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1206

  马逢知一番话说的梁化凤是云里雾里。
  “还请提督大人明示。”
  “咳咳。”马逢知咳嗽了一声道:“事情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主动出击,可以考虑装作没有看到郑贼。”
  “没有看到郑贼?”
  梁化凤直是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怎么可能。崇明岛乃前往长江口必经之地。若是一两艘船经过倒也罢了,可这数百艘战船水师浩浩荡荡经过怎么可能没有看见。”
  梁化凤也明白马逢知的意思了,这就是消极怠战啊。
  “提督大人,若是让总督大人知道了我们失职之罪是跑不了的。”
  他觉得有必要告诉马逢知事情的严重性。真要是闹大了,他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见梁化凤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马逢知也不介意把话挑明了。
  “这么说吧。上一次郑贼来犯,本提督也没有出海追击,结果怎样?朝廷非但没有治本提督的罪,还嘉奖勉励了一番。”
  马逢知顿了一顿道:“有些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处理起来很灵活。朝廷如今正在用人之际,是不会苛责忠臣良将的。梁总兵你说呢?”
  梁化凤如何听不明白马逢知的意思,只得劝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若是人人都像提督大人这样想,谁去抵抗明贼?都指望别人出头吗?”
  马逢知的意思是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但都想做个子低的,没人做个子高的怎么办。
  在梁化凤看来,虽然马逢知没有真正意义的通郑,但其实本质也差不离了。
  只是这种意义的通郑是一种较为狡猾的方式,轻易抓不到证据。
  要和马逢知同流合污吗?
  梁化凤不知道。
  他此时此刻很迷茫。
  一方面马逢知是他的顶头上司,违拗上司是不智之举。
  另一方面,忠君思想深深存在梁化凤的心中。
  这么做对得起顺治皇帝吗?
  毕竟他也是食大清俸禄的啊。
  见梁化凤陷入沉默,马逢知也不催逼而是端起茶盏品起茶来。
  他觉得梁化凤是一个聪明人,其中利害关系是能够想明白的。
  其实在马逢知内心深处,是有些希望郑成功做大的。
  所谓养寇自重说的便是如此。
  只有郑成功强大了,对清廷有极大的威胁,马逢知这样的人才会有用武之地。
  若是天下靖平了,这种拥兵数万的武将反倒是会成为朝廷忌惮的对象。
  加之马逢知的经历,顺治皇帝更是会睡不踏实,甚至会欲处之而后快。
  所以站在马逢知的立场,他既不希望清廷灭明,也不希望明廷灭清。
  就现在这个互有胜负的状态便挺好的。
  马逢知既不需要永远忠于清也不需要忠于明。
  他忠于的只有利益。
  骑墙派的精髓便在于此。
  沉默了良久之后梁化凤终于发声。
  “提督大人,末将想明白了。末将听提督大人的。”
  马逢知闻言大喜,喜笑颜开道:“这就对了嘛,本提督就知道梁总兵是个聪明人。都是替朝廷办差,何苦互相为难呢。”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梁化凤还是很识趣的嘛。
  “如果提督大人没有别的事情,末将便先告退了。”
  梁化凤觉得十分疲惫,强自撑着拱了拱手。
  “嗯,梁总兵先去休息吧。”
  马逢知和声道。
  搞定了梁化凤,马逢知心中悬着的一颗石头总算落地了。
  如此一来没有人多嘴,他便可以按照计划消极抗明。
  虽然不能明目张胆的派出信使向郑成功表明态度,但马逢知却可以用沉默的方式向郑成功示好。
  郑成功是个聪明人,一定能够明白的。
  打起来,打起来吧。
  只有世道乱了他的日子才好过。
  最好明清双方打的两败俱伤,他才好从中渔翁得利。
  ……
  ……
第0154章
剑指镇江
  明军水师的旗舰上,郑成功站在甲板上,任由江风拂过他的面颊。
  回来了,他又杀回来了。
  本以为要筹备几年之后才会再有这一战,不曾想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经过崇明岛时郑成功并没有打算攻打。
  苏松镇提督马逢知算是他的老熟人了。对于这位清军大将郑成功可谓颇有了解。马逢知性格狡诈,轻易不会表露出真实情绪。不过从上一次郑成功攻打南京时马逢知主动示好,并表示会作壁上观来看,郑成功判断他不会对清廷死忠。
  这一次马逢知虽然没有主动联系郑成功,但郑成功还是觉得马逢知不会趟这池浑水。
  只要郑成功不要去逼马逢知,马逢知也不会找郑成功的麻烦。
  这样对明军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
  郑成功只要集中精力对付两江总督郎廷佐、江南提督管效忠以及水师提督施琅即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付两三个人总比四五个人好。
  “大木,这一次我们可得吸取教训啊,不能再留遗憾了。”
  上次南京之战惜败,若论最痛苦的人不是郑成功,而是张煌言。
  他们距离胜利那么近,近到可以触碰到南京城的城墙、孝陵的神木、玄武湖的湖水……
  这种马上得到又失去的感觉真是太痛苦了。
  “放心吧,沧水兄,这次我已经做好谋划,不会再有意外了。”
  郑成功信誓旦旦地说道:“前面不远就是镇江。只要打下镇江,我们便可以直奔金陵。这一次不管管效忠和郎廷佐再如何花言巧语,我都不会信了。我的眼中只有金陵!”
  张煌言点了点头。
  早这样就好了嘛。
  明军的优势是船坚炮利,在攻坚战中可以不落于下风。
  一旦拖得久了,精兵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而清军可以利用人数优势拖垮明军。
  对明军来说一定要快,越快越好,不能给清军反应的机会。
  “上次攻打镇江之时不费吹灰之力,我觉得这次东虏肯定会在镇江布下重兵。大木,咱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啊。”
  郑成功闻言点了点头。
  上一次他们攻打南京时十分突然,是从数千里外的福建走海路一路来到长江口,沿江而进直捣黄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