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1206

  若是守不住落到明军手中,他自然难逃一死。
  其二是率部跑路,把余姚拱手送给明军。
  这样做虽然很不好看,但他可以想办法把责任推给余姚县令。反正对朝廷来说最后有一个背锅的就行,至于是文官还是武将无所谓。
  只是这样一来章有方难免受到牵连,刚刚攻打四明山的大功就会被遮盖不少。
  这真的很难抉择啊。
  留给章有方选择的时间不多了,再犹豫下去明军控制城门,他便是想要突围也没了可能。
  最终,章有方一咬牙决定跑路。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章有方自问麾下军队无法和郑成功精锐相比。
  即便背靠坚城的情况下他也不一定能够守住。
  既然如此,为何要去赌呢?
  赌输了可是连脑袋都没了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说跑就跑!
  ……
  ……
  “大木,我们成功了啊!”
  张煌言见明军将士逐渐在城头站稳脚跟,激动地说道。
  一开始他还有些担心郑成功这个夜袭的计划。
  毕竟夜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敌我双方都看不清很容易误伤。
  但事实证明夜袭的效果很好。
  明军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郑成功命人算好时间,在水师抵达余姚近海时天色已经全部漆黑,又等了近一个时辰才发动总攻。
  这时候部分清兵都已经熟睡。即便是城头值守的清兵也不会想到大半夜的会突然杀出一支军队攻城。
  在夜色的掩护下明军迅速的拿下瓮城,清军虽然也在抵抗,但明显力度不够。
  “我要将那些狗贼掏心挖肺,祭奠阵亡的四明山将士!”
  郑成功的情绪十分激动,胸口急剧起伏着。
  他实在想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心甘情愿的替东虏做狗,怎么会对同胞举起屠刀。
  这些汉奸对得起身上流着的炎黄子孙的血液吗?
  “殿下,有一队人马从南门纵骑杀出,要不要追?”
  便在这时一名亲兵急忙前来禀报到。
  郑成功闻言神色一变。
  “想跑?做梦!追,一定要追上。擒不到活的,死的也行!”
  “遵命!”
  亲兵抱拳领命而去。
  郑成功目光坚定无比,直勾勾的顶着城头。
  今夜便是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城去!
  ……
  ……
第0111章
烹之
  章有方纵骑从南门杀出后就后悔了。
  明军显然不想放他逃走,派出大股骑兵来追。
  章有方心中骂娘不止,他却不知这些明军骑兵是这支郑成功军中唯一的骑兵,是郑成功的嫡系军。
  眼瞅着要被追上,章有方心下一狠命令麾下士兵调转马头反击。
  五十步、三十步,电光火石间两支军队对冲起来。
  虽然手中攥着火把,但要想彻底分清敌我仍然是件困难的事情。
  总的来说明军骑兵的甲胄更为鲜亮一些,在火光的映射下发出一股慑人的寒光。
  章有方本能的身子一颤,攥刀的手也软了几分。
  面对这种武装到牙齿的铁骑,他真的有胜算吗?
  可是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机会。
  两支骑兵撞在一起,无数战马直接翻飞。
  轻骑兵在重骑兵面前显得是那么不堪一击,明军骑兵甚至不需要挥刀去砍杀,清军绿营兵自己就倒下了。
  章有方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他的坐骑保护相对周全一些,但也无法与身披重甲的明军骑兵相比。
  章有方连人带马飞了出去,不知翻滚了多少圈才停了下来。
  此刻章有方的头盔飞了出去,嘴里吃了不少土,直是狼狈不堪。
  但他此刻的头脑仍然是十分清晰的,本能的想要逃跑。
  只是这动向却被一个十分眼尖的明军士兵发现,飞身追上一把将章有方抓住。
  章有方大怒,回身就是一拳。
  明军士兵轻巧的闪躲,继而回了章有方一记老拳。
  章有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反应慢了半拍,被一拳砸中左颊,痛的大声喊了出来。
  那明军士兵没有给章有方丝毫喘息的机会,一脚朝章有方裆部踹去。
  章有方只觉得一阵剧痛从下体传来,彻底脱力倒在地上。
  “老子看你就像个头头,还他娘的想跑。”
  明军士兵呸了一声,接着大声冲周遭的同伴招呼:“抓到一条大鱼,快来帮我绑了他!”
  这一招呼立时有四五名袍泽冲了过来,抽出章有方的腰带将其绑了起来。
  明军骑兵的战斗力高出绿营兵几个层级,战斗是没有悬念的一边倒。
  加之主将被擒,很快绿营兵便放弃了抵抗束手就擒。
  明军将士们像拖死狗一样的把这些俘虏拖到马背上绑好,随即朝余姚城驰去。
  ……
  ……
  “大木,余姚县令已经在县衙自杀了。”
  攻入县城后,张煌言第一时间就率部包围了县衙。
  余姚县令自知无法活命径直吊死在了县衙大堂里。
  等到明军冲进县衙时,看到的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这狗官倒是有几分勇气,就是没有用在正道上。为虎作伥,替东虏欺压同胞,算什么东西!”
  郑成功冷笑一声道:“那余姚总兵已经被我擒回,我要亲手替死去的四明山将士报仇!”
  张煌言点头表示赞同。
  “此番我军大获全胜拿下余姚,正是需要鼓舞士气的时候。在军前处死此人有利于振奋军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