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8/1206

  知府姚东海这几日倒是安静了不少。
  许是郝摇旗带来的万把人让他心里稍稍有了底,许是知道晋王殿下和忠王殿下的大军就在临安府的某一处角度驻扎。
  这种情绪汇聚在一起,十分的复杂,但是归根到底是能够心安的。
  “小公爷,这些土司们若是不行动,我们就这么等着?”
  等待的时候实在太无聊了,姚东海便主动找话跟刘兴明聊了起来。
  “怎么,姚大人这是等不及要立功了?”
  虽然知道姚东海急于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凡事都是循序渐进的,拔苗助长可不是个好选择。
  再说了,土司来不来也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这个……小公爷,话可不能这么讲啊。下官也是为朝廷担忧。这些土司一日不除,这西南之地便一日不得安宁啊。身为一府的父母官,下官是为百姓忧愁啊。”
  被戳到痛处,姚东海面上一红,面色十分的尴尬,狼狈的解释了起来。
  刘兴明抬了抬手道:“姚大人不需要解释了。你说的这些我其实都明白。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依我看,土司来攻城的可能性很大。即便他们现在不来,等到缅甸人来了一样会来的。”
  刘兴明显然不知道缅甸人已经在向着临安府进发了,但他判断缅甸人多半是会来的。
  之所以这么的肯定,是因为缅甸方面和这些土司之间做了不少不可见人的交易。
  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土司被明军各个击破。
  这样的话,他们之前所做出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
  为了让这些努力不至于付之东流,他们必须要及时的做一些事情。
  虽然派兵前来会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总好过生生等死。
  毕竟,一旦这些土司被收拾了,明军问出背后之人,同样不会放过他们。
  与其等死还不如放手一搏。
  当然,这些都只是刘兴明的判断,是他这么多年领兵作战的经验和对敌军心理忖度的综合结果。
  至于姚东海没有这些经历,当然不会有类似的判断,所以在刘兴明对他言说之后他还是将信将疑。
  不过这个没有关系,因为刘兴明相信时间是会证明一切的。
  “好了姚大人你也不要天天在城头上跟着我们巡查了。府衙之中不是还有不少事情等着你去处理的吗?有道是术业有专攻,这打仗的事情便交给我们好了,你处理好内务才是当务之急。本将军可不想打着仗结果后院起火啊。”
  刘兴明半开玩笑地说道。
  姚知府一听面色一红,连忙拱手告辞了。
  姚知府离开后,一直沉默不言的郝摇旗上前几步,骂骂咧咧地说道:“这些个读书人,真的是婆婆妈妈的,烦得要死。”
  “郝叔叔,你这次倒是让我刮目相看。”
  “哈哈,怎么,难道在你心中,我就是个话痨,憋不住的?”
  “倒也不是。”
  刘兴明挠了挠头,尴尬的笑了笑。
  这种话他怎么敢讲,即便郝摇旗真的这么说,他也不敢接话啊。
  身为晚辈,就要有晚辈的觉悟,若是说错了话,那可是十分要命的。
  “嘿嘿,你小子现在是学的跟小老虎一样的精明。实话跟你说吧,是这次出发前晋王殿下特意嘱咐我的,让我凡事忍让着一点,千万不要和这些文官起冲突。他别的都放心的下,唯独放下不下的就是我的这个臭脾气。你也知道的,我老郝这个臭脾气就是个牛脾气,倔的很,真要是执拗起来认死理,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在军中的时候还好,毕竟大伙儿都熟悉了,可在这临安城,那什么劳什子的姚知府可不知道啊。晋王殿下是担心万一这个什么姚知府跟我不和导致临安府城守城出现了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不用郝摇旗解释,刘兴明多半也能够想到。
  只不过他这么一番解释,就让问题变得更加清晰了。
  刘兴明笑了笑道:“郝叔叔快人快语,其实也蛮好的。”
  郝摇旗闻言却一挥手道:“你小子现在是越来越滑头了,这样可不好。到时候你说一句话字面是一个意思,其实又有另外一层意思。万一我听不懂,岂不是很尴尬。”
  刘兴明连忙摆手道:“怎么会呢,您想多了。在您老面前,小侄怎么敢班门弄斧。”
  “你小子知道就好。好了,赶紧滚蛋休息一会吧,你小子一直在城头巡查不累啊。我起的晚,我再巡查一会。过上两个时辰你再来换我。”
  “好咧!”
  刘兴明爽快的答应。
  他知道郝摇旗啊就是一头顺毛驴,凡事你得顺着他来,万一违拗拂逆了他的意,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但若是把他哄的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对于守城是很有帮助的。
  虽然不知道这次土司会出动多少人,但刘兴明知道一场硬仗是不可避免的。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有信心的。
  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足够信任他麾下的这帮兄弟。
  有了这帮兄弟的帮扶,他们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晋王殿下交给他们的任务。
  以身作饵,是十分凶险的,但是刘兴明无怨无悔。
  ……
  ……
第1098章
缅军抵达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急行军之后,缅甸军队终于进入了临安府的地界。
  让统兵将领十分惊讶的是,他们一路上竟然没有遭到什么像样的阻拦。
  偶尔有一些零星的阻击也都不值一提。
  他们似乎前行的过于顺利了。
  难道明军把人数都用在了围城上?
  若是这般,也就能够解释的通了。
  抵达临安府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一众土司接上头。
  他们即便人数再多,毕竟是人生地不熟,对于这一代的了解不够。
  贸然行事会冒着很大的风险。再者说了,有些事情他们毕竟不适合先出手,总归是要等土司先出手才是。
  缅甸方面的统兵将领名叫哇隆,是缅王最信任的心腹。
  把他派驻到云南来,足以展现缅王的决心。
  哇隆自然也不能让缅王失望,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足够多的决心。
  当下他便要前往和土司汇合。
  土司的寨子都是建在山上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若是没有向导的话,他们怕是找很久都找不到。
  所幸的是他们有向导带路,这种情况下其实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土司的营寨的。
  一众土司其实现在已经是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了,派出人手四散在各处山坳子里放哨,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立即回去给他们汇报。
  结果他们得到了有大军靠近的消息。
  这让一众土司一时间感到十分的紧张。
  毕竟没有人知道这来临的大军究竟是什么身份。
  是缅甸军队还是明军。
  来人身份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他们接下来的处境,毕竟没有人想要直接面对明军的围剿的。
  随后哨探送回来消息,来的是缅甸军队。
  一时间土司们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在一起合计了一番,决定摆下一场接风宴,替远道而来的缅甸军队接风洗尘。
  再怎么说人家也是大老远赶来给他们帮忙的,该有的礼数一定不能少。
  缅甸人若是高兴了,在与明军的作战中也会多出一些力气,这样一来土司们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小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8/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