,道士们极少后悔,这是意志软弱的表现,会耽误修行,即使做错了事,他们也不会生出重来一遍的希望,而是要努力斩断纠葛继续前进。
  “最聪明的人愿意走最险的路,别人看不穿,他自得其乐。”
  杨清音只是一句敷衍,类似的话她从小就听过无数,梅婆婆却被深深打动了,脸上露出奇异的神采,紧紧抓住她的一只胳膊,“你说得没错,我儿是最聪明的人,镜湖村都是平庸之辈,庞山道统也没有几个目光锐利之人,他们都没看清真相,我儿没有入魔,他是预言者,他提前十几年看到了今天的事情。”
  杨清音开始感到不自在,终于明白慕行秋那个混蛋小子为什么不肯来见梅婆婆,老妇人固执己见,已经听不进别人的话,甚至将所有语言都当成赞同自己的意见。如果这是一名修行者,这就是确定无疑的入魔迹象。
  凡人不会入魔,或者说入魔也没有意义,魔种看不上软弱的普通人类,像秃子那样的巧合绝无仅有。
  “今天的召神仪式会召出什么吗?”杨清音改变话题。
  “古神会赐予何物谁也无法提前预知,但我将真心祷告,乞求一件强大的护身之物,希望杨道士能代我将它转交给慕道士,他是心地善良的好人,也是少数明白我儿伟大之处的人。”
  杨清音微微皱起眉头,觉得老妇人真是不可救药了,“慕道士”拒绝邀请,她竟然还看不明白对方的真实感受。
  山不是很高,长满了低矮的灌木,山顶却是光秃秃的,百余人的队伍自动围成一圈,没有点火,所有人都抬头望着又圆又大的月亮,原地晃来晃去,仍然每隔一会就齐声大叫“雷”。
  “道士们从不参与这种事,可是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站在中间,略微感受一下古神的力量。”梅婆婆指着光秃秃山顶的中间,那里立着一块三尺多高的石头,在月光的照耀下微微闪光。
  杨清音就是来看怪人怪事的,梅婆婆的确可以称得上怪人,召神仪式的怪事还没有发生,她当然不会拒绝,“好啊,我愿意站在中间。”她是吸气三重的道士,对凡人的手段毫无畏惧,“不过我要是吓着古神,你们可别生气。”
  梅婆婆笑着说:“不会,绝不会。”
  她没有说明白是古神不会受惊吓,还是他们不会生气。
  杨清音走到山顶石头旁边,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坐下为好,取出一枚簪子咬在嘴里,随手将长发挽起,插上簪子,成为一名标准的庞山道士。
  梅婆婆站在人墙中间,她有自己的位置,而且非常重要,双手握住神像,高高举过头顶,所有人得到暗示,停止摇晃,也不再出声,目光由空中的圆月转到中间的女道士身上。
  杨清音又一次感到不自在,但她不会害怕,更不会逃之夭夭,昂着头,左手藏在袖子,握住盗明珠,如果只是好玩就算了,所谓古神要是敢动真格的,她也不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8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