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0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1206

  ……
  波斯皇宫的酒宴准备的十分盛大,光是跳舞的舞女就有足足百余人。
  加之各种侍者宦官,整个宫殿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李定国带着刘兴明等一干得力干将赴宴,按照尊卑顺序落座。
  阿巴斯二世作为波斯皇帝自然坐在最上首。
  只见阿巴斯二世拍了拍手掌,随即一队身着薄纱的妙龄波斯舞女就相继走入殿内。
  他们先是冲着阿巴斯行礼,随即起身回旋起来。
  李定国看的很入迷。
  这些波斯舞女的身材个个十分妖娆,可谓是风华绝色。
  虽然平日里李定国打仗很少亲近女色,但并不意味着他对此不感兴趣。
  食色性也,这可是圣人说过的话,代表了人的本性。
  本性如此,如何抗拒呢。
  只是李定国比较自律,行军打仗时候尽可能的压制自己而已。
  一舞罢,阿巴斯二世举起酒杯庆贺。
  李定国和刘兴明等人也纷纷起身,举杯回礼。
  “这次,我代表萨非帝国上下感谢明军的到来,帮助我们解决了奥斯曼人的入侵。”
  阿巴斯二世似乎早有腹稿,接着说道:“听说贵国天子想要打通丝绸之路,这也是我们萨非帝国的愿望。波斯人自古就热情好客,若是有遥远东方的客人能够抵达我们这里,我们一定会热情的欢迎。”
  因为之前李定国就跟阿巴斯二世透过底,所以阿巴斯二世也索性借着这个机会主动提出来。
  李定国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的。
  由阿巴斯二世来提好过他来提。
  而且这样一来,大明在丝绸之路的构建上就更加的主动了。
  有的时候主动和被动的差别还是十分巨大的,若是大明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就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至于波斯人,既然如此和睦友善,跟着大明在一旁喝喝汤也未尝不可。
  “多谢萨非帝国皇帝陛下的美意,我一定把您的话转告给我国天子。”
  李定国此刻充当的还有一个兼任使节的作用,他的身份地位是在座众人中最高的,由他来表态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好!”
  阿巴斯二世眯着眼睛道:“为两国的友谊干杯。”
  阿巴斯二世再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此刻他确信萨非帝国可以和大明缔结同盟关系,成为最为亲密无间的盟友。
  有了如此一个盟友,萨非帝国就有了长期的靠山。
  自此之后,奥斯曼人就休想再踏入萨非帝国一步。
  阿巴斯二世感觉自己可以比肩波斯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君王,他所为波斯人做的估计今后近百年都鲜有人能够达到。
  他大概能够因此而留名青史,被臣民们所铭记吧?
  ……
  ……
第0958章
倭患再起
  照理说如今大明天下一统,威震海内。
  朱由榔作为天子应该感到十分的自豪,总算是能够过上几天的惬意时光了。
  可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朱由榔就在几日前得到奏报,南直隶、浙江、广东、福建沿海相继发生倭患。
  这一下子可是让朱由榔心态炸了。
  倭寇?
  大明已经多久没有听到这两个字了?
  要知道当年倭寇最为肆虐的时候是在嘉靖朝,最猖獗的时候倭寇甚至敢去南京城周围溜达一圈,结果明军愣是没有敢出击的。
  这可是太尴尬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说白了当时的明军组成实在是不够看,基本上都是卫所兵。
  卫所兵是什么意思?
  基本上就是一群给军官种地的农民,而且生活的还不如普通佃农,甚至连一整套干净衣服都没有。
  这样的军队出现严重的逃籍,致使明军吃空饷的情况特别的多。
  就这样自然指望不上战斗力了。
  但是当时的皇帝嘉靖不这么看,他依然认为大明是那个无人可敌的天朝上国。
  换句话说,嘉靖皇帝要脸的啊。
  被倭寇这么狠狠的扇了一巴掌,他若是不扇回去,真的对不起大明皇帝的身份。
  所以嘉靖皇帝干脆直接玩了一个狠的。
  他直接任命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戚继光为剿倭大将军,全权负责剿倭事宜。
  可以说嘉靖皇帝的眼光还是相当的毒辣的。
  当时的戚继光并没有太大的名气,不过就是一个愣头青,靠着祖上的军功混的一官半职。
  突然被天子点中,戚继光那是相当的兴奋啊。
  他立即领旨,马不停蹄的赶往南方。
  可一到了浙江,戚继光直接傻了眼。
  为啥?还不是因为卫所兵不争气啊。
  他发现卫所兵完全不能用,指望这样一支毫无战斗欲望的军队对抗倭寇,还不如指望天兵天将下凡呢。
  所以戚继光决定打碎了重来。
  他决定建立一支新军,完全脱离卫所军队的桎梏。
  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谓是离经叛道的。
  就因为卫所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点的制度。
  戚继光连这个制度都敢破,还是因为仗着有人撑腰。
  而这个给他撑腰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这个人虽然神神叨叨了一些,但是认人的本领还是很强的。
  而且他不仅认人的本领强,也是秉承了充分信任的理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他选择了戚继光,就不会对戚继光有任何的怀疑。
  事实证明,戚继光也是相当靠谱的。
  他在全浙江范围内遴选合适的兵员,最终在义乌发现了目标。
  义乌在那个时候是相当贫穷的,事实上整个浙西在明朝都不如浙东沿海富裕。
  义乌更是首当其中的穷。
  当时有一句话描述义乌,叫做七山两水一分田。
  这说的是再明白不过了,就是义乌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
  而那个时代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百姓们没有地种瞬间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干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