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0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5/1206

  郑经攥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臣也已经命人前去调查了,情况比较特殊,据说是各地的倭寇集结到了福建,许是想要合力搞出一些动静来。”
  朱由榔一时来了兴趣,追问道:“爱卿的意思是各地的倭寇都汇聚于此?怪不得,怪不得啊。”
  朱由榔起身,背负双手开始在殿内踱起步来。
  他边踱步边默默念叨着。
  倭寇这是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正面和明军硬刚。吃过了一次亏,总归是要涨一点记性的。
  他们觉得集结东南沿海的所有力量可以争取和明军决战,但这其实是赌博,而赌注是他们多年以来在东南经营的全部根基。
  对此明军当然是没有什么好畏惧的。
  首先他们的实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朱由榔又带来了虎贲军和锦衣卫,明军可谓是如虎添翼。
  其次,明军乃是主场作战,粮食补给以及民壮的协助都不是倭寇可以比拟的。
  再次,明军是正义的一方,而倭寇是邪恶的一方。
  仅仅凭借这一点,就足以碾压倭寇了。
  道义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
  看来万历时候还是没有把这些倭寇彻底打服打怕啊。如今他们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当真是胆大包天。
  他们敢来,朱由榔自然敢应。
  正所谓见招拆招。
  以明军眼下的实力而言,完全无惧于倭寇,多少也无惧。
  “倭寇如今来了多少人,大概驻扎在什么位置。”
  朱由榔沉声向郑经发问,这一次态度却是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他此刻只想了解清楚倭寇的虚实,以便于明军正面毫不留情的击溃之。
  “回禀陛下,据臣所知倭寇此次集结了六万人之巨,其中应该不乏假倭,但真倭也不在少数。”
  郑经回答的十分的谨慎,并没有一拍脑袋就说出大话来。
  本来呢东南的倭寇是以假倭为主,真倭只是少数。
  可近年来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转变,越来越多的假倭从扶桑来到大明东南沿海。
  具体原因尚且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利益使然。
  无利不起早,若是利益没有大到倭寇无法拒绝的程度,他们为何会远渡重洋,抛家弃子来到大明东南沿海劫掠?吃饱了撑的吗?
  一开始他们肯定是满足于东南沿海各大豪商的豢养,但后来渐渐的就不满足于此了。
  具体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朱由榔还要命人仔细去查,但眼下他急于听一听郑经怎么说。
  “接着说下去。”
  郑经点了点头,沉声道:“陛下,据臣所知,倭寇基本上都盘踞在了泉州城以外的散落的几十个小岛上。这些小岛基本上都是无人居住的,不过也有一些是当地渔民定居的小岛。”
  朱由榔微微颔首。
  “这么说来,他们也是很谨慎了。”
  如果倭寇只是盘踞在其中几个小岛的话,明军应对起来很是轻松。
  只要封锁一定的海路,基本上就可以瓮中捉鳖。
  但如果倭寇分散在几十个小岛,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明军的水师规模数量虽然庞大,但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虽然勉强可以封锁海路,但是如此一来兵力就会相当的分散。
  这样倭寇就相当于寻觅到了可乘之机。
  即便正面战场上倭寇赚不到便宜,也完全可以利用机会跑路。
  明军是不可能全部封锁之的。
  这也是困扰朱由榔的一大难题。
  沉默了片刻,朱由榔吩咐道:“明日一早,爱卿带朕去看看,朕也想要看看如今泉州水师是怎样一副模样。”
  朱由榔要做的可不只是鼓舞士气那么简单,而是想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
  要想做到万无一失,就不能留有任何的隐患。
  朱由榔当然是相信郑经的,但郑经毕竟太年轻了,有些地方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朱由榔要做的就是查漏补缺,将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极致。
  ……
  ……
第1015章
泉州水师
  几万名倭寇汇聚于泉州外的海上小岛上,搞得当地是乌烟瘴气,混乱异常。
  人数一多就容易出现号令不清的情况,正规军尚且如此,更不必说这些临时拼凑到一起,因为利益走到一块的乌合之众了。
  倭寇的心思是靠着人数优势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以此来证明其实力。
  两军交战就是如此,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有些时候双方比拼的就是一口气。谁能够把这口气咬住了,谁就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方。
  倭寇头头们自然是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会走到一起。
  但还是那个问题,他们虽然利益相同,但会因为意见不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些之前彼此认识的还好一些,那些完全不认识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破口大骂甚至是大打出手。
  声音一多就等于是没有声音了。
  倭寇的各股势力中以村上莽天最为强大。
  直属于他的兵力足足有三千人。
  这也使得他可以趾高气扬的以盟主的姿态号令其他的倭寇。
  这一点直接提现在了几次会谈之中。
  村上莽天表现出了绝对的强势,甚至不给其他倭寇头头任何说话的机会。
  这自然是很得罪人的。
  不过倭寇们基本也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若是真的血拼起来,他们未必是对手。除非进行一定的联合,但那又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他们即便心中有多么的不爽,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仔细想了想,村上莽天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
  倭寇的战斗力从来就不是问题,甚至可以稳稳的压过官军一头。之所以在以往屡次输给官军,就是因为数量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数量问题?
  还不是因为谁都看不上对方,谁都不服对方?
  选不出一个头头来,只能各自为战,到头来自然是被各个击破。
  现如今他们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决定尽最大的可能进行联合。
  村上莽天又被诸人选为头目,他自然不可能去破坏这种微妙的平衡。
  其实对于福建的情况他或多或少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整体而言福建的情况没有那么的糟糕,只要他们形成合力,还是很有可能对官军造成致命一击的。
  不过最近村上莽天听到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大明皇帝就在前不久刚刚从浙江移师到了福建。
  这势必会带来更多的官军护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5/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