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1206

  连那些大顺军余部陛下都能宽恕,怎么可能计较郑家拥立唐王的事情?
  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怕是陛下早就不想再提了。
  不然陛下也不会封他为延平郡王。
  让郑成功感到十分气愤的是,昔日神圣无比的明孝陵现在杂草丛生。
  神道两侧的石像更是损毁严重,有的甚至出现残缺不全的情况。
  郑成功立即命人将孝陵进行整修,力图恢复其原貌。
  郑成功在孝陵开展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这既是说给将士们听得,也是说给天下人听得。
  曾几何时,天下人皆数认为皇明气数已尽,清当取而代之。
  可现在看来,大明仍是天命所眷顾的那一支,王师驱逐鞑虏,北定中原还是很有机会的。
  拿下南京既是一小步,又是一大步。
  郑成功打算以此为契机,发布一份檄文,声讨东虏。
  只要将这份檄文发出,江南百姓响应者必定不计其数。
  郑成功打算把这个机会让给张煌言。
  一来张煌言确实文采比他更好一些,二来郑成功也不想一人把风头占尽。
  不然天子将来封赏之时也会有些为难。
  做臣子的这点事理还是应该明白的,决不能给君上添堵。
  “沧水兄,你说百年之后,人们会如何评价我们?”
  郑成功一时有些恍惚,喉结微微耸动沉声道。
  “那就不清楚了,我们只要做好该做的,其他的都顺其自然好了。”
  张煌言背负双手,感慨道:“或许一百年、两百年之后人们提起我们只记得我们做过一两件大事,但那又如何呢?我们为朝廷,为天下百姓,为心中的念想奋战过,我们付出了所有。这便足矣。”
  郑成功点了点头。
  “沧水兄说的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谁又能保证永远不被人忘记呢。我们活出了风采,活出了骨气。我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百年之后人们提起这段历史,会觉得大明多得是挺直脊梁骨的汉子,而不是一群跪地求富贵的奴才,这便值了。”
  ……
  ……
第0159章
磨刀霍霍向襄阳
  湖广,武昌。
  湖广总督胡全才面色阴郁,眼神冰冷。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得到奏报,夷陵、郧阳相继陷落。
  明军来势汹汹,大有席卷湖广之势。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胡全才不用等着朝廷问罪逮拿,可以自己自裁谢罪了。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明军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倾巢而出攻打湖广的?
  谁给他们的勇气?
  如今湖广缺兵少将,胡全才满打满算也就能凑出七八万人。
  靠着这些兵力真的能够守住吗?
  胡全才心里很慌!
  “总督大人,纸是包不住火的。夷陵、郧阳陷落的事情还是应该尽快报给朝廷。”
  周培公思忖再三还是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胡全才叹了一声,轻点了点头道:“本督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与其等到朝廷降罪不如主动请罪。只是这奏疏怎么写还得培公你多上些心。”
  周培公连忙拱手道:“总督大人放心,培公一定不辱使命。”
  周培公十分擅长写奏疏。
  最近一段时间胡全才的奏疏都是周培公执笔写的。
  其中技巧暗门周培公十分清楚。
  同样一件事让不同人来描述完全就是两种效果。
  周培公最善于将小捷写成大捷,将小败写成小捷,将大败写成小败。
  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他手中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培公啊,你说说看明贼真的能扭转乾坤吗?”
  若是在一年前胡全才根本就不会有这种担忧,可是最近几个月清军吃的败仗实在是太多了。
  一场接着一场,一场比一场输的惨,连裤子都快输掉了。
  胡全才也有些担忧。
  蛇吞象这种事情虽然罕见,但也不是不可能。
  当初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时还不如现在的永历帝呢,结果还不是崛起于辽东,杀得明军丢盔弃甲?
  如今的明军不断起势,很像当年刚刚建立政权的后金。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
  胡全才是洪承畴的得意门生,自然绑死在了清廷这颗大树上。
  洪承畴不可能再归降明廷,那么胡全才自然也没有可能。
  胡全才隐隐觉得湖广会是明清争夺的一个关键,如果清军守住湖广还是占据极大的优势的。
  但如果让明军夺下湖广,清军虽然还有优势,但却不会那么明显了。
  胡全才十分清楚眼下清廷也筹措不出多少军队来。能打的已经都被鳌拜带走去贵州了,剩下的几万人是拱卫京师的,轻易不会动用。
  所以在向朝廷上表的同时,胡全才还得想办法自救。
  “培公啊,再代我写两封信。一封给五省经略洪老先生,一封给川陕总督李国英。”
  贵州和陕西离湖广都不算远,胡全才觉得还是能够借到一些兵的。
  至于具体能有多少就看运气了。
  暂时武昌府还是安全的。
  但外围的襄阳、江陵就有些危险了。
  胡全才只希望襄阳、江陵的守将能够多撑一些时间,这样胡全才也好通过运作把武昌守的更稳固一些。
  ……
  ……
  “陛下,襄阳还是要打的。”
  李定国再一次向天子进谏,这一次的态度更为坚决。
  君臣二人就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朱由榔觉得应该顺江而下拿下江陵。而李定国却坚持攻打襄阳。
  “臣之前曾经攻打过襄阳,知道这座城池的重要性。”
  事到如今李定国也豁出去了。
  为了劝说天子回心转意,他不惜把当年的陈年旧账翻出来一刀一刀剖开给天子看。
  张献忠当年打湖广时曾经在襄阳血战过,当时李定国就伴随左右。
  他清楚的知道襄阳对汉水流域的重要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12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