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魔(校对)第6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858

  “希望是半魔。”慕行秋同样急迫,但他接下来要连续不停地飞行至少三天,即使拥有三颗修行丹,也得节省法力。
  “半魔更好对付吗?”杨清音不解地问,她与头顶的黑凰什么都不用做,只需放松身体让慕行秋带着飞行就可以。
  “半魔更强大,但是作为活法器,做事更有章法,或许不会那么快地展开屠杀,而且漏洞也更明显,对付他们我有把握。”慕行秋认真地想了一会,“我还需要他们体内的魔种,这样一来,我就能更快地凝成一具真正的身体了。”
  只凭小青桃信上的几个字,两人还想象不到“皇京被毁”的真实含义。
  杨清音扭头看着淡蓝色的慕行秋,脸上忍不住绽放笑意,她觉得这不应该,他们是去救人,不该如此轻松,这有损灵王的形象,而且这只是“半个慕行秋”,不能让她完全满意,可她忍不住,在船上的时候她是灵王,周围都是豢兽师,在海上修炼的时候,秃子、小蒿、殷不沉总是围在身边,自从重逢之后,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单独相处。
  杨清音与黑凰的灵犀建立得比较晚,程度却已经很深,几乎将她当成了自己了一部分。
  “如果是舍身国……你笑什么?”慕行秋有点糊涂。
  “我喜欢看到你冥思苦想,这样我就不用费脑筋了。”杨清音随意地说,突然语气一转,变得严厉了,“你必须想办法打破道统禁制,取回你原来的躯体,不管你现在的真幻之躯有多真……都不是你,明白吗?我要从前的你,一模一样的你,不能有半点偏差。”
  杨清音现在的样子像极了致用所时的老娘,慕行秋不由自主地点下头,脸上也露出笑意,“我也比较喜欢从前的身躯,左流英、龙魔、异史君和野林镇的许多人还在止步邦里面,我得把他们救出来。”
  “你要救的人还真多。”杨清音幽幽地说,心情前所未有地平静,即使只是“半个慕行秋”,也比整个道统更让她踏实。
  两人都没有提起慕冬儿,过去的这些天里,他们已经谈过这件事,都相信龙魔不会将慕冬儿置于险地,时候到了,肯定能找到他。
  “小蒿的另一个泥丸宫你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吗?”杨清音不喜欢默默地飞行,又换了一个话题。
  “嗯,小蒿有真幻之躯。”慕行秋的回答简单直接。
  “小蒿是真幻之躯?不可能,她有父母,还在乱荆山修行过……”
  “小蒿同时拥有真幻之躯和血肉之躯,我猜这两具身躯在她一出生的时候就融为一体了,除非进行专门的检查,哪家道统也不会发现异常。”
  在小蒿一次又一次尝试务虚幻术的过程中,慕行秋已经顺便对她进行了检查,从而发现了真相。
  “原来小蒿……这么不简单,可是小蒿刚出生的时候怎么会产生真幻呢?”
  “还是猜测,真幻之躯并非小蒿产生的,而是来自另一个人,为了重回道统,这具真幻之躯选择与一名拥有道根的婴儿融合。”
  “你是说左流英的真幻?她不是被魔手抓走了吗?怎么会跑到小蒿身上。”
  “等着吧,不到必要的时候,小蒿的真幻之躯不会苏醒,也不会做出解释,脾气跟龙魔一样。”
  “怪不得小蒿对左流英……有些事情真是注定的吗?”
  慕行秋轻轻一笑,“咱们就要去打破那些注定。”
  慕行秋飞得极快,比送信的符箓和法术还要快,即使这样,也花了三天多的时间才赶到浮海城,由于不知道具体方位,中途绕了一点圈子,可是远远望见浮海城之后,他就知道肯定找对了。
  浮海城是圣符皇朝第一大港口,比诸侯国的踏浪城更大更坚牢,更加明显的特征是陆地上的大片云雾,即使是不懂法术的人也能看出那里正在进行大范围的斗法。
  他们赶上战斗最激烈的一刻,可是有一件事让两人感到困惑,浮海城码头以外的宽阔海域上停着一支舰队,大大小小的船只至少有三百艘,规模可不小,全都飘扬着妖族的旗帜,却没有向浮海城发起进攻,只是在海上远远观望。
  “那是……万子圣母的舰队,肯定是从棋山赶来的,为什么不去助战呢?裴子函不是万子圣母的军师吗?应该帮小青桃啊。”
  慕行秋却知道这批妖族与人类的隔阂有多深,尤其是裴子函,他已经认定自己与小青桃分别选择了截然相反的道路,不会轻易施救的。
  “我去战场,你去见万子圣母和裴子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慕行秋当即做出决定。
  “你想抛下我单独去冒险。”杨清音沉下脸。
  慕行秋的确是这么想的,但他不会承认,“浮海城需要更多的支援,现成的援兵就摆在这里。”
  “我可说服不了万子圣母。”杨清音与那个古怪的女妖一点都不熟。
  “尽你所能,实在不行就告诉他们我出来了,如果他们不想当我的敌人,就来帮我。”
  杨清音点点头,他知道慕行秋还是希望保密,可关系到整个浮海城的存亡,秘密就不那么重要了,“我尽量说动他们自愿帮忙,你带着这个,让黑凰带你去战场。”
  杨清音取出一枚珍珠,这是豢兽师最常用的法器,也能用来暂时容纳魂魄。
  黑凰落下,用独爪抓住珍珠,飞向浮海城,慕行秋追上去,藏身在珍珠之内。
  杨清音飞向舰队,考虑该对万子圣母说什么。整支舰队都在专注地观战,杨清音飞进三十里之内才被发现。
  黑凰带着珍珠飞临浮海城上空,城内的老弱妇孺正成群结队地往城门疾走,有些老者甚至驻着拐杖也要去城外参战,看上去斗志昂扬,慕行秋却立刻就察觉到了肉身大祭的迹象。
  黑凰的速度更快,到了战场,接到珍珠里的意图,在熏皇后的头顶盘旋。
  熏皇后抬起头来,看到了黑色的大鸟,大吃一惊,以为是渗透进来的妖兵,高台下方的符箓师和士兵们也看到了,但是没有符箓,又不敢射箭,他们除了大喊大叫,完全束手无策。
  叫声引出了附近地堡里的一些散修,他们没有加入鱼龙阵,出来立刻就要对黑凰施法。
  “住手!”熏皇后喝止众人,用更加惊讶的目光看着手里的墨玉神像。
  神像上加持过法术,能够随熏皇后的心意释放光芒,可她没有任何想法,神像就发光了,这完全不在她的意料之内。
  她感到一阵头晕,好像有什么东西进入脑子里很快又出去了,然后她看到一道淡蓝色的光极快地离开墨玉神像,跳进高台之下另一个人胸前的神像里。
  熏皇后隐隐觉得真的有意外发生了。
  黑色大鸟从天而降,吓退了一群侍卫,以独爪站在熏皇后身边,比她要高出一大截,然后以严厉的眼神盯着她,那是审视,也是提醒。
  黑凰会说话,但不会随便开口,她接到命令保护这个女人,自然就得执行,不过她的心总是与杨清音相连,因此,她本能地对熏皇后心存警惕。
  慕行秋发现战场的形势比他预料得要复杂得多,施展肉身大祭的不是半魔,而是舍身王,战场上到处都是失控的法术,人类与妖族已经进入半疯狂状态,即使是第八层的念心幻术也没办法让他们冷静下来,关键是冷静并无意义,这是人类与妖族积怨十几万年所带来的决战,舍身王只是利用这一点,没有他,战斗还是会进行下去。
  唯一的有利之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神像,它们大都经过符箓师有意无意的影响,对于慕行秋的真幻之躯来说,这是一片意料之外的便捷通道,可以不受其它法术或妖术的阻挡自由驰骋。
  淡蓝色的光芒在战场蹿来蹿去。
  慕行秋在想办法,但是在阻止整场战争之前,他必须找到沈休明,这比挽救整个浮海城还重要。
第八百三十六章
神像之光
  厚重的乌云急坠而下——天塌了,没有谁能扛得住,乌云落在所有人类和妖族身上,不分生死,它没有伤害任何生灵,正在厮杀的战士们甚至没有察觉到东西坠落,他们只是觉得有一股新的力量注入体内,疲惫一扫而空,僵硬的手臂又能抡起来了,灌铅似的腿脚又变得灵活自如。
  最重要的变化是他们感觉不到疼痛与恐惧,对杀戮充满了渴望,战士比后方的百姓更容易受到肉身大祭的影响,杀红了眼,甚至不分敌我,胡乱挥舞手中的兵器,实在没有目标,就在最近的尸体上一下接一下地劈砍戳刺……
  舍身王的肉身大祭比半魔更加凶悍,同样也能寻找到拥有道根的人类与妖族,并将他们改造成魔选者,只是这一次他们不会被送到望山,永远也无法复活,或早或晚,残存的魂魄还是会黑暗的潮水淹死,比用七七四十九天回忆一生的正常死亡者更加痛苦。
  慕行秋的真幻之躯差点被从神像里震出来,战斗的渴望也击中了他,但他抵挡住了,而且在一片疯狂的情绪中找到了魔选者的存在迹象,他们或者肉身已死,或者正在战斗,却无一例外地保持着一丝冷静,在整个战场上非常显眼,用念心幻术很容易发现。
  魔选者多达三四百名,散落在广阔的战场上,其中一些跟沈休明一样,曾经有幸进入道统,却没有凝成内丹,渐渐退回到凡人中来,还有一些从不知道自己身怀内丹,也没有被道统发现,等到成年之后道根渐隐,更没有机会修行了。
  魔族一点也不挑剔,所有道根都是他们的猎物,他们需要的不是拥有道根的人类或妖族,更不是他们的悟性与意志,只是一堆活着的法器。
  慕行秋加快速度,他只能分辨出魔选者在哪,却分辨不出身份,只能一个个地查看,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沈休明。
  他不能让自己的好朋友变成魔族的活法器。
  慕行秋后悔自己的大意,他原以为圣符皇朝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因此在踏浪城的时候没有向沈休明显露真身,也没有提醒他注意安全,在茫茫人海中,越普通越安全,认识沈休明的麻先生已死,不会再有半魔特意找他。
  可慕行秋没有料到,倾覆的不是沈休明,而是圣符皇朝的“茫茫人海”,从某种意义上,正是他亲手将沈休明送回了摇摇欲坠的大厦里。
  愧疚令他心急如焚,此时此刻,沈休明比整个浮海城更加重要。
  慕行秋看到了战场边缘的鱼龙阵巨人和舍身王,却无瑕去过帮忙,只能拼尽全力加快速度,在数百名魔选者的神像或者泥丸宫里穿梭。
  普通人类与妖族的泥丸宫混沌一片,根本没有变成房间,慕行秋只能在里面稍作停留。
  淡蓝色的光在战场上倏来倏去,一开始没有受到注意,等到空中的乌云第二次下坠,熏皇后下令祭符、人类胸前的神像纷纷发光的时候,与白光对比明显的蓝光终于成为焦点。
  神像的光芒仿佛一阵清凉的微风,让配带神像的人类一激灵,疯狂潮退、杀意萎顿,他们仍然抵挡妖兵的进攻,彼此间却不再自相残杀。
  神像标记了一群人,他们逐渐汇聚到一起,互相援助、互相保护,又变得像一支军队了,战斗的节点遭到逆转,混乱又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神像丢失的人类和没有神像、或者有神像而不发光的妖族,仍然处于疯狂状态,像饥饿的野兽一样厮杀,连相识的战友都不放过。
  两相对比,神像发光者的凝聚力更强了。
  云层再次坠地,掀起一片浓烟,相当多的人类这一次抵住了肉身大祭的影响,在混乱的战场中凝聚成数百座大小不一的孤岛。
  烟雾弥漫的战场被神像的光芒照亮了,真幻之躯的淡蓝色光芒更加显眼。
  慕行秋虽然急着寻找沈休明的下落,心里还是对辛幼陶顿生敬佩,他从熏皇后的记忆中得知了大概情况,神像发光是辛幼陶的主意,方法非常简单,在战前通过大量符箓给全城的神像施加了一道简单的法术,受到激发之后,神像就会发光。
  法术很简单,没有任何杀伤力或是防护作用,可是对于一群信仰古神、并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的人类来说,这点光就是神灵显示的奇迹。
  肉身大祭以魔族幻术为根基,辛幼陶详细了解踏浪国的情况之后,知道己方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挡住这道强大的法术,唯有依靠众人的力量共同抵抗。
  这是一次冒险,辛幼陶希望利用信念将众多人类的意志集合在一起,对抗肉身大祭的法术影响。
  早在断流城的时候他听慕行秋说过,当人群的情绪汇聚在一起并高涨到一定程度时,念心幻术也无能为力,只能顺着情绪将它推得更激烈一些。
  他推测魔族幻术也有一样的特点。
  慕行秋敬佩辛幼陶,换成他未必敢这么做,最大的冒险不是肉身大祭是否与念心幻术有相似之处,而是士兵们能否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神像光芒的鼓舞从而凝聚成团,相同情绪的人类越多,抵抗力越强,如果总是七零八落,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效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8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